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人员培训与开发
10719300000002

第2章 再版前言

21世纪,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焦点正在从资金、技术等传统资源转到人力资源。同时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范围更加广阔,市场变化速度日益加快,面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企业必须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只有不断追踪日新月异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不断增加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提升员工的素质,使人力资本持续增值,才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依据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突破性结论:在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比物质资本和劳动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按照这种理论,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而且人力资本投资不再符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而是边际收益递增的。

人员培训与开发作为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尤其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何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建立完善的培训评估制度,已成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能否取胜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充分发挥培训对企业的积极作用,而不仅仅流于形式,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员工培训的方式和理念进行有效的管理与不断的创新。有效的员工培训与开发不仅能够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因此,企业只有将培训需要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保持一致,使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才能建立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双赢关系,从而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本书力求用现代培训与开发的理论来指导管理实践,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共同发展,从而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本书从我国实际出发,吸收西方发达国家最新的培训与开发理论和方法,强调创新性和实践性。本书所研究的问题包括了人员培训与开发的理论知识、操作实务及案例分析,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所运用的许多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及实用价值,对组织科学地开展员工培训与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书自2006年8月出版发行以来,作为普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精品教材和管理类本科专业、MBA、硕士研究生的参考书及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力,读者普遍反映本书实用性强、重点突出、主线清晰、简明实用,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和实用价值。为了让广大读者及时了解人员培训与开发的最新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我们经过较长时间的资料收集和精心准备,决定对本书进行调整和修订。在本次修订过程中,立足于内容新颖、前沿和创新,引入人员培训与开发的最新理论和方法,突出学术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重新安排了结构,全书由12章缩减为11章,更新了各章的案例,调整了部分课堂讨论题及关键概念。

本书由金延平任主编,具体分工为:金延平(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9章、第10章);金延平、李倩(第5章);金延平、张微(第6章);金延平、孙竞(第7章);金延平、郝瑞雪(第8章);金延平、李莹(第11章)。

全书由金延平提出编写大纲和具体要求,并总纂定稿。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并得到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编辑的热情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金延平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