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交通工具全知道
10709500000059

第59章 飞艇

空气同水一样,也有一定的密度,当存在于空气中的物体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这个物体就会慢慢地飘浮起来,也就是说,空气也有浮力。飞艇就是在这种浮力的作用下不断升上高空的。人们把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充入气囊内,气囊就带动着舱体飞了起来。

飞艇与热气球

有人可能会将飞艇与热气球混淆起来,它们两个虽然外形很像,但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二者的升空方式不同:热气球是将空气加热使之密度减小,借助空气浮力升上高空;而飞艇气囊内所充入的气体本身密度就比空气密度小,因而能够在空气中飘浮。其次,飞艇依靠发动机和推进器,不像热气球完全靠风力作为前进的动力。

飞艇的发展史

1852年,法国人亨利·吉法尔用蒸汽机装配了第一艘部分可操纵的飞艇。这个雪茄形状的飞艇长44米,直径12米,发动机输出的功率是3马力,时速10千米。

德国的齐伯林研制的飞艇开创了一个飞艇广泛用于商业飞行和军事目的的新时代。

齐伯林出生于一个德国贵族家庭,快50岁时才以中将军衔退出现役,开始从事飞行事业。他的第一艘齐伯林式飞艇“LZ。1”号于1900年试飞(此时在新大陆,莱特兄弟正专心于他们的飞机研究)。

1906年,他制造了一艘新的飞艇“LZ。3”号。“LZ。3”号的飞行取得了完全成功,两个小时飞行了97千米。到这个时候,齐伯林的成绩终于引起了德国政府的重视。

1937年,载着97名乘客的大型飞艇“兴登堡”号在美国赫特湖附近的机场着陆时爆炸起火,飞艇时代就算结束了。“兴登堡”号是德国人1936年制成的,它曾10次往返于美国和德国之间,总共运送旅客1000多人,但最终发生了飞行史上有名的空难。喜爱的“食物”

飞艇也是一个“挑食”的家伙,充入飞艇大胃囊的气体,其密度必须小于空气密度。人们通常使用的是氢气和氦气,但它们也都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氢气的重量虽然轻,但它是一种可燃性气体,这给运行中的飞艇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不小心就会发生起火、爆炸等事故。氦气虽然不具有可燃性,但它比氢气重一些,要产生相同的浮力,飞艇的体积就要非常大,这样的庞然大物是很不容易控制的。

齐伯林飞艇

1900年,德国的弗迪南德·冯·齐伯林伯爵将两台内燃机发动机应用在他的飞艇上。这艘飞艇也就是有名的齐伯林飞艇。另外,他还对飞艇的气囊作了改造。他用铝材做飞艇的骨架,用来保持气囊的形状不变,气囊中也有很多分割的小气囊。这种气囊结构不同于以前的软式飞艇,需要气体的压力才能保持形状,人们便将这种飞艇称为“硬式飞艇”。

飞艇的应用

早期的飞艇多用于军事活动,但是存在体积大、速度慢的问题。现代的飞艇大都用来在特定的场合渲染气氛,比如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飞艇出现在会场上空,用来宣传和空中摄像。近些年又出现了高空执行预警侦察的专用飞艇。这种飞艇配有太阳能电池,能够长期飘浮于高空执行预警和侦察任务。由于飞行高度的关系,这种比空气轻的飞行器可以避开暴风雪和狂风,长达数年地模仿同步卫星与地面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