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人员培训与开发
10719300000029

第29章 3 培训内容和方法的选择

4.3.1 不同培训方法之间的比较

不同的培训方法,所要求的师资力量、培训投入、培训时间和学员素质各有不同,产生的培训效果也有所不同。

4.3.2 培训内容的选择

尽管具体的培训内容千差万别,但一般来说,培训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究竟应该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应根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的特点和培训需求分析来确定。

1)知识培训

知识培训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一层次。员工只要听一次讲座,或者看一本书,就可能获得相应的知识。在学校教育中,获得大部分的就是知识。知识培训有利于理解概念,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障碍和阻挠。同时,要系统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则必须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如要成为专业型人才,知识培训是其必要途径。虽然知识培训简单易行,但其容易忘记,组织仅停留在知识培训层次上,效果不好是可以预见的。

2)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二个层次。这里所谓技能就是指能使某些事情发生的操作能力。技能一旦学会,一般不容易忘记,如骑车、游泳等。招进新员工,采用新设备,引进新技术都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技能培训,因为抽象的知识培训不可能立即适应具体的操作,无论你的员工多么优秀,能力多么强,一般来说都不会不经培训就能立即操作的很好。

3)素质培训

素质培训是组织培训的最高层次。此处“素质”是指个体能否正确地思维。

素质高的员工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态度,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有较高的目标。素质高的员工,可能暂时缺乏知识和技能,但他会为实现目标有效地、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而素质低的员工,即使已经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但他可能不用。

上面介绍了三个层次的培训内容,究竟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是由不同受训者的具体情况决定的。一般来说,管理者偏向于知识培训与素质培训,而一般职员则倾向于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它最终是由受训者的“职能”与预期的“职务”

之间的差异所决定的。

4.3.3 影响企业选择培训方法的因素

企业在选择培训方式和途径过程时,经常考虑的因素有:

1)经济性问题

因为企业培训成本经常比较高,包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机会成本,而培训后效果不可预期,难以衡量,因而要关注培训的投入与产出比。

2)企业的实力和规模

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更多选择商学院的教师或咨询顾问进行培训,或就企业出现的问题进行培训解决,经常是快要出问题或出现问题后才着手实施,而一些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一般都具有系统的培训规划,定期就某些领域聘请业内知名的培训师进行培训,而且采取不同方式的培训,如情景练习、户外拓展训练、沙盘模拟等,通过体验式培训提升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企业的发展战略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培训的选择也不同,如在初期,可能更多的是一些技巧和专业领域的培训,随后增强对企业文化、理念方面的认同,进而在态度、道德、诚信、思维创新和个人修炼等方面进行不同层面的训练。

4)对培训师的考察

因为市场上“培训大师”满天飞,有许多是在“忽悠”,因而企业在选择培训时也在考察和选择培训师,如培训师近期的科研成果怎样?成功案例的情况如何?已培训客户的反馈等。

5)培训的具体内容

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在选择培训时关注的内容不一样,有些强调在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和税收筹划等技巧方面的培训,有些侧重企业文化、员工思维拓展、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培训,有些侧重对一些新的法规和政策方面的培训等,企业应根据其事情的重要和紧急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

总之,企业培训应以实效为根本,一方面要建立培训系统规划,做到“事前控制”,另一方面在培训过程中,要增强互动,培育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个人的学习兴趣和欲望,通过创造一种良好、有趣的学习环境,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正确引导,使员工不断整合自己的知识,并迅速将其转化为行动。企业通过对市场中培训种类和方式的正确辨别,结合企业所处行业、阶段和发展战略,从而选择最适合的培训师,选择最佳的培训方式。

4.3.4 培训方法的选择

1)不同的培训目标下培训方法的选择

要根据企业的培训目标选择培训方法,通常企业的培训目标有更新知识,培养能力(包括工作技巧、工作技能和经营决策能力等内容),改变态度等。

2)不同的培训课程内容下培训方法的选择

不同的培训课程内容需要采用适合的培训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