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反复、曲折的过程,其中体现着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性。与诚信、自强、自信这些个性特征的形成一样,自立的形成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一种良好的人格品质,自立的养成需要一个优质的环境。
一、鼓励与示范相结合
婴幼儿期的儿童通过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形成身体自立与行动自立,往后其他各种形式的自立均以此为基础。身体自立要求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健全发育,这是由先天和后天两类因素共同所决定的。健全的孩子能够学习站立、走路,是建立在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发育成熟的基础上。但值得注意的是,若没有父母的鼓励,终日被小心翼翼地抱着,那么就算是先天素质健全的儿童也迟迟才能学会行走;而一个身体有缺陷或疾病的孩子虽然行动不便,若能得到家人的正确引导、学校和社会的热心鼓励,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却有可能做到某种程度的自由行动,并进而形成心理上的自主、经济上的独立,融洽地生活于社会中。从这些角度我们不难发现,遗传并不决定一切,外在的鼓励和示范作用在更大程度上参与了调节,有时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如何用榜样的力量引导、鞭策孩子形成自立的良好品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启示。
1.民主型家风
适宜的家庭环境是孕育孩子的正确思想、合理行为以及良好个性的温床,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而父母则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他们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让我们考察3种家庭教养方式,即专制型、溺爱型、民主型对孩子自立品格的养成。
专制型的父母扮演的是一种过度支配子女的角色,孩子就算有“异想天开”的主意,也没有畅所欲言的环境。即便是一些合理的要求,也很可能被父母过于专断的意见所压制。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的性格特征,做事也缺乏主动性。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由不敢而至不能,不再主动思考,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处处依赖他人,完全朝自立的对立面发展下去。这里有一个极端的案例:山东济南市有一名儿童上街迷了路,他的母亲找了很久才找到他。为了不让孩子再次走失,她再也不让自己的孩子出门。从此以后,她的儿子不能上学,就连吃饭、洗脸也只能在床上,所有的事都不让他干。现在她的儿子有30多岁了,但是智力还相当于7岁的孩子一样,根本无法自立。
而溺爱型的父母过分宠爱孩子却疏于管教,让孩子随心所欲,可以说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有时达到了失控的状态。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多表现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胡闹、蛮横无理、唯我独尊、独立性差等特点。权威型父母的孩子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放纵型父母的孩子有了表达的自由,却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鼓励。在碰到难题的时候,这样的孩子同样没有自己的主见,因为这些早由过分关爱他们的父母一手操办好了。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家人外出旅游,孩子的生活用品都由父母给拎着,孩子则空着手,轻松自在地边走、边玩。上学以后,孩子的书包不是自己背着,而是由父母,甚至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充当“书童”给背着。父母一味地宠溺,只会使孩子丧失责任意识,不顾他人地索取,却不知自我负责对于一个自立者而言是不可缺失的。
相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到民主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会往更健康的方向成长。这样的家庭中充满了平等和谐的气氛,父母尊重孩子,给予他们“天马行空”的自由,但同时也给予他们积极正确的指导,所以孩子能够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比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等。
这样的父母鼓励孩子思考与行动,并及时地给予他们反馈,让孩子在实践后体验到自立所带来的快乐与教训,并勇敢地承担起失败的责任。好比孩子刚学走路时难免跌跌撞撞,父母要做的并不是在孩子跌倒的第一时间将其扶起来,而是引导孩子如何在平路上行走,不要朝危险的地方走去。闻名于全世界的商界巨子迈克尔·戴尔就有幸在这样一种民主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他所创建的戴尔公司的财产在14年间从0增至183亿美元,而他个人也成为了美国第四大富豪。戴尔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平凡的父亲给了他一个不平凡的童年。18岁,戴尔进入德克萨斯大学学习生物学,业余时间他不停地改装、销售电脑。大学一年级的假期,他告诉父亲,他每月靠改装出售电脑收入近50000美元,他想退学。听到戴尔的想法后,他的父亲并没像通常的父母那样咆哮如雷,而是心平气和地与戴尔订了一个君子协议:父亲答应他可以利用假期从事电脑业务,如果成功,可以申请退学,否则,继续回学校读书。戴尔同意了,并请来了几个好朋友与其一起干,结果第一个月收入就达18万美元。于是,父亲同意了戴尔弃学经商。可以想象,如果戴尔的父亲一开始就对他实行扼制等措施而不是给予他尝试的机会,那么,社会或许就失去了一个商业奇才。
2.父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如果说民主的教养方式体现的是总的培养原则,那么教育方法就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说的正是教育方法在培养孩子中的重要性。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在,这种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对孩子的生活习惯、谈吐举止、道德品行等都在不停地给予示范教育,伴随着他们的一生。
言传身教的教育方法是通过言语使得孩子产生抽象的概念和观点,通过榜样使得孩子有更为直观、具体的认识,再加上亲自参与实践的收获,更容易让孩子内化自立行为。通过言传,可以向孩子清楚地表达父母的期待和要求,例如在孩子摔倒时,父母说“自己爬起来”就是一种言语性的指令。而身教则利用了榜样的力量,婴幼儿期的孩子乐于模仿,勤于模仿,也善于模仿。此时,被孩子看在眼里的父母则成为了他们首选模仿的对象,所以父母以身作则是有利于孩子自立教育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当父母真正做到言行一致时,他们的言传身教才能起到切实的作用,否则孩子在原有的认识和现实所见的行为之间会产生疑惑和冲突,动摇其自立人格的最终形成。
《亲子双向自立协议》——真正的言传身教
6年前,天津市社科院59岁的副研究员郝麦收夫妇与他们的独生儿子郝丁签订了一份《亲子双向自立协议》。协议条款简单明了,说到底就是两句话:儿子要全部自立承担自己的高等教育经费、谋业、创业、结婚成亲、培育子女等一系列人生大事;父母要全部自立承担自己的养老费、日常生活料理等各种事宜。在条款之后,很正式地签有一家三口的名字。
此事经媒体曝光后,给郝麦收去信去电,咨询、提问、探讨、责难的,不计其数。对此,郝麦收这样解释:他看到,身为独生子女,对于父母、家庭无限期地依赖,是阻碍儿子自立成长的最大陷阱。同时,作为老年问题研究者,他还看到,身为独生子女的父母们,正在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四二一”式的倒三角型家庭结构,已经挖掉了“养儿防老”的人口基础。郝麦收说:“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两代人的自立素质,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它必将经历由传统的相互依赖的亲子关系转向双向自立的深刻变革,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签订协议6年后,郝丁向记者谈起了这些年他的人生经历的感受,从对那份父子协议不相信、反感到接受,今天的郝丁已经完全转变成为协议的支持者。这6年,他吃了比同学多得多的苦,但也得到了比他们丰富得多的阅历,最重要的是拥有了超乎同龄人的成熟与坚毅。郝丁对记者说:“社会日益向着公平竞争的方向发展,而父亲让我较早适应了这种环境,练出了竞争力。如果没有这份协议,今天我和父亲有的恐怕只是亲情,但读懂父亲之后,我对他又增加了真诚的感激和敬重。”虽然熟知父亲脾气的郝丁知道,父母也会认真履行他们的责任。不过,郝丁还是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个秘密:他并不打算让父母履约。几年的闯荡让他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他要尽赡养老人的义务,为父母养老送终。
3.权威的教师,良好的学校氛围
当孩子走入学校这个真正的课堂时,教师对孩子的自立人格发展开始起到指导定向的作用。教师的职业角色在孩子的心中是具有权威性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孩子常常通过模仿他们来进行学习。孩子把老师的话当成评价言行的标准,老师怎么做他们也怎么做,此时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绝不亚于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但同父母的言传身教一样,教师的行为也必须与他们传授的自立知识保持一致,要让孩子从他们的行动中进一步了解到“什么是自立”“怎样做才是自立”,才会让孩子更加信服,从而自觉地模仿他们的行为。反之,他们的权威性会在孩子的心中大打折扣。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回忆起他小学的语文教师蔡芸芝时写道:“蔡老师爱我们,我们也爱她,因为爱老师,处处以老师为榜样。甚至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可见,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因此教师无论在课堂中还是课堂后,都应当表现得自主独立、敢想敢为、勇于承担,那么孩子也会倾向于表现出同样的品质,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同样,学校作为孩子最先进入的一个小社会,班风、校风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在与同学的人际互动过程当中,如果孩子看到同学们表现得独立自主,并且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为了保持与同学的一致以得到赞许,他们也会自愿地表现出自立的行为。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孩子会逐渐将他们的自立行为内化,不仅在行为上做到自立,还从认知上也自觉认同自立意识。久而久之,班级和学校中会形成一种“争相自立”的风气,这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自立观是相当有利的。在湖南湘西保靖县毛沟小学实行的“军事化”寝务管理的背后,我们就深切体会到了这种好处。学校先后开展了叠被子大比武、争创文明寝室等系列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自立意识。在如此浓厚的“依靠自己”的氛围中,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家长反映:“到学校住宿后,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我开始看到寝室里放的铺盖,还怀疑不是我小孩叠的,现在相信了,我放心了!”
二、能力培养与启发批判性思维相结合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他们渐渐开始从模仿父母、崇拜老师中寻找自己的地位。这时候的孩子,会开始质疑父母的回答,意识到老师也不是处处正确,相反,他们更多地相信起自己和同伴起来,并以此为他们行动的准则。这就开始让父母们头疼了:家长说什么经常听不进去,做事总是反其道而行之,越大越不懂事;常常是放学后把自己房门一关,谁也不理,家长不能问、不能管,甚至“他总是嫌你烦,很让人生气”。做家长的常因为孩子与自己对峙而一筹莫展,然而许多家长不知道,恰好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孩子的心理自立能力正伴随着“自我”的觉醒开始成长起来。
如何看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需求的一种表现。人类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进入青春期后,由童年生活需要父母的照顾转入了情感理解的需求、独立的需求。作为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他们很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但由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对问题的认识片面性较强,他们对父母和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往往嫌父母和老师管得太严、太啰唆,做事喜欢自作主张,因而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理解、尊重和信任孩子,正视他们的叛逆行为,就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发现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1.正确认识逆反心理,消除心中疑虑
其实部分孩子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总爱与父母作对。家长可能也不清楚,为什么孩子突然间就完全变了。因此对逆反心理的客观认识是调整双方交流的重要铺垫。
2.控制自己的情绪,主动解决矛盾
在正面冲突时,孩子和家长都应尝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尽管往往控制不了。当大家都冷静下来时,双方都应尝试先跨出一步,局面就可能得到缓解,事后再把之前争吵的问题妥善处理。另一方面,家长也要克制自己对孩子的过高期望,舒缓孩子的压力,而要求过于苛刻,也容易引起孩子反应的过敏。
3.尊重孩子的人格、隐私及兴趣爱好
得到别人的尊重是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不仅成年人需要尊重,孩子也有得到他人尊重的权利。但有的父母往往以“为了你好”为借口而侵犯孩子的隐私权,如偷看私人信件、偷听电话等,这样只会引起孩子更强烈的对立情绪,使已经紧张的家庭关系更趋恶化。家长们应当多与孩子沟通,可以降低身份,放下架子,像朋友一样进入孩子的世界,细心倾听孩子谈论他们感兴趣的事,一起讨论问题,就算看法不一(切忌说出类似“你懂什么”的话),也要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孩子觉得你是可以信任的好朋友。也可以多从正当途径,如谈心、一起看电影、共同参加体育活动等获得孩子的有关信息。
4.正确评价,不吝啬地给予肯定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都急于想成长为“大人”,想尽快得到大人的肯定。对于孩子要做的事不要每件事都去指手画脚,有很多事都可以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家里的事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共同策划旅游行程等,若他们的见解正确、意见合理,也不妨采用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有被当成成年人的认同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当孩子做得好时,不妨给予赞扬与鼓励,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备受关注的。当孩子有不足的地方,家长可以作出善意、婉转和讲究技巧的批评,而非使用讽刺的口吻,这样对抗心理自然也会减轻。
不难发现,强烈要求独立、认同、尊重的“逆反自我”其实是孩子们心理自立开始形成的变相表现。它就像是孩子对于“成长”的呼唤,只是这种渴望没有付诸正确的表达方式,此时家庭、学校的指引则突显出它们的关键作用所在。
1.收放自如、合理有度的家庭教育
父母的自立观影响着他们对孩子自立人格的培养,但归根结底,培养孩子的自立行为要以他们的成长为原则,从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角度去调整教育的方式方法。其中要注意的是:
(1)该放手时就放手。我们说自立并不是不依赖,而是独立与依赖之间的一个平衡,它最终还是为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处于婴幼儿期的儿童在很大程度上确实需要依靠于父母料理生活,尽管如此,研究表明两岁大的孩子已经充分显示出想模仿大人,他们渴望由自己亲自动手完成许多事情,即便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孩子这种为自立而抵抗帮助的行为是儿童发展中的一个进步,父母应该极力引导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爱子之心固然可以理解,但父母不可能做孩子一辈子的守护者,人生应掌控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一位离异的母亲带着她残疾的女儿一起生活,尽管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第三家公司,尽管她有比别人更多的理由呵护自己的女儿,但她仍要求孩子打工赚取生活费。有一次,女儿给妈妈打电话说:“妈妈,我的假肢这几天好疼。”读者朋友,你猜这位母亲是怎样回答的呢?她的妈妈说:“孩子,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是因为你的脂肪太多了,锻炼锻炼就好了。”女儿半信半疑地说:“是吗?那我试试!”一星期之后,她打电话告诉妈妈,说她好多了,感到自己更强壮了。人很多时候是从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中学会看待和安慰自己的,假如这位妈妈大惊小怪并告诉孩子赶快辞工,那么当孩子再次面临难题的时候,她会怎样呢?管教过严和疏于管教都是使孩子丧失自我的错误做法,父母应当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开孩子的手,用积极关注来取代“手把手”的教育。
(2)启发性地引导。孩子的想法是千奇百怪的,但这是他们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源泉。父母教育孩子,不仅仅是让他们学会科学知识和社会规范,更应当鼓励他们尝试和锻炼开拓精神,这将成为孩子独立思考、勇于行动、敢于承担的最大动力。或许,我们可以从这样一段对话中获得启发。
父:用用你的脑子想想,你为什么要用肥皂洗头呢?
子:我没有洗发水了。
父:你没有洗发水多久了?
子:有一两个星期了吧。
父:下一次,洗发水用完以后,你应该怎么办?
子:应该去告诉你?
父: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子:洗澡之前先看看有没有洗发水,或者从你的浴室拿一些?
父:对啦。不过,别着急,现在你有洗发水用了。
此时父亲拿出了一瓶洗发水给孩子。
不错,在孩子遇到难题时父母可能会急于告诉他要怎么办,在孩子犯错时父母也会急于告诉他错在哪里,可是不妨尝试着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或是找错误,这样就会让孩子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进行独立思考、作出判断,或者提出质疑、发表独立见解,或者审慎分析、重新接受,但绝对不要让他轻易相信或是盲目崇拜权威的结论。尽管权威的建议也许是正确的,但我们都很清楚“灌输”的思想远远不如“理解”的那样深刻。这就是对孩子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这种思维方式恰恰符合一个自立者思考问题的方式——独立思考、不依附于他人的思想。孩子在洗碗时打破了碟子,如果你是孩子的母亲会怎样运用引导的技术让他学会批判性思考呢?我们来看看两个不同的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对话。
[对话一]
子:噢!我错了!
母:你怎么摔碎了盘子?这么大了怎么家务都做不好呢?下次记得要拿稳!
子:我错了,下次再不这样了。
[对话二]
子:天哪!我错了!
母:亲爱的孩子,你觉得自己错在哪里呢?
子:我摔碎了盘子!
母:怎么会摔碎盘子呢?
子:我在帮您做家务,但是手滑了。
母:帮妈妈做家务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吗?
子:是啊!可是我想我下次应当更加小心。
很明显,前一个孩子被冠上了“做家务还出错”的帽子,母亲不容他思考的定论会让他觉得“做家务容易惹麻烦,下次不做为妙”,而后一位母亲鼓励性的引导会使孩子认为“做家务是对的,但我下次要更小心”。多一份耐心,我们会让孩子多一份正确的认识。
(3)循序渐进,切忌揠苗助长。我们常常见到有些父母育儿心切,孩子还没学会走就让他学习跑。跨越身心发展的常规顺序,不仅欲速则不达,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婴幼儿期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身体自立和行动自立,此时他们没有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更多地听从父母的安排。那么在这个阶段,父母就应多锻炼孩子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和训练他们表达意愿的口语能力。当进入学龄期后,孩子对自我和外界的认识也日益加深,他们开始拥有自己的想法。此时父母应当以孩子内心的需求为前提,鼓励他们多思考、多行动、多接受新事物、勇于尝试并且积极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努力。据《武汉晨报》报道:家住武汉市的法律硕士裴女士就因为不合时宜的教育使得孩子患上了口吃。为了从小培养孩子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女儿两岁后,裴女士亲自教她简单英语口语,同时要外婆每天给她看两小时英语原声动画片。未曾料到,两岁宝宝由此说话开始口吃。专家对此解释说,婴幼儿大脑并未完全发育,无法自学英文,当思维与表达发展不平衡时,会造成记忆混乱,形成口吃。可见,我们固然需要及早帮助孩子树立自立意识、开展自立活动、发展自立能力,但必须注意他们在生理、心理等方面是否已经作好了自立的准备,否则只能徒劳无功或者事倍功半,甚至损害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4)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造物者的宠儿,他们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成就出的人格特质无一相同。对于乐观有活力、敢作敢为但又容易冲动和鲁莽冒失(胆汁质倾向)的孩子,父母不必担忧他们敢想不敢做,而是应当控制他们容易爆发的情绪,更多地培养他们理性、缜密的思维,使他们学会“三思而后行”。对于开朗健谈、活跃敏感、具有领导性但又缺乏耐心和毅力(多血质倾向)
的孩子,父母可放手让他们去思考、行动,但是必须培养他们一如既往的恒心,在巩固他们的自立观念和行为时要花费一番心思。而稳重踏实、细致周到、外柔内刚,但主动性却较差(黏液质倾向)的孩子往往能够对自立有深刻的理解,他们一旦成为一个自立者则会表现得很优异,但前提是父母要加强他们的自主性训练,培养他们勇于尝试的意识。而对于思维敏锐、情绪持久、自制力强却孤僻离群、优柔寡断(抑郁质倾向)的孩子而言,父母要认识到他们有自立的能力,只是少于尝试,因此应当多培养他们积极正面的情绪和合群的意识,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快乐,在交往中体验自立的收获。当然,生活中很少有完全符合某种特征的孩子,绝大多数孩子是混合、渗透的气质特征。父母要做的,是为天下独一无二的孩子量身定做一套适合他的教育方法。
2.切实合理、多姿多彩的学校教育
当孩子进入学龄期,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将在学校中度过,而此时所接受的教育、与师生的交往,在很大程度上都将影响儿童自立人格的形成。如果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配合甚佳,那么儿童的发展则会更加顺利。
(1)实际、合理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会对他们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津津乐道,这就是教学题材要从身边收集的原因。教师可以配合讲述同龄孩子的故事或者自己的故事来传授知识,一方面能让孩子们更加形象地理解自立的含义;另一方面能让他们感觉到模范就在身边,渴望去学习和模仿;再一方面能够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觉得自己也完全能够做到。
(2)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所造成的学生消极、被动、盲从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大忌,更是培养孩子自立意识的大忌。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比起听教师讲述枯燥的理论知识,他们可能更爱听故事;但比起教师讲故事,他们则更爱在游戏中体验知识的乐趣。因此将课堂形式多样化,会使得知识的传输更加得力。在游戏过程中,一方面,孩子们将所学派上用场来维护他们的观点,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加深了他们对自立的体会;另一方面,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孩子对自立的理解存在怎样的偏差,便于修正孩子的观点和确定教学的重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辩论、演讲、朗诵、表演、自立计划等活动或采用代币法等策略来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与自立行为。在肯定与否定、质疑与解决的过程中,孩子会形成辩证、独立、批判的思维方式,对自立有更深刻的体验,收获也更多。
做一个启发孩子批判性思维的好老师
“我们的课程中还缺少些什么呢?”批判性思维专家——美国国家委员会理事理琳达·爱尔德对此作出了回答,认为学生需要有机会单独思考,也就是说,教师需要教育学生学会根据清晰、准确、相关、逻辑及平衡等规则,通过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是培养他们自立意识的第一步。那么,作为一名称职的老师,应该怎样提问呢?
①有谁关心这个话题?
②结合你所学过的所有知识,想想为什么会这样?
③还有没有别的观点呢?
④他的观点为什么不对,哪里有缺陷?
⑤教材上的观点一定是正确的吗?
⑥对教材上的观点可不可以有新的解释和理解呢?
⑦……这样的情况有可能出现吗?为什么?
⑧这个回答很好,还有新的补充吗?
⑨只要理由正当,怎样思考我们都可以接纳。
⑩在不同的情况下,这些答案都是成立的,想想看为什么?
3.正视自我、笑纳自我的自我教育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还是靠个人”。一切外因都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因此,家庭、学校的教育再完善,培养自立品格的关键还是在于一个人自己。
(1)正确认识自我、积极看待自我
有人曾说:“一切成就,均始于一个意念,认识了自我,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不论我们的身心是否健全,对于自己的正确认识都是成为自立者的重要保障。往往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作出怎样的表现,这两者是一致的。你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那么尽管疾病缠身,也会乐于做有价值的事;你觉得自己一文不值,甘于被疾病打败,那么你也就不会得到有价值的东西。
固定在轮椅上的生命奇葩——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S。W。Hawking,1942—)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罹患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而半身不遂的他,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和世界理论物理研究的最高奖——爱因斯坦奖,成为了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1985年霍金丧失语言能力,表达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几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声音,通常制造一个句子要5~6分钟,为了合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要准备10天。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于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这般追求真理的坚强意志,深深感动着每一个人。
一次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女记者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疾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得太多吗?”霍金的脸庞充满恬静的微笑,他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标准的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幕下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以及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在巨大的病痛面前,霍金失去了身体和行动上的自立,但这并不妨碍他追求真理。顽强的信念让他成为了一个在心理上、社会上自立的人。虽然他被固定在了轮椅上,甚至难以用言语和肢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他并不自怨自艾,也从不放弃自己。他清楚地认识到“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清楚积极的自我意识带给他信念和力量,让看似脆弱的生命开出绚丽的花朵。
(2)不轻信、不盲从
古训有云:“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著名的文学家巴金也曾说过:“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而自己不动一点脑筋,只是相信别人,那太危险了。”一个跟在别人身后打转、轻信他人的人,绝对不是心怀自信的批判者,更不会成为一名独立思考、敢作敢当的自立者。美国著名女演员索尼亚·斯米茨就是这样一个“因为有主见从而获得成功”的典范。她曾经因为同学的嘲笑而沮丧,可是父亲善意的启发让她明白“不能太在意别人说什么,要自己拿主意,因为有些人说的并不是事实”。在她成名后,有一次要去参加一个集会,可是经纪人却认为她应当放弃这个气氛冷淡的小型集会,但她却坚持了自己的承诺,出席到现场,而正是因为索尼亚的参加,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广场上的观众越来越多,她的人气也更高了。再后来,她又自己做主,离开加拿大去美国演戏,从而闻名全球。自己拿主意,当然并不是一意孤行,而是忠于自己,相信自己。人生坎坷,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自己来主宰命运!
三、意识教育与科学培养相结合
孩子对于摆脱父母依赖的渴求以及获得独立与尊重的需要让他们在心理上获得自立,然而随着他们离开家庭和学校,他们要将这份渴求与需要延续到社会中,就必须获得经济和社会的自立。这要求父母、教师及早地培养孩子职业规划和生涯规划的意识,并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公民的规范、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让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自立者。
1.从娃娃抓起
简单地理解公民意识教育,可以认为它是对社会和个人之间关系的解答,可以说,这个社会是我们的社会,人人都应当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意识。“尽管我节约一滴水是少数,但人人都能节约一滴水将是巨大的节省”,这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和把握,但又是以与社会的互动为基础的。公民教育,即对于孩子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性格的培养,实质上就是一个培养自立者的过程:乐于分享,善于沟通,勤于反思,服膺真理,勇于承担,敢于创新是他们的共通点。当然,教育应当从娃娃抓起,尤其是在他们容易产生片面理解的、逆反的青春期。然而如何要孩子理解深奥的“公民意识”呢?这需要成人更多地从小处着手来进行引导。比如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以及参观考察、“三下乡”活动、社区法律咨询服务、学生干部的竞争和选举、为特殊群体的爱心募捐等等,这些活动既贴近孩子的生活,又走出了“重理论传授、轻行为养成”的误区,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这两个对立概念,从而养成自立人格。
英国“公民意识”教育从娃娃抓起
英国的公民教育做得相当早,一个念小学的孩子就可能开始与母亲讨论首相是否该继续执政的问题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在英国小学,孩子们的话题从讨论“领导和权威”切入,通过故事和图片互相讨论或者和大人们讨论,还可通过选举班委会或校委会来亲身体会公民的“政治权利”。
*英国一些小学设有“开放日”,邀请家长们来到学校,向学生阐述各自的职业特征,告诉孩子们这些职业的区别及其对社会的贡献。
*在中学里,通过国会独立机构“汉萨德协会”推出“模拟选举”。通过发表演说、辩论和拉票,学生们能够培养各种技能,如团队合作,沟通和辩论等。
*英国“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每年提供100万英镑给各个中学,用于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项目,学生们每个周末抽出一天做公益活动,比如将荒地改造成运动场,为医院的患病儿童制作玩具等。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有着辩证、创造的思维方式,也有着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的观念,这样的孩子,无疑将是一个自立者。
2.责任重于泰山
责任心是自立者重要的特征之一,自立之人必是对自己负责之人,必是对他人负责之人,必是对社会负责之人。既要保障个人权利,又要有服务社会的意识,这是公民教育和自立教育的又一个共通点。
(1)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我们往往会发现别人的不易之处。
例如,对学校安排的值周劳动和大扫除,有些学生能溜则溜,溜不成就走过场,很难看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试想:他擦风扇,不仅累,还有摔下来的危险,他都没有推辞,我还有什么理由逃跑呢?能够这样思考,责任心就会顺理成章地萌发出来。这也告诉我们,责任有时候并不仅仅指向自己,更多情况下还指向他人。
(2)学会正确归因。归因是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测和判断过程。归因方式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负责任的意识与程度。倾向于将结果归因为自身内部的人从不否定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有着确切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愿意并且敢于自我尝试。因此在塑造自立行为方面,他们总是敢为人先、自我负责的。反之,经常将结果归因于外部原因的人,往往将责任推给他人,自己却形成依赖的不良习惯,对自立人格的形成造成极大的阻碍。在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归因风格时父母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抱着被椅子绊倒的孩子,母亲总会假装气呼呼地对椅子说:“椅子坏,椅子绊了宝宝,妈妈打椅子。”这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将原因归结于外部的意识。有这么一句话,“人最大的财富是年轻”,就是说,年轻人不怕犯错误、不怕栽跟头,不要怕孩子吃苦,让他自己去承担责任。应该坚信一条:只要家长放手了,孩子的责任心就建立了。
3.选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能够获得经济自立和社会自立的人,除了对社会规范、公民责任与义务要有深刻的领悟,还必须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明确、细致的规划,这是公民教育和自立教育的再一个共通之处。
(1)给自己找到一个路标——从小培养生涯意识“你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这是一个让孩子从小就要接受的理念。许多考试分数很高的孩子上了大学却突然发现自己没什么理想,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干什么。还有的孩子要么感到工作不适合自己,要么就是即便找到了令别人羡慕的工作却体验不到快乐和幸福。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很多是因为孩子从小没有理想,没有职业意识,因此在职业选择的方向上出了错。很难想象,一个人在自己完全不感兴趣也不符合自己能力特点的岗位上能干出成绩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及早地观察并识别孩子的兴趣优势,适时、适当、有目的地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多鼓励他们“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参观企业,了解一些行业的特点,积累对各种职业的感性认识;或者让孩子进行一些实操练习,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孩子的职业竞争力。这样,在走上社会后,孩子就能够较清楚地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生活。
国外父母对孩子的早期生涯意识教育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因此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
“要花钱自己挣!”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毕业就去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一方面能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掌握了德法英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在德国,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装自己的物品。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引自www。parentschina。com)
(2)期望与兴趣的冲突——让孩子找回自己
在我们的生活中司空见惯了:父母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者凭借自己过往的经验不由分说地为孩子作出决定。比如,有的父母希望孩子先不要工作,在追求文凭的路上继续读研或者出国;有的家长则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对于职业好坏的评价标准,希望孩子在机关事业单位有一个稳定的职位,让孩子放弃自己喜欢的职业。父母“希望子女少走弯路”的心态无可厚非,但仔细想想,这种“代劳”实际上违背了自立教育的宗旨——摆脱依赖、独立自主。
何不听听孩子所认为的“成功标准”呢?何不尝试着尊重孩子的兴趣和喜好,给予他们自由选择的空间呢?如果父母也像戴尔的父亲那样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也许孩子会更为快乐也更可能获得职业的成功吧。职业是孩子的职业,生活也是孩子的生活,一个自立者不会喜欢他人强加的意愿,他们渴求的,是活得精彩的自己的人生。
4.让自立之风吹拂社会的每个角落
我们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这意味着我们生活的大氛围还是由社会这个大背景所决定的。我们是社会的人,我们的人格发展应该稳定地顺应整个社会文化形态。借助法律的强制性可以促使孩子在18岁后求得自立;借助道德的威信也可以时刻提醒人们要靠自己;传播社会文化和影响社会意识的大众传媒更是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各种媒体通过积极、健康的材料向公众宣扬正确的自立观、树立学习榜样、建立积极宽松的舆论氛围来号召全民自立,使得整个社会形成稳固的自立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