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医生知识手册
10723600000023

第23章 生殖系统

PPA即苯丙醇胺,又称去甲麻黄碱,是感冒咳嗽药中一种常见成分,有收缩鼻腔、喉头的毛细血管,减轻充血水肿造成的鼻塞等作用。20世纪初期合成,当时作为维持血压的药物应用,1961年开始作为缓解鼻黏膜充血药应用,随后又用做食欲抑制性减肥药。在我国PPA主要被作抗感冒药使用,如康泰克、康得、感冒灵等一引些常用感冒药中就含有PPA。

PPA作为药物使用已经快50年了,它的安全性一直是个尖锐争论的问题,美国耶鲁大学医学研究院就曾对此作过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4%的脑溢血患者在脑中风前曾服用过含有PPA的药品,其中大多数人服用的是感冒药。随后,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顾问委员会发出停用含有PPA成分感冒药的紧急通知。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这一决定,很快影响到全世界,各国纷纷采取紧急措施,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迅速发出紧密通知,要求患者立即暂停服用所有含有PPA成分的感冒药。

研究中发现,每天服用超过75毫克的较大剂量苯丙醇胺时,会有血压升高、心脏病、颅内出血,痉挛甚至出血性中风(脑溢血)的危险:另外,如服用者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有过中风病史,即使PPA含量不多的药物,也有可能导致人体全身血管痉挛、冠状动脉缺血、脑血流受阻,并引起血压过高或缺血性脑中风等危险后果。研究中还发现,PPA会增加年轻妇女中风的危险,在第一次服用了PPA后的3天内,人们每天服用超过75毫克的较大剂量PPA时,出现中风的危险性最大,而且第一次服用PPA有时会在短时内使血压升高,而当身体适应了这种药物后,这种作用就会逐渐减弱。我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调查统计发现,服用含PPA的药品制剂(主要是感冒药)后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心律失常、高血压、急性肾衰、失眠等症状;在一些急于减轻体重的肥胖者(一般是年轻女性)中,由于盲目加大含PPA减肥药的剂量,还出现了胸痛、恶心、呕吐和剧烈头痛,这些表明含PPA药品制剂存在不安全问题,是“非安全类”药物,应停止服用。

PPA风波说明了不仅假药、劣药、不合理用药能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经过国家批准的药品,在质量检验合理、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也能在一部分用药者身上引起不良反应,严重的能致伤、致残、致畸,甚至死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许多外界原因和个体原因,盲目追求贵重、进口、新的药品是不可取的,也是毫无意义的,重要的是对症下药,服用时一定要权衡利弊,同时要尽量避免合并用药。

§§第二章 常见症状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