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医生知识手册
10723600000043

第43章 咽痛

(1)划痕法

在无菌操作下,用针头将表皮划破,使微量药液进入皮内的方法。

用于预防接种或作药物过敏试验。

(2)皮内注射

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用于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注射和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

(3)皮下注射

是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用于不宜经口服给药,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时,如各种菌苗、疫苗的预防接种和胰岛素、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注射。

(4)肌内注射

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内的方法。人体肌肉组织有较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壁是多孔的类脂质膜,药物透过的速度较透过其他生物膜为快。自肌肉注射的药物可通过毛细血管壁到达血液内,吸收较完全而生效迅速。

凡不宜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的药物,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者,适于肌内注射法给药。

(5)静脉注射

即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使全部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迅速生效。临床上常用于:急重症的治疗;药物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或需迅速发挥作用等情况;注入药物作某些诊断检查,如肾功能试验、胆囊X线摄片检查等。

由于静脉给药生效迅速,如药物或剂量不对,即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致命的结果。如操作不慎,还会给病人带来局部甚至全身性感染的危险。因此,护理人员须认真查对,技术熟练,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杜绝差错事故以及防止感染的发生。

静脉注射最常采用四肢浅静脉,小儿多采用头皮静脉,此外,还可采用股静脉。

(6)动脉注射

将药液加压输入动脉,常用的动脉有股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和桡动脉。

用于抢救重度休克,尤其是创伤性休克病人。通过动脉(通常为股动脉)加压输入高渗葡萄糖溶液及血液,增加冠状动脉与颈动脉血液量,从而使心及脑部血流改善。通过心肌和脑部的直接灌注和反射机制使血压回升;用于施行某些特殊检查,如脑血管造影、下肢动脉造影等;用于经动脉注射抗癌药物作区域性化疗。如头面部疾患采用颈总动脉,上肢疾患采用锁骨下动脉,下肢疾患采用股动脉。

§§第三章 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