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最棒的女孩
10709100000038

第38章 大方:让女孩不再腼腆、害羞

美丽的相貌和优雅的风度是一封长效的推荐信。

——伊莎贝拉

气质优雅的女孩通常都有一种大家风范,在交际场合表现大方得体,收放自如,没有一点小家子气。所谓“小家子气”就是行为举止不大方。通常女孩子最不大方的表现就是羞怯,因此,父母要想杜绝女儿的小家子气,就要让她摆脱羞怯的困扰。

害羞的女孩大多逃避社交场合,不愿意主动与人打交道。为了保护自己容易受伤的心灵,羞怯的女孩往往采用一种消极退缩的方式。但如果女孩心理上产生长期恐惧,就会形成社交恐惧症,把别人负面的评价看得比什么都重,因此变得更加无法适应社会。如果到了这种程度的羞怯,就已经很难改正。尤其现在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相较于羞答答的女孩,一个大气的女孩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要培养气质优雅的女儿,就要让她摆脱羞怯。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在1~2岁时都要经历正常的害羞期。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出现的害羞属于一种正常现象。但当孩子过了这段害羞期,甚至到了学龄期仍然过分害羞腼腆,父母就应对此多加关注、多加引导了。因为这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的腼腆和害羞,虽有天生的生理因素,也和父母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有关:

一是给女儿“贴标签”。

即当着女儿的面说女儿害羞,这种做法十分不妥。这就好似给女儿贴上了一个“害羞”的标签,当这种“我是害羞的”的意识深深植入女儿的内心,她就会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样子了,以后她还会利用这个标识来逃避不喜欢的人——这时,害羞就成为了小女孩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二是不体贴反指责。

腼腆的女孩一般都会自信心不足,父母一味地指责只会让女儿的自信心再次受到打击。可以想像,一个自信心严重受创的女孩,又怎么可能变得开朗大方呢?

由此可见,父母这些不当做法不但不能帮助女儿摆脱羞怯,反而会加重她的羞怯。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克服这些不当行为。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帮助女儿克服羞怯:

第一,做客是锻炼女儿“大方气质”的最好途径

父母可以带女儿多做客。做客前父母应先向女儿介绍一下造访的对象,让女儿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其次还要帮助女儿树立一定的信心。比如,可这样鼓励女儿:“王阿姨特别想见你,她们家还有一个小哥哥,有很多玩具,一直都想跟你玩。”诸如此类的话,可以帮助女儿消除陌生感,树立信心。

此外,在做客之后,父母还要抓住时机对女儿的表现进行表扬。哪怕她的表现还没有达到你的要求,也要力求表扬到位。父母的表扬不仅是对女儿的认可和鼓励,更可促使她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培养女儿的自信

对特别害羞的女孩说话时,父母要注意用轻松的语气,同时还要采取鼓励和赞赏的方式。父母要多鼓励,让女儿得到肯定和表扬,对胆怯的女孩更应如此。害羞的女孩本身就感到自卑,缺乏勇气,在做某件事之前,预见的结果总是自己不行。如果这时给她一些鼓励,会增加她的勇气,让她把事情办得更好。

每个女孩都有闪光的一面,父母的任务就是要将女孩闪光的这一面继续发扬光大。当女孩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时,大方不扭捏的气质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第三,帮助女儿建立对别人的信任

这种信任首先要由父母传递出来,也就是说,父母一定要读懂女儿的心思,尽量信任她。她愈被信任,就愈能信任别人。信任是亲近的基础,如果女孩无法从父母那里学得信任,她也很难真正信任并亲近别人,这也是羞怯的成因。

总之,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女孩来说,平等、理解、温馨的家庭环境能给她勇气和自信,使她更容易克服羞怯心理,让她逐渐变得自然大方、含蓄而不拘谨,矜持而不小气。这样,女孩优雅脱俗的气质就会慢慢形成了。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羞怯拘谨是社交场合最大的敌人。这种羞怯在被父母过度保护的女孩身上尤其明显。有的父母总是对女儿爱护有加,怕其经不起摔打,动不动就说:“你不行”、“你还小”。父母的包办代替会促成女孩的腼腆、害羞。因此父母要敢于放手让女孩在生活的海洋中得到磨练,比如多带她参加朋友的聚会、聚餐,视她为成年人。时间长了,她就会渐渐变得大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