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棒的女孩
10709100000057

第57章 好习惯源于培养,而不是强迫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福泽谕吉

有人说,孩子的心是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收获行为;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收获习惯;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品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收获命运。可见习惯对女孩人生的重要意义。

当女孩追求优秀,渴求拥有成功时,尤其不能忽略了良好的习惯才是步向成功、走向优秀与卓越的钥匙,因为优秀本身就是一种习惯。好习惯一旦形成,它就极具稳定性。心理上的习惯左右着女孩的思维方式,决定她的待人接物;生理上的习惯左右着女孩的行为方式,决定了她的生活起居。可以说,教育的根本就是好习惯的培养,或者说是坏习惯的改变,因为在养成一个好习惯的同时,必然会消灭一个相对应的坏习惯。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父母要培养女儿的好习惯(或改掉坏习惯),但是决不能强迫她去做。父母如果用威胁的手段来逼迫女儿“听话”,就有可能激发她的逆反心理,从而处处与父母“作对”。另一方面,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的确,人一旦养成了习惯,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它。孩子也不例外。女儿现在所固有的某种行为方式,不管在父母看来是多么不好的习惯,也是她在日积月累之中形成的,在她看来,她所惯用的方式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对于女儿积习已久的坏习惯,父母千万不可强迫她改掉,而是要一点点地培养她的好习惯来替代它。正如马克·吐温说的:“习惯是很难打破的,谁也不能把它从窗户里抛出去,只能一步一步地哄着它从楼梯上走下来。”

父母在培养女儿好习惯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第一次”的重要性。俗话说“一个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习惯的养成往往是从第一次开始的,父母作为女儿的第一任老师,应重视并抓住每一个“第一次”教育时机,这是培养女儿良好习惯的开端。

小女孩艾艾从小到大不知摔了多少跤,但自从她会爬开始,妈妈每次都鼓励她:“自己爬起来,你真棒!”在妈妈的鼓励下,艾艾自己爬了起来。有了第一次自己爬起来的经验之后,不管摔得多厉害,艾艾都能自己爬起来,还会拍拍小手和衣服上的灰尘。

时间流逝,艾艾渐渐长大,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日益强烈,吃饭、穿袜子、戴帽子……什么事情她都要自己试一试。尽管几乎每次妈妈都要“返工”,花的时间比直接代办多得多,但妈妈从来没有表现出不耐烦,因为她明白,如果不给女儿试的机会,无异于剥夺了孩子学习、实践的权利,从而让她丧失了养成良好习惯的机会。

由此可见,“第一次”对女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女孩以后是否会依赖这个行为模式一直走下去,关键在于她第一次得到的外界回应如何。因此建议父母们,在培养女儿习惯的时候,一定要高度重视第一次。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懒惰成性,其实,原因全在当初的“第一次”。

除了让女儿将“第一次”作为习惯的开端外,坚持也同样重要。一个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它需要经过长期、反复地坚持,最后才能成为一个不易抛弃的真正的习惯。研究表明,培养一个习惯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而习惯培养的第一个月是最重要的。所以父母在培养女儿好习惯时,要设法让她至少坚持一个月,时间太短则不能根植到女儿的大脑内,不能形成长久的习惯。若坚持时间很长但仍然失败,往往是由于策略不对,因为这时候时间的长短已不再是决定性因素。

此外,下面一些小技巧也可以帮助你培养女儿的好习惯:

第一,引导女儿一次只培养一个好习惯

要改变习惯,就要集中于改变某一个习惯。一次改掉多个习惯的企图,势必分散女孩的精力,并彻底毁掉她改掉坏习惯的能力。

第二,让女儿制定明确的目标

“每天早起”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吗?答案是否定的,早起是什么定义,8点还是9点?让女儿明确她的目标,将它换成“每天7点起床”或者“每天早起10分钟”效果才会更好。

第三,教女儿做每周回顾

让女儿回顾自己在过去一周取得的进展,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她的收获,父母还可以给她点小小奖励。做得好,就继续坚持。

第四,不要让女儿因为一时的偷懒放弃长期的习惯培养

如果女儿有几天空缺了习惯培养,告诉她千万不要放弃,赶快改正就可以了。不需要自责,如果她贪睡了一会儿,那就当作是前几天努力坚持习惯的小小奖励吧。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习惯的力量是如此巨大,父母真要好好利用这股力量,培养出优秀完美的女孩。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女孩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醒悟——改变——反复——巩固——稳定。所以,培养女儿的好习惯,父母千万不要着急,更不能强迫。只要父母帮助女儿持续行动,只要不让她动摇,朝着一个方向不停止,就有了习惯的雏形;再一点点坚持,习惯就养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