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交通工具全知道
10709500000037

第37章 油轮

轮船的发明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它庞大的身体可以帮助人们一次性运载很多货物。人类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了很多具有不同功能的船。油轮就是专门用来运输液体的,虽然它的名字是“油轮”,但运载对象不仅仅是油,它也可以用来运输其他液体。

基本结构

油轮在运输之前,用油管将石油或需要运输的其他液体灌入舱内。纵向式的油舱,没有纵向舱壁隔离,所以在没有被完全装满的时候,船身也能够保持平稳。它的机舱一般都设在船尾,从安全角度出发,油轮的发动装置也设在船尾。原因是如果像其他船一样,把发动装置穿过油舱安装,就很容易因为可燃气体的不慎外泄而引发爆炸事故。

油轮动力

最初的油轮是由货船改装的,而且只能以桶装的形式运输。1886年设计的“格鲁考夫”号油船,其运输量也只有230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油轮的载油量也是在1.5万吨左右徘徊。

1957年中东战争以后,埃及关闭了苏伊士运河,此后,从中东运出的石油及其制品的船只,必须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才能到达西欧和美国。运输的路程大大增加,如果仍然限于采用万吨级的船来运输,是远远满足不了工业发展的需要的。因此,一种巨大而装备优良的专门运输油料的船舶——超级油轮也就应运而生了。

所谓超级油轮,是指载油吨位在10万-20万吨以上的油船。目前,世界上最大油轮的载油量已超过56万吨。

1979年,日本为利比利亚埃索油轮公司建造两艘超级油轮“埃索·大西洋”号和“埃索·太平洋”号,其排水量均已达到59万吨。目前,一些国家已着手研究、设计并建造百万吨级的超级油轮。

在超级油轮上,具有若干个自由液面的舱柜,由于油受热要膨胀,所以舱柜内的油不宜装满。因油舱愈大,自由液面对油轮的影响也就愈大,对油轮在洋面上的稳定性影响也就愈大,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有使船失去平衡而倾覆的危险。因此,必须对装载液体货物的船舱内部结构和布置形式采取相应有利的措施。

20世纪20年代初,在结合膨胀围壁应用的同时,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型式——夏季油柜。

所谓夏季油柜,就是在大油柜的上方装两个小油柜,这样可以比较灵活地掌握装载量。当气候条件较好、适宜装载较多石油时,两个小油柜也可以用于装载油。当情况要求船舶具有较小的装载吃水时,两个小油柜则作为空舱,这样就可以较灵活地掌握装载量。同时,机舱位置设于船尾,克服了机舱位于船体中部的弊端。

20世纪30年代中期,人们对夏季油柜这种工艺型又进行了革新,将油柜的内壁一直延伸到船底,取消了设在船的纵中剖面上的纵壁舱。这样,油舱就被分为三部分。即具有左右舷的翼柜代替了顶部的夏季油柜,这类布置就成为现代油船货舱布置的典范形式。

油轮是装载液体货物的,整条船的结构受力情况也比一般干货船大,构件的腐蚀情况也比较严重,因此油轮在结构上也有其独到之处。首先,油轮通常不设双层底,无内底板结构,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在船底轻微破损时,不会发生大量进水使船丧失浮力或平稳性等情况。其次,在油轮的油舱底部与甲板部位的骨架部分均采用纵向构件密集的“纵骨架式”,以提高船体结构的总纵强度。采用纵骨架式后,船体和甲板的承受纵向弯曲应力较小,稳定性也比较好。

油轮就其载重吨位而言,在船舶总量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1973年石油大幅度提价,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都在寻求节约能源的办法。在油轮的建造方面出现了令人瞩目的节能油轮。1980年,日本建造了一艘使用风帆的“新爱德丸”油轮,据称它是世界上第一艘不用人力操帆、并能节省50%燃料的新型帆船。该船装有宽8米,高12.15米的两组矩形层流式硬帆,通过一台微机操纵帆的张开和收拢,并能把帆转到最适当的角度。在有风扬帆航行时,微机能控制发动机减少输出功率,使船保持预定航速,以实现节省燃料的目的。看来,这类节能油轮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