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
10717300000038

第38章 是一个热情地观察者

让孩子热爱环境,宝宝对于暗示的敏感性可以看作是一种内在敏感性的扩张,而内在敏感性能帮助幼儿宝宝的心理发展,并可以称之为是“对环境的热爱”。在儿童之家里,经常会有一些宝宝不能集中精力去开展自己的工作,注意力并不能集中,使宝宝们注意力集中与正常化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必须适应每一位宝宝的发展程度和个性特点,向他们提供教具并协助宝宝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

宝宝其实是一个热情的观察者,宝宝将特别容易就被大人的行为所吸引进而去模仿他们。在这方面,大人就有一种使命。他将对儿童的行为是一种鼓舞,可以说是一本打开的书,通过这本书,宝宝可以通过学习然后知道自己该如何安排自己的活动。但是,如果大人想要提供正确的指导,就必须始终缓慢平静地行动,这样,正在注视着他的宝宝就能清晰地看到所有行为的来龙去脉与细节。

如果大人不这样做,只知道趋从于自己本身的自然活动性,那他就不是教导和鼓励儿童,而是将自己的快节奏强加于宝宝的心灵,通过暗示的力量使自己代替宝宝。莱文教授有一部有趣的心理学研究实验的电影将有助于说明这个问题。这个实验目的是,识别来自我们一所学校的正常儿童和缺陷儿童对同一物体的不同反应程度。这两组孩子的年龄相近,来自于相似的环境背景。桌子上放满了许多不同的物体材料,包括我们设计出来的一些供宝宝们运用的感官材料。只要这些感官对象对宝宝们有吸引力,就能对宝宝们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暗示性的影响,会像磁铁一样对宝宝们引出各种各样的活动。

电影中一群孩子正在走进教室。他们对放在自己面前的各种物体显得非常感兴趣,并被吸引住了。他们是那么的富有生气,他们的微笑说明处于这么多不同物体之间他们真的很高兴。每一个孩子都拿起了一件东西开始工作了。然后他将一件物品它放在一边,又拿起了另外一件开始。如此的重复,从一项活动做到了另一项活动。电影的上半部分放完之后,我们看到第二组宝宝正在走进教室。他们缓慢地走着,停停看看环顾着四周。他们很少拿起这些物体材料,只是围在物体的四周,就这样懒散地站着。从这部电影的下半部分开始的这种情况就一直持续到结束。

这两组幼儿中,哪一组是有缺陷的幼儿,哪一组是正常的幼儿组成的呢?富有生气、兴高采烈、四处走动、玩每一样东西的那些幼儿,是由缺陷的儿童组成的。对看这部电影的人来讲,这些幼儿给人的感觉更加聪明,因为通常大人习惯于将做了一件又一件事情的活泼而又快乐的宝宝看作是更聪明的幼儿。

但实际上,正常的宝宝是以一种镇静和安静的方式到处走动的。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他们深思地注意着一件物体材料,好长一段时间都站在那一动不动。他们这种令人惊异的方式表明,有分寸和安静地活动,并伴随着认真的思考的过程是正常儿童的标志。莱文教授的实验跟我们大家普遍所认为的概念是相悖的。因为在日常的环境当中,聪明的宝宝会像电影中有缺陷的幼儿一样去行动。

在我们的学校里可以看到并发现,一个正常的幼儿是有点新奇的。他缓慢而沉思,但他的动作能受自己所所控制,能由理性所指导。这种宝宝被他所看到的物体激发起来,并且能掌握这些印象,结果他就能充分地运用这些印象。能够有节制与自我控制的活动才是有价值的。重要的是,宝宝应当掌握自己的运动器官,而不仅仅是用某一种方式随便乱闯。不仅仅是对感官刺激有所反应,而是在理性的指导下才有所走动的能力,会导致精神精力集中,活动和思想固定在一个物体上是源于宝宝内部的一种奇迹。

对个人来说,有能力用一种深思的和审慎的方式去行动实际上是正常的。这体现为一种内在的纪律性的标志,表现为一种有条不紊的精神行为,当一个人缺乏这种内在的纪律时,这个人就不能控制自己的活动,而将会受另外一个人的意志所支配,或者就像是漂泊的船只一样成为茫茫大海中被外界影响的牺牲品。当这样的状况发生时,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的人格将被分裂了。当这种情况发生在幼儿身上时,幼儿就将会失去发展的机会。

这种能力作为一种本性,宝宝是应该具备的。这种外在的干涉与影响,并不能为这类活动创造必不可少的组织,所以人们的意志很难产生训练有素的行为。可以将这种宝宝比作是一个靠了气球降落在沙漠中的人,突然孩子发现气球被风吹走开了,而将他一个人留在了沙漠里。他失去了气球,发现周围没有一件东西可替代气球。这就是一个幼儿可能遇到的情景。当幼儿陷于这种情景时,他必然会与大人争吵。幼儿的心灵是模糊的,尚没有得到发展,所以他表现的方式就是杂乱无章的,可以说,他似乎成了自然力的牺牲品。

蒙氏箴言: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幼儿在与环境的接触中通过吸收环境而形成自我、达到了自我,但是,蒙台梭利同时也强调教师是幼儿发展的协助者,认为离开了教师的协助,儿童的发展将难以实现。教师对宝宝发展的协助主要表现为:首先,启迪幼儿的价值意识。无论有你的环境准备得有多么完善,无论是蕴涵在文化与自然中的遗产价值,还是蕴含于蒙台梭利教具中的价值,幼儿都将无法直接感悟,并且获得启迪。因此,蒙台梭利教师应该是幼儿与环境的中介者,呼唤并引导宝宝去体验、去感悟,从而成为宝宝价值意识的启迪者。其次,诱发宝宝学习和工作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