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
10720000000065

第65章 糊涂虫高纬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两首诗专门描写后主高纬: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此诗将高纬糊涂虫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高纬一生做尽糊涂事,可谓糊涂虫大王。若非武成帝高湛及早禅让帝位,扶上马送一程,这位亲政时年仅13岁的小皇帝极有可能与帝位无缘。纵是如此,后主高纬根本玩不过他的大臣们。

武成帝高湛给高纬留下一位托孤重臣和士开。奄奄一息的高湛紧握和士开的手,拼尽最后一口气叮嘱道:“好好辅助幼主,别辜负我啊。”说罢,拉着和士开的手见鬼去了。两人也算一对千古知遇的君臣,对于快乐人生的看法心有灵犀。

北齐错综复杂的争斗绝非和士开能够解决。高湛刚死,各派势力人物纷纷跳将出来。和士开的好朋友冯子琮暗算了他。黄门侍郎冯子琮是胡太后的妹夫,野心很大,想除掉和士开。

和士开心里清楚不喜欢自己的人太多,高湛一死,幼主高纬什么都不懂,胡太后虽与自己有私情,可一个胡太后的力量毕竟有限。和士开企图秘不发丧,矫诏将几个死对头打发到地方上去。冯子琮劝说和士开赶快发丧,以免夜长梦多。和士开上当,没有出手,对手们却重拳出击。

倒和大臣们第一拳揍倒冯子琮,打发冯子琮外任刺史。冯子琮万万不曾料到自己竟然成为大臣们打击的第一个目标。道理说来不难,因为他是胡太后的妹夫,大臣们害怕胡太后干预朝政,包庇和士开。第二拳揍向和士开。高睿、高润、高延宗等亲王与赵彦深、元文遥、娄定远等一班大臣齐聚朝堂,强烈请求调离和士开。胡太后天天为情人求情,高睿等人坚决不让步。

和士开使了一招拖刀计,假装同意调往外任,暗地里送美女送财物分化反和派大臣。倒和派内部意见不统一,和士开奸计得逞。驱逐和士开最坚决的高睿因不肯让步被杀。高睿一死,和士开重掌大权。

重新掌权并不代表万事无忧,缺少高湛保护的和士开经营起小团队。和士开拜后主高纬的奶妈陆令萱做干娘。北齐宫廷延续北魏传统,对皇帝奶妈非常尊重。北魏子贵母死的时代奶妈往往被尊为保太后。

陆令萱是个有手腕和眼光的宫女,非常讨胡太后宠爱,借机将儿子骆提婆带入宫中和高纬做玩伴。她看到高纬喜欢斛律皇后的侍女穆舍利,便收穆舍利为义女。穆姓乃鲜卑大族的姓氏,丈夫出身卑贱的陆令萱趁机让儿子骆提婆改姓穆。当然穆舍利并非出自大家读到这里会感觉记人名有些困难,没有办法,北齐时代一改孝文汉化传统,胡风盛行,人们多用鲜卑名,有些鲜卑方语也不易理解,比如称父亲为兄兄,亲生母亲为家家,乳母为姊姊,妻子为妹妹。后主高纬即呼陆令萱为“姊姊”。

陆令萱还有一个军官出身的干儿子高阿那肱,和士开一并收入小集团。算来算去,小团伙缺一位谋士,和士开想到瞎子祖珽。说起来,祖珽因为弹劾和士开被逐出朝廷,关进地牢熏瞎了眼。但是,共同的利益让两位仇敌再度走到一起。祖珽想复出,和士开希望这位自比范增的老家伙助自己一臂之力。

祖珽的复出并未改变和士开的命运。从地方回到邺城担任吏部尚书的冯子琮唆使琅琊王高俨干掉了和士开,除掉和士开的计策设计得极其巧妙。

高俨是后主高纬的一母胞弟,平时瞧不惯和士开。这个小家伙比兄长有本事,敢做敢为,武成帝一度想更换太子,衡量了一下究竟未敢给北齐乱局再添一把柴。

高俨做的很绝,他知道凭自己的实力扳不倒和士开,玩了一手阴谋。冯子琮偷偷把弹劾处决和士开的奏章夹在其它一些不重要的文件中一同呈送。后主高纬根本不读那些多如牛毛的公文,大笔一挥只顾签名。

高俨拿到皇帝亲笔签名的处决令,交给禁军总管库狄伏连。有皇帝的签名不由库狄伏连不信,和士开人头落地。这一幕戏原本结束了,谁知高俨的部下企图借机拥立高俨为帝,强迫高俨逼宫。高俨虽然做事果断,毕竟年少,只有14岁,受部下鼓动,率三千军队以清君侧名义屯兵宫门。高俨想进宫,部将刘辟强害怕兵力不足,不让高俨进,献计诱骗和士开的同党陆令萱母子出宫。

兵变惊动诸王,没事儿画鹰玩的高孝衍和做猪肉大粪丸的高延宗也来看热闹,兰陵王高长恭没有来。高延宗见大家都站在宫门外,便问:“怎么不进去!”刘辟强回道:“兵少。”高延宗环顾周围的军队一呲牙:“孝昭皇帝昔日杀杨愔,只有八十人,今有数千甲兵,少在哪里?”

高俨等人害怕,后主高纬更害怕,入后宫见胡太后哭道:“有缘,复见家家;无缘,永别。”

机会不等人,犹豫丧失良机,邙山大战侥幸逃得一条性命的斛律明月来了。邙山会战,高长恭的中军和段韶的左军所向披靡,斛律明月的右军被周军冲散,周将王雄舞矛纵马追赶斛律明月。斛律光身边只有一个小奴,箭壶内唯有一支箭。两人追了个马头接马尾,王雄大意了,自恃勇猛,不用矛去刺,想生擒活捉这位北齐名将。不想斛律明月回身弯弓一箭。斛律明月号称落雕都督,一丈左右的距离岂有射不准的道理。长箭正中王雄额头,王雄抱马回营死掉了。大意失掉的不仅仅是荆州,还有自个的性命。

斛律明月接到两家的邀请,后主请他,琅琊王也请他。斛律明月讨厌和士开,听到和士开死讯时拍手大笑道:“龙子所为,不同凡人。”帮谁?自然帮皇帝,同情高俨也不能帮,因为后主是他的女婿,而高俨和汉人走得比较近,冯子琮、刘辟强等人均是汉人。

斛律明月进宫见到皇帝安慰道:“小儿辈弄兵,交手即乱,只要陛下出马,自然都散了。”

后主高纬和斛律光率四百禁军出宫,双方隔桥对峙。后主高纬桥上一声喊,高俨那帮人果然散去一半。斛律明月孤身一人过桥抓住高俨的手道:“天子的弟弟杀一个人,有何可怕。”强行拉高俨过桥请罪。气急败坏的高纬用刀环猛敲高俨的脑袋,打得头破血流。斛律明月劝道:“琅琊王年少,肠肥脑满,行为轻率,长大就好了,陛下饶了他吧。”

一场闹剧收场,冯子琮等人被杀。纵有胡太后悉心保护,高俨最终还是遇害。令高纬痛下决心杀死亲弟弟的人不是絮絮叨叨的陆令萱,而是祖珽。祖珽只说了一句话:“周公诛管叔。”连周公那样的大圣人都杀弟弟,何况您呢。

斛律明月应该后悔帮助女婿,事过一年,后主高纬诛杀了斛律明月一门老小,此事幕后黑手依然是祖珽。

和士开这种人其实并不可怕,他无非追逐权力,得饶人处且饶人,能不结怨就不结。祖珽不然,他有远大理想。有远大理想的人最可怕,比如希特勒,自认为理想正确,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择手段,非但不认为伤人可耻,反而认为那是上天的使命。

和士开死了,谁来保驾护航,高纬认为只有祖珽。没有祖珽,高纬不可能在父亲活着的时候当上皇帝。更重要的一条,祖珽双目失明,一个瞎子不会有篡位的野心。高纬看低了曾经的小偷、贪污犯,祖珽渴望流芳青史,在历史上留下浓浓一笔。

年青时代祖珽的座右铭为“丈夫一生不负身。”当人生色彩离他远去,看不清世界的祖珽想法改变。欲想流芳青史,唯有做那个时代轰轰烈烈的大事,有什么比使北齐国重新走上汉化道路更伟大的事业。出身汉人豪家,渴望一举扭转劣迹昭彰人生的祖珽开始最后一搏。

祖珽继承和士开的官职,侍中虽有权但不能独揽,祖珽将赌注押在陆令萱身上,如何让陆令萱亲近自己呢?正当祖珽绞尽脑汁,胡太后的一段丑闻给祖珽创造机会。

胡太后有一大毛病,好色,否则不会勾引和士开。魏晋南北朝时代,世俗以纵欲为尚,人情以放荡为快。上流社会流行物品五石散就是一种春药。高殷皇帝曾经问大臣许散愁有何过人之处?许散愁说:“散愁自少以来,不登娈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不玩男童、不搞少女就是优秀品德,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胡太后不是寻常好色,好得厉害。《金瓶梅》中的潘金莲有句名言“养遍街日遍巷。” 正好拿来形容胡太后。除与和士开等贵族私通之外,胡太后包养和尚,不是养一个,而是养一群。和尚不方便出入后宫,胡太后把和尚装扮成尼姑。

如果后主高纬不好色也就罢了,胡太后的马脚永远不会露。可惜高纬好色,男尼姑长得太漂亮,高纬忍不住去调戏,往下一摸,好像是人妖,再往上一摸,原来是男人。

堂堂皇太后包养和尚,传出去多丢人。后主高纬一怒,胡太后只能与冷宫相伴。祖珽看到机会,趁机请后主立陆令萱为皇太后,大赞陆令萱乃女娲娘娘转世。投桃报李,陆令萱回赞祖珽乃国师,国宝。祖珽由此兼任尚书右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