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棒的女孩
10709100000004

第4章 不能忽略女孩对自身身体的关注

女孩子生来就非常关注自己的容貌和身体,特别是到青春期时,女孩子通常都是通过对身体的欣赏和爱惜来建立自尊自信的。

——珍妮·艾里姆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女孩对着明亮的车窗或商店的橱窗玻璃,一会用手理理刘海儿,一会又扭腰摆臀,仿佛置身无人之境。突然轿车发动引擎、商店售货员疑惑地看着她,女孩才恍然大悟,急急跑开……

女孩子生来就非常关注自己的容貌和身体,特别是到青春期时,女孩子通常都是通过身体来建立自尊自信的。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男人过多地看到女人的物性,也就是从表面上衡量女人美不美。社会文化也受到男性这种意识的影响,从“物”的角度来看待女性的身体,电视剧和广告都在强调女性的线条美,这些很容易扭曲女孩子看待自己的方式。

对于有些女孩子来说,社会老在告诉她们自己不漂亮,她们就会看到自己身体的外在特点,比如胖,比如上下不协调,于是自卑油然而来,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自尊自信,并进一步影响她的婚恋生活。

一个正处在青春期的女孩,只有14岁,体重超过55公斤,脸圆嘟嘟的很是可爱,但是她却只是看到自己很胖,她说:“我周围都是很纤瘦的女孩,只有我一个人是胖胖的,我经常看到别人歧视的目光。我心里很难受。我要减肥,我甚至希望我得厌食症。”

这就是社会文化给一个女孩子的压力,使得她不能很好地看待自己的身体,否定自己。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引导女儿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体呢?

第一,  女孩子在6岁左右,正是自我意识逐渐树立起来的时候。在这个阶段,女孩子通常都非常看重父亲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亲对于自己身体的评价,那直接影响着她对男性的信心和生活的信心。

但是很多父亲都会忽略女儿的这种感受,无法欣赏女儿,有时候还会不自觉地说某个女人或者男人体型如何如何,由于没有得到重视,女孩子就会把父亲所评价的不好的形象和自己联系起来,这样,孩子就把自己的身体当作“物”,甚至非常不堪的“物”,以至于产生自卑。

第二,要让女儿爱惜自己的身体

父母有责任教导女儿看到自己本质的美。自我意识的正确性只能是对自己本质的充分认识,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本质美,孩子才会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至于为了减肥而损伤自己的健康。

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1.随时向孩子传输爱惜身体的理念。

任何一个女孩都会有很多不完美之处,但是每一个人在性格或外貌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和优点,只要懂得如何扬长避短,就可增加自身吸引力。作为父母,我们当然不能让女儿成为一个“金玉其内败絮其外”的女性,但更不能让女儿成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女性,必须要双管齐下,因为只有本质美才能支持外在美。

在美国的教育中,有一种方法,叫做“重塑芭比娃娃形象”。如果女儿向你要芭比娃娃,利用这个机会,你可以告诉她:她的身体要比芭比娃娃的好多了。如果父母不是通过说教的方式而是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这会更有趣,女孩也更容易接受。这个过程的目的就是教女儿接纳自身。

2.用行动告诉女儿,父母很喜欢她的身体。

比如,给女儿梳洗也能使女儿形成关于身体方面的一些美好回忆。日常生活中,母亲常常负责女儿的穿衣、洗澡之类的事,父亲似乎更喜欢享受给女儿梳洗头发时的亲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她会记住你为她洗头、梳理、设计发型时的爱抚。父母这种直接坦诚的爱,会让女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产生自信,进而产生对自己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荣格精神分析医生弗吉尼亚·比恩·拉特称:“教女儿护理头发是表达对她的女性特征的爱和尊重的一种方式,从象征意义上看,这也是在赞美她头脑中的精神、思想、幻想——所有的智力活动、左脑和右脑的一种方式。同时,因为受到了赞美,孩子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欲望。”

因此,父母在给女儿梳理头发时,一定要把握这个教育机会,要尽量放慢速度,可以边梳头边和女儿聊天,仔细倾听女儿的想法,并表达对这些聪明想法的尊重。同时,还可以适当地使用赞美,这种赞美可以直接是对女孩身体的赞美。

总之,作为父母,一定要告诉女儿:爱惜自己的身体,免除“物”的意识。这样,才能启动她自我保护的意识,建立自尊自信。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女孩子不懂得保护自己,是因为在内心里不看重自己,没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因此,要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首先就要让女儿爱上自己的身体。不爱惜自己身体的女孩,通常对自己的身体都有一种“物”的意识。所谓“物”的意识,就是把它当作物品,而不是自己来看待,这就要求父母们要帮助孩子把自我意识更多地建立在内心世界,而不光是社会文化所宣传的某种体型状态,这样孩子的心灵就会得到舒展,孩子的自尊自信才能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