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哈佛东方新秀
10726800000011

第11章 海雯上小学四年级时

6、海雯上小学四年级时,一天放学回家说,老师离婚了,并很为老师感到不平。她已经懂事了,能够正确看待社会和问题了

海雯上小学四年级时,一天放学回家愁眉苦脸地说,她的老师离婚了,很为老师感到不平。说她老师人怎么怎么地好,唉声叹气地说,真是不应该那样。我们感到小海雯好像一下长大了,都能够理解人情和世态了。她已经懂事了,能够正确看待社会和问题了。

我问海雯怎么知道的,她说老师上课时自己说的,所以老师现在的姓又改回去了。美国师生之间能够比较平等地交流,我想美国老师怎么连自己离婚这“不光彩”的事也要与小孩“分享”呢?

美国会让小孩从小就去了解真实的社会,而不会说大人的事小孩不该知道。

我常常在国内的电视节目上看到这种情节:父母离婚了,母亲就对小孩说爸爸出差了;父亲入狱了,妈妈就说爸爸出国了。美国人却不一样,一般会把真实情况告诉小孩。

美国的学校,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通常是没有围墙。

大概孔夫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这里不流行吧,所以学校没有围墙,就没有把学校与社会分开。

这点与中国很不一样。中国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都建有高高的围墙和校门,可谓是深宅大院。校园是一片净土,非常单纯。学校的大门就是学校的鲜明标志。

记得多年前与几个朋友开车去波士顿玩,想去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这两所美国最出名的高等学府去“朝圣”,按照地图的路线开车到了波士顿,却找不到哪里是麻省理工学院,后来找个地方把车子停下来,正想去问路,一个朋友说那建筑顶上不就刻着麻省理工学院吗?其实,我们已经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地盘上了。

美国人的观念就是要让小孩从小感受到真实的社会,而不是父母样样事情都替小孩子做。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让小孩尽早地懂事,当走向社会的时候,就会显得成熟有经验。当然也有负面的危险,当小孩心理还没完全成熟时,走上邪路的事也时有发生,这就需要父母正确地引导了。

许多中国家长使小孩与外界隔离,自认为让小孩在良好的环境下成长,而实际上是使小孩失去了社会免疫力,最终可能不能适应现实的社会。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社会。而从小脱离社会成长起来的人连社会都适应不子,对社会还有什么贡献呢?

美国的学校与其社会是相通的,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或者说是社会的一角。

美国的安全是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校园枪击事件不断,暴力袭击时有发生,因此,我们时常为海雯在校上学而担心。但在海雯眼中,她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自然。她常常说我们是过虑了,好像我们父母的担心是多此一举。我们就常常将报纸、电视上看到的有关安全问题说给海雯听,要她注意安全,而她总是毫不在意的样子,令我们总是担心。

毒品在美国也是泛滥成灾。有关毒品的为害,海雯在这一点上认识得非常深刻,我们对她是感到非常放心的。关键是整个社会环境受到了毒品的侵袭,许多青少年也是受害者,被动染上毒品而不可自拔。因此,我们时时提醒海雯,尽管对毒品认识得非常清楚,但还是要时时高度警惕毒品的侵害。毒品是令美国学校头痛的问题。

美国社会是非常现实的,学校和学生都必须面对现实,他的整个学校体制和办学也是非常现实的,经济状况是其主要制约因素。

美国的中小学学制、教学标准各州不同。以马里兰州为例,小学5年(一-五年级),初中3年(六-八年级),高中4年(九-十二年级)。美国基本上中、小学总共都是12年。为了能方便统一,说小孩上七年级、九年级、十年级就比较准确,而只说上初二或初三,可能别人就搞不太清楚到底是几年级。在美国常看到“K12”这样的字眼,就是指从幼儿园到高中12年的教育。

美国联邦政府的教育部只是一个研究和监督机构,只有非常有限的资金可以支配,而掌管教育大权的是州政府的教委和地方教育局。教委是民选的官方机构,定期举行教育会议,听取民众、社团组织代表、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来制定和修改教育政策。教育局则是政府行政部门。

就像中国一样,各个省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水准也有不同。美国也是如此。前不久我们开车到过前总统克林顿的老家阿肯色州(Arkansas)时,从它的建筑、周围的环境看,你就会感觉到这位领导美国经济高增长的两任总统的故乡是个贫困州。州政府的财政当然会影响到教育。美国也是东海岸和西海岸的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教育水准也相对高些。

在美国的大城市,市内的学校往往校风都欠佳,这与中国完全不同。纽约市这样的大都会,有中国城,有便利的市内公交地铁,有较多的工作机会,对新移民很有吸引力。但是,人多事杂,学校教学水准不高、族裔矛盾、帮派暴力、毒品交易等社会问题严重困扰着这些移民集中的学校。黑人、西语裔以及一些亚裔在校内打架的事件时有发生,而身材处弱势的中国学生常会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因此,对于有子女上学的家庭,在搬迁、购房时,社区和学校都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其实,美国社区的好坏只要开车经过,从房子、汽车、卫生、绿化和人种就能区分社区的贫富。常常一条大街,一条小河就可区分开两个贫富世界。相关的资料都可以在当地图书馆查得到,互联网上也有很多信息。

美国也有“先进集体”称号之类的学校,他们叫蓝带学校(Blue Ribbon Schools)。美国对学校的最基本要求是:学生达到一定的学业标准,学校必须做到安全、无毒品。而蓝带学校是表彰那些学校具有较强的领导班子,这样的学校领导能使全校有明确的使命感、有高质量的教学、能挑战更新课程、有良好制度和措施保证学校的安全和学习环境、有家长的高度参与、能帮助所有的学生达到更高的标准。

候选学校由各州教育局选送给教育部。为了保证可信度,教育部会组织专家小组走访学校的老师、家长、学生和社区人士,以进一步核实,最后由教育部颁发荣誉。

近年来布什总统在大力推动“不让一个小孩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的政策,教育部也更重视这项计划。评选还是相当严格的。海雯就读过的学校都没有过这种头衔,可见选评非常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