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棒的女孩
10709100000090

第90章 爸爸妈妈不惦记你的日记本

如果对于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缺乏深入的观察,教育的过程将会变成偶然性的、独断的。但是探寻孩子的心理,不意味着窥探孩子的隐私。

——杜威

进入青春期后,女孩子越来越注意自己的隐私权,与此同时,她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小秘密,一个最主要的表现是,这个时期的女孩子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日记本。

由于孩子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愿意和父母交流,这让父母产生了恐慌,觉得自己越来越难以把握孩子,于是,很多父母就迫切想要偷看孩子的日记本,希望以此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但伤害孩子的自尊,而且会破坏两代人的关系。

父母要允许孩子有秘密,女儿的日记本不但有她粉红的心事,还有她的宏伟蓝图。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孩子的秘密是帮助她走向独立的踏脚石。走向独立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理正是走向独立的要素。秘密往往与责任相连,并且要独立承担责任。作为父母,要积极地看待孩子的日记本,尊重孩子的隐私权,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处理。

可是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有很多父母偷看过孩子的日记本,让孩子感到非常反感。有一位15岁的女孩这样写道:“一个星期天,我从同学家回来时,发现我的书包被翻过了。我立刻想起了书包里的日记本。果然,日记被妈妈翻看了。我又羞又愤,决了堤的泪水发狂地流!我真想大声对妈妈喊: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妈妈在日记本上写了留言,首先向我道歉说她不该看日记,我觉得这简直是自欺欺人,既然知道不应该为什么还要做呢?做完了道歉又有什么用呢?日记写的是我心中的秘密,是我从来不肯泄露的私事,可妈妈却……母爱,这是母爱吗?伟大的母爱,是了解、关心和爱护呀!我真想冲出家门,去远方,甚至想到了死……”

我们常常说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可是我们对孩子又是否做到用心去理解了呢?尽管我们也经历过那样的阶段,尽管我们也曾体会过父母对我们专权的苦恼,可是一旦升级为父母,我们就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当年我们父母的做法,用专权去伤害自己的孩子。

不尊重孩子的直接结果就是使孩子不再相信父母,一旦两代人出现了隔阂,那么孩子就会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心事隐藏起来。有一位孩子为了防备父母偷看日记,准备了两个日记本,一本是写给父母看的,净是要好好学习之类的话,另一本则是自己真正的心里话。当妈妈打开孩子的日记本时,上面写着:妈妈,我知道你要看我的日记本的……

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使人想起那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旦两代人出现离心离德的现象,再想深入了解孩子就难了。孩子毕竟还没有完全成熟,还需要我们的引导,可是难以沟通就意味着我们的经验和思想永远难以让孩子认同,尽管那是非常正确的。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现象,我们一定要能够认真地告诉女儿:“孩子,爸爸妈妈不惦记你的日记本,爸爸妈妈尊重你的隐私权。”

了解孩子,与其偷偷看她的日记本,不如当面和她轻松地聊天,让她敞开自己的心扉。一个愿意和父母交流的女孩子,也愿意接受父母对自己成长的建议。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偷看孩子的日记本,父母的误区在于,以为自己是“过来人”,孩子还小,不知道保护自己,所以要查看日记,以“随时掌握孩子的动态”,“防微杜渐”。孩子需要有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摸索、碰撞,在这个过程中知道问题的边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任何粗糙的插手,都会让孩子在自己找寻坐标的过程中感到被监视,甚至感到羞辱,进而使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因此,作为父母,要开明地告诉孩子:爸妈不惦记你的日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