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棒的女孩
10709100000003

第3章 别只想把女孩培养成女强人

我不是女强人,没有女人想做女强人,别想着把女孩子培养成女强人。

——英国首相布莱尔夫人谢丽

在“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论调中长大的上一代父母,教育女儿的时候通常都要求女儿为别人带来快乐和幸福,那么女儿以后就是成功的,就是幸福的。

华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性,在事业上风风火火,用“叱咤风云”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不到29岁,就建立了自己的企业,之后,事业更是风生水起。可是与其事业的蒸蒸日上相比,她的生活却每况愈下,开始还有几个护花使者围在周围,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都纷纷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她一边咒骂着这些人的薄情寡义,一边又对平常人所谓的天伦之乐充满了敌视,因此,一直蹉跎到38岁,仍然单身。她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喜欢抱怨,总是觉得所有的人都对她充满了敌意,她自己没有意识到,她已经变成了一块冷冰冰的固体,说话声音高八度,一切女性的特征均不明显,日常衣着打扮趋于中性,成了比男人更显雄性的怪胎。

正当华娟对自己的现状感到苦闷时,有一天她在自己的博客上看到了一个特殊的留言,让她深受刺激。

那是一位母亲的留言,她说自己的女儿有一天突然跟她说:“妈妈,我觉得我的个性太要强,到现在我还不会撒娇,都怨你们小时候把我当男孩子养,让我现在养成了遇事后第一反应不是依靠别人而是想自己该怎么去解决的习惯。”

这位母亲的女儿说出了华娟的心里话,她忽然发现,自己就是一个个性极强、不会撒娇、不会求助的人,尤其是对身边的人总是充满了敌视。华娟觉得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审视一下周围的男人和女人了。

一种错误的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可能就是一种不幸。前车之鉴,父母在教育女儿的时候,可以要求女儿独立,但一定不要以培养女强人为目的。女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被人爱的,被人疼的,因此,她的荷尔蒙才让她用关系来编织自己的世界。

女强人是一个极端,事事依赖别人也是一个极端,那么父母该怎么办呢?

第一,让孩子学会自助,更要让孩子学会求助

求助别人并不是学会依赖,因为在一个团队里,求助很多时候是建立在帮助别人的基础上的,只有你能够帮助别人,在你向别人发出求救信号的时候,别人才会帮助你,这才应该是女孩的关系学。女孩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既丰富了关系,同时也积累了经验,不至于形成依赖性格。

第二,父母要注意做女孩子最后的庇护者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当你的女儿正处于困难时期,当她再也无法忍受、筋疲力尽无法继续佯装坚强之时,她需要一个藏身之所,如果此时她没有庇护所,那么一方面她会很受伤,另一方面她或许会变得很坚强,但是却是一种危险的坚强,一种带有攻击性的坚强。因此,父母要成为女孩最后的庇护者。

在没有压力的寻常时间里,找个机会开诚布公地告诉女儿,在她需要的时候,家永远是她最后的庇护所。在这里,她可以展示真实的自我;在这里——至少在很短的一段时间,没有人要她负责任,她可以被无条件地接受;在这里,她可以真正放松下来,有人愿意暂时分担她一时的负担,让她得到解脱,是她坚强的后盾。这样女孩子就会感到安心,就能安然地整理关系。

当然,为女儿提供庇护,并不意味着你永远对那些已经发现的有问题的行为视而不见、不理不睬,而是要给她以安慰,给她以力量,让她安心地去解决出现的问题。

第三,一定要培养女儿女性的气质

无论你的女儿将来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做一个优雅的女人都会使她终身受益。做妈妈的要教会女儿穿衣服,培养气质,让孩子学会欣赏什么是美。这样说并不是让孩子讲吃讲穿,追品牌,而是要她懂一点服饰文化,学会穿衣服的品位。有很多教育家反对把女孩子做中性打扮,认为那样可能在某些程度上影响女孩子的女性心理健康。

这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女人不自立人家瞧不起,太坚强了又会被认为是没有女人味。女孩子独立并没有什么错,但女人不要事事逞强,要学会求助,要适当地表现出女性柔弱的一面。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一个女孩子,应该有干练的气质,但不要有强硬的态度,应该有高强的能力,但不要有凡事只求一人顶的霸气,太强硬的女人一生都会很累很辛苦。因此,父母在培养女儿的时候要注意时时刻刻能做孩子的庇护者,在孩子感到难以承担的时候,你可以不用帮助她做什么,但是一定要与她保持亲近,给她安全感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