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个人理财业务
10728400000009

第9章 家庭财务状况分析与诊断

任务描述

编制家庭财务报表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利用报表来把握家庭财务状况,并通过各种指标的计算分析为财务决策做出科学的判断,使家庭理财规划建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使家庭理财规划方案有据可依。如,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分析客户的负债比例、资产结构。通过收支表可以分析客户家庭收入结构、消费支出结构、客户消费习惯、客户消费信贷规模等情况。以指标数值为基础,可以对客户的偿债能力、收支状况、储蓄结构和投资结构四个方面对客户的财务状况进行理财分析。

一、负债比率分析

总资产 TA个人使用资产+金融资产+其他资产

总负债 TL个人使用资产负债+投资负债+消费负债

负债比率 总负债TL÷总资产TA(个人使用资产负债+投资负债+消费负债)÷总资产TA个人使用资产贷款成数(UL÷UA)×个人使用资产权数(UA÷TA)

+融资比率(IL÷IA)×金融资产权数(IA÷TA)

+消费负债占总资产比率(CL÷TA)

资产可分为个人使用资产、金融资产与其他资产,负债依其用途可分为个人使用资产负债、投资负债与消费负债。我们把个人使用资产负债定义为用来购买个人使用资产如汽车与房屋的抵押贷款,投资负债定义为扩张信用借钱来投资金融资产的借款额,另外就是短期的消费借贷。因此,可把资产负债表重新分类:

个人使用资产-个人使用资产负债(主要是自用车贷和房贷)

个人使用净资产金融资产-投资负债

投资净资产

消费借贷是以未来的收入来偿还的,无相对应的目前资产,会造成消费负净资产。借钱来投资店面坐收房租,或自行开店经营,虽然名目上是房贷但实际上是经营性房贷不是自住性房贷,实质上仍是可产生投资收益的投资借贷。由此可见:

总净资产自用净资产+投资净资产+消费负净资产

负债比率愈高,财务负担愈大,收入不稳定时无法还本付息的风险也愈大。应该尽量避免消耗性质的消费负债,借钱来投资应按期结算损益后还清,个人使用资产负债则应考虑还款能力。现将各负债比率的构成要素分析如下:

1.个人使用资产贷款成数个人使用资产贷款额÷个人使用资产市值

自用住宅在个人使用资产中占最大的比例,个人使用资产贷款额是以个人使用资产为抵押标的物来申请借贷的。若无其他个人使用资产,该比例房贷额÷自用住宅总价款房贷成数。随着房贷剩余缴款年数减少,此比率会逐步走低;但在房地产市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房贷比率也有可能反向走高。日本、中国香港皆曾出现房地产市值低于房贷额、个人使用净资产呈负数的情况。通常房贷负债以本利平均摊还的方式,每期还本金的金额递增,因此房贷负债逐渐减少。房地产净资产增加的主因是房贷余额的降低。

2.个人使用资产权数个人使用资产÷总资产

个人使用资产以提供使用价值为主要目的,一般人未购房前此比例不会太高。在购房后贷款未缴清前,多数家庭均将积蓄用来还贷款,以致无法累积金融资产,因此个人使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一般在七八成以上。

3.(杠杆)融资比率投资负债÷金融资产市值

不管来源于股票融资融券还是证券质押贷款,只要是用来投资都应计入投资负债中。投资负债额可能是以存单、保单、股票等投资工具质押获得的贷款,也可能是以个人使用资产抵押获得的贷款,但用途都是投资金融资产,希望在投资报酬率高于利率的情况下,加速资产成长,获得财务杠杆的好处。投资负债期通常不会太长,多采取整笔借整笔还的方式,在借款期间其负债额固定。投资净资产增加的主要原因,来自金融资产的增加和贷款的减少。

4.金融资产权数金融资产÷总资产

金融资产是资产中最具生产力的部分,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愈大,表示资产成长的机会愈大。

5.消费负债占资产比消费负债额÷总资产

在理财上应该尽量避免消费负债,但若需借贷时,在没有个人使用资产负债或投资负债的前提下,消费负债比率等于总负债比率,此时消费负债合理的额度不宜超过总资产的一半。

二、家庭资产结构分析

在家庭总资产中个人使用资产的价值相对较为稳定,因此,家庭净资产中若以个人使用净资产占大部分,总净资产就会随负债的减少缓慢成长;若以投资净资产占大部分,因为金融资产市值波动幅度一般较大,总净资产的起伏较大。投资负债的比重愈大,投资净资产波动的幅度即愈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是资产负债表中完全无负债的人,其金融资产都是存款,在房价持平或仅能随物价微涨的年份,金融资产的获利还是高于以提供使用价值为主的个人使用资产。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家庭的个人使用资产和投资类资产(生息净资产)如何随着家庭的生命周期不断变化。在购房前自用住宅权数为零,因自用住宅权数自用住宅总价款÷总资产市值,此时若负债比率高则表示融资比率高,即家庭正以扩大信用的方式在金融市场投资。购房后自用住宅权数大增,加上较高的房贷权数,即使融资比率为零,负债比率还是可能在50%以上,因此仅由负债比率的高低,并不能断定整体的财务风险,还是要看其组合而定。购房后5~10年内家庭的净资产以个人使用净资产为主,之后随着房贷逐渐还清,投资净资产又将逐渐取回主导地位。有闲钱就还房贷的人可早日还清贷款,缩短家庭净资产中个人使用净资产主导期间,转换由投资净资产主导,以准备退休金。但若因不断更换大的房屋而有更多的贷款,则可能一辈子都以个人使用净资产为主,当退休时没有什么投资却有一栋无贷款的大房子。这时可考虑出租大房子另租小房子,创造现金流量以供养老之用。

负债比率分析也可用来衡量房地产与股票市场行情变化,及其对家庭净资产的影响程度。在房贷负债不变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行情大幅下滑,个人使用净资产便会大幅降低;在房屋市值低于贷款额时,个人使用净资产甚至会成为负数。若金融资产都以股市投资为主,则股市行情的变动对投资净资产的影响较大。在股市大幅下跌时,投资借款仍须偿还,此时投资净资产会大幅降低,甚至变成负净资产。因此,家庭受到房地产与股市变动的影响程度,需视其资产结构及净资产结构而定。

案例2.1 张先生、李先生与王先生的家庭资

1.张先生的负债比率:69%2%×0+98%×70%+0.由张先生的资产债表我们发现,他的金融资产主要是存款,可以用来当紧急预备金。购房办理的是七成房贷。张先生往后的理财活动,是以收支余额来还清房贷,使个人使用净资产上升,当个人使用净资产接近个人使用资产时才再累积金融资产。

2.李先生的负债比率600%100%×0+0×0+600%。金融资产5000元是手头备用的现金,没有累积资产的效果。李先生以现金卡借了1万元,加上信用卡循环信用额度2万元,消费负债总额3万元,消费负净资产为-3万元,负债比率600%。可看出往后李先生应有的理财活动,是避免入不敷出的消费负债,应使每月收入扣除消费与短期消费贷款利息后,还有余额偿还贷款本金,才能脱离消费负净资产愈积愈多的恶性循环。

3.王先生的负债比率67%100%×67%+0×0+0.他拥有的30万元的金融资产,除了15万元存款当紧急备用金以外,其他95%均做股票投资,而且还利用股票融资20万元。可见今后王先生的理财活动,主要是设法在股市赚钱,使投资报酬率高于融资利率,赚钱时还掉部分的投资贷款。当投资净资产接近金融资产时,可以考虑运用部分的金融资产,购入如汽车等个人使用的资产。

三、帮助客户通过资产负债天平状况进行理财诊断

资产与负债是理财天平的两端,资产高于负债的客户,天平会往资产的一方倾斜,以所产生净资产的筹码来取得平衡。有些客户负债高于资产,只有获取足以减少负债的净收入才能恢复平衡。因此,不同负债状况的家庭,个人财务规划的重点也不同。

在西方,家庭积累的净资产到达一定数额,在客户死亡时就要开始缴纳遗产税。因此,如果客户的资产远高于负债,净资产超过遗产税免税额,个人财务规划的重点在于节税而非创造更高的资产。此时的投资应该谨慎,而不必冒风险追求高报酬率。若节税规划得当,要移转20%的税后资产给下一代,比投资多赚20%来缴税更为容易。将应税遗产通过每年的赠与免税额逐年转为免税遗产,就好比把自己天平上资产的筹码移到下一代,当自己的资产与负债接近平衡时,以净资产来计算的遗产就会少得多。

资产略高于负债的一般客户,不用特意考虑财产移转的节税规划,其个人财务规划的重点是衡量未来生命周期资产负债的可能变化而做好应对的准备,避免晚年负债高于资产,成为子女的负担。在工作期的储蓄累积是净资产的主要来源,如果退休后已累积的资产投资能获得的投资收益低于生活支出时,就要开始变现资产。当所有金融资产全部变现还不够时,就要开始处理自用住宅,处置自用住宅获得的现金如还不够就会沦为负净资产,需要仰赖他人救济。因此,在退休之前努力累积晚年生活所需的净资产,是一般客户个人财务规划的最终目标。

资产负债天平也可用来衡量保险的需求。一般客户当资产减损而负债依旧时,为了避免天平倒向负债的一端,就要买保险以理赔金的筹码加注在资产上,使天平回复均衡状态。自用住宅被火焚毁或创造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成员遭遇死亡、丧失劳动能力等变故,都会使家庭天平一夕间倒向负债端,因此要买足应有保障来预防万一。

一、家庭支出比率分析

支出比率总支出TE÷总收入Y消费率+财务负担率

其中,消费率消费支出C÷总收入Y,财务负担率理财支出F÷总收入Y。

1.消费支出是指日常的食、衣、住、行、教育、娱乐、医疗等支出。消费支出为总收入的函数,赚得多自然花得多,但是并非等比率的关系。经济学上的消费函数是CA+BY。A是基本消费额,也就是说,即使所得为0,仍需支出的基本的生活需求;B为边际消费率,为每增加1元所得而增加的消费金额,通常边际消费率在30%~60%之间,而且边际消费率随收入增长是递减的。也就是说,所得愈高,边际消费率愈低;所得愈低,边际消费率愈高。

2.理财支出系指利息支出与保障型寿险、产险的保费,及为了投资所支付的交易成本或顾问费用。若投资亏损通常视为负的理财收入,为总收入的减项,不视为理财支出。通常,财务负担率以利息支出占总收入的20%、保障型保费支出占总收入的10%为合理上限,因此合计不应超过总收入的30%。

二、自由储蓄额分析

自由储蓄额总储蓄额-已经安排的本金还款或投资

所谓自由储蓄额,就是可以自由决定如何运用的储蓄。

已经安排的本金还款或投资,包括房贷应定期摊还的本金额、应缴储蓄型保费额、应缴的定期定额投资额等。

自由储蓄额÷总收入自由储蓄率

储蓄率-自由储蓄率

还本投资率

自由储蓄率可以10%为目标。假使以储蓄险或定期定额投资基金准备子女教育金与退休金,而以定期还本完成购房计划,其余的自由储蓄额便可满足短期的理财目标。比如用来规划国内外旅游、添购家具电器或节日消费准备金,当然也可以用来提前还清贷款。通常较多收入的月份,如发放年终奖金与劳动分红时,会有比较高的自由储蓄额可运用。

对工薪阶层而言,年终奖金应如何运用?可以应用自由储蓄的观念进一步解析。

举例来说,月薪1万元的家庭,经常性消费支出5000元,房贷利息支出1000元,保费支出1000元,每月经常性储蓄3000元。若其中2000元缴房资本金,1000元以定期定额投资基金当做退休准备金,平常的自由储蓄是0.通常年终奖金都可以当做自由储蓄,可考虑的年度支出如下:

1.当年是否还要补缴所得税,预估金额后将税款存下来;

2.在经常性支出中若未包含子女的注册费,也要以奖金中相应部分留下备用支应;

3.当年的国外旅游支出;

4.预定的高额耐用消费品支出;

5.若还有剩下的钱,可用来提前还贷款或额外投资。

前例若年终奖金只有1万元,扣除预留税款与子女注册费后,可能所剩无几,若有2万元,可再规划当年度全家的国外旅游支出;若有3万元,可编制换购家具电器的年度预算开销;超过3万元,多余的自由储蓄可用来还贷款或投资,早日达成原定的偿债与储备退休金计划。

案例2.2 张先生、李先生与王先生的家庭收支

分析

1.张先生的支出比率77%消费率60%+财务负担率17%,储蓄率:23%还本投资率18%+自由储蓄率5%,自由储蓄额5000元,可用来出国旅游满足短期目标。

2.李先生的支出比率132%消费率120%+财务负担率12%。由于李先生入不敷出,因此累积消费负债,而消费负债要支付高利率的利息。其储蓄率为负数,无力还本金,也无余额投资。

3.王先生的支出比率59%消费率46%+财务负担率13%,储蓄率41%还本投资率28%+自由储蓄率13%。30万元的金融资产报酬率达10%,理财收入达3万元,可用来应付投资贷款利息1.2万元及本金定期还款1.2万元,还有余额缴保费。一般而言,自由储蓄额都用来提前清偿投资负债。

步骤三 基于家庭财务报表的财务比率分析与诊断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指个人对债务清偿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即个人偿还全部到期债务的现金保证程度,可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在未发生价值损失的条件下迅速变现的能力。因此,能迅速变现而不会带来损失的资产,流动性就强;相反,不能迅速变现或变现过程中会遭受损失的资产,流动性就弱。一般可将客户的手头现金、活期存款、短期债券以及其他短期货币市场工具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视为流动性资产,流动比率就是反映这一类资产数额与客户每月支出的比例,或者说客户的流动性资产能够支持几个月的支出。流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性资产÷每月支出

一般而言,如果客户流动资产可以满足其3个月的开支,即流动性比率大约为3,则认为该客户资产结构的流动性较好。但是,由于流动性资产的收益一般不高,对于一些有收入保障或工作十分稳定的客户,资产流动性比率可以低一些,因为假如他们将更多的资金用于资本市场投资,就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对于收入不太稳定的家庭,该比例还可以更高。

2.收入负债比率。收入负债比率又称为收入债务偿还比率,它是衡量客户财务状况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该比率是客户某一时期(可以是1个月、1个季度或1年)到期债务本息之和与收入的比值。收入负债比率的计算公式为:

收入负债比率 本期负债÷本期收入

对于收入和债务支出都相对稳定的客户,可以用年作为计算的周期。如果客户收入和债务数额变化较大,则应该以月为周期进行计算,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反映客户的收入满足债务支出的状况,从而避免某些月份客户收入不足或到期债务较多而产生的财务问题。

一般认为,收入负债比率数值在0.4以下的个人,财务状况属于良好状态。如果客户的收入负债比率高于0.4,则在进行融资时会出现一定的困难。也有学者认为,要保持财务的流动性,收入负债比率应该在0.36左右最为合适。当然,对于收入负债比率高的客户,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分析客户的资产结构、借贷信誉和社会关系情况之后再做出判断。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分析。资产负债率是客户总负债和总资产的比值,可以用来衡量客户综合还债能力。资产负债率的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资产负债率的数值一般在0~1之间。一般来说,客户应将该数值控制在0.5以下,以减少由于资产不足而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而如果客户的该项比率大于1,则意味着其财务状况岌岌可危,从理论上讲,该客户已经破产。

案例2.3 赵先生拥有资产负债的情况

2.资产负债率的分解分析。以上是对客户资产负债情况的总体分析。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还可以对资产负债率进行分解,具体分析客户各类资产负债的情况,以做出适当的理财决策。

总资产个人使用资产总额+投资或生息资产+其他资产

总负债个人使用资产负债+投资负债+消费负债

资产负债率 总负债÷总资产

(个人使用资产负债+投资负债+消费负债)÷总资产

(个人使用资产负债÷个人使用资产)×(个人使用资产÷总资产)

+(投资负债÷投资或生息资产)×(投资或生息资产÷总资产)

+消费负债÷总资产

个人使用资产融资比率×个人使用资产权数+投资融资比率

×投资或生息资产权数+消费负债占总资产比率

上式中各比率构成要素的分析。

如果客户的资产远高于负债,净资产超过遗产税免税额,个人理财规划的重点应该放在节税上(目前我国尚未开征遗产税)。如果客户资产略高于负债,那么规划的重点是判断未来资产负债表的可能变化而做好应对的准备,避免将来负债高于资产。如果客户的资产低于负债,年轻的客户就成了债务“奴隶”,甚至成为“啃老族”,而年老的客户就是子女的负担了。应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一般来说,如果净资产中个人使用净资产占大部分,则总净资产就会随着负债的减少缓慢增长,因为个人使用资产的价值相对较为稳定。而如果投资净资产占大部分,则总净资产的起伏较大,因为投资(生息资产)的市值波动幅度一般较大。但是,由于投资、生息资产的获利高于以提供使用价值为主的个人使用资产,所以有必要考虑两类资产合理的结构配置。

(三)净资产偿付比率

与资产负债率相对应的另一个指标是净资产偿付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偿付比率净资产÷总资产

由于资产负债率+净资产偿付比率1,所以,净资产偿付比率的变化范围也应该在0~1之间。一般来说,客户的该项指标应该高于0.5较为适宜。如果净资产偿付比率太低,则意味着客户现在的生活主要靠借债来维持。一旦债务到期或经济不景气,如果客户的资产遭受损失则可能出现资不抵债。当然,如果客户的净资产偿付比率很高,接近1的话,也意味着该客户可能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信用额度,应该通过借款来优化财务结构。

二、收支状况分析

(一)总支出比率

总支出比率总支出÷总收入

总支出比率反映客户的总体收支情况,为了进一步分析客户的收支情况,我们可以对客户的总支出比率进行分解。

总支出比率 总支出÷总收入

消费支出÷总收入+贷款本金偿还支出÷总收入+财务支出÷总收入

消费率+还本投资率+财务负担率

(二)财务负担率

财务支出是指利息支出及为了投资所支付的交易成本或顾问费用。若投资亏损通常视为负的理财收入,作为总收入的减项,不视为理财支出。通常,财务负担率不应超过总收入的30%。

案例2.4 赵先生的全年收入支出情况

三、收支平衡点分析

收支平衡点收入 固定支出负担÷工作收入净结余比率

上式中,固定支出负担包括每月固定生活费用支出、房贷车贷本息支出、固定储蓄额等近期内每月的固定支出;而工作收入净结余是指工作收入减去所得税扣缴额、社保扣缴额(实发工资)及去为了工作所必须支付的费用,如交通费、停车费、工作餐费等,可用下式表示。

工作收入净结余比率工作收入净结余÷工作收入

这个公式也可以看成是个人工作所得的毛利率。分析收支平衡点的主要目的,是要计算出一个客户应当创造多少收入,才能满足和维持现在及退休后的生活水准。当不容易提升收入时,便要考虑降低固定费用支出,或者提高工作收入净结余的比率。

案例分析

家庭收支平衡点分析

案例2.5 郭先生的工资8000元,所得税扣缴近1000元,社保扣缴300元左右,每月汽车油费、停车费或公交车费、地铁费500元,快餐费300元,为工作所花的化妆费月平均约300元,因此工作收入净结余为5600元,净结余比率为70%。对单薪家庭上述分析表示,郭先生可把工资收入的70%给太太安排家用、还贷等固定开销;对双薪家庭而言,此比率是双方可支付共同家用的部分。

若固定生活开销为每月3000元,房贷本息支出为每月2000元,合计5000元。5000元÷70%7142.8元为收支平衡点时应有的收入。目前收入与收支平衡点的收入差异比率为(8000-7142.8)÷800010.7%,也可称为安全边际。此数据用来衡量当收入减少时,有多少缓冲空间。

现实生活中,人们不能保证一直都有恒定的收入来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通常应储蓄一部分的收入作为未来生活的准备。因此在每月固定的开销中,还应包括车房还贷、子女教育和为退休后准备的固定储蓄。把固定储蓄看成是以定期定额投资的基金,就可以算作支出的一部分。

本案例中,若郭先生每月定期定额扣款500元,固定支出增加为5500元,则5500元÷70%7900元,几乎相当于郭先生现在的工资,没有什么缓冲空间。若为了满足未来的需求,每月定期定额投资增加到2000元,固定支出便增加为7000元,7000元÷70%10000元。因此,郭先生应设法找个1万元的工作,才能应付现在与未来的生活需求。

四、投资结构分析

投资与净资产比率是将客户的投资、生息资产与净资产的数值对比。这一比率反映了客户通过投资增加财富,实现财务目标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投资与净资产比率投资或生息资产÷净资产

有专家认为,客户应将其投资与净资产比率保持在0.5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净资产有较为合适的增长率。然而,对于较年轻的客户来说,由于财富积累年限尚短,投资在资产中的比率不高,他们的投资与净资产比率就会较低,一般在0.2左右。

案例分析

客户财务状况综合分析

案例2.6

一、客户基本情况

柳明,32岁,是国家某事业单位的公务员,收入不高但比较稳定;其配偶安娜,31岁,是商业银行职员,收入中等,且每年会有小幅度的波动。有一女孩4岁,在一家条件较好的私立幼儿园就读。

柳明与安娜的收入基本上是工资与奖金收入,支出除了生活必需品外,因为安娜贷款购买了单位分配的福利房,并于2002年贷款购买了价值14万元的汽车,所以每年贷款还款支出占有一部分;另外,安娜为自己和孩子购买了两份人寿保险,年支出中有保险费支出。

二、客户财务状况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 流动性资产÷每月支出

(3000+12525)÷7583.332.05

收入负债比率 本期负债÷本期收入

20000÷(48000+54000)19.61%

分析:流动比率反映出柳明的流动性资产可以满足2个月的开支,流动性比率不大。同时收入负债比率低于0.4,也表明柳明的财务状况处于良好的状态。

2.长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 总负债÷总资产

97864÷57052517.15%

资产负债率的分解分析:

个人使用资产融资比率 个人使用资产负债÷个人使用资产

97864÷42000023.3%

个人使用资产权数 个人使用资产÷总资产

420000÷57052573.62%

投资融资比率(杠杆)投资负债÷投资、生息资产0

投资、生息资产权数 投资、生息资产÷总资产

150525÷57052526.38%

消费负债占资产比率消费负债额÷总资产0

净资产偿付比率 净资产÷总资产

472661÷57052582.85%

偿债能力分析:柳明的资产负债率为17.15%,尚未超过0.5,表明其出现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比较小。个人使用资产权数高达73.62%,相对来说个人投资、生息资产权数为26.38%,是符合一个购买了汽车和房产后家庭实际情况的正常现象。不过在宏观经济较好的时期,该客户可以考虑提高个人投资/生息资产权数以获取较高的收益率来加快资产的累积速度,同时可以看出该客户的投资融资比率为零,如果该客户承担风险能力较强的话,可以考虑利用杠杆效应加快资产成长速度。

(二)收支状况分析

总支出比率 总支出÷总收入

91000÷48000+5400089.22%

消费率 消费支出÷总收入

(3000+12000+15000+6000+15000)÷(48000+54000)

50%

收支状况分析:总支出比率略显高了一些,消费率在30%~60%间,属于基本正常。该客户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分别是工资、薪金、奖金。如果客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有价证券和红利,则说明客户比较重视投资于生息资产的投资。但是,由于有价证券收益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理财规划师有必要提醒客户:在繁荣时期,客户的收入会随投资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在经济萧条期,客户的收入也会大幅下降,甚至会影响到客户的日常生活,所以当经济开始衰退时,客户就应该尽快出售手中的有价证券资产。

客户的最主要开支是房贷、子女教育费和车贷。理财规划师应当提醒客户:房屋贷款偿还额以及人寿和其他保险等开支都是每年固定的,且占较大比重,难以有下降的空间。如果预计今后收入会有所下降,则将不能完全满足这些固定支出而陷入困境,因此,现在就必须控制变动性支出。

(三)投资结构分析

投资与净资产比率 投资或生息资产÷净资产

150525÷47266131.85%

投资结构分析:柳明夫妇的投资与净资产比率为31.85%,低于50%,有理由认为其净资产增长比缓慢。然而,作为较年轻的家庭,由于财富积累年限尚短,投资在资产中的比率不高,投资与净资产比率较低,这是完全合理的。

知识要点

1.家庭资产的类别。

2.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

3.家庭的收支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关系。

4.主要财务指标的内涵。

操作要点

1.编制家庭资产负债表。

2.编制家庭收支表。

3.分析家庭资产负债表。

4.分析家庭收支表。

5.基于家庭财务报表的财务比率分析与诊断。

问题讨论

1.在编制家庭资产负债表时,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对家庭资产与负债进行价值评估?

2.在编制家庭收支表、现金流量表时为什么一般不使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处理基础?

3.试比较家庭财务比率分析与公司财务比率分析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