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商业银行经营学
10725200000002

第2章 前言 金融学科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商业银行经营学是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与经济及管理学科下设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有多种教材面世且各具特色。

然而近三年来我国银行改革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教材更新速度远跟不上银行改革的步伐,迫切需要在教材中添加金融改革的新知识和新内容。

因而,我们所编教材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这也是本教材的特别之处:

首先,把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提升教材的趣味性、实用性。把作者对国内外金融改革热点问题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教材中,贯穿于相关章节。如书中添加了理论界尚处于探讨和研究的一些内容,意在激发学生思考金融热点问题和学习金融知识的积极性。

其次,在保证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把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五门课程公共基础、个人理财、风险管理、个人贷款、公司信贷的部分内容与知识点融入本书的相关章节,提升了教材的实用性,加强了学生对银行业务的操作能力。

第三,由于商业银行经营学是一门偏向实务的课程,因此本教材加重了向银行业务具体操作和实务的倾斜力度。如添加贷款合同填写、各项业务办理的流程和操作规则、表内表外业务监控的风险点等。

第四,由于金融理论抽象且大多从宏观角度论述,理论研究又有许多前提和条件,而实际工作中银行并不完全按照理论知识来办理,业务操作与理论有较大差距,也就是说,即便学好理论,学生仍然不会操作。本书尝试将抽象、笼统、宏观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如在讲述商业银行经营发展趋势中,不是笼统介绍混业经营、并购、集约化、网络化等,而是用具体的案例和发展路径来阐述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第五,添加国际银行业改革的最新内容和案例。如撰写本教材时正逢国际银行业监督管理协会——巴塞尔委员会提出提高资本充足率,防范金融风险,增加银行抗风险能力。故而,添加了新管理规定的内容,同时用案例说明世界各国银行为达到《巴塞尔资本协议Ⅲ》新标准而做的准备。

本教材共10章,编写分工如下:

葛新权(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章。

徐文彬(教授,博士)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陈雪红(讲师,硕士)第二章、第三章、第九章。

彭娟娟(讲师,硕士)第一章。

初稿完成后,编委会成员徐弥榆老师和硕士研究生孙玉奎、王彬彬、刘茜对内容进行了校对,分别校对了1章、5章、3章、1章,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定稿后,翟盼盼同学对全部内容进行了校对,同样也提出了改进建议,在此一并感谢。

由于时间紧迫、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有疏漏和不足,恳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