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女孩更像女孩
10710400000005

第5章 自信的女孩更优秀

自信帮女孩获得成功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共识:在生活中,自信的女孩更优秀,更美丽。自信心强的女孩乐观开朗,自我感觉良好,善于展现自己的优势,长于接受新事物,喜欢与别人交往,自尊自爱,更容易走向成功。

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即是其失败的原因。”

在女孩成长的过程中,自信心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如果女孩拥有自信,那么她就会处事乐观进取,做事积极主动,勇于尝试新事物,乐于接受新挑战;如果女孩缺乏自信,那么在任何困难和挑战面前她都会表现出柔弱、没有主见、害羞乃至于恐惧的心理,不敢面对新事物,不敢接受任何挑战,不敢主动与人交往,从而与很多机遇擦肩而过,影响自身的发展。

提到“魏敏芝”这个名字,很多人马上会想到张艺谋导演的原生态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的女主角。当《一个都不能少》在国际上一炮打响后,许多人却都预测说这位“谋女郎”在星途上不会像巩俐、章子怡那样走太远,甚至许多导演都给魏敏芝降过温,说她既不漂亮,身材也不好,不适合做演员……22岁的魏敏芝似乎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她真的就此销声匿迹了吗?

当年,各种负面的声音如潮水一样压来,让这个来自农村的小姑娘有点儿蒙了。她照镜子时对自己说:“我感觉自己是这块料啊!我行,一定行!”从此,魏敏芝把电影当成了事业,她自信能在电影圈里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她要证明给全世界看。就这样,在一片嘘声中,魏敏芝怀揣梦想,肩负使命,欣然上路了。高三时,她毅然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

然而,这一次她失利了。与北影失之交臂后,她毅然选择了西安外国语学院影视传播学院的编导专业。在大学期间,魏敏芝学习非常刻苦,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专业知识的养分。一个偶然的机会,魏敏芝获得了去美国夏威夷杨百翰大学深造的机会。在杨百翰大学里,魏敏芝异常活跃,她对自己说:“我要在世界的高等学府证明自己的强悍!”

通过竞争,她获得了校内电视台副导演的职位。同时,还将校内的中国留学生组织到一起,成立了首届中国同学会,并担任学生会主席一职。每隔一周,魏敏芝都要放映一部中国的电影,向全校师生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此外,她还加入了学校的合唱团,该团规模大、水平高,在美国享有盛誉。魏敏芝当仁不让,打败其他竞争者,当上了合唱团的副导演。在异国的土地上,魏敏芝的才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不久,崭露头角的魏敏芝受到了美国一家影视公司老板的关注,邀请她执导电影《母亲的心愿》。该影片不仅由她独立执导,还由她担任主演。凭此片,魏敏芝受到了科威特中国电影周的邀请,成为首位在海湾地区亮相的中国演员,还获得了科威特文委最高奖……

自此,魏敏芝不再是那个浑身冒着土气的原生态演员,她已经在历练中变成了一道耀眼的风景,并在异域的熏陶下脱胎换骨。在当下最红火的新浪微博网上键入“魏敏芝”三个字,你会发现,她的名字处在文化圈里……

可以说,没有家庭背景的普通女孩,从默默无闻开始,最终走到国际影坛,成为文化名人,这段漫长的道路就是魏敏芝自信和努力的结果。

女孩如果缺少自信,就难免产生自卑的情绪。很多女孩性格腼腆、矜持,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自信。不自信或者自卑,往往会让许多女孩与成功失之交臂。

1951年,英国一位女医生弗兰克林在衍射的照片中发现DNA的螺旋结构,经研究,她提出大胆的假说,并以此为题作了一次出色的演讲。但许多人怀疑照片的真实性,在这些压力下,她动摇了,想了想,一个普通医生怎么能有这么大的研究呢?便公开否认了自己的假说。后来,另外两位科学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并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比弗兰克林晚了两年。

成功可能是属于你的,但也可能与你擦肩而过,这都要看你自己到底有没有信心将成功夺过来。如果弗兰克林有这份自信的话,那么她至少提前两年将诺贝奖收入囊中。

怎样使女孩获得自信

让女孩保持自己的个性,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女孩天生敏感,生活中很多女孩由于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丧失了自信,并逐渐失去了自我。她们每天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在患得患失中徘徊,生怕招致别人的批评与反对。所以,父母应该开导女儿,无论是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只要自己觉得好,也没有妨碍别人,那么就应该大胆地去做。虽然我们无法脱离周围的人而单独地活着,但是我们活着也不可能是为了取悦周围每一个人,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何不可呢?

任何时候都不要打击女孩的自尊心

被人尊重是每个人的需要,女孩也不例外。如果连父母都不尊重女孩,女孩是不会自信的。

妈妈做好饭准备摆碗筷吃饭。涵涵跑到厨房,她很想帮妈妈把碗筷拿到餐厅,摆放到桌子上。

可是涵涵刚拿出来一个小碗,妈妈就大声制止她:“宝宝,别动,快放下,你会把碗打碎的!”

“妈妈,我都6岁了,是大孩子了。我能帮你摆碗筷了。”小家伙的语气坚决,充满自信。

妈妈一边抢涵涵手里的碗,一边大声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再帮妈妈干活吧!”

涵涵感觉受到很大的打击,委屈地去客厅看图画书去了。

其实,帮大人摆碗筷,对于一个6岁的女孩来说,完全是力所能及的事。可是,大人不信任的态度让涵涵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从而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如果妈妈换一种态度对待涵涵,看到女儿这么积极地想帮自己做事,妈妈很真诚地鼓励女儿:“涵涵真棒!这么小就知道帮妈妈干活!不过,碗容易打碎,你拿的时候注意一点,每次只拿一个好不好?”这样,涵涵不仅会因为妈妈的肯定和鼓励而感到高兴,还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父母一句简单的否定,不但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会深深地伤害孩子。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小的时候,她的父亲从来没有对她说过肯定和鼓励的话。希拉里读书成绩一直很优秀。有一次她考试除了一门功课得“B”,其余的为“A”。她把成绩单拿给爸爸看,希望得到他的一句表扬。爸爸却说:“是吗?你读的一定是容易得高分的学校。为什么那个‘B’不能是‘A’”?几十年过去了,这句话依然在希拉里的心头刺痛着她。父亲可能只是一句随口的玩笑,但是它造成的伤害却会一直延续下去。

有些女孩缺乏自信,胆小懦弱,怎么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呢?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父母常挂在嘴边的话:“我家孩子不行。”这也许只是父母表示“谦虚”,但是,这一类的评价不仅会让女孩受到严重的伤害,而且会让女孩裹足不前。

丰富女孩的知识,能够增强女孩的自信心

女孩如果拥有丰富的知识、广阔的视野,不仅会令她产生一种内在的气质美,还可以使她更加自信,能够从容地应对复杂的社会。

那么,怎样才能丰富女孩的知识呢?

首先,认真回答女孩的每一个问题,即使你觉得可笑或者难以启齿。为女孩答疑解惑也是丰富女孩知识的一种方式。你认真地解答她的问题,不但让她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更让她感觉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这会增加她的自信心。

其次,鼓励女孩多从图书中、电视上、广播里、网络中和自然界里学习知识。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教女孩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知识。例如,认识自己和家庭成员以及亲朋好友,认识日常用品与交通工具和标志,认识小至家庭周边环境大至国家地理方面的知识。

第四,在居家旅行中随时随地丰富女孩有关安全、卫生等知识,让女孩学会保护自己。

第五,陪女孩一起读书、一起游戏、一起聊天、一起逛街、一起参观画展和博物馆等,引导女孩从中学习知识。

积极的暗示和鼓励能让女孩更加自信

女孩的自信往往来自于成长感和价值感。然而,研究发现,在中国的普通家庭里,一个孩子平均受到10次批评才会得到1次表扬。这就是女孩缺乏自信的原因!女孩只有经常得到肯定和表扬才会敢于相信自己,信心十足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首先,降低自己对女儿的要求标准。心理学家指出:过高的期望会让父母对女儿不满意,女孩的心理本来就比较脆弱,如果承受压力过大找不到释放渠道,就容易出问题。相信这不是父母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父母可以把自己的标准合理地分为几个层次,分阶段让女孩去达到。让女孩能看到成功的希望。

其次,平时注意观察女孩,只要有进步就要适时表扬。父母可以经常比较女儿的过去和现在,如“你最近吃饭比以前好了,都能自己吃,不用爸爸妈妈喂了”,“你这只小鸭子比昨天那只画得更好看了”,等等。让女孩感受到自己的成长,这样她才会自信,觉得自己进步了。

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其一功。当你的女儿有一个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都能得到你的肯定,当女孩感觉到她在你眼里是最棒的,她肯定会产生一种自信,而这种自信才是女孩成长进步的最强大的动力。

发现并培养女孩的专长

当女孩进入学习阶段,父母对女孩智力和能力的评判往往集中在分数上。于是学习成绩好的女孩就会经常得到表扬,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女孩则经常受到批评。很多常常受到批评的孩子就会由于成绩不如意而产生自卑心理,丧失自信心。

我们在生活中总能发现一些拥有特长技艺的人比其他人表现得更自信。这种自信是随着他小时候一开始特长训练就在逐渐增加的。所以,妈妈要想让女孩拥有更多自信,最好是从小就发现女孩的特长,并进行培养。比如,有的女孩虽然学习成绩不突出,但是却能写得一手好字,在学校有书法展或者出墙报时,她的特长就有机会展示了。在老师和同学的赞赏中,女孩的自信心也就逐步增强了。当孩子有了一种竞争优势,具有了上进的动力,她就会因此变得越来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