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棒的女孩
10709100000044

第44章 不要对孩子成才期望过高

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像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难免有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

——陶行知

在引导女儿树立理想的初期以及在培养女儿成才的过程中,父母们难免会对女儿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这些期望往往超出了女儿的能力。父母的原意是想给女儿一定的压力,然后让这种压力转化成女儿前进的动力,让她更有力量奔向她的理想。可是如果父母在孩子建立理想的初期就给她太多的压力和警示的话,很可能会打击她的积极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反而让她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所以,父母对女儿抱有期望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要适度。

对女儿期望过高的害处在于,父母往往为女儿设定若干个标准,以此来衡量女儿的行为是否符合与满足父母的期望,这是相当危险的事。因为这种过高的要求有时会打击女儿的自信心。父母如果对女儿设置过高的期望与要求,当女儿不能实现目标时,她就会因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而自惭形秽,产生自卑的心理。相反,如果父母对女儿的要求适度,并及时加以鼓励,这会让她充满了活力和自信,并且产生要多做一点的欲望。

另外,父母的期望太高,超出了女儿的实际水平,在她怎么“玩命”也达不到的情况下,往往给她造成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会导致女儿产生焦虑等不良心理,会阻碍女儿正常能力的发挥。这样,过度的压力就不是动力,反而变成了阻力,阻碍了女儿的成长之路、理想之路。

有一个名叫张艳的女生,学习特别认真,可是成绩在班级中总是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每逢考试张艳的情绪就会非常紧张,感到焦虑不安,生怕自己考不到好分数而被父母责怪。因为每次考试前,父母都会给她定一个目标,比如要前进多少名,达到多少分等。为此,她在复习时无法集中精力,睡觉也睡不安稳,这直接影响了她在考场上真实水平的发挥。张艳的父母也很着急,却又不知道如何来缓解女儿的紧张情绪。

于是,妈妈只好向心理医生求助。心理医生说:“你的孩子之所以每次都考不好,主要还是她心中有一道坎,那就是你们对她的期望值太高。”

不少父母也会像故事中的父母一样,每次考试时,给孩子制定一个又一个目标,以为给孩子的压力会变成动力。但是对于某些心理素质脆弱的孩子来说,压力只会变成阻力,给孩子制造不必要的紧张。

那么,父母应如何保持对女儿的适度期望呢?

第一,淡化期望、摆正心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期望是女孩健康成长的积极因素,但如果父母对女儿的期望值过高,那会有害无益。任何超过女儿力所能及的期望,都会损害其身心健康和正常发展。因此重要的是淡化父母的过高期望。

第二,期望应符合女孩的能力水平与志向爱好

父母在对女儿有所期望之时,不妨先评估一下女儿的智能特点、兴趣范围、个性特征。父母可以与女儿一起分析一下,她的优势在哪里,不足之处又有哪些。有些行业上的成功,不仅需要达到相应的智能水平,还需要具备相当水准的非智力因素,女儿是否具备了,或者是否可以通过一定的培养达到;父母所期望的是不是女儿所感兴趣的;女儿的个性最适宜于从事哪些工作……等等。父母要以女儿自身作为参照,以她的特长为出发点,而不要以周围人或者自己的喜好作为期望的参照与出发点。

父母适度的期望,会为女儿追求梦想的翅膀送风助力;但过度的期望则有可能折断她的理想之翼,让她与梦想擦肩而过。因此,父母应该调一调心中期望的天平,降一降注视女儿的目光高度,让女儿更轻松、更自在地飞翔。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父母要注意,给女孩的期望宜在她努力的能力范围内,不宜高出她的能力太多。对高难度的事情,可以视女儿的能力,分成好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完成不妨给她一点间歇性的鼓励。赞扬和奖励虽可鼓励孩子,但是父母千万要记住,应让女孩的行为层次慢慢提高,直至达到自发行为,这样,即使没有父母的奖励,她依然能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