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医生知识手册
10723600000053

第53章 地方性斑疹伤寒

闻诊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用耳来听病人语音声息,其次是用鼻来嗅病人气味。

听声音

语音低微的多属内伤虚证,而声音响亮的多属外感实证。吸气粗而不平和,说明病属实;而呼吸微弱或短促,多属虚证。病人常发叹息,说明情怀抑郁,肝气不舒。咳嗽时可听痰声,如以咳为主,没有痰声或很少痰声的,治疗主要在疏解肺受的外邪;如果喉中痰声辘辘,因痰而咳,治疗就要转移到化痰为主。

嗅气味

口中如有臭秽气味,不是胃有宿食,就是肺痈;病人如兼咳吐脓痰,那当然就是肺痈的关系。大小便的气味也有诊断意义,特别酸臭的大便,说明肠有积热;大便腥臭,却可能是肠寒现象。小便浊臭,说明膀胱有湿热。

肺结核

问诊是对目前的病情和既往的情况进行一番调查了解的工作,通过与病人或家属的谈话,可以了解到疾病的演变情况,病人的生活嗜好、性情、环境等等,这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问的范围可以很广,但是总要掌握疾病的重点之后,再作详细询问。

起病和转变情况

可以从病人的主要申诉中,对疾病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如病是急起的还是缓起的,是凶险的还是隐袭的。病在“表”的有头痛、恶寒发热,病在“里”的有腹痛吐利、手足发冷或神昏狂躁等现象,还要联系以往情况,发现这次是新病还是旧病再发,还是旧病加上新病,是病由轻到重,还是由重转轻。

寒热

问病人怕冷(寒性)还是怕热(热性),重要的是病人说出寒热的部位,在外表还是在内里,如果病人外表怕冷,而且有头痛身疼、发热等现象的为表寒。病人说内里怕冷,以致背上也冷,伴有经常腹泻的则可能是里寒。问热的情形,也与此相差无几。

要注意有汗无汗、汗的多少和出汗的时间。有表证的病人是从有汗无汗来分虚实,有汗是表虚,不能用发汗药;无汗是表实,要用发汗药。虚证的病人也会出汗,要区分属阴虚还是阳虚。阴虚称为盗汗,是睡着后出冷汗,醒后就止;阳虚称为自汗,是稍一劳动就有气急出汗,治法各异。

口渴而饮水量多或喜欢冷的属于里热;饮水量不多虽有口渴可由于湿热,喜热饮的属于中寒;口虽渴而不喜饮水的属于真阴不足。

饮食

问饮食口味,可以了解病人肠胃情况。中医非常重视胃口,因为脾胃是后天的基础。虽病而照常饮食,说明胃气未伤。不欲饮食而大便秘结,并嗳臭气,这是胃肠里有积滞。凡病人进食后症状可减轻,多半属虚证;如进食后反而症状加剧,却多半属实证。病人喜欢吃热的,多半属寒证;喜欢吃冷的,多半属热证。

二便

问大小便的目的,主要在于分辨是“寒、热”还是“虚、实”,同时注意颜色、形态和便时的感觉。大便秘结、艰难、色黄或黑、里急后重、气味热臭,属实属热;大便溏薄而且有未消化的谷粒、色青或淡白、大便时毫无痛苦,属虚属寒。小便减少以致尿闭,小便黄色或红茶色,小便时痛,小便带血,属实属热;小便量多,次数频繁,小便虽少而色淡,属虚属寒。

睡眼

嗜寐多为阳虚,而失眠则多属阳亢,不易入睡者为阴虚,彻夜不眠者则为肝胆火旺或心肾不交。时睡时醒则多为心脾二亏,亦有肠胃不和而致失眠,须结合全面情况考虑。

胸腹

胸腹的症状常是疼痛,要辨别痛的性质。如发生暴急,多半属实,如发生已久,多半属虚;痛徐缓而无固定一处不变的多属虚;痛剧烈而固定一处不变的多属实;痛时喜用手按的多属虚,痛时拒用手按的多属实。

月经

妇女由于生理上和男子不同,所以有些病要牵涉到月经、白带、妊娠等。经期提前,而且月经赤紫成块,多半属热;经期落后而且量少淡红,多半属寒。痛经在经期之前发生,多半属实;痛经在经期之后发生,多半属虚。一向月经正常,突然停经,继而有呕吐、喜吃酸物等就要考虑是否有孕。

过去健康情况

过去体质如何,属寒体属热体,对选择用药有很大关系。过去的健康情况,如生过什么病,有无慢性病,有无容易犯病的器官系统。对于小儿更须问清曾否出过麻疹、种过牛痘等。其他如饮食、起居、性情、嗜好以及工作环境等都须问及。

风疹

切诊是用手在病人一定部位上或按或叩或触的诊病方法,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例如诊脉的形状动态;按腹注意压痛,软硬、有无块物;抚皮肤注意有无出汗、疼痛和局部发热,以及四肢的冷热等。切诊的重点,还是在诊脉。

脉诊

病人的手掌向上平放,医生则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顺次按在手掌下第一横纹后高骨内侧(桡骨茎突)之桡动脉上。三指所按部位,近腕侧叫做“寸”部,近肘侧叫做“尺”部,寸部与尺部之间,则叫做“关”部。然后用轻指力、重指力、不轻不重指力3种不同的指力去寻取脉象,就叫做“浮取”、“沉取”、“中取”。小儿的脉息和成年人不一样,所以诊小儿一般以擦指纹为主。脉象可因运动或饮酒、洗浴等而影响,所以诊脉之前,病人必须先有半小时左右的休息。

脉象分类非常复杂,经历代医家整理,定为二十八脉,这里又将最常用的作以下分类介绍。

浮脉:脉来浮在皮肤表面,手指轻着皮肤,就有感觉,一般见此脉大多属表证。

沉脉:脉来沉行筋骨间,重按才有感觉,见此脉大多属里证。

迟脉:脉来迟慢,一呼一吸之间只有2、3次(正常脉4、5次。古人都用自己的呼吸来估计脉搏的速度,就诊以前,医生必须先自己安心定神,调整呼吸次数到均匀后,才能就诊)。见此脉大多属寒。

数脉:脉来快速,一呼一吸之间有6、7次。这种脉属热。

以上四种脉象,浮沉是表现了脉的部位,从而反映了疾病的部位(表或里)。迟数是表现了脉的速度,也从而反映了疾病的性质(寒或热)。这四种脉象,又可从按脉的手指感觉有力或无力,来分辨虚或实,因此又有浮而有力,浮而无力;沉而有力,沉而无力;迟而有力,迟而无力;数而有力,数而无力等等不同脉象。

细脉:脉来细小如线而软。见于气衰血少的病证中。

大脉:脉来洪大,手指下有充满丰盛的感觉,说明邪气亢盛。

濡脉:脉来软弱无力,轻取较显,重按即无。见于虚证,尤多见于气虚者。

弦脉:按脉时如有线勒手指,仿佛按在紧张的弓弦上,这种脉象多说明肝病气郁或寒痛。

滑脉:脉在手指下往来流利圆滑,好像珠子在圆盘中滑动。说明有痰,或邪气盛,但正常早期妊娠时也可见这种脉象。

涩脉:脉来艰涩不流利,是气血运行不畅的表现。多见于血虚或气滞证。

细脉和大脉,表现了脉的形状;濡脉、弦脉、滑脉和涩脉表现了脉的动态。这些是较常见的脉。此外还有长、短、紧、促、结、代、动、弱、微、缓、芤、革、牢、散、伏、疾等脉。

按诊

按肌表用手轻抚皮肤,可知有汗无汗,重手扪按,可知有无水肿(水肿时按皮肤有凹陷)。外科方面可以用以辨脓的有无及部位,如以手按患处,热而软的为有脓;不热而坚硬的为无脓;轻按即痛,脓在浅表;重按才痛,脓在深部;按之陷而不起,为脓未成;按之陷而即起,为脓已成。

按手足按四肢的温凉可测知病人阳气的存亡,在诊断预后上,有重要意义。有如手背上热的为外感,手心里热的为内伤。其他如小儿高热、指尖发冷的,应防惊厥;发热咳嗽流涕、眼红流泪、手指尖冷的,可能将出麻疹。

按胸腹胸部诊虚里穴(在胸部左乳下第4、5肋骨间)之跳动情况,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是宗气积于胸中,此为正常;按之搏动微弱不应手者,属于宗气虚弱;搏动急速应手太过者,则为宗气外泄,腹胀满而按之坚实或拒按属实,按之濡软或喜按属虚。腹痛拒按属实,喜按属虚。

总的说来,望、闻、问、切四诊在诊察病情,作出诊断中,都有它们独特的作用,这四者之间,又必须配合应用,结合重点分析。例如脉和症状相符的时候固然没有问题,但是脉和症状不相符合时,就要考虑究竟应以脉为重,或以症状为重。要能灵活掌握,还在于对中医基本理论的领会和修养。

副伤寒

发汗法(解表法)

本法是服用药物使病人发汗,通过发汗驱除在表之邪,故在外感初起,病邪侵犯肌表时应用。汗法还有透疹(透表)作用,故当麻疹初起、疹将透未透之际,宜发汗以透疹;发汗又能消肿,故亦用于水肿病症,特别是水肿初起,上半身肿较著者。但运用汗法的原则是必须具有表证。由于表证主要有表寒、表热两型,故汗法又有辛温发汗和辛凉发汗的不同。

发汗解表以汗出邪去为度,过汗可以伤津,甚至汗出不止,引致虚脱;体质素虚的人,根据情况可配伍补益等法进行治疗。

清热法

本法是用寒凉药物以清热,用于热证。具体应用时尚应分辨是气分热、营分热、实热、虚热、何脏腑热等不同,而选用不同治法。如热在气分,热炽津伤,可用甘寒清热,因寒能清热,甘能生津养阴之故。如热在气分,或为实热,可用苦寒清热,因苦能泻下助寒以泻火解热。如热在营血,可清营凉血。如邪热伤阴,水不制火,因养阴清热。此外脏腑之热,因各脏腑病症表现之不同,宜分别采用清脏腑热的方法。

清热法不宜久用,特别是苦寒清热,常能损害脾胃,影响消化。

泻下法

一般是指通下大便,以排除肠内积滞。无论肠中实热之便秘,或热结旁流,以及肠垢结滞的痢疾,均可应用寒泻下,实热随泻下而去。肠中冷积,可用温下之法,温以去寒,泻下以去积。虚性便秘,用润滑之剂以通大便,为缓下通便法。此外,对于实证腹水,亦可通过峻泻以逐水,而选用下法。

下法用于里实证时,常为急下以祛邪,用之不当,或久用亦能伤正。

温里法

本法是用温热药祛除寒邪,用于里寒证。温热药既可祛寒,又可扶阳,故对寒邪直中,或阳虚生寒者,可用温中祛寒法,对阳气虚脱者则用回阳救逆(回阳固脱)法。

温法用之过度,亦能伤阴。

祛湿法

湿在中焦,湿阻较轻,可用芳香化湿。芳香之物可使气机流畅,改善消化机能,故可使轻度之湿随之而去。湿阻较重,便用苦温燥湿,因苦味能燥湿,温性亦燥,苦温燥性较烈,可去重症之湿。前二者统称化湿。如湿与热邪结合,便应根据湿和热的轻重,一面清热,一面化湿,称清化湿热法。湿在下焦,则当淡渗利湿,能过利尿以祛湿。中焦湿邪较重;亦可结合利湿法。

应用化湿、利湿之法亦应慎重,过用亦可伤津。

祛痰法

治痰之法有化痰、消痰、涤痰(豁痰)3种。一般的痰,多用化痰法。化是逐渐化除之意。辨别痰之寒热,结合痰之成因,选用不同化痰之法。如为热痰,宜用清化热痰法;如为湿痰,宜用燥湿化痰法;如为寒痰,宜用温化寒痰法。如痰浊凝滞,化之不去,则用消痰法。痰浊内阻,气逆喘促,用消痰法可使痰消气顺,哮喘乃平。痰浊凝滞经络,如痰核、瘰疬,亦用消痰法以散结。顽疾停聚,化痰、消痰均不能去,则用涤痰(豁痰)法。“涤”是荡涤攻逐之意,使粘痰泻下而出,多用于中风、癫狂、痰涎壅塞。

理气法

气之为病,一为气虚,一为气滞,一为气逆。气虚应用补气法,气滞、气逆则用理气法。理气可使气机舒畅,滞可行,逆可降。气滞多见于肝、胃、肠,应用舒气、行气之法以消除胁胀腹满。气滞重则用破气法。气逆用降气之法,以消除胃气上逆之恶心、呕吐、呃逆以及肺气上逆之咳喘。

在应用行气、化痰、利湿、活血、泻下等法时,常配合理气法,以免造成气滞,并有助于祛除病邪。

理气法所用之药大多辛香而燥,重用久用能耗气、散气和伤津,对血虚、阴虚以及火旺等症,用之宜慎。

祛淤法

血淤应祛淤,各种病症如痛症、内脏肿块、经闭、疮疡等凡是由于血淤所致者,皆当祛淤。淤血轻者应活血祛淤,常与理气法配合;淤血重者则当攻逐血淤,常与泻下法配合。

止血法

止血、呕血、咯血、便血、尿血、血崩等各种出血均可用止血法。但治疗出血除紧急采取止血措施之外,还应针对其出血原因进行治疗。如由热而致出血,则当清热凉血止血;如因气虚不能摄血,则当益气止血。出血初起,禁用大剂凉血止血,以防淤血内停。

消散法

一为消导,一为消积。消导法主要用于饮食停滞,以消化导下。消积法用于凝结有形的肿块,这种肿块多由气血痰淤,逐渐凝结而成,故用消积法使其逐渐消散。消散法与泻下法近似,但有不同。消散法虽能消导逐邪,但不如泻下法之猛攻急下,而是逐渐消散,缓以图功。

补益法

本法用于虚证。具体应用时应分析气血、阴阳、脏腑诸虚之不同,而分别采用不同的补法。气虚补气(益气)、血虚补血(养血),阴虚宜滋阴(养阴、补阴、育阴),阴虚阳亢,宜滋阴潜阳,阳虚宜助阳(温阳),有时在正虚邪存时亦可使用补虚扶正的方法以祛邪。

应用补法必须照顾脾胃,如脾胃虚弱,不仅影响饮食的消化吸收,也影响药物的吸收而使补法达不到应有的作用。

和解法

临床上,凡是不能用前述诸法治疗的疾病常采用和解法。和解是调和的意思,它有祛邪扶正、调整脏腑偏盛偏衰之作用。如外感病中病邪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在半表半里,非发汗、清热、泻下等法所能解决的,常采用和解法驱除病邪。又如杂病中肝脾不和、肝胃不和、肠胃不和等,均可采用和解法以调节肝脾、肝胃的盛衰,而使之恢复正常。

上述各种治法,可以单独应用,但对病情复杂者,单用一法不能解决时,常数法合用。如表里俱急,内外邪盛,便应“汗下并用”(表里双解)。如上热下寒或上寒下热,便应“温清并用”。

如体质素虚,感受实邪,或病邪不解,正气渐衰,以致正虚邪实,便应“攻补兼施”。如此配合应用,才能收到更好的疗效。

感冒

八纲包括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表、里

表、里是指病位的深浅,如皮肤、肌肉、经络等为表,五脏六腑属里。

表证外邪侵犯体表,表现为怕冷,发热,有汗或无汗,头痛,鼻塞,四肢关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等,即为表证。治疗宜用汗法或宣透法。

根据外邪性质及机体强弱不同,常把表证分为表寒与表热。

表寒证:怕冷重,发热轻,无汗或少汗,舌不红,口不渴,脉浮紧。治疗宜辛温解表。

表热证:发热重,怕冷轻,舌红,脉浮数。治疗宜辛凉解表。

注意:肺合皮毛,外邪侵犯体表,易同时犯肺,故外感初起常见鼻塞、咳嗽等症状。治疗时注意宣肺;皮肤病(疮疡、肿毒、癣类)虽也在表,但属外科范围,中医称为“外证”,应与表证相区别;在治疗原则上,表证兼有里证者,或先解表,然后治里,或表里同治。体虚或老年有表证者,宜在解表之中注意扶正。

里证表示病变部位在五脏六腑。凡病邪由表入里,累及脏腑,或某种病因直接引起脏腑发病者,均属里证。

注意:里证有寒、热、虚、实之分,辨证时必须首先分明。

里证的症状是五脏六腑病变的反映,里证究竟表现在哪一具体肺腑,尚需结合脏腑证进行诊断,以便指导治疗。

半表半里证病邪已离开表,尚未入里而在表里之间,出现寒热往来(一阵冷、一阵热)、胸胁满闷、心烦欲呕或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症状者,为半表半里证。治疗宜用和解法。

寒、热

寒、热是指病症的两种不同性质。辨明寒证、热证,是治疗时用寒药热药之依据。一般应综合病人口渴和二便情况、四肢冷热、舌质、舌苔、脉象等表现来加以辨别。

寒证凡由寒邪或机体的机能代谢活动过度减退所引起的征候,均属寒证。其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发凉,口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大便溏,舌质淡,苔白,脉迟。治疗宜用温法。

热证凡由热邪或机体的机能代谢活动过度亢盛所引起的征候,均属热证。其表现为:发热,口渴喜冷饮,面红,烦躁,尿少而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干黄,脉洪大而数。治疗宜用清法或下法。

注意:热证多系热邪(温邪或暑邪)所引起,但也可由风、寒、湿诸邪转化而来,如外感风寒最易化热而成里热证;病情发展的严重阶段,有时会出现一些假象,即热证见寒象(真热假寒),寒证见热象(真寒假热)。突破假寒、假热这些表面现象,抓住病症的本质,才能做出正确诊断。临床上,除详审病人主要症状外,舌苔与脉象是辨别寒热真假的关键。

真热假寒:手足冰冷,苔黑,脉细,似属寒证,但虽寒反不喜热,脉虽细但按之有力,舌苔虽黑并不湿润,说明此为内热炽盛,外现假寒之象。

真寒假热:身热,面色浮红,口渴喜冷饮,苔黑,脉洪大,似属热证,但身虽热反欲盖衣被,口虽渴但饮水不多或饮不下,舌黑但滑润,脉洪大但按之无力。说明此为阴寒内盛,外现假热之象。

虚、实

虚实两纲,主要是辨别机体强弱与病邪盛衰。一般说来,虚指正气虚,实指邪气实。

虚证即正气虚弱所产生的征候。多系久病之后,各种生理功能减退而出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舌净无苔、脉细弱无力等。治疗宜用补法。

实证主要系指病邪过盛所产生的征候。但病邪过盛,人体必将增强其机能代谢活动以抵抗病邪,故实证往往表现在两方面:病邪过盛,如痰饮、水湿、淤血、食积、虫积等;机能亢盛,如精神兴奋、声高气粗、高热面赤、腹满痛而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厚腻、脉洪有力等。治疗实证宜用下法或消法。

注意:辨虚证须结合具体脏腑及气血、阴阳,才能指导治疗,如脾虚宜健脾,气虚宜补气,阴虚宜滋阴等;虚证常与寒证或热证同时存在,因阳虚生寒(即机能过减退),故阳虚多兼有寒象(虚寒证),又阴虚生热,即阴虚液少则阳气偏盛而化热,故阴虚多兼有热象(虚热证);相对地说,久病多虚证,老年人患病也多虚证。

辨实证也要结合具体脏腑及气血、阴阳,以便指导治疗,如气实(气郁、气滞)则行气破气,血实(郁血、淤血)则宜活血化淤或破血;“热”也属机能代谢亢盛的表现,故实证常与热证同时存在(实热证);相对地说,新病多实证,壮年人患病也多实证。

阴、阳

上述的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现象。对这些矛盾现象,中医用阴阳来加以概括,从每组矛盾中的两方面相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一切病症都不外乎阴证和阳证两大类。

此外,临床上常说的阴证、阳证主要是指虚寒证和实热证而言,其征候如下:

阴证:面色暗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

阳证: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口渴饮冷,尿赤便干,苔黄,脉数。

临床上还有阴虚和阳虚、亡阴和亡阳等症。这些病症的名称中虽然都有阴阳,但实质上都以虚为主,应属阴证。

阴虚:由阴液不足所致,主症为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而数。

阳虚:由阳气不足所致,主症为畏寒肢冷,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白,脉细无力。

亡阴:汗多而粘,口干喜冷饮,烦、躁,畏热,舌红而干,脉洪而无力,如见于大失血或脱水的病人。

亡阳:汗多而稀,身冷、手足厥冷,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如见于休克的病人。

总之,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是中医对病情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做出正确诊断的重要纲领。尽管疾病之因不同,症状错综复杂,机体强弱不等,但都可以用八纲加以概括。八纲中的每一纲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联系的,如表里与寒热虚实用有,联系寒与表里虚实有联系,虚实又与表里寒热有联系等等,临床诊断时必须将八纲结合在一起运用。

弓形虫病

六经辨证是指太阳、阳明、少阳之三阳证与太阴、少阴、厥阴之三阴证的总称。区别六经证候最重要的是把繁杂的证状分为阳证还是阴证。如病人正气充实,病势亢奋的、热性的,称为阳证;正气趋向衰弱,病热沉静的、寒性的,称为阴证,所以三阳证多属实证、热证;三阴证多属虚证、寒证。

太阳病

为外感急性热病的初期,病在体表,主要脉证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有汗或无汗,项背强,脉浮。又以出汗而脉浮缓为“中见”;无汗而脉浮紧为“伤寒”。

阳阴病

为热性病的高峰,此时病已在里,主要脉证为身热汗出而不恶寒,反恶热,口渴便闭,脉洪大。又以身大热,汗大出,口渴,脉大,说明仅是热邪弥漫于周身表里为“阳阴经证”;而日晡潮,手足汗出,腹满而痛且便秘,舌苔黄糙或焦黑,脉沉迟而实,说明热邪已和肠中糟粕相结为“阳明腑证”。

少阳病

是邪正交战于表里之间,为半表半里证,主要脉证为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目眩喜呕,脉弦。

太阴病

是里虚寒证,在三阴证中属轻者,多因脾胃虚弱,为邪所侵,主要脉证为腹满而痛,呕吐泄泻,饮食不下,脉弱。

少阴病

是全身虚寒证,病邪已深,病情亦重,主要脉证为欲寐,恶寒,四肢厥冷,脉微细。

厥阴病

是正气已衰,病情变化多趋极端,常见寒热错杂现象,主要证候为厥冷与发热交替,不思饮食,心中烦热,气上冲心,或吐,或泄泻。

六经辨证规律是对伤寒(一切外感热病)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得出一个总的概念,以有利于掌握病情真象,指导临床实践。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卫气营血的辨证是温病的症候分类方法,可以说是表示病变深浅的4个不同层次,最浅的是卫分,次之是气分,再次是营分,最深是血分。

卫分证

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口渴,舌苔薄白,脉浮,属表证。

气分证

表证已解,但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口渴,咳嗽,气粗,舌苔由白转黄,脉滑数或洪大,已入里证。

营分证

神志昏迷,谵语或不语,肌肤灼热,气粗烦躁,眼红,唇干口燥,舌质红绛无苔,脉数。

血分证

斑疹透露,甚至见衄血、吐血、便血、尿血或发生抽搐,舌干而绛,脉细数。

六经、卫气营血都是归纳证候的辨证方法,可用于一切外感疾病,再结合八纲辨证,便能测定当前病证的属性和病所。虽说六经辨证为伤寒而设,卫气营血辨证为温病而设,但这二种归类方法,既有共同点,又互相交错,不能单取一种而置其他,只有理解了每种分类方法的基本精神和特点,及每种类型的主要脉证,临床上才能全面考虑,权宜应用,从而掌握病情。

甲型病毒性肝炎

一切疾病总不外乎外感、内伤两大类,一般外感病是以伤寒六经辨证及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为基础,而内伤杂病则以脏腑辨证为主,由于五脏六腑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五脏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关系,脏腑之间又是表里关系,相互影响,往往引起疾病的复杂变化,因而脏腑辨证除指出病变的所在,更应分析其寒热虚实,以及转变规律,这样才能得到正确诊断。现就脏腑的证候分类分别叙述于下。

心与小肠

病症有心悸、惊惕、神昏谵语、失眠、健忘、喜笑不休、出汗、舌红碎痛等。

心病常用术语及其证候:

①心阴虚(心血虚):症见面色苍白无华、健忘少寐、多梦易醒、心悸、舌质淡红少苔、脉细弱。若阴虚兼内热时,则表现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盗汗、舌质光红、脉细数等。

②心阳虚(心气虚):症见心悸气短、虚弱乏力、畏寒、自汗、嗜睡但睡而易醒、舌淡白、脉虚细而弱。

③心火亢盛(心热):症见心悸不寐、烦热、口干、舌尖糜烂疼痛、小便黄赤、舌红、脉数。

④痰迷心窍:症见晕扑、昏迷不省人事、喉中有痰声或如醉如痴、哭笑无常、舌苔黄腻、脉滑数。

小肠病病理证候:

①小肠有病则清浊不分,出现腹泻、腹痛。

②小肠热见尿血,或尿赤涩,茎中痛。

肝与胆

肝病所出现病证有易怒、胁痛、目赤肿痛、手足拘挛强直、角弓反张、指甲枯青、乳房疾患、阴痛、疝气等。

肝病常用术语及其证候:

①肝气:常由七情不舒而肝气郁结,两胁窜痛、胸脘闷胀或牵引少腹,脉弦。

②肝阳:肝阳上亢症见头眩、目花、耳鸣、口苦。

③肝火:症见头痛剧烈,或目赤肿痛、眼屎甚多,或面红善怒、便秘溺赤、苔黄、脉弦数有力。

④肝风:症见头目昏弦、眼睑跳动、筋肉牵制,或麻木不仁、四肢抽搐痉挛、角弓反张,甚而可见中风之症,脉多弦数。

胆病病理证候:

①胆气不足则优柔寡断百胆怯。

②火与肝炎常相互影响,出现头痛、目眩、口苦、胁痛等。

脾与胃

脾胃病所出现的主要证候有浮肿、痰饮、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嗳气、四肢瘦弱无力等。

脾胃病常用术语及其证候:

①脾胃阳虚:症见食后即欲泻、纳食亦少。

②脾胃阴虚:症见舌质红、大便干燥、口淡无味,不饥不食。

③胃强脾弱:即脾阳不足而胃阳显得有余。胃阳有余症见容易饥饿,脾阳不足症见大便溏薄。

④脾为湿困:症见脘腹胀满、四肢及身重,舌苔厚腻。

⑤脾虚生痰: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而化为痰,症见咳痰甚多、久久不愈,脉滑苔腻。

肺与大肠

肺病所出现的主要证候有咳嗽、气喘、喷嚏、鼻塞、流涕、声嘶失声、小便不利等。

肺病常用术语及其证候:

①肺阴不足:症见咽干声哑、干咳少痰、舌红、脉细数。

②肺气不足:症见面色苍白、语音微弱、呼吸浅短、自汗畏寒、易于感冒咳喘、舌淡、脉软。

③风寒束肺:症见恶寒畏风、鼻流清涕、咳痰稀白、脉浮、苔薄白。

④肺热:症见面红阵咳、鼻旁有热疮、痰黄调如脓、苔黄,脉数。

肾大肠病理证候:大肠病时表现大便干结,或滑泄。与膀胱总结肾病所出现的主要证候有腰脊痛、耳鸣耳聋、头发枯槁脱落、牙齿稀疏易摇、腿软阳痿、遗精、五更泄泻、怕冷、健忘等。

肾病常用术语及其证候:

①命门火衰:肾中之阳为生命之根本,故称“命门之火”,如命门火衰,症见四肢冷、畏寒、倦怠嗜眠、腰酸腿软、浮肿、阳痿、滑精、舌淡胖、脉沉细无力。

②相火偏亢:一般认为相火属于肾,寄于肝胆等脏腑,能温养全身。如肝肾阴亏可致相火妄动偏亢,即症见多梦少眠、阳易举、多梦遗。

③肾阴虚:症见手足心热,下午面颧升火、咽干痛、音哑、盗汗、梦遗、舌剥或裂、脉细数。

膀胱病理证候:

膀胱病则小便不通利,或见淋浊。

狂犬病

目前常用的剂型有汤、丸、散、膏、丹、酒等,至于采用哪个剂型,须根据药性和治疗需要来决定。

在药性上,要考虑药物的毒性、耐热性和溶解性三方面。用毒性药物作为汤剂时,有效成分最易受水和加热的影响,药效难于掌握;而且汤剂内服之后,吸收较快,容易中毒,所以用毒性药以及有效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的,或不耐高温的药物时,都宜作丸剂使用,特别是剧毒药,不能作汤剂或酒剂用。从吸收速度来看,散剂吸收较丸剂快,汤剂吸收较散剂快。

在治疗需要上,荡涤脏腑,开通经脉,外达四肢,宜用汤剂;疏散壅结,宜用散剂;缓消症积式缓补充气,宜用丸剂;温通四脉,宜用酒剂;滋养宜用膏剂或丸剂。此外,散剂还可作为急救用,或供疮疡、皮肤病涂敷及作软膏外治用。丸散中药性峻烈而用量小的,又称为丹。若拔脓化腐、止痛生肌,可用膏药,也可撒布丹药,或两者兼施。

淋病

药物的性能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有毒无毒等。

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疾病有热证和寒证之分。一般说来,能够治疗热证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药,如寒性的黄连、黄柏可以清热解毒。能够治疗寒证的药物大多属于温性或热性药,如热性的附子、干姜能温中散寒。对寒热夹杂的病症,则应寒热并用。温与热,凉与寒,只有程度上的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常用于阳证、热证;温热药多具有温阳、救逆、散寒等作用,常用于阴证、寒证。

此外,还有平性药,是指药性比较平和的药物,其中也有偏寒或偏温的。所以基本上是属于四气之内。

五味

五味就是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此外还有淡味,所以实际上有六味;也有人认为淡附于甘,故不称六味,仍称五味。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有共同之处。味辛者能散能行,适用于表证和气滞血淤症;味苦者能泻能燥,适用于热证和湿证;酸能收敛,适用于盗汗、遗精、久泻等症;咸能软坚,适用于大便燥结、痰块、瘰疬等症;甘能补能缓,适用于虚弱病或缓和拘急疼痛;淡能渗能泄,适用于水湿症。

有些药物其味有两种以上,例如肉桂辛甘、玄参苦咸。一般说来,有兼味的药,其作用也较复杂。

每种药物都有气和味,两者必须综合运用。同样是寒性药,若味不同,其作用也就不同,如黄连苦寒,可以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风热。同是甘味药,但气不同,作用也不一样,如黄芪甘温可以补气、芦根甘寒可以清热除烦。

升降浮沉

各种疾病在病机和征候方面,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腹泻、崩漏、脱肛)、向外(如阳气浮越而发热、自汗、盗汗)、向内(如表邪不解、疹毒内攻)等病势趋向。选用适宜的药物来治疗可以消除或改善这些病态,所以药物的作用同疾病表现的趋向相对说来,也具有升降浮沉等性质。凡升浮的药,都主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沉降的药,都主下行而向内,有潜阳、降逆、收敛、清热、渗湿、泻下等作用。

药性趋向的升降浮沉,与药物气味有关,如辛甘温热药主升浮(如麻黄、桂枝);酸咸苦寒药主沉降(如大黄、芒硝)。药物质地的轻重和入药部分,也是决定升降浮沉的依据。如花、叶、皮,及质轻的药物,大都能升浮(如桑叶、款冬花);子实及质重的药物,大都主沉降(如苏子、磁石)。以上规律也不是绝对的,如旋复花虽然是花,但性却属沉降;苍耳子虽然是子,但性却属升浮。

流脑

炮制目的

①清除杂质及无用部分,使药物清洁,如植物药常用洗、漂、泡等法。

②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刺激性和副作用,如半夏用姜制。

③改变药物性能,增加疗效。例如,生地性寒而凉血,酒蒸熟地则性温而能补血;蒲黄生用活血,炒后则可止血;常山用醋制则催吐之力加强。

④便于制剂和贮藏。如为了便于切片或碾碎,可用泡、煅、炒等法;为了保持干燥,便于贮藏,可采取烘、晒、阴干等法。

⑤便于粉碎和易于煎取有效成分。如磁石、牡蛎、龟板等矿物和甲壳类药物,经煅或醋处理后,质地松脆,便于粉碎,可减少煎煮时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⑥去除腥臭气味,如椿白皮经麸炒可去其臭味。

泡制方法

蒸是把药物隔水蒸煮,按所用辅料不同而有清蒸、酒蒸、醋蒸等。

炒是将药物放铁锅中加热拌炒,目的不同,采用不同炒法。

清炒:炒时不加任何辅料,按加热程度不同而有炒黄、炒焦、炒炭之分。炒黄是将药物炒到表面微带黄色,如炒山楂、炒麦芽等。炒焦是将药物炒到表面焦褐色,如焦神曲、焦麦芽等。炒黄、炒焦有助于消化健脾,或用以改善药性之偏。炒炭是将药物炒到表面黑色,使药物炭化,以存性为度,如地榆炭、侧柏炭等。炒炭有收涩止血作用。

麸炒:先将麸皮铺于锅底,用文火加热到麸皮发黄并开始冒烟时加入药物,不断搅拌到药物表面微黄时为度,如椿白皮、僵蚕等。主要目的是矫臭、赋色和去除燥性。

土炒:一般用灶心土细粉,在锅中加热,将药物炒到表面挂匀土色为度,如炒白术、炒山药等。土炒以助健脾。

炙就是将药物和液体辅料共炒,使辅料渗入药物内部。为使药物发挥其不同作用加入不同辅料,如有蜜炙、盐炙、醋炙、酒炙等不同炙法。

煅将药物直接放于火内烧红,或放于耐火的器皿中间接火煅。此法多用于矿物及贝壳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