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棒的女孩
10709100000056

第56章 加强训练,激发女儿的创造力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可以说是人类潜能的最大发挥。它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当年,牛顿坐在苹果树下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就想苹果为什么不会往天上飞,而要往下落。正是牛顿的创造性思维,使他在后来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最可贵的思维品质。因此,要发掘女孩的潜能,父母就要加强女儿这方面的训练,激发她的创造力。

说起培养女儿的创造力,父母们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只有美术或音乐才能培养创造力,从而将女儿的创造性活动限定在狭窄的领域里。实际上培养女孩的创造力有很多途径,比如培养女儿敢于尝试的勇气,让她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些对于女儿创造性的培养都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有创新就必然要有突破,这就要求打破固定思维、不囿于陈见,甚至敢向权威挑战。这些,都需要莫大的勇气。

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先生,也是一位出色的儿童教育家,从女儿小时候起,他就领着女儿迈过一道道“第一次”的坎,跨过一个个“第一次”的沟,帮女儿植下了一个个终身受用的勇气的“基因”。

女儿很小的时候,邓先生在街上碰到一位玩蛇的,这是一条不会咬人的蛇,他就让女儿用手摸一摸,胆子大一点。

女儿读小学时,邓先生尝试着让女儿一个人去外婆家,妻子不放心,他就在妻子不在家的时候让女儿去,算好时间几点去,再几点回来,在妈妈回家之前回来……有一次被妻子“抓”到了,当邓先生“悔过”时,女儿早已熟门熟路了。

以后,邓先生带着女儿“第一次”坐火车、乘飞机;“第一次”登山,“第一次”探险……

这些关于“勇气”的训练,使女儿成长为敢想敢做、勇于尝试新事物、勇于创新的人。

大多数女孩子比较软弱,胆子小,不敢主动尝试新事物,所以父母在培养女儿创造力时,要特别重视对她勇气的培养,尤其是父亲要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带女儿尝试“第一次”,也许更是做父亲的重要职责。邓先生正是通过一次次“第一次”体验和实践,传输“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不失为明智的“为父之道”。

除了让女儿勇于尝试新事物之外,还有多种方法可以帮助女儿培养创造力,现分别介绍如下:

第一,鼓励女儿多多参加创造性活动

不要以为让女儿参加活动是徒劳的,浪费时间的,即使在短期内这些活动似乎影响了女儿学习书本知识,但它最终会使女儿的创造能力呈现加倍发展的趋势。所以父母要抛弃那些“创造性活动浪费时间”的错误认识,鼓励女儿多多参加这些活动。鼓励是对女儿最好的引导和鞭策,它可以调动女儿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思维,培养她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二,要保护女儿的创造精神

首先要培养女儿的自信心,鼓励女儿相信自己并勇于实现自我。有的父母爱把自己当成权威,说一不二,要求女儿必须听自己的或听老师的,这样就使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主动性。父母应给女儿表达想法的机会,让她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其次要保护女儿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女儿进行创造的动力和前提。女儿的年龄越小,好奇心越强,一方面是由于她对世界万物的存在及运行的方式还不明白,渴望得到解答,因而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另一方面,也许与遭受大人的打击不够多有关。所以对于女儿出于好奇心而提出的问题,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解答,千万不要打击她。

第三,父母应允许女儿犯错误

有的父母一看见女儿做了错事,就训斥、打骂,这种做法易使她变得唯唯诺诺,丧失尝试和探索新事物的兴趣。父母们也要给女儿一个安全的、宽松的、支持性的成长环境,要尊重女儿,理解、关注、帮助她,使她愉悦地成长。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女儿才可能去探索和创新。

第四,培养女儿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创造力思维的突出特点是求异性、流畅性与变通性,表现为能够突破一般思维模式、另辟蹊径。我国古代“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是运用创造性思维的典型。

总之,培养女孩的创造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父母平时如果注意从以上方面着手,便可以大大提高女儿的创造力,从而发掘她最大的潜能。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父母可以借助提问来培养女孩的创造力。提问时要掌握向女孩发问的形式和技巧。要善用发问的技巧,也学会听女孩发问。发问时,不要只问对或错的封闭式问题,最好依据女孩的能力,问一些没有唯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问题越多元化,女孩所受到的思维刺激越多,其创造力越能得到发展。

§§第8章 优秀本身就是一种习惯:教育的根本就是好习惯的培养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父母要培养优秀的女孩,就要培养她优秀的习惯。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亚里士多德也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据科学研究,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因此可以说,父母教养女儿的根本,与其说是培养她良好的行为,不如说是培养她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