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医生知识手册
10723600000006

第6章 消化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胃和肠道。胃位于腹腔上部,如果是中等程度的充盈状况,大部分偏左上腹。胃是消化道中最为膨大的部分。胃的入口叫贲门,与食管相连接。胃的出口叫幽门,与十二指肠相通。胃的上缘叫胃下弯,下缘叫胃大弯。胃分为贲门部、胃体、胃底和幽门部四个部分。胃小弯和幽门部是胃溃疡的好发部位。

肠道分小肠和大肠。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部分,约5~6米长,依次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大肠约1~2米长,依次分为盲肠、结肠、直肠及肛管四个部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小肠里进行,大肠除了部分吸收功能,主要是排泄。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要经过消化道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糖、脂肪等都是分子结构较为复杂的有机物,它们不能直接为人体所利用,必须经消化道的物理及化学等作用,变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循环,供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应用。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物理化过程。

食物经口腔机械性的磨碎后,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而,咀嚼时间越长,越能尝到食品的甘甜。虽然口腔中的牙齿与舌能负责食物的粉碎、搅拌,咽、食管是转运的通道,但食物的主要消化过程还是在胃与肠道。胃的蠕动可有助于食物进一步磨碎,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及胃酸能把蛋白质类食物分解成比分子更小的蛋白胨和蛋白,胃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是很少的,胃只能吸收40%~60%的酒精与少量水分,对蛋白胨与葡萄糖的吸收很慢、很少。食物更主要的消化过程是在小肠进行的,小肠是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吸收场所。在胰液、胆汁及小肠液的综合作用下,各种营养成分可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过程基本完成,只留下未经消化的食物残渣和部分水分,大肠主要吸收水分与矿物质,并把经大肠细菌酵解过的渣滓排出体外。

胃与肠道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离不开消化系统中的消化腺,人体的消化腺每天可分泌约8000毫升左右的消化液,绝大部分最后被肠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小部分随粪便排出。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它对各种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的代谢都起着重要作用。肝脏分泌的胆汁影响着脂肪的消化。胃的腺体分泌的胃液,其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蛋白酶和粘液蛋白,盐酸和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起消化作用,盐酸还有利于铁的吸收和杀死进入胃的微生物。肠腺分泌的肠液量最多可达1000~3000毫升,是小肠完成复杂的消化吸收功能的必须参与者。胰腺的外分泌液更是有助于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

胃肠功能的好坏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人到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有所下降,中年后期,有些中年人牙齿脱落,使食物未经充分咀嚼而直接进入胃,显然加重了胃的负担,加之胃肠粘膜、肌肉随年龄增加而萎缩,胃肠粘膜分泌的消化液减少,尤其是胆汁和胰液的减少,使脂肪、蛋白质等食物消化、吸收过程延迟。肠蠕动减慢,增加了水分的吸收,常常容易出现便秘。所以,胃肠功能的下降,必然导致全身的营养状况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