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菜根谭处世全书
10730400000126

第126章 刚愎自用,走上末路

在秦末争雄时,出了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项羽。项羽本是楚国贵族,他的先人是楚国大将项燕,在秦灭楚后自刎而亡。由于秦王实行暴政,天下大乱,项羽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并立楚王后裔为王以招揽天下人。

项羽英勇善战,熟谙兵法,重武轻文,人称“万人敌”。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楚军以一当十,奋勇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章邯军,解巨鹿之围。自此,项羽声名远播,各路反秦将领皆服项羽。

项羽虽然是个英雄,但他却天生没有领袖的品质,那就是他行“妇人之仁”。他在打仗时可以身先士卒,也可以为士卒吮吸箭伤的脓汁,但他却不能慷慨地封赏将士。据史书记载,任命将领的大印都刻好了,他却舍不得给那些应该封赏的人,而是把大印拿在手里,玩来玩去,棱角都磨光了,还是舍不得送人。他不能大胆地使用人才,更不善于使用人才。刘邦正是利用了他刚愎自用这一性格弱点战胜了他。

鸿门宴上,项羽不听劝告,不明好坏,错过杀掉刘邦的大好机会。后来,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皋一线相持。项羽又中刘邦反间计赶走了范增。

项羽一错再错,在刘邦和韩信的联合进攻下兵败垓下。项羽单人独骑摆脱汉军追捕,来到乌江岸边。项羽到了乌江岸边,乌江亭长早已驾着小船在那里等候。亭长热情地招呼项羽说:“江东虽小,也有几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人口,在那里,也能干出一番事业!请大王火速上船,江边仅有我这条船,如果汉军追上了,就难以过江了。”项羽感谢亭长的好意,但没有上船,他说:“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想当初,我项羽带领八千子弟兵渡江西进,现在他们都战死在疆场,光剩我一个人活着,即使江东父老不怪我,我也没有脸面去见他们了。”他牵过乌骓马,对亭长说:“这是一匹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宝马,驮我已经五年了,现在这种境地,与我同死实不忍心啊,送给你吧!”说着让亭长牵马上船,自己则手提宝剑徒步迎着前来追击的汉军,汉军远远见了项羽,并不敢向前,项羽大吼,挥剑砍杀,杀了几百人,自己身上也受了十多处伤,然后自刎而死。

项羽,这位叱咤风云,横扫天下的西楚霸王走上了末路,一代英雄落了个如此悲壮的结局。

唐代大诗人杜牧写了一首《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心中充满了惋惜和慨叹。如果依诗人所说,项羽咽下这口气,渡过乌江,卷土重来,重整旗鼓再与刘邦决战,鹿死谁手就说不定了?然而,历史没有假设,看来项羽只能做一个末路英雄,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