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菜根谭处世全书
10730400000160

第160章 自污名声,巧避祸端

隋炀帝杨广是一个十分残暴的君主,在位期间大兴土木,赋税徭役十分沉重。隋朝末年,终于爆发了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朝中的许多大小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起义军的行列。

在此危急关头,本来疑心很重的隋炀帝,对朝中许多大臣都有所怀疑,特别是外藩重臣,更是不放心。

李渊就是隋炀帝所猜疑的一个。李渊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每到一处都有目的地结交当地的英雄豪杰。因此,在当地树立了很高的威望,归属他的人也很多。尽管李渊做得很谨慎,但总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让隋炀帝有所猜疑。朋友们都担心他会遭到隋炀帝的迫害。

一次,隋炀帝下诏命李渊到他的行宫晋见。李渊称病不能前去,隋炀帝为此十分不高兴,更加重了他的疑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一名妃子,隋炀帝问及李渊没有觐见的缘由,王氏回答说是因为身体不适。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与隋炀帝的话如实地转达给了李渊,李渊得知隋炀帝已经容不下自己了,内心非常震惊。由于当时起事时机还不成熟。所以,他尽量收敛自己的锋芒,忍耐着等待时机的到来。

为了迷惑隋炀帝,李渊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并且还大肆张扬,把自己的“丑事”尽可能多地传到隋炀帝的耳朵里。果然隋炀帝听到了李渊的种种劣迹后对他放松了戒备。这样,李渊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而且还趁势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为后来的起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想象,假如当初李渊出于刚硬的做骨没有收敛锋芒,那么很可能早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炀帝除掉了,而盛世的大唐帝国也许在历史上就不会出现了。

做人的智慧

锋芒不露讲的就是一个“藏”字,仅这一个“藏”字,却包含着无穷意味。“藏”的目的,不是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的长处,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身,不要锋芒太露,以免引起别人的妒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