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
10720000000050

第50章 拔剑击柱心茫然

老将胡僧祐战死,外城城破,西魏军杀进城来。谢答仁请求萧绎收缩兵力固守内城。萧绎将希望全部寄托谢答仁身上,准备将内城防务全权交付,许诺事成之后下嫁公主。谢答仁跃跃欲试。谁知吏部尚书王褒横插一杠,坚决不同意。王褒出身琅琊王氏,当然比降将受宠。但是,不同意守内城请拿出更好的计策来吧!有妙计,极妙的计,王褒一挥鹿尾巴拂尘,吐出简简单单两个字:“投降”。

这是好主意么?梁元帝萧绎同意了!谢答仁气得当场吐血,这就是高门望族的德行,难怪梁朝数百万人口被我们八百残兵搅得一地鸡毛。有这样的领导打个屁仗啊。

投降。对萧绎来说绝不是一个好主意,对王褒来说好得不能再好。想当年,曹操下江南,江东诸将纷纷劝孙权投降。鲁肃私下里对孙权讲过一番话:“谁都可以降就您不能降,我们投降官照做薪水照发,您投降想去哪里呢?” 这等事看不穿,萧绎自比诸葛孔明真是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为表示投降的诚意,王褒送太子去西魏大营做人质。王褒入魏营引起小小的骚动。南北朝崇尚门阀,有追星的风气。那时的明星非歌星、影星、球星,而是衣冠风流的名士。王褒出身江南第一望族琅琊王氏,人长得帅,美风仪,善谈笑,知识渊博,写得一笔好字,草书、隶书样样精通。王褒的粉丝西魏军中也有,于谨的儿子即是其中一位。沾老爹的光,于谨的儿子拿着纸笔求王褒的墨宝。“泼墨汉家子”,王褒挥毫泼墨、洋洋洒洒写了一幅字,最后落上款:“柱国常山公家奴王褒。”

于谨的儿子怔住,于谨也怔住,一边陪同的黄门郎裴政羞得夺门而出,江南门阀的脸面都让王褒丢尽。做汉奸固然可耻,可做汉奸也要做得有气节,最起码让敌人尊重。裴政原本和王琳一道救援江陵,王琳走到长沙,裴政从小路飞奔江陵送信。不想被西魏军抓获,萧詧让裴政撒谎,说王僧辩已经称帝,王琳也不来了。裴政假意答应,来到城下大呼援兵即将赶到,结果被拳头捣掉门牙。像裴政这种人,即使投降也会受人尊敬。

其实王褒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单凭琅琊王氏的那块三百年招牌足够王褒保住小命。别说于谨儿子跑来攀附,后来王褒、王克们来到长安,宇文泰满脸堆笑,说道:“我是你们王家的外甥呀。”王褒那时准后悔一念之差认于谨做主子,有宇文泰做外甥怕什么呀。事后王褒才搞懂宇文泰话里的意思。宇文泰的母亲姓王,乐浪王氏,就是朝鲜王氏,高句丽王氏。那么乐浪王氏和琅琊王氏有关系吗?有。据考证,乐浪王氏是琅琊王氏的一支,因战乱从山东迁到朝鲜去的。谁考证的呢?也许就是宇文泰。由此可见,还是有文化好,征服者也要做文明人。

深夜,江陵城皇宫中燃起大火,不由让人想起商纣王的鹿台,萧绎没有纣王视死如归的勇气。每个人失败以后总想找理由为自己开脱,萧绎也找了一个借口,读书太多。名人们说过:“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 “书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到萧绎嘴里变成一种罪过。读书太多读成书呆子,所以我失败了。萧绎焚烧一生所藏古今图书十四万卷,这是继秦始皇后中国历史第二次大规模焚书事件。所不同的是秦始皇焚天下书,萧绎焚自家书。焚自家书谁也管不着,所以后人并未过多指责独眼龙。

中国文化不崇尚读书,老子讲“不尚贤,绝圣弃智。”世人一个个都像傻瓜一样,如白纸般纯洁,也就没有小偷,没有骗子,没有强盗,没有黑社会,更没有战争。中国一直按照老子大师的指示办,哪朝哪代普及过教育?历史上读书人都是少数,包括科举时代,大多数文盲埋头干活。新中国发展到巅峰,从交白卷到卖茶叶蛋再到搞房地产,都是没文化的人吃香,有文化的人遭罪。不要认为现在大学生多了,有知识的人多了,就是崇尚读书啦,其实不对,社会不给读书人创造机会,不给读书人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

读书为了什么?为了学知识,学知识为了征服自然。所以,不读书不讲公平竞争的中国人不进步,不文明,只会在长城里转圈愚弄自家人,不会去欺负别人。反观西方,文艺复兴之后西方人觉醒,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征服世界,不断地征服异族人,现在仍是如此。

萧绎真认为读书无用么?恰恰相反,萧绎相当自负。他一边观看万卷图书化为灰烬一边拔剑击柱,叹息道:“文武之道,今夜尽矣!”周文王和周武王治国之术今夜过后谁也不懂啦!

大人物喜欢吹牛皮,总以为他们独一无二,世界不能缺少他们。其实世间少谁都无所谓,谁也不是救世主。宇文泰已经扛起周公的大旗,用不了多久西魏人人自称周朝人。

萧绎不服气,出门投降之时拔剑砍门,边砍边叫:“我萧世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了么!”不服可以去拼命嘛,砍门扇击柱子烧书算什么本事。屈膝必受辱,梁元帝刚出城门,一个西魏军官认为萧绎不会打仗骑骏马纯属浪费军事资源,强行骑走骏马,留下一匹老马。

萧绎的命运不需多费笔墨,死掉了,和简文帝萧纲的死法相同,大土袋窒息而死。粗布一裹,草席一包,茅草一捆,埋城外去了。他的堂侄萧詧下的毒手,萧绎杀人家亲哥哥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也许会有今天的结局。

西魏军攻下江陵城,拥立萧詧为新皇帝,新皇帝只有江陵方圆不过三百里土地,实在算不得一个国家,历史称之为后梁。附庸小国,聊胜于无。不过,有一个人值得一提,那就是萧詧的孙女萧氏,日后隋炀帝杨广的萧皇后。

梁元帝一死,勉强维持下来的梁王朝风雨飘摇。西魏豪取汉中、益州和雍州,成功扶植傀儡后梁国,版图扩大一倍。北齐文宣帝高洋看得眼红,齐军云集江北,给王僧辩送来梁朝新的继承人,那个寒山战役中醉酒被俘的贞阳侯萧渊明。

高洋的算盘打得特精,宇文泰扶植的梁国才多大地方,如果萧渊明成功称帝,整个江南都是齐国的天下。高洋计策虽妙难度特别大,谁肯拥立一个敌国指派的皇帝。不成想,王僧辩答应下来。

梁元帝死后,在建康主持国政的王僧辩拥立萧绎第九子萧方智为梁王,一口拒绝北齐建议。谁想形势风云突变,各地军阀回复到侯景时代,得到长江上游诸将支持的王琳俨然以天下诸侯盟主自居,屯兵长沙攻打后梁国。王琳及手下兄弟们和王僧辩关系不睦,决计不肯听从王僧辩号令。

江陵失守,北齐军大军压境,陆法和大居士眼见情况不妙,干脆投降北齐,来到邺城。高洋仰慕陆法和的仙迹,送官送钱送奴婢送豪宅。陆大居士一天之内分光钱财,散尽奴婢,豪宅改成佛寺,三年后死去。高洋好奇,神仙也会死么,于是开棺察看,棺内空空如也。房间墙壁之上有几行字,上面写道:“十年天子为尚可,百日天子急如火,周年天子递代坐。” 下面写道:“一母生三天,两天共五年。”

当时人们都未领悟,北齐末年谜底揭晓。十年天子指高洋,做了十年皇帝;百日天子指高洋的儿子高殷只有一百天皇帝的命,周年天子指高洋的弟弟高演千方百计抢来龙椅过了一年的皇帝瘾。后面两句话更好解释,娄太后生了高洋、高演、高湛三个天子,高演和高湛共计在位五年。

神奇啊,谁说法和不是神仙!也许此事系后人杜撰,但是,陆法和羽扇轻摇借来西风大破侯景叛军,一语道出浩瀚湖水里敌军主帅的藏身之处,足见此人的聪明;解放奴婢,散尽财产做慈善,足见此人的仁爱。陆法和,了不起。

又扯远了。陆法和投降,齐军占领郢州,长江天险失去一半。护送萧渊明的北齐军从合肥出发一直打到长江边。王僧辩害怕了,答应北齐要求,迎回萧渊明登上帝位。

从这件事上看,王僧辩并无野心。有野心的权臣喜欢立幼主不喜欢立长君。萧方智只有十三岁,萧衍侄子萧渊明年龄大许多,背后还有北齐国做靠山。弄个玩具娃娃还是请个爹来不言自喻。应该讲,王僧辩实实在在想把梁朝局面稳定下来。但是,王僧辩的做法给人留下口实,尤其那些野心勃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