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打开智慧的天窗:卡尔·威特教育法
10715400000027

第27章 培养孩子理性判断的能力

当孩子有了理解能力的时候,他对世界的判断也就形成了。随着孩子不断地长大,他的判断力也在不断变化,所以父母有责任帮助他拥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如果没有正确的判断力,那么这个孩子就会不明是非。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他们天生的判断力和理性呢?

卡尔·威特的观点就是严格而不专制。所谓专制,是指强迫孩子服从。卡尔·威特反对专制,无论在教育方法上还是在其他方面,卡尔·威特都很注意讲道理,理性地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卡尔·威特教育小卡尔·威特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扰乱孩子的判断力。在批评身边一些父母的做法时,卡尔·威特总是晓之以理,绝不让父母挨了批评却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比父母不弄清事实就错怪孩子更糟糕的事了。即使父母的责怪和禁令是对的,也应该让孩子明白其中原因,否则孩子就会口服心不服。

孩子进行判断时,缺乏分析的能力,他不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这时父母需要给孩子提供适当的帮助。只有当父母允许孩子犯错误、体会到错误所导致的后果,父母才能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判断能力。

对于小卡尔·威特所犯的每个错误,卡尔·威特总是尽力搞清事实,避免错怪他。在责备他或者禁止他干某件事时,总是要说明原因,使他明白其中的道理,因为这样做就不会使孩子的理性和判断力受到损害。如果孩子失去了正常的判断力,他的一生就不能正确地判断是非了。世界上有太多的孩子的是非观念被扭曲了,这是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

在小卡尔·威特还小的时候,也喜欢说一些他自认为很俏皮的话。有一次他当着客人的面说了几句他刚刚学会的俏皮话,卡尔·威特连忙给客人道歉:“请您不要在意,这个孩子一直在乡下生活,难免不懂礼仪。”小卡尔·威特听父亲这样说了,也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后来他问卡尔·威特:“爸爸,我并没有觉得那些话对别人有什么伤害,你为什么要道歉呢?”

“也许你看到的是这样,但是别人有没有不高兴,你怎么知道呢?永远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看待事情。”

孩子做了不得当的事,不要立即去责骂他,先要让他去思考犯错的原因,对于每一件事,父母都要作正确而理性的分析,不然孩子自己根本不会去判断到底是对还是错。父母的教育就是为了让他学会辨析,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父母都这样对孩子讲道理,就绝不会伤害他的判断力了。

古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相互的理解和尊重是很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随时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尽量去体会别人的感受和心情,当你学会换位思考的时候,就会在遇到问题时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这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孩子也要从小就学会这个原则,孩子的思想处于单纯幼稚的阶段,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会理性地判断和选择,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要让孩子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父母不要左右孩子的判断。

听了长篇大论的开导,孩子由于年幼肯定还会感到困惑,因为孩子的心理还没有办法像成年人那样去思考问题。而有的父母也可能会认为这样的处理方式不太稳妥,但是卡尔·威特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让小卡尔·威特学会理性的判断很有必要,所以他仍然坚持这样做。

小卡尔·威特总是在客人面前说些让人不愉快的话,但他自己却意识不到这些话对别人的伤害。卡尔·威特告诉他:“你说的这些没错,可是,如果不分时宜地说这些话,就很容易让别人产生不愉快。”

小卡尔·威特无法理解父亲的用意和态度,他坚持自己的说话原则,这时常让卡尔·威特的朋友感到尴尬和为难,因为小卡尔·威特的确说得没错,他们自然也无法和一个小孩子计较,但是他们心里肯定非常懊恼。所以卡尔·威特总是对小卡尔·威特的行为给予抱歉,事情发生的次数多了,小卡尔·威特也就慢慢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虽然他依然不能明白真正的错误是什么。

卡尔·威特认为,对于孩子不明白的事情,父母一定要充满耐心地去讲解。

“虽然你说得没错,但是你说的事情又是谁不知道的呢?其他人都没有明白地说出来,就说明这些话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所以大家都不会讲出来,这是对别人的尊重。我们相互知道了对方的缺点,但是都保持着友好和礼貌,不直截了当地讲出来就避免了尴尬,这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啊。”

经过卡尔·威特的提示,小卡尔·威特真正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从而改进了他自己的做法。

当孩子的行为脱离了正确的做法时,父母应该耐心及时地引导,一味责怪是无法纠正孩子的错误的。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内心,刻板地说教、粗暴地打骂、无情地强制、对孩子进行精神虐待,不仅会恶化亲子关系,还会让孩子丧失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个性的健全发展。虽然孩子有时候会让大人很没有面子,但是父母要教育他学会判断,知道自己的行为和做法是否正确。

卡尔·威特的邻居,安多纳德太太的儿子也叫卡尔,街坊们总是习惯叫他大卡尔。

大卡尔说话总是会让人感觉不舒服。

一天,感冒好几天都没有好转的卡尔·威特,面色苍白,在院子散步时碰见了大卡尔,卡尔·威特友好地问候了他,他却说:“先生,你怎么了?像个尸体一样吓人。”卡尔·威特知道自己的面貌看起来不怎么健康,但是当时却真的不知道该怎样来回答他的话。

这时他的父亲听见了他的话,就立即给了他一巴掌,大卡尔却依然争论着说,“我说错什么了?”他父亲却又把他大骂了一顿,大卡尔伤心又委屈地哭着跑走了。

卡尔·威特肯定不会生大卡尔的气,但是他听说这个孩子总是这样说话,大家都不怎么喜欢他,他也时常遭到父母的打骂。卡尔·威特认为这是他父母的问题,没有教给孩子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当孩子犯错误时不能让孩子分析自己的行为究竟是对是错,如果错了是错在了哪里,这种严厉地惩罚孩子的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

卡尔·威特教育理念:

只有当父母允许孩子犯错误、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时,父母才能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判断能力。判断需要两个过程,分析过程和决定过程,分析是决定的基础,对问题的正确分析是成功判断的前提。在分析一个情景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问题构成了基本框架。在孩子进行判断时,他们缺乏分析的能力,不清楚应该从哪些方向考虑,在这时,父母需要给孩子提供适当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