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菜根谭处世全书
10730400000120

第120章 大志不为威迫所动

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约怀王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屈原等忠臣的劝告,决定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怀王被扣留期间,楚人立太子为王,是为顷襄王。顷襄王即位时,正值楚国国难当头,然而他不仅没有重用屈原,反而听信谗言,将屈原放逐江南。

屈原再次遭到流放,当他途经郢都整治行装的时候,有人劝他向子兰疏通,或者求后宫郑袖出面说情,但均被屈原一口拒绝。屈原愤疾地宣称:“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朝廷已被这帮佞臣盘踞,我又岂可向他们屈膝?我宁昂昂若千里之马,也绝不做波上偷生的野鸭!我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也绝不向贪婪无知的妇人求情!”

屈原毕竟是屈原,虽遭谗言诋毁流放,但他心目中仍有楚国。从风雨飘摇的楚国都城郢中传来的消息,一次次将他惊得目瞪口呆:楚顷襄王五年,魏与秦交战失利;次年,秦将白起大败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秦昭襄王又威胁楚襄王:要么决战,要么求和。在这样的气焰之下,子兰之辈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公然选择了乞和的耻辱之途。楚顷襄王七年,顷襄王又迎娶了秦妇,与杀父的敌国结成了姻亲。

屈原悲愤难遏,保守派贵族的误国行径,令他愤慨不已。命运似乎注定屈原还要遭更大的劫难。楚顷襄王自与秦结为姻亲以后,愈加荒淫无度。政治抱负无法实现,更令他悲痛不已。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郢。屈原听到消息后,悲痛万分,长期怀抱的理想最终破灭,屈原愤而自投汩罗江。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不毕辞而赴渊兮,惜壅君之不识!

这就是为振兴楚国而竭智尽忠,蒙受不白之冤,也绝不背弃祖国的伟大逐臣屈原。

屈原虽然含冤沉江了,但他不倦求索真理的执著精神,刚正不阿、不同流合污的品质,以及眷恋故国、生死与共的伟大气节,从此辉映天下、照耀千古,永远留在苦难中奋然前仆的志士仁人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