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南北朝那些事儿(叁):乱世枭雄卷
10719800000078

第78章 神话终结

元子攸的大军抵达黄河。梁书称北军有百万之众,这和三国演义曹操八十三万大军下江东一样,号称而已。元子攸的军队不过十五万,尔朱荣能拿出十万人,元天穆只剩四万多人。

时值夏季,河水滔滔,北军无船,只得与陈庆之争夺黄河浮桥。北中城之战异常激烈,三天之中,魏军发起十一次冲锋。陈庆之指挥白袍兵死守,魏军伤亡众多,北中城嵬然不动。

尔朱荣帐下将星荟萃,贺拔兄弟、高欢、宇文泰、尔朱兆、侯景、慕容绍宗、独孤信、李虎等等,陈庆之的光芒盖过所有北方名将。

机会出现了,河桥附近有三处河中渚(黄河中的小块陆地),上面均有元颢的军队把守。有一处守军向尔朱荣投降,秘密约定由他们破桥接应魏军过河。当他们成功拆掉浮桥放出船只时,却发现魏军没有到,结果众人被元颢杀得一个不剩。

尔朱荣善于捕抓战机,可这一次慢了半拍。尔朱荣并非轻易服输的人,但这一次决定认输退兵。又是一场奇怪的战役。

自始自终,尔朱荣内心深处隐藏着放弃洛阳的想法,离开洛阳即离开元魏皇族势力范围,离开汉化大本营,他便能重建朝廷,重建一个属于北方鲜卑武人的朝廷。

河阴事变后他提过迁都,没有人响应,而今洛阳失陷,军事行动遭遇挫折,尔朱荣借坡下驴打算退兵。汉化贵族们当然不干,高道穆、杨侃等人强烈反对。为此,杨侃特意拿出新的作战计划-偷渡。既然陈庆之死守北中城,那么我们不争大桥,强渡黄河。元颢沿黄河设置防线,但数百里长的黄河防不胜防,我们沿黄河多造木筏欺骗敌人,精选地点偷渡,大功可成。

尔朱荣的人生悲剧缘自意志不坚定,他再一次陷入到彷徨之中,不管怎么说,国都丢失是件极不光彩的事情。参军刘灵助卜了一卦:“不出十日,河南必平。”刘灵助精通占卜绝技,每卜必中。他本是尔朱荣的人,极有可能已被孝庄帝收买。河阴之变尔朱荣欲自立,刘灵助说不吉,尔朱荣欲立元天穆,刘灵助仍说不吉,唯独立元子攸大吉。刘灵助和士族范阳卢氏走得很近,卢氏兄弟因此躲过河阴之难。

天意不可违,尔朱荣着手策划渡河战役。世事难以预测,如果尔朱荣坚持放弃洛阳,也就不至于横死了。

魏军登陆地点选在硖石。尔朱兆与贺拔胜率一支精兵砍伐木材做成筏子,夜晚偷渡黄河。魏军渡河成功,生擒元颢之子巡河将领元冠受。南岸守兵溃败,陈庆之与白袍队只得放弃北中城,向南撤退。

元颢与陈庆之败退路线相同,经洛阳向嵩高,逃往梁朝。所不同的是,元颢跑得快,一行数百骑兵眨眼不见踪影。元颢跑了,洛阳根本不能坚守。陈庆之不愧名将,不慌不忙,指挥白袍队结成圆阵从容退兵。

人算不如天算,白袍队撤到嵩高山地,赶上山洪暴发,河流水涨,队伍离散,尽被敌军俘虏。“江淮子弟五千人,莫不解甲相泣,握手成列。”七千白袍将士或生或死,均淹留异域他乡。元颢逃到临颍遇害,魏军搜遍山川旷野,唯独不见陈庆之。

南北朝时期遍地佛寺,陈庆之削去须发,假扮和尚站在嵩山之巅,远眺洛阳最后一抹斜晖。元嘉北伐后,他是唯一一名带领军队进入洛阳的南方将军。他没有白来,从豪气凌云到黯然神伤,他领略到北朝的进步,看到洛阳的繁华,见证胡汉一家的奇迹。当时他并不知晓,这是南朝最后一次向中原炫耀武力,直到南北一统。

南北朝最离奇的一段神话伴着晨钟暮鼓落下帷幕,陈庆之抄小路安全回到江南,也算佛祖对他从小陪伴萧衍身边修习佛法的佑护吧。

游戏结束了。萧衍从同泰寺缓步走出,迎接心爱的战将,他又为江南百姓打了一针鸡血,佛祖保佑大梁王朝永远安宁。

南朝史书颇为少见地赞扬这位平民将领,“陈庆之初同燕雀之游,终怀鸿鹄之志,及乎一见任委,长驱伊、洛,前无强阵,攻靡坚城。”堪比廉颇、李牧、卫青、霍去病等绝代名将。******同志读《陈庆之传》,奋笔写下:“再读此传,为之神往。”

白袍飞舞,战马嘶鸣,纵横于千军万马之中,挥斥于名师大将之间,四十七战,所向无前,陈庆之不负此生。

尔朱荣与元天穆并马嵩高山路,眼前仍是那片雪白的战袍。尔朱荣要为北朝洗涮这段耻辱,赢得光荣。他斗志昂扬地发下豪言:“今秋与兄围猎嵩高,令贪腐朝臣入山搏虎,明年我率数千精骑南渡大江生擒萧衍。”

如果上天给尔朱荣三年时间,或许陈庆之的神话算不上最离奇。然而,尔朱荣注定无法创造新的传说,他真正的敌人不是远在江南的萧衍而是近在身侧的元子攸。

北朝第一刀

北魏孝庄皇帝元子攸心思缜密,性格果决,命运却把傀儡皇冠戴在此人头上。没有人甘心做傀儡,只有勇士敢于奋起一击,孝庄皇帝亲手抽刀杀死权臣尔朱荣。这一刀使北魏基业灰飞烟灭;这一刀胡笳长鸣,汉月独照;这一刀万里山河一分为二;这一刀砍出高欢、宇文泰东西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