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菜根谭处世全书
10730400000254

第254章 恃强凌弱身首异处

春秋末年,赵氏、韩氏、魏氏、智氏、范氏和中行氏是晋国的六大望族。在这六大望族中,智氏权势最重。后来,智氏又吞并了范氏和中行氏,权势更加炙热。随着权势的增强,智氏的领袖人物智伯开始骄狂起来。

智伯恃强凌弱,向韩康子索要土地。韩康子不想白白将地盘奉送给智伯。段规向他建议道:“智伯为人贪图利益且刚愎自用。如果我们不给他土地,他一定会率军攻打我们。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是根本没有能力与其抗衡的。与其现在被智伯灭掉,不如暂时放弃一些地盘。如果我们向他屈服,他就会变得贪婪,从而继续向他人索要土地。如果他人不想割让自己的地盘,他肯定会大动干戈。如此一来,我们既可以免去祸患,又可以在这段时间内积蓄力量,以便在最佳时机迅速出击。”听完这段话后,韩康子欣然赞成。接着,韩康子主动向智伯割让土地。

果然不出段规所料,智伯从韩康子那里得到地盘后又向魏桓子索要土地。与韩康子当初一样,魏桓子同样不想给。任章问魏桓子为什么要这样,魏桓子答道:“智伯无缘无故地向我索地,我当然不愿意拱手奉送属于我的地盘。”任章说:“既然是无故索地,必然会引起国内各位大夫的忧惧。如果我们割让土地给他,他一定会为此变得骄傲自大。一旦胸中有骄气,必然会轻敌。与此同时,我们自然与各位大夫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力量自然强大。相比之下,智伯变得孤立无援,再加上他本人已经有了轻敌思想,势必走向灭亡之路。《周书》上说‘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我们不如先给他土地让他变得骄傲,然后暗中与一些有实力的大夫暗中结为对抗他的联盟……”魏桓子听后,采纳了他的建议,向智伯奉上土地。

不久,智伯又向赵襄子索要蔡、皋狼一带的土地。与韩康子、魏桓子不同的是,韩襄子坚决不向智伯奉上土地。智伯大怒,于是率领韩康子、魏桓子前去攻打。赵襄子见寡不敌众,于是逃往晋阳。

智、韩、魏三家将晋阳城团团围住,并向城内放水淹灌。城内军民宁死不屈,顽强抵抗。当时,智伯坐车在水边观察水情,魏桓子为其驾车,韩康子骑马与魏桓子并肩而行。智伯洋洋得意:“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水也可以用来攻伐灭城。”魏桓子用肘子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反过来用脚踩了一下魏桓子,相互示意说既然智伯可以用水淹灌赵襄子,同样可以用汾水淹灌韩康子所在的安邑,用绛水淹灌魏桓子所在的平阳。

缔疵为人谨慎,仔细观察着韩康子和魏桓子。他对智伯说:“韩、魏二人一定会反叛。”智伯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他解释说:“其实这是人之常情。他们率兵跟随我们攻打赵国,一定会想到赵国一旦灭亡,自己也将面临危难。我们已经与他们约定灭掉赵襄子后平分赵氏土地,如今晋阳城内已经被淹灌殆尽,出现了人马相食的困苦局势,过不了几天就会投降,而这两个人非但毫无喜意,反而面带忧色。这不是要反叛还是什么?”

第二天,智伯把絺疵的话告诉了韩康子和魏桓子,问他们做如何解释。韩、魏二人答道:“这个人一定是想为赵氏游说,以谗言使您对我们产生怀疑,从而让赵氏得到喘息。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两家又怎可能白白放弃马上就要从赵氏处分得的土地,而要做一些明明不可能成功的事情,置自身于危难之中呢?”韩、魏二人从智伯处出来后,缔疵进去说:“主人为什么要把我的话告诉他们二人呢?”智伯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他说:“臣见他们二人一看到臣便加快脚步离去,由此得知。”智伯最终没有接受缔疵的建议,缔疵以出使齐国为由离他而去。

为了保住晋阳,赵襄子派张孟谈潜出城外,面见韩康子和魏桓子。见到他们后,张孟谈说:“臣听说唇亡则齿寒。如今智伯与你们一起攻打赵氏,赵氏一旦灭亡,韩氏、魏氏亡期也将不远。”接着,韩、魏二人与张孟谈作了一番密谋后,约定好实行日期。

到了约定日期的那一天,韩襄子派人在夜间杀死了看守堤坝的官员,然后决水淹灌智伯的军队。智伯军大乱,韩、魏两支翼军乘乱击败智伯军,并杀死智伯。

做人的智慧

德和才是不可分割的,一个人的品德可以驾驭他的才华,而才华又反过来发挥他的品德,这样,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要成就一番大事,光有才华不够,还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