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医生知识手册
10723600000016

第16章 心理调整

精神因素是更年期重要的发病原因,约有80%的更年期综合征与各种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有关。步入更年期后,人的神经系统机能和精神活动都较脆弱和不稳定,对不良刺激的适应能力降低。有些精神因素在一般情况下不起致病作用,但在更年期则有可能致病。因此,在更年期自我调整心理状态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1)克服“服老”心理:当你的乌发中掺杂了几根银丝,眼角出现了几条鱼尾纹的时候,切莫认为自己老了,因为这种心理无疑会加速身体的衰老。应该认识到,老年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因而满怀热情地去迎接它。当你满怀信心地走过更年期这段路程时,就能体会到“精神滋补剂”对于延缓衰老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2)保持良性心态:更年期应力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有利于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良性心态还会使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密切协作,从而使机体的健康水平保持在最佳状态。那么怎样才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呢?首先,要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对事业及成就的进取心,不可自以为快退休了而失去事业心;其次,适当地调整工作角色,更多地从事一些能够胜任的工作;再者,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关心家庭,注意养性养身。

(3)讲究情绪疏导:生活中的烦恼是难以避免的,喜怒哀乐人皆有之。更年期应尽量避免劣性心理的刺激,因为精神上的刺激极易导致更年期诸多疾患。有关资料表明,更年期发生情绪危机的人患癌症的危险性较大,所以,应通过对心理活动的自我调整,使不良情绪得以缓解。要理智地息怒排忧,保持心理上的相对安定。遇有不顺心的事,积郁在心是不妥的,可以找知心朋友一吐为快;苦闷之时不妨采取“精神胜利法”;将要发脾气时要想到“制怒”二字,或干脆避开,出去走走。这样,即使发生一时性的心理波动,也会很快烟消云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