书城亲子中学生家长必读
10731500000105

第105章 孩子应该吃好早餐

俗话说:“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这确有相当的科学道理。但是目前一般家庭的一日三餐膳食构成普遍是“早餐马虎,午餐凑合,晚餐丰富”,对早餐膳食是相当不重视,有些学生甚至不吃早餐就去上学,有些家长认为吃不吃早餐是个单纯的习惯问题,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这种做法或想法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人一天吃几顿饭,每顿饭吃多少都是根据人体一天消耗能量的消化规律来确定的。人的生活、学习都有一定的规律,人的进食也应与日常生活、学习规律相适应,才能使吃进的食物所释放的能量和营养素及时满足身体的需求,从而起到维护人体的健康和提高学习效率的作用。

胃肠的消化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摄入的食物过量,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吸收,还会增加胃肠的负担。摄入的食物过少,又会感到饥饿,对胃肠也有损害。两顿之间间隔时间太长,等不到下顿,就会有强烈的饥饿感,甚至出现低血糖。根据我国一般人的生活作息规律,每顿饭之间的间隔以5—6小时为宜,一日三顿比较合适,也比较接近肠胃消化规律。早餐是否能够提供充足营养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影响极大。如果早餐吃得不足甚至不吃,那么,对于一个正处在生长发育高峰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到上午8—9点钟就会明显感到疲劳、饥饿、头昏、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还会出现面色苍白,出虚汗,继而昏厥等低血糖症状。

血糖是人体和大脑赖以取得能量的来源,而血糖又主要是从食物中的营养转化而来的。营养学家曾对早餐质量不同的学生做血糖水平观察,来分析早餐质量对学生效率的影响。结果证明,注重早餐营养膳食的学生,整个上午的血糖一直保持正常良好水平,课堂学习注意力、判断力、理解力较不吃早餐的学生优越,思路敏捷,学习效率高;上体育课精力充沛。而少吃或不吃早餐的学生,到上午第三四节课时,较多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体育课跑步时会有几个学生中途晕倒。有资料显示,长期不吃早餐的人,会增加胆石症的发生率。

由此可见,注重早餐营养对于孩子来说,无论是对于生长发育以及生理活动需要,还是每天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早餐绝不能马虎,更不能不吃早餐,要认真吃好每一顿早餐。这样做对身体和学习都会有好处。

孩子营养早餐食谱的设计,应当以合理营养和膳食为主,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消化吸收特点和兴趣口味并结合各个家庭的实际情况,按照以下几点基本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一是按照我国学生每日膳食营养素供应量基本要求,一般早餐食谱中的各种营养素含量应占全天供给量的30%左右。但根据学生的生理活动和学习需要情况,对在午、晚餐中可能供给不足的营养如能量、维生素B1等,其设计量可增加到35%。

二是要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的基本原则,使每个营养早餐食谱的设计尽可能达到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的要求。同时还应考虑多样食物的搭配合理化,如主食的米、面与杂粮、杂豆的氨基酸,应使蛋白质中的8种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基本平衡。

三是每个营养早餐食谱应由粥面类、面点类、冷菜类等三部分组成,在餐后加一份瓜果以补充维生素。并根据传统早餐食欲感官衡量,粥面类以容腹饱肚为主,面点类以调整食欲为主,冷菜类以调味鲜腻为主。

四是每个营养早餐食谱设计的烹调制作要求,应当使之既有利于正在生长发育阶段学生的消化吸收,又适合学生的口味。

五是每个营养早餐食谱的设计还应考虑制作简便易行,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制作出风味鲜美又使多种食物搭配得营养互补,达到提高消化吸收率的目的。

由于每个地区、每个人的饮食爱好和兴趣存在着差异,很难统一早餐食谱标准,目前就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标准按比例折算。早餐约占一天总量的30%左右。一个13岁的孩子的早餐大概为“面粉50—80克(面包1—2个)、牛奶200克(一杯)、鸡蛋40—50克(一只)、水果80—100克(水果作上午加餐)”。每天可参考该用量进行调整,从而使早餐更为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