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新编科技大博览
10708800000059

第59章 陆地雄师(1)

势在必行的火炮自行化

现代战争的特色之一是火力的集中,而火炮乃是火力的重心。火炮由于具备连续发射的能力(火箭炮则须重新填弹药,较费时间)而且能作各种灵活运用(如变更地点、射程的快速改变、任意使用各种弹药等),所以火炮不仅在过去、现在,甚至未来都可能是陆战的主要火力。

现代战争的另一种特征是机动性,因为战线和战况都是流动性的,并且会不断地发生剧烈变化,因此提供主要火力的火炮必须拥有快速的机动性。

若重视火力,则须加大火炮的口径,亦即使火炮大型化、重量化,但这又与提高机动力的要求相违背。若依照过去方式以车马拖拉是无法适应时代要求的,因此才产生一种本身具有机动力的大型自行炮。

从前军事家就认为要拖拉大口径的火炮相当不容易。自行炮在坦克尚未诞生(1916年),而车辆已用在军事上的时候就出现了。坦克的概念未确立之前,有些产品很难区分到底是“坦克”还是“自行炮”。例如:法国第一种坦克“桑夏猛”75毫米炮坦克,或“休耐达CA1”七十五毫米炮坦克(均诞生于1917年)就是属于这类产品。

1918年美国试制的“贺尔特·加斯·伊雷克”75毫米炮坦克也具有强烈的自行炮特性。同年,英国也利用马克IV/IV坦克的车体零件制造装载榴弹炮的车辆,称为“火炮搬运车”,这是非常优良的自行炮。1921年美国制造七十五毫米榴弹炮装载车M1920.1922年又试制一种装载四·七英寸加农炮的MKX、M1920.从此后后,自行炮以美国为中心开始发展。

以下几点是现代自行炮与坦克不同之处:

①自行炮的口径大于坦克火炮的口径,并且高低射角远大于坦克,亦即自行炮具有较大的仰角。

②自行炮完全没有装甲防护能力,即使拥有,亦逊于坦克。

③自行炮主要是以间接瞄准来进行远程射击。坦克则直接瞄准射击。对自行炮而言,直接瞄准是次要射击方式,亦即自行炮的使用法与拖拉式相同,可当成野战炮(加农炮或榴弹炮)来使用。

现代自行炮的捷足先登者——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是以堑壕战为重心的固定化战场,因此非常重视火力的集中。野战炮也因此而迅速地发展,而且口径不断地增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则为机动战,但是野战炮的自行化进行得并不迅速。第二次世界大战虽是机动性的战争,其速度仍然为牵引式野炮的速度。火炮若能自行化,则不须处处使用牵引车,而阵地的改变也会较为容易、迅速。另外也可以减少炮兵的疲劳。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却无法抵消火炮自行化所耗的费用和繁杂的生产程序。

有些国家认为,反正都是花钱,不如用那些经费来添购其他的火炮(牵引式火炮),有些国家则认为要制造自行炮的车体,不如多造些坦克。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进行的是机动战,但是当时自行炮的数目还是相当有限,只好将缴获的法国坦克加以改造,以弥补自行炮数量的不足。只有经济实力及生产力充裕的国家才能生产自行炮。美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惟一能够大量生产自行炮的国家,而自行炮的种种特征也符合美国重视经济效率的价值观,从费用与效益的比例上来看,自行炮虽被其他国家认为是“奢侈品”,但是美国人却认为十分合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已经不再深切“怀念”自行炮的优点了。尤其是大战造成的疲惫,使经济萎缩而无法达到正常的生产。美国就在各国自顾不暇当中,成为惟一生产和供给自行炮的国家。

第一代的自行炮造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1943-1945年之间。沿用的是M3中型坦克或M4中型坦克的车体和零件。本来美国在坦克制造方面并不先进,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积极地进行坦克的开发和生产。

美国不但拥有广大的汽车工厂,又能动员所有横贯美洲大陆的火车制造厂制造坦克,生产能力不虞匮乏,因此能利用主战坦克(中型坦克)车体来制造自行炮,而这种做法在其他国被认为是很奢侈的。

美国所制造的自行炮有装载22口径105毫米榴弹炮的M7、M12(原来是装载法国制155毫米M2加农炮M4中型坦克)以及M43(装载25口径203毫米榴弹炮)。这些自行炮在战后供给各国使用,让世界各国陆军认识了野战炮自行化的优点。

虽然各国都了解它的优点,但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拨出经费来完成野战炮的自行化,所以美国仍然继续主宰着野战自行炮的市场。

第二代的自行炮是利用大战末期M24轻型坦克车体改装而成的小型自行炮,装载22口径105毫米榴弹炮的M37,以及装载23口径155毫米榴弹炮的M41.虽是小型自行炮,但是,这些战车在技术上比M3和M4中型坦克还先进,所以能够发挥更高的机动性。

第三代的系列产品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这个时代的美国陆军致力于战斗车辆的系列化,亦即统一各部零件和设计,以提高整体补给训练的效率。美国陆军并且尝试开发许多以M41轻型坦克或M46/47中型坦克为底盘的战斗车辆。

核、生化战的防护能力在此时也开始受到重视,自行炮逐渐趋向密闭化,亦即以炮塔来防护核、生化攻击。但是炮塔的防护措施超过限度会造成车辆的笨重。因此第四代的自行炮对这一点曾加以改进。

第三代的自行炮包括:利用M41轻型坦克车体的M52(二四口径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M44(23口径155毫米榴弹炮),或利用M47/48中型坦克车体的M53(45口径155毫米大炮)、M55(25口径203毫米榴弹炮)等。

第四代自行炮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初期,经过不断地改进后沿用到现在。由于空中运输能力的重视及第三代产品的改进,使自行炮趋向小型化、轻量化,渐渐和坦克产生差距,如自行炮专用新车体的设计及广泛地使用轻合金也是一项特色。这个时期的美国军用车辆开始由汽油发动机转变为柴油发动机,因此采用柴油发动机也是美国第四代自行炮的一项特征。

自行炮车体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后部具有可以密闭的战斗室及回转式炮塔的形态,另一种则是为减轻重量,车体上不具密闭战斗室及炮塔,却装载师、军团直辖的大口径火炮。

前者是M108自行炮(装备105毫米榴弹炮M103)及M109自行榴弹炮(装备23口径155毫米M126)的车体。后者是M107(装载60口径的175毫米大炮M113)及M110(装载25口径的203毫米榴弹炮)车体,上述车辆的发动机全部使用柴油发动机8V-71T(420马力)。

火炮口径的发展与标准化

M108式105毫米自行榴弹炮虽然从1962年10月起开始生产,但是一年后却停止了生产。因为北约组织内部决定将装甲部队的火炮标准口径订为155毫米,所以制造105毫米的火炮,实际上经济效益并不高。

十年后,日本的74式105毫米自行榴弹炮也遭遇到上述情形,而美国则将淘汰的M108转供比利时、西班牙及巴西等国使用。

M108被淘汰后,美国自行炮生产的重点放在M109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上。这种自行炮重量有23.8吨,155毫米榴弹炮装在可以回转360度的密闭式炮塔里,这种装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自行炮在美国陆军中已经成为装甲师炮兵部队的主要装备:除了美军自用外,还供给北约组织者诸国和许多西方国家的陆军。M109的生产时期与M108相同。在20世纪70年代中叶,这种自行炮的生产已超过3000辆,现在仍然继续在生产。使用的国家已超过20个以上。

M109经过多次的改进,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姊妹产品,改进后的自行炮不但射程加大,发射速度也提高了很多。这两项改革正符合现代化战争的需求。

1964年,德国陆军指定莱茵美搭尔公司改进M109车辆上的M108炮,使射程由14700米增大为18000米,而且使每分钟3发的发射速度增加为每分钟6发。M109改进后称为M109G,除了德国装备586辆外,意大利陆军也订购了205辆。

美国陆军受到德国改进自行炮的刺激,也独自着手自行炮射程的改进。改进的M109A1.炮管长度由原来的3.7米一口气增大为6.1米。M109A1在1972年开始生产,同时也将已有的M109改造为M109A1型。此炮射程与M109G同为18000米。如若使用火箭增程“恺撒”榴弹炮弹,射程可达24000米。

此外,美国也发展M109A2,这是M109加上消坐后座力装置所完成的,不但能使用装有射段—8的M203,也可以使车内发射的炮弹增加22发,其射程为22500米,若使用火箭增程弹则可达到现代战争所要求的30000米射程。现有的M102A2加以相同的改进,称为M109A3.除此之外,各国陆军也有许多自己改进的自行炮,例如瑞士陆军改进的称为M109S,以色列陆军改进的称为M109.

第四代自行炮所用的车体中,第二种型号的M107和M109,长久以来一直被并行使用。其理由是因为M107型装载加农炮,而M110装载的是榴弹炮,二种车体所装载的火炮不同,所以能同时长久存在。M107是继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M40的自行火炮。该炮具有60口径的长炮管,射程32000米,号称西方世界射程最远的一种火炮。

这种长射程火炮在越南战场上非常活跃,因而获得美国、西德、意大利诸国的采用。由于炮弹的发展和榴弹炮炮管的加长,使用系列的M110的射程也达到了30000米。1969年12月,美国陆军淘汰了较落伍的M107.

M107与M110除炮管外,炮架以下构造几乎相同,所以可轻易地将M107与M109改进为M110A1及A2.使用M107的某些国家,也采用了美国陆军的方式进行改进。但也有些国家如以色列、伊朗、土耳其、希腊等国限于经济的因素而继续使用M107.

原来M110改造的结果变成26.4吨,比M107的28.2吨减轻了若干。但是该炮只有25口径,射程只能达到16800米。M110A1的M201炮身增长为4米40口径,从1977年1月起,成为美军的配备之一。M110A1利用新式的M188弹药(射段—8弹药)使用最大射程高达26000米。

但是这种射程仍然无法达到现代战争所要求的30公里射程。从1978年起,部队配备的M110A2,加装了炮口制退器。并且使用火力更强的M188A1(射段—9弹药)以达到现代战争所要求的射程。日本陆上自卫队所采用的203毫米自行榴弹炮也是这种远射程的改进自行炮。除了使用M650E5火箭增程弹能达到29100米的最大射程外,也可以发射M711榴弹、M509子母弹、M736化学弹、M753火箭推进式核炮弹等新式的炮弹。

独具特色的法国自行炮

自行炮的成本比牵引式火箭贵二至三倍(若是连火炮牵引车的价格也算进去,实际差额不到三倍),不管是进口还是国产,价格便宜的总是比较畅销,美国制造的自行炮也因此始终独霸着西方世界的市场。

但是法国是自尊心较强的国家,不愿采用美国制造的自行炮,而宁可制造自己独特的产品。1951年首先以AMX-13轻型坦克车体为基础,发展成AMX-1051M·1e50M的自行炮。使用杰出的AMX-13轻型坦克制造自行炮足以令法国自豪,该型自行炮重量只有16.5吨,事实上法国人制造轻巧的东西是有一套的。

安装在车体后面密闭式炮塔的23口径105毫米大炮,最大射程为14000米,虽有炮塔,但是无法回转,口径105毫米的火炮其实用性姑且不论,能够将105毫米自行炮制造得便宜又轻巧已经具有相当的意义了。该自行炮除了法国陆军使用外,也供应荷兰、摩洛哥、以色列等国使用。

法国1966年又发展AMK-155F-3,该自行炮是在AMK-13轻型坦克上装载33口径155毫米榴弹炮。该自行炮还谈不上有炮塔装备,如同M107/M110般,火炮毫无掩蔽地暴露在车体后部,因此重量才17吨而已。

该炮射程22000米,若使用火箭增程弹则可达到25300米,这种射程可说相当不错。该炮除了法国陆军采用外,阿根廷、智利、委内瑞拉、摩洛哥、科威特、阿拉伯联合奠长国也都纷纷采用。

20世纪70年代末期制造的AMX-155GCT,后来改成炮塔重达17吨的巨型自行炮。实际上这种AMX-155GCT并非应法国陆军的要求研制的,而是1978年由沙特阿拉伯付给法国研究、发展费用所制造出来的产品。

这种火炮的设计成为未来新型自行炮的楷模,它直接利用主战坦克的车体来携载火炮及炮塔系统。此外,自动装填装置、弹药的大量装载、远射程,新型的射控装置等等都是该自行炮的优点。它的车体通常是使用AMX-30型的坦克车体,目前正尝试使用德国制造的豹—1式坦克来携载该型火炮,能够广泛使用多种坦克车体来配载火炮乃是未来新型自行炮的特征之一。

AMX-155GCT的炮管40口径是一种长射程的火炮,使用标准型的炮弹也可达到23500米的射程。共有7个炮弹箱,每箱各有6发炮弹,全部可以容纳420发炮弹。炮塔后同样有7个弹药箱,以水平方式置放。使用自动装填器,每分钟可射击8发炮弹。这些弹药的重量达2.5吨,如果包括AMX-155GCT本身的重量,全部战斗重量达41吨,而且体积庞大,很容易成为敌人射击的目标。然而法国陆军仍然十分满足,计划将巨炮配备于兵团以取代AMX-105及AMX-155F-3.以色列也在1982年订购了85辆此型自行炮。

意大利也仿效法国的方式,直接使用坦克车体来携载自行炮专用的火炮及炮塔系统。1982年,OTO麦拉纳公司开发一种称为巴尔马利亚的155毫米自行炮。车体使用该公司专为出口而开发的OF-40主战坦克(运用西德制豹—1式坦克的技术)的车体。

火炮则以该公司稍早开发的39口径155毫米的长射程炮为基础,再使炮管延长为41口径。若运用火箭增程弹,射程可达30000米。但是该自行炮有些是以出口为目的,所以射程并不像国内所使用的那么远。

炮塔因为使用了许多轻合金,所以重量减少为12.5吨。虽然炮弹上膛可以利用自动装填器,但是火药仍须靠人工装填,装填角度也是固定方式(水平位置)。炮弹装填后尾栓会自动关闭,炮管也会自行恢复原来的仰角。

射速每分钟一发。携载的30发炮弹中,有23发是不必装上火药就可立即使用的炮弹。意大利在火炮制造方面,从很早以前就有口皆碑。巴尔马利亚155毫米自行炮目前已经有250辆以上,可算是成功的产品。

难产的SP-70

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制造了“雷克斯顿”86毫米自行炮。战后则因为经济困扰,必须仰赖美国的自行炮,但是“阿伯特”自行炮却是惟一的例外。这是使用FV432装甲运兵车的车体,将105毫米榴弹炮安装在回转式炮塔上的自行炮,最大射程为17000米,有专门对抗坦克的炮弹,可以直瞄方式攻击坦克。

重量很轻,只有16.5吨,在车体周围安装折叠式的航渡螺旋桨,能使车体漂浮渡河。然而在战术上,这种渡河设备到底能有多少功效还是个问题。105毫米火炮太小型化了,所以英国有意以155毫米自行炮来取代它。有一部分已经由美国制的M109A2加以取代,但是后来因经济上的理由而无法全部汰旧换新。

本来应该由英国、德国、意大利三国共同开发的SP-70/PZK-70来取代老旧的小型自行炮,但是这三个国家因为经济上的原因,不得不延缓生产计划,现在该生产计划已得到濒临取消的境地。

SP-70与AMX-155GCT或“巴尔马利亚”不同,它虽然和坦克使用相同的零件,但却是崭新的车体设计。为了便于由三个国家名称来推知,使用三国共同开发的155毫米榴弹炮FH-70(三九口径,牵引式),和日本陆上自卫队从国外引进,以作为师火力的FH-70是同一型号的火炮。该炮如果使用普通炮弹,射程4000米,使用火箭增程弹则可达到30000米。

1973年,三国之间交换了备忘录,由德国负担百50%,英国、意大利各负担25%的经费,开始进行研制工作。第一次造了5辆试验车,接着以其试验结果为基础,在第二阶段生产10辆原型自行炮车,在360度回转式的密闭炮塔中,设有炮弹自动装填器,能自动从车体补充弹药。

车体是德国鲍尔雪公司所设计的,主要是以豹—1式坦克的车体为骨干。发动机则与豹—2式坦克属同一体系(一千马力),战斗重量为43吨,所以推重比是23.3马力/吨,超过了74式坦克的数值。弹药箱可容纳30发炮弹,射速高达每10秒3发。

这种自行炮的性能简直是不可思议。制造自行炮和制造主战坦克的情形大同小异,由于制造费用过于庞大,目前仍然停留在试验阶段,还没有开始生产,这可以说是设计上太好高鹜远的结果吧!

英国的比卡斯公司或许认为国际合作无法制造好的自行炮,于是独自开发了GBT-155炮及其炮塔系统。它与“巴尔马利亚”自行炮的结构相同,炮塔全部用钢铁制造,车体可以选用西方国家的M48、世纪型、豹—1式、比卡斯MK3等坦克的车体。

火炮本身具有半自动装填设备,最高射速每15秒可发射3发,正常射速则每2分钟可发射6发,若是一小时连续射击时,平均每一分钟可射击两发,最大射程为24000米,使用火箭增程弹则可达到30000米。

北欧强国瑞典在1966-1968年间,开发一种非常特殊的自行炮叫做博贺士FK-155L/50.炮管正如其名称的数字达50口径,射程远达26000米,该炮拥有炮塔装备及自动装填器等,已经具备了20世纪80年代的装填设备,将14发炮弹采用回型针式的排列更是一大特色,该炮快速射击时可以在一分钟内射击15发。发动机与S坦克(Strv-103)同属柴油发动机和燃汽涡轮机的复合型态,可以说是非常新式而且特殊的自行炮,缺点是战斗重量达51吨。

除了通常的榴弹、火箭增程弹外,也可发射核炮弹。2S1配备122毫米榴弹炮,具有航行水面的能力。

姗姗来迟的前苏联自行炮

前苏联采用的战术一向是以大量的野战炮实施覆盖射击后再以坦克部队攻击前进,所以并不太重视自行炮。虽然制造了不少的自行炮,但是主要是直接随伴步兵部队或坦克部队,以对抗敌人的坦克为任务。这种自行炮德军称之为突击炮,是在坦克固定战斗室正面装备大口径火炮而成的。简单地说,这种自行炮是属于一种反坦克的武器。战后出现了T-54/55及T-62大口径火炮的主战坦克,使这种反坦克武器逐渐失去存在的意义。

前苏联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可能是在1967年6月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后)才认识到自行炮的重要性,并且开始改变其战术思想。在这次战争中,使用苏式牵引火炮实施覆盖射击的阿拉伯部队,被灵活运用自行炮采取机动战的以色列部队打得很惨。从这次战争中,明显看出牵引式的野战炮已经不能适应高速的机动战。

经这次的教训,前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研制2S1及2S3两种“西方式”的自行炮。前者是北约组织代号称为M1974(又秒为SP-74)的122毫米自行榴弹炮,其外形及配置与美国的M109相似,车体使用PT-76水陆两用坦克的零件。这种自行炮为防水结构,所以不必张开沮盘就能航行于水面。据称该车重量16吨,使用280~300马力的V6型柴油发动机,陆上行驶时速60公里,水上行驶时速则为5公里。

火炮似乎是以122毫米口径远射程炮D-30为基础,最大射程据称达22000米,但美国军方人员则认为只有15300米。

2S3是从前称为M1973(或SP-73)的152毫米自行榴弹炮。2S3的火炮以29口径的D-20榴弹炮为基础,最大射程达18000米,若使用火箭增程弹则可达24000米,并且可以发射2吨级的核弹。车体在SA-4“加涅夫”地对空导弹所使用的车体相同,重量24吨,最高时速达50公里。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前苏联至少又开发了三种自行炮,其中一种是暂称为M1975的240毫米自行迫击炮,另外两种是自行加农炮,亦即称为2S5的152毫米火炮,以及称为1975的203毫米火炮。这三种火炮没有炮塔,但是都可以发射核炮弹。

美军在M2步兵战车上加装的120毫米迫击炮今后自行炮将如何演变?预测短期内还不至于发生巨大的改变。如果有变化,主要是在弹药方面(如激光制导炮弹、连发炮弹、红外线、微波制导炮弹、反坦克炮弹、化学弹……等),另外,射控系统(如电脑化、陆上行驶系统、师、军级的野战炮射击指挥系统)等等也可能产生变化。美国陆军的ESPAWS计划主要是打算发展M109的第二代,这个计划不但包括自行炮炮身的改革,也包括了射控装置、指挥网、弹药、弹药补给车等系统的变革。

装甲弹药补给车的重要性经由HELBAT试验获得了证明,M992是利用M109的车体所研制出来的装甲弹药补给车,为了能与M109形成一对一的比例,美国制造了1500辆以上的M992.虽然制造自行炮专用的弹药车需要庞大的经费,但这却是今后各国陆军炮兵武器系统的发展方向之一。

自行迫击炮

在现代战争中,攻击坦克顶装甲的武器,成为热门的反坦克武器。迫击炮经过改进,具有很强的攻顶能力,它一下子提高了身价,受到陆军士兵的热烈欢迎,也使兵器专家们对它另眼相看。

在火炮王国里,迫击炮是门丁最为旺盛,接收新技术成果很快,生命力甚强的大家族。自行迫击炮是现代迫击炮的最先进的代表。

自行迫击炮保持了迫击炮的迫击特色。迫击炮是一种以坐钣承受后座力,进行高射界射击,并发射尾翼弹的曲射火炮。它结构简单,重量相对轻,机动性强,而且具有发射速度快、弹道弯曲、落角大、射击死击小和杀伤力大的特点和造价低的优越性。世界上还没有哪种炮的名字能像迫击炮那样形象表达出自身的性能和特点。如迫近射击,从障碍物这边射到那边;自炮口装填炮弹,依靠炮弹自身下滑而强迫击发。

迫击炮以口径大小来分,口径不足80毫米,约重15公斤左右的称作轻型迫击炮;口径在80毫米以上又不超过100毫米的称作中型迫击炮;口径在105毫米以上的称作重型迫击炮。自行迫击炮属于重型迫击炮。

自行迫击炮装置的迫击炮以炮管长短结构形式分长身管迫击炮,短身管迫击炮和两段式身管迫击炮三类。炮管内壁状况不一,有线膛迫击炮和滑膛迫击炮两种。

装甲机械化是现代陆军的一个重要特征。徒步步兵变为装甲步兵,许多支援武器也转向装甲化、自行化。中、重型迫击炮不能不跟上。况且迫击炮弹道高,易暴露炮位,遭敌武器反击,也只有实现装甲化、自行化,增强防护力和机动性,才能提高战场生存力,更好地发挥火力支援装甲步兵的作用。

发达国家陆军已经装备并正继续发展装甲自行迫击炮。这些装甲自行迫击炮设置全封闭装甲炮塔,采用轻便装甲车底盘,安装射击稳定性好的低后座力迫击炮,具有装甲车辆的机动能力和三防措施。德国的“美洲狮”式120毫米自行迫击炮,英国的RO2003式120毫米自行迫击炮,法国的TMR81式81毫米迫击炮,以色列的“索尔塔姆”120毫米自行迫击炮,俄罗斯的2C9式120毫米自行迫击炮,是目前国际上最有影响的装甲自行迫击炮,反映了重型自行迫击炮的发展趋势。

自行迫击炮弹种的发展转向反装甲和多功能。

弹道弯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使迫击炮特别适合从装甲最薄的顶部攻击坦克装甲车辆,因而被兵器专家选入攻顶装甲武器行列,正在成为致命的反坦克武器。

迫击炮膛压低,容易安装高灵敏度的引信和制导装置,这个条件利于迅速发展有寻的能力的反装甲迫击炮弹。现今世界上有寻的能力的末制导迫击炮弹,百花齐放。如瑞典的“林”式120毫米弹红外寻的,英国的“灰背隼”81毫米弹主动毫米波寻的,德国的“鸢”式120毫米弹激光半主动寻的,法、英合制的“鹰狮”式120毫米弹毫米波雷达寻的。

“林”式和“灰背隼”式被行家推崇。它们分别具有5000米和8000米的射程,炮弹在飞行中继续对目标扫瞄,显示中远程反坦克能力,在诸兵种合成部队中用于填补反坦克装甲武器之间的空白,且无损迫击炮发挥其他作用。一向在迫击炮上落后的美国想后来居上,研制了一种光纤制导120毫米灵巧迫击炮弹,弹上传感器有高性能的电子传感系统,战场上的电视图像由可靠性强的光纤装置传给射手,命中率高。

反装甲子母迫击炮弹是一种大威力的反装甲迫击炮弹。母弹爆炸后,众多子弹高速射向目标,击穿步兵战车顶装甲,穿甲后效也高,弹体破片在子弹覆盖面积之外还有杀伤作用。南非研制一种将反装甲子母迫击炮弹与制导迫击炮弹结合在一起的120毫米末制导子母迫击炮弹,引起了国际兵器界的注意。

反装甲迫击炮弹的发展,也促使普通迫击炮弹丸提高战斗作用和不断发展新弹种。空心装药破甲迫击弹用于直接瞄准射击,火箭增程迫击炮弹能提高射程,延期抛射迫击炮弹能先钻入地内到预定时间后再跃起爆炸,杀伤布雷迫击炮弹能封堵敌人通路,电视迫击炮弹能用弹上电视摄像机进行近距离侦察。美国的迫击炮弹采用M734多用途引信,具有空炸、近炸、触发和延期4种作用方式,能代替15种现用引信,增大了杀伤效能。

自行迫击炮火控系统电子化进展较快。当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和数控技术进入军事领域后,迫击炮上很快有了体现。先是射击指挥由电子计算机代替了射表、指挥尺和图板,继而伴随装甲自行迫击炮发展,又装备了更为先进的自动化定位及火控系统,它包括火控计算机、导航定位仪和自动瞄准系统,使迫击炮加快了火力反应速度,提高了命中精度和自主作战能力。

如英国的“莫曾”迫击炮计算机系统,既可迅速计算射击诸元,又能对气象条件、点火温度和标高差导进行精确修正,还能在转瞬间依据射击需要改变和修正弹道程度,因而大大提高了迫击炮命中率和杀伤力。

自行迫击炮运用了新隐身技术。迫击炮弹道弯曲,弹丸在空中飞行时间长,很容易被敌方雷达发现,遭受攻击,使其火力作用和生存力受到削弱、限制。为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新式迫击炮采取了对抗雷达探测的隐身新招。

涂料吸收雷达波,即在迫击炮弹尾翼涂一层能吸收雷达波的涂料,这种涂料是新化工合成技术的产物。它“吃”了照明弹上的雷达波,敌方雷达的“眼睛”就模糊了,无法捕捉住目标。

射弹藏身。迫击炮弹的弹药拿出后可装入金箔条制成干扰弹,这种干扰弹能分散、扰乱敌方的雷达波,致敌徒劳无功。或者发射专制的迷盲弹。让敌方激光传感器失效。也可通过发射红外烟幕弹,掩护自己攻击或撤离危险地区。

在1985年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2C9式120毫米自行迫击炮首次公开亮相。2C9为工业编号、原苏军管它叫C0-120式自行火炮。

这种自行迫击炮具有多功能,既可在暴露的发射阵地上像加农炮那样进行直瞄射击,也可在隐蔽发射阵地上像榴弹炮那样打击目标,又可在峡谷或山沟内像传统的迫击炮那样进行间瞄射击。它主要用来歼灭和压制工事内和暴露配置的有生力量和各种装甲、非装甲目标。

它采用BMД伞兵战车的底盘,但加长了车体。车长和驾驶员位于车体内前部,驾驶员在中央,车长在左侧,驾驶员舱门处有3具潜望镜,车长舱门处有2具潜望镜和1具望远镜。炮塔下方的车体中部是战斗室,内部放置弹药架。动力传动室位于车体内后部,用密封隔板与战斗室隔开。

2C9式120毫米自行炮战斗全重仅8吨,适宜装备快速反应部队和空降机降部队。公路最大行驶时速60公里,最大行程500公里。由行军状态转入战斗状态仅需30秒钟,有均质装甲防护和“三防”装置。

它的武器主要是一门120毫米加长身管迫击炮,能发射榴弹、破甲弹等数个弹种。发射榴弹时最大射程8.8公里。

2C4式240毫米自行迫击炮装备重型装甲机械化部队炮兵旅。士兵称作CM-240自行迫击炮,20世纪70年代初服役至今。它配置自动装弹机构,能迅速装填炮弹。底盘由ΓM3履带式布雷车底盘改制而成,240毫米后膛装填迫击炮安装在底盘后部。能发射大威力的爆破榴弹、核弹、化学弹等多个弹种。这种炮的最小射程800米,最大射程12.7公里。

2C23式轮式120毫米自行迫击炮以机动强见长。它的行驶最大时速80公里,最大射程与2C9式履式120毫米迫击炮一样,达8800米,机动性优越,然而其全重达14.5吨,体积也大,俄军空降师不便装备,可轻型装甲部队当作宝贝,加速装备。

120毫米自行迫击炮将成为21世纪迫击炮发展的重点,同口径迫击炮弹会成为最为发展潜力的迫击炮弹。

钢铁的巨人——坦克

1916年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在索姆河畔。联军方面突然冒出了一种钢铁怪物,横冲直撞,刀枪不入,直杀得德军士兵目瞪口呆,晕头转向。

这个怪物便是现代陆战的主力坦克。由于它外形酷似一个巨大的箱子,英国人便按他们的幽默方式称其为“水箱”,水箱的英文叫法是“tank”,译成汉语便是“坦克”。索姆河一战,是坦克首次参加实战,当时参战的坦克数量虽然不多,但却初露头角,显示了它的强大威力。

坦克一经问世,便展现了它的过人之处,深得诸路兵家的青睐。特别是德军更是如获至宝,在德国坦克名将古德力安将军的游说下,希特勒立即下令组建起了装甲突击部队,这就是后来声名远扬的“豹师”。

1939年9月1日,德军6个装甲师、2800辆坦克组成的3支突击军团,在大批飞机掩护下,一路杀气腾腾,越过波德边界,展开了战争史上第一次机械化部队大进军。德军凭着装甲突击兵的优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一周内占领了波兰,世界为之哗然。

1941年6月22日,德军又出动了4300辆坦克及数千架飞机,很快就占领了前苏联的大片领土。前苏联人以牙还牙,奋起反击,并研制出了比德国更先进的坦克,他们在这场坦克大战中取得了优势,最终以雄伟之师攻占了纳粹德国的老巢柏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坦克战并没有停止。在朝鲜战场、越南战场和几次中东战争中,坦克依然独领风骚,一而再、再而三地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反坦克导弹异军突起之后,坦克才锋芒稍敛,不再如以前那般神武。

坦克之所以能长期在各种陆战武器中称王称霸,是与其强大的火力、高度的越野能力和坚强的防护性分不开的。当今世界上数得出的优秀坦克,莫不在这三方面具有卓越的表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坦克火炮的威力越来越大,各国先进的主战坦克,炮弹出膛时的速度相当于音速的5倍,具有极强的穿甲能力。坦克跑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快时可赶上火车。至于坦克的装甲防护能力,专家们更是煞费苦心,为现代坦克设计了各式各样的防弹“外衣”。

如此看来,坦克还将在今后的战场上大显神威,成为坚不可摧的战争利器。

美国M1A1、M1A2系列主战坦克

提起M1A1主战坦克,人们总联想起首次投入实战的M1A1在海湾战争中的非凡不俗的表现。

1991年2月24日,美国铁军王牌第7装甲兵团,在反坦克武装直升机、空中强击机的支援下,力克伊拉克精锐的共和国卫队,一举击毁伊军坦克1350辆、装甲输送车1224辆。而第7装甲兵团仅损失M1A1坦克9辆,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在陆战中M1A1主战坦克表现出了高超的战斗力和生存力,这与美军以乘员的生命安全和环境舒适为优先顺序的设计思想是分不开的。因此,防护能力强,除具有先进的复合装甲外,并采取了隔舱化结构,防爆板装置、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等多种有效的防护措施,使M1A1主战坦克在海湾战争中的毁伤率降至最低程度。

特点之二是使用大口径滑膛炮和新型穿甲弹,射程远,穿甲能力强,火控系统性能优良,火炮首发命中率高达95%。即使在行进中也能达到90%的首发命中率。M1A1主战坦克采用的是由德国设计的大口径120毫米滑膛炮,火控系统包括激光测距仪,计算机战场管理系统,可随时处理风力、温度、弹药类型、车辆运动和探测传感器的各种信息。装备的热像仪使得M1A1坦克车长和炮手可在昼夜、烟、雾情况下看到T-72坦克,而T-72却没有这一优点。先进的光电火控系统和强大的炮弹威力,使M1A1主战坦在较远的距离上获有更高的射击精度,T-72坦克虽然轻20吨,125毫米巨炮比M1A1120毫米大,但精度较差。

特点之三是采用大功率燃气轮发动机和先进的传动、行动操纵装置,使坦克具有很高的战术机动性和战场灵活性。“沙漠风暴”中的美国士兵们对M1A11100千瓦的燃气轮机的性能大加赞扬,称之为“极好的发动机”,具有高达66.8公里/时良好的越野速度和加速度。在100小时的地面战争中,第7装甲兵团第3装甲师的300辆坦克快速推进270公里,无一出现故障,其战备完好率仍达97%。

特点之四,“三防”措施周密有力,能够在核、生、化恶劣环境下长时间地作战。在M1A1主战坦克上安装上一个使炮塔内部增压的系统可阻止污染了核、生、化剂的空气漏进炮塔中。当使用这一系统工作时,乘员就穿上冷气背心——在使人窒息的沙漠高温下,无疑是一种天赐恩惠。

美军继续订购的641辆M1A1,将于1993年4月交付使用。由于在海湾战争中颇佳的表现,使其对潜在购买国具有吸引力,现沙特订购456辆M1A1,埃及订购555辆M1A1.

美国M1A1主战坦克自诩拥有世界上第一流主战坦克的美国陆军,为保持在未来战场上的绝对技术优势,已在1991年将10辆M1A1主战坦克改进成全新性能的M1A2主战坦克,并制订了订购112辆M1A2主战坦克计划。

M1A2除具有M1A1坦克所公认的优良特性外,采用了故障容限式车辆电子系统,使其设备的生存能力明显提高。此外,改进了目标探测和火控系统,不仅具有规避机动目标跟踪能力和反直升机的能力,同时也使火炮的威力大增。

当然最核心的改进是安装了车辆电子系统,它包括新式车长独立用的热像观察仪、单通道地空无线电台,车长综合显示仪,定位导航系统,发动机数字式电子控制装置和驾驶员综合显示仪。

拥有全新性能的M1A2主战坦克,美国陆军期望其装备在战场的优势能持续到21世纪。

M1A2坦克性能指标

战斗全重63.5吨,乘员4人。发动机功率为1100千瓦,最大速度67.6公里/时,最大行程412公里。车长7.61米,车宽3.65米,车高2.375米。

120毫米滑膛炮配用M827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M830型多用途弹,弹药基数40发。火控系统为指挥仪式,包括车长独立热像仪,带二氧化碳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的炮长稳像式瞄准镜。

车体和炮塔正面,车体两侧裙部采用由铝增强塑料,网状贫铀合金构成的复合装甲。车内装有车辆间综合信息装置,自身位置标定和导航装置。

英国“挑战者”主战坦克

1991年6月,一场历时数年,牵动4国4方的坦克采购大战终于落下帷幕。英国以“肥水不流外人田”而选中自家的“挑战者”2坦克。因为是军火生意,各家都把研制的最好坦克拿出来竞争,力求中标取胜。参赛的“挑战者”2,M1A1“豹”2改进型和“勒克莱尔”都绝非等闲之辈,“挑战者”2能排异夺魁,除贸易保护主义因素外,与“挑战者”2出色的防护性能和先进的火控系统以及“挑战者”1坦克在海湾战争中出色的表现密切相关。

英军派往海湾的“挑战者”1坦克确实是伊军苏制T-72坦克强有力的挑战者,不仅反映出良好的作战性能,而且其适用性达到95%。素有“沙漠之鼠”美称的英军第7装甲旅和第英国“挑战者”主战坦克4装甲旅的157辆“挑战者”I型主战坦克和135辆“勇士”装甲运兵车,在1991年2月25日与科威特城内的伊军遭遇,全速前进的“挑战者”1坦克,迅速消灭了伊拉克装甲预备队;夜晚11点又大战伊军第12装甲师,并一鼓作气攻克敌第6装甲师。旭日东升时,英军已横跨科威特城,到达指定地点。“挑战者”1型消灭了300辆伊T-72坦克,而己方却无一辆受损。难怪英军第17装甲旅长帕特里克·科丁准将在海湾100小时的地面战争结束后不久,就自豪地说:“挑战者是为战争而造的,而不是为了竞争……”。

1990年秋生产出9辆样车,1991年被选定为“酋长”的替代车型,预计采购量为330辆的“挑战者”2型主战坦克,除采用在“挑战者”1型上已得到充分验证的新技术,如先进的“乔巴姆”装甲;炮塔正面大倾角布置;加上车重超群,战斗全重625吨,装甲防护堪称一流;严密的NO。15MK1型三防装置与坦克炮弹置于炮塔座圈以下,可谓防护多重保险外;还进一步加强了炮塔顶部攻击的防护性,采用了更新型弹种120毫火口径炮弹,同时改进了火控系统,采用完全由计算机控制,光学/热成像/激光测距仪/火控合一的稳定式瞄准镜,新的TN54型传动装置,机动性也大大提高。可以说改进后的“挑战者”2型是世界上最精良主战坦克之一,其中标夺胜就不言而喻了。

“挑战者”2坦克性能指标

战斗全重62.5吨,乘员4人。发动机功率为895千瓦。最大速度56公里/时,车长(炮向前)11.6米,车宽3.5米,车高2.5米。

主要武器为L30型120毫米线膛炮,配用贫铀穿甲弹,弹药基数64发。火控系统包括数字式弹道计算机,带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的稳定式瞄准镜,火控双向稳定器。

车体和炮塔采用“乔巴姆”复合装甲,车内有三防装置和空调装置。

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

早年,英国禁售以色列依赖甚深的“酋长”坦克,以色人经过近20年的卧薪尝胆,于1970年研制成功,1979年交付部队使用,具有独特风格的得意之作——“梅卡瓦”MK主战坦克。“梅卡瓦”意指古代犹太人乘的马拉战车,以色列人希望“梅卡瓦”再现当年大气磅礴的雄姿。

“梅卡瓦”称得上是世界上防护能力最强的坦克,突出防护特点之一是采取发动机,传动装置,油箱等前置的布置方法,从车首至战斗室共有五层装甲防护,车体后端有两扇门,两旁有蓄电池和三防装置。防护特点之二是,车体四周,炮塔周壁几乎都是二层或三层间隔装甲,对空心装药破甲弹及动能弹都有良好的防御效果。防护特点之三,是将全部弹药储放在位于车体后部的用特种材料制成的防火箱内,使弹箱在1000℃高温下持续1个小时,保护弹药不被引爆。再有就是为确保乘员安全,配备了自动灭火和防爆装置。

“梅卡瓦”的多种防护措施,经受住了1982年黎巴嫩战争的考验,表现出很强的生存能力。在整个战争中投入的300辆坦克中,只有10辆被打坏,车内乘员无一人死亡,甚至有一辆坦克是被连续命中37发炮弹。这10辆坦克在不到2天的时间就得到了修复。

一般在战场上坦克发动机被破坏率占被打坏坦克的70%,而有厚装甲防护的“梅卡瓦”坦克的发动机确没有一台被打坏。通常被击中的坦克有30%要起火,起火后有85~90%的坦克将全部烧毁。“梅卡瓦”坦克被击中后只有15%起火,而且无一全部烧毁。由于采用隔舱化,设有装甲防护的自封式油箱和防火弹药箱,使得造成二次破坏效应的概率降至最小。

除此之外,“梅卡瓦”用105毫米炮击毁了9辆苏制T-72坦克。通过以色列用自制的105毫米脱壳穿甲弹将T-72复合装甲击穿的战例,使人们对以寡敌众,以质胜量的以色列人为什么叫做沙漠中的仙人掌有了更深的了解。

融合5次实战经验(4次中东战争和黎巴嫩战争)研制出的“梅卡瓦”3型于90年代装备部队,主炮采用120毫米滑膛炮,坦克正面及两侧挂装有模块化特种装甲,“埃尔比特”数字式火控系统包括激光测距仪,回旋稳定瞄准器,弹道计算机、电动油压式炮身固定装置等一级精品。

“梅卡瓦”主战坦克的性能指标:

战斗全重60吨,乘员4人。发动机功率为895千瓦。最大速度60公里/时,越野速度40公里/时。最大行程500公里。车长(炮向前)8.63米,车宽3.72米,车高2.64米。

主要武器是120毫米滑膛炮,弹药基数62发,辅助武器中有1门60毫米迫击炮,采用扰动式火控系统。

动力装置前置,起辅助防护作用,采用模块式结构的特种装甲。车内装有三防装置,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及威胁预警装置。

德国“豹”2主战坦克

1977年,由德国独立开发的120毫米滑膛炮配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弹,使用数字式弹道计算机带激光测距仪,热像仪火控系统,间隔式复合装甲,单位功率每吨相当于20多马力的第三代主战坦克——“豹”2式问世。

“豹”2式的设计与生产不是出于一家公司,而是多家公司携手合作而成,充分体现了大协作精神。例如:克劳斯——玛菲公司负责总体设计与计划实施;车身,炮塔由克鲁普·马克公司负责;主炮、机枪由莱因金属公司制造;发动机由MTU公司承担;火控系统则由AEG德律风根和克鲁普·亚特拉斯公司制造。

虽说是多家公司各自承包,但生产出的“豹”2式在现有坦克中,确被公认为最具均衡性,性能最为优秀的现代坦克,可见德国各公司技术的精湛与配合的默契。

著名莱因金属公司研制的120毫米滑膛炮,装有立楔式炮门和液压半自动装弹机,配用半可燃药筒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采用能自动计入内外弹道影响数据的综合电子火控装置,单独稳定的车长周视潜望镜,炮长用体视激光测距瞄准镜和夜视瞄准镜。这种先进的火控系统使“豹”2式在加拿大“银杯”射击大赛上技压群芳,一举夺魁。

MTU公司MB873Ka501大功率柴油机,加速性能好,燃油比耗量低,单位功率可达21千瓦/吨,因此,豹2型主战坦克反应敏捷、快速灵活,机动性能高超。

德国“豹”2主战坦克“豹”2式的车体和炮塔均采用有良好防弹性能的复合装甲,由两层金属板夹一层陶瓷构成,防弹能力强。车体两侧设有裙板,对行动部分及侧装甲进行保护,车体内采用隔舱化结构。并设有三防装置。

“豹”2式主战坦克性能指标

战斗全重55吨,乘员4人。发动机功率为1050千瓦。最大速度72公里/时,越野速度55公里/时。最大行程520-540公里。车长(炮向前)9.47米,车宽3.54米,车高2.49米。

120毫米滑膛炮配用尾翼稳定脱克穿甲弹和多用途弹,弹药基数42发。火控系统为指挥仪式。

车体和炮塔采用间隔式复合装甲,配有集体式三防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

前苏联T-80主战坦克

几十年来,前苏联一直是世界上生产坦克数量最多的国家,号称“坦克王国”。随着东欧剧变,“华约”消失,苏联解体,苏军主战坦克的装备数量将要大量削减。前苏联要把坦克装备数量维持在欧洲常规军队条约允许的水平上,估计所需最低年平均产量只能到800辆。

T-72主战坦克是前苏军装备最多的战后第三代坦克。其外形结构采用倾斜角度很多的倾斜甲板形式,极扁平的铸造炮塔。采用125毫米巨炮口高初速的滑膛炮,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等多种弹种,穿甲弹的弹芯由钨合金或贫铀合金这类重金属材料制成,具有很强的侵彻力,能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重型装甲。炮弹的装填由自动装弹机完成,威力大,火力猛是T-72坦克突出的特点。

第4次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的资料表明:T-72坦克装甲防护力不足以抵御带空心装药破甲弹头的反坦克导弹,更防不了美制M829A1式贫铀弹芯的攻击,在伊军被毁的T-72坦克中,除被穿甲弹击穿产生二次破坏效应被炸毁的外,其他绝大多数被动能弹芯击穿了炮塔和车体的结合部。有的将整个炮塔打翻掀起,或呈倒立状,或歪斜在一旁。

1990年5月9日在莫斯科胜利节阅兵式上出人意料地展示了T-80新型坦克。作为前苏军“坦克舰队”中“旗舰”的T-80坦克,明显地在提高防护力方面下了功夫:首上甲板装有模块动态反应装甲,炮塔前部装有反应式附加装甲,炮塔顶部铺有反应式附加装甲。

采用新型火控系统,有炮长夜视仪,弹道计算机和炮射激光制导导弹,该弹射程达5000米,具有极高的首发命中率。新火控系统提供了行进间射击运动目标的能力。采用2A46M-1型125毫米滑膛炮,动力装置为一台新研制的6缸二冲程735KW柴油发动机。

海湾战场东西方坦克对抗中,T-72败北的惨局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前苏军心里。尽管经济问题困扰着前苏联,但可以预测,前苏联不会轻易放弃军火贸易这块市场,也不会心甘情愿地咽下败给M1A1坦克的这口窝囊气,而是会吸取教训,在坦克质量上下狠功夫,待来日再一洗雪耻。

T-80主战坦克性能指标

战斗全重46吨,乘员3人,发动机功率为735千瓦。最大速度70公里/时,最大行程370公里。车长(炮向前)9.60米,车宽3.58米,车高2.20米。

采用125毫米两用炮,可发射三种分装式尾翼稳定弹和“鸣禽”反坦克导弹,炮弹基数40发,配用自动装弹机。火控系统包括火炮双向稳定器、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微光夜视仪等。

车体前部采用新型复合装甲,车体和炮塔前部为反应式装甲。车内装集体式三防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

日本90式主战坦克

日本走的是循序渐进的坦克发展道路。先是仿制,引进国外的技术,后在凭借自己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光电子技术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主战坦克能力。

日本视坦克为陆战决战兵器,所以在发展地面常规武器中,总把坦克列入首位。1990年装备了世界最昂贵的豪华型第三代90式主战坦克,价格为250亿日元。从1993年又开始研制全面体现高技术型的第四代主战坦克。

90式主战坦克采用了坦克家族中的中坚,众人看好的“豹”2及M1A1系列布局。主炮口径为120毫米滑膛炮,并设有自动装弹机,配用120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空心装药破甲弹,在2000米距离内,可穿透300毫米—600毫米厚的装甲。配用120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空心装药破甲弹,在2000米距离同,日本90式主战坦克可穿透300毫米2600毫米厚的装甲。火控系统为指挥仪,包括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热像仪及独立稳定式瞄准装置等高科技产品,可进行精确的行进间射击。

采用ZG系列二冲程,水冷式柴油发动机及液气变矩器和静液转向机构的自动传动装置,使其一跃而成为世界级水准的主战坦克。

对90式坦克提出的防护要求是,要能在1200米距离上承受住120毫米坦克炮弹的打击。因此,车体正面和炮塔前部都采用了复合装甲或间隔装甲,复合装甲的结构是:将陶瓷铝合金等材料镶嵌在两层钢板之间。实现车内隔舱化,并安装有防爆板装置。行动装置采用扭杆与液气混合式悬挂机构,能使车体前倾后仰,以增大火炮的仰角。

90式主战坦克的性能指标

战斗全重50吨,乘员3人,发动机功率为1050千瓦。最大速度70公里/时,最大行程300公里。车长(炮向前)9.7米,车宽3.4米,车高2.3米。

主要武器是德国120毫米滑膛炮,配备自动装弹机。火控系统为指挥仪式,包括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热像仪。

车体正面和炮塔前部采用复合装甲或间隔装甲,车上装有激光探测报警装置,三防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

行动装置采用扭杆与液气混合式悬挂装置,能使车体前倾后仰,以增大火炮俯仰角,适应日本国土多山的地理环境。

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

进入20世纪90年代,瑞典陆军明确表示:需要200余辆新型主战坦克,以替换其装甲部队现装备的300辆老式的S坦克。这一信息,立刻引起世界上最著名的四家坦克制造公司:法国GIA公司(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德国克劳斯——玛菲公司(“豹”2式主战坦克),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地面系统分公司(M1A1艾布拉姆斯)及英国维克斯防御系统分公司(“挑战者”2)的竞相角逐。

1991年GIA公司将第一批生产的“勒克莱尔”新型主战坦克交付法国陆军,预计从1991年开始至2000年法国陆军要采购1000余辆“勒克莱尔”主战坦克,1997年前将装备法军陆军200辆“勒克莱尔”主战坦克。

在四大竞争对手中间,“勒克莱尔”是最轻和最紧凑的一种车型,由于采用横置MTU883系列的1500hp柴油发动机和伦克HSWL295型自动传动装置,因此比“豹”2M1和“挑战者”2现安装的动力机组约缩短1米,重量约减少3.5吨。而且还是惟一一个具有3人乘员组的车辆,它的驾驶员位于车体左前方,车长在炮塔左侧,炮塔在右侧,动力装置置后,采用隔舱化结构。

采用的新型动力机组,使“勒克莱尔”的加速性极好,能在5.5秒内,从0加速到32公里/时,高度的机动性,使其能迅速改变战场上射击位置。

主炮为120毫米滑膛炮、自动装弹机、火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配有热T-80坦克炮塔顶部也装有反应装甲,可对付顶部攻击武器护套和炮口参考系统,火炮射击后压缩空气将烟尘从炮管内排除掉。具有1750米/秒的高发射初速。同时一种反直升机的贫铀弹芯正在研制中。

车体和炮塔采用弧形模块式复合装甲,顶部防护得到加强。

先进的火控系统使得“勒克莱尔”能在60秒内捕捉6个不同目标并自动跟踪,首发命中率高达95%。双稳定的“萨吉姆”(SAGEM)HL70昼夜/热像瞄准镜和激光测距仪使车长可进行全景探测和目标捕捉。“最令”勒克莱尔“引以为豪的是首次在主战坦克上安装了”自动战场管理系统及数字式多路传输数据总线,使主战坦克的指挥自动化水平提到一个更高层次。

“勒克莱尔”主战坦克性能指标

战斗全重53吨,乘员3人,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00千瓦,单位功率为20.8千瓦/吨。最大速度为71公里/时,最大行程550公里。

采用120毫米滑膛炮,配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弹,弹药基数40发。采用自动装弹机。火控系统为指挥仪式,包括数字式弹道计算机,稳像式瞄准镜,激光测距仪,热像仪多种传感器和火炮双向稳定器。

车体和炮塔的大部分采用模块式复合装甲,顶部防护得到加强。

车内装有集体式三防装置、自动灭火装置、激光探测报警装置,并率先采用了战场管理系统和数字式多路传输系统。

装甲运兵车

装甲运兵车(APC)的目的在于将步兵完全运到战场,让步兵能够跟随坦克攻击前进,以便支援坦克的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陆军才真正体会到这种车辆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坦克确立了陆上兵器的主力地位之后,不再是掩护步兵用的武器,而是一种机动突击前进的利器。这种战术思想定型之后,追随坦克攻击前进的装甲运兵车就愈发重要了。

在这一战术构想下所制造出来的车辆称为APC。为了使这种车辆具有追随坦克的越野动性,特别将轮子做成履带式。虽然它的性能无法和坦克相比,却也拥有某种程度的防护能力,可以保护步兵免受机枪子弹或炮弹破片的伤害。并且为了自卫及给予下车后在战场展开的步兵火力支援,APC上装有一至二挺7.62至14.5毫米口径的机枪。

该型车辆可以容纳的步兵人数是步兵部队最基本的单位人数,亦即一个步兵班的人数。一个步兵班10-12名,再加上驾驶员、机枪手各一名,最多可以搭乘12-14名兵员。步兵可以打开车顶的舱盖,探出身子来用自己所携带的武器(如步枪或枪榴弹发射器等)进行射击,然而战场上机枪子弹或火炮弹片到处横飞,危险万分,实在无法进行这种车上射击。

因此搭乘APC的兵员,在下车之前,必须在车厢中缩着身子,低着头,一直忍耐噪音、振动以及或许会中弹的恐惧感。

APC也因此被取一个外号叫做“战场计程车”,因为乘客什么事都不能做,只能乖乖地坐着而已。

普通的计程车,乘客可以看到车窗外,至少车子跑到那里都可以知道,然而许多APC连步兵观看车外情况的设备也没有,如果车长(班长)没有事先好好说明情况,步兵下了车之后,无法立刻把握情况,只好瞎闯乱撞了。

美国的M113以及其前身M59、英国的FV432、澳大利亚的4K7FA、日本的60式装甲车都是属于“战场计程车”型的APC。

APC由于上述的缺点,所以新的设计在车厢中装上潜望镜或防弹玻璃的观察窗,以便能够看到车外的情况。但是APC的设计者认为如果可以看到车外,可以看到敌人的话,想拿起携带的武器对敌人射击乃是人之常情,因此他就顺便在车上加装可以将武器(大多是步枪)伸出来射击的射孔。

美国陆军当局认为这是一种步兵不用下车就可以作战的新型战斗车辆,因此觉得非常有兴趣。甚至有人想更进一步在该车上加装20毫米以上的机炮,以便给下车展开战斗的步兵予火力支援,或者是对敌方的APC加以痛击。这种想法所持的理由是:敌方的APC和我方的APC遭遇时,如果没有攻击对方的武器,那只能干瞪眼,与敌方的侦察机和我方的侦察机相遇后,为了要击落对方的侦察机,才产生战斗机的道理一样的。

可以搭乘步兵实施战斗而且装备强大火力的新式APC就在这种概念之下诞生了,这就是今天的“步兵战车”(IFV)。

既然是战斗车辆(不管是不是步兵用的车辆),防护力当然是愈坚强愈好。IFV如果和坦克协同作战或采取和坦克相同的运用方式,那么它所面对的危险程度将和坦克没有两样。IFV如果采用与坦克相同程度的装甲防护,至少在理论上不会产生矛盾。其实IFV由于搭乘的人员比坦克多,更应该比坦克实施更坚强的防护才对。

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有一种理论基础薄弱的观念认为IFV应该比主战坦克轻而便宜。

由于这种观念作祟,IFV的装甲防护力比坦克脆弱得多。惟一的例外是以色列的“加伯列”战车(严格地说,此型战车不能称为IFV)。“加伯列”的车厢内可以容纳五至六名步兵,但是前提条件是必须先卸下主炮的预备弹药。事实上“加伯列”并不是常常兼当主战坦克与IFV(或APC)的战斗车辆。

如果车辆要减少重量,往往会考虑使用铝合金的装甲。铝合金的装甲是APC(M113)的主要装甲材料。现在的IFV的大部分使用这种材料。

所谓铝合金装甲是以铝为基础,熔合亚铅及镁以后,经过热处理而完成的产品。具有代表性的是铝5083,这是现在美国陆军最新型的IFV当中,生产的M2的基本材料。

M2车体重要部分的表面上,另外再铺上一层弹性较好的铝7039.比M2稍后制造的英国MCV80,车身上使用此种7039铝合金的部分更多。

也有些IFV以防弹钢板为主体。例如前苏联的BMP-1/2前上部驾驶室的舱盖为铝和镁的合金,其他部分是钢板。而且容易中弹部位与不容易中弹部位的材料品质有所区别,以便降低制造成本。

IFV的装甲无法像坦克那样,做成几十毫米的厚度,因此必须尽量形成倾斜,以增加等效厚度,如果倾斜度够的话,还可造成跳弹的现象。因此在打造车身装甲时,常常会考虑到避弹的功能。在这一方面,设计最好的可能是苏联的BMP。它前面的装甲虽然只有七毫米的厚度,可是由于形成80度的倾斜,对于水平飞来的炮弹,却可以形成相当于37毫米装甲的防护力。

在车身上安装二层或三层装甲,并且在各层装甲之间保持空隙,也是不增加太多重量而提高装甲防护力的好办法。最近有很多IFV纷纷采用这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会造成车体的大型化。虽然可以使用层压的装甲或复合装甲来改善这个缺点,但是由于重量与成本的限制,目前几乎还没有被采用。

最近用飞机、大炮、导弹等武器由车顶正上方攻击坦克的情形相当多,因此从前比较受到轻视的车顶,现在也必须注意它的防护功能。IVF的装甲,就在这种情形之下,有愈来愈强化的倾向。

这种装甲强化的倾向使得车辆的重量逐渐增大。事实上谁也没有理由去反对IVF达到和主战坦克相同的重量。阿根廷的TAM坦克和VCTP的结合是重量相似的主战坦克和IFV结合的例子。但是一般基于价格及补给运输的考虑,往往把IFV的重量制造得比主战坦克轻。

现在IFV当中最重的是28.2吨的德国造MICV,其次是23.5吨的MCV80,接下来是22.3吨的M2.这些型号的IFV的重量相当于以前中型坦克的重量。但是在其他国家,十二至十四吨左右的重量则比较受欢迎(例如荷兰的YPR-765、前南斯拉夫的M80等)。

虽然IFV的重量要比主战坦克轻,但却必须要求它和主战坦克具有同等的机动性。由于IFV必须和主战坦克共同作战,所以它的机动性受到主战坦克机动性的左右。在定量表示战斗车辆机动性指数所使用的数据中,有一项是以战车重量除发动机最大马力所算出来的“推重比”。实际上推力计算是以传送到驱动轮的马力为基准,随着传动装置或悬挂(减震)装置的不同,也可使机动性起很大的变化,对于这一点我们姑且不加深究。

最新主战坦克的“推重比”是以30马力/吨为目标。如果IFV重量增加的话,发动机的马力必须相应地增加。基于这个理由,才抑制IFV的重量,以免降低它的机动性。

在战场上和“豹-1”式坦克共同作战的德国MICV,其“推重比”是21.3马力/吨,随同AMX-10P的是19.3马力/吨,和“挑战者”坦克共同驰骋战场的英国MCV80则是23.4马力/吨。美国的M2只有23.4马力/吨。美国的M2只有23.5马力/吨,因此机动性比30马力/吨的M1要差。这是由于M2超重的后果。

与M2情形相反的是日本的73式装甲车。74式坦克“推重比”只有18.9马力/吨,而73式装甲车的“推重比”却有22马力/吨。M113如果和M60坦克共同运用的话,M113的机动性也是相当优越的。从整体上看来,最近战斗车辆用的柴油发动机有显著的改进。IFV在重量、容积上纵然受到限制,但是要获得较大的“推重比”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悬挂(减震)装置近年来也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扭力杆的性能改进后,可以不再使用昂贵而复杂的油压方式。例如英国MCV80的扭力杆拥有四百毫米的垂直活动距离,美国M2的转轮也可以上下活动356毫米。

虽然IFV目前已能很轻易地获得高度的机动性,但是搭乘的人员却难免受高速行驶时所带来的颠簸。机动性愈高,搭乘人员反而愈容易疲劳。MCV80战斗车的步兵座位上虽然装有安全带,以确保搭乘人员的安全,但是步兵系紧安全带时,根本就无法从车内用步枪来射击敌人,因此IFV的机动性无限制地提高,究竟有没有意义?这是很值得军事家深思的一个问题。

同样值得探讨的是IFV的兵器装备。现在的IFV,一般都是装备二十毫米以上的机炮。前苏联的BMP-1则装备73毫米的低膛压炮。但是这种炮由于初速低,弹道不稳定,命中率很差,而且是由一位炮手来操作,所以发射速度相当慢。基于这个原因,BMP-2已将机炮的口径改为30毫米。

德国MICV的机炮口径是20毫米,目前正计划更新为25毫米,以便对付IFV。美国的M2所配备的是25毫米的连发机炮。英国的MCV80则配备30毫米“拉典”炮。(但是一个战车班只有一辆战车配备该炮,其余的仅配备7.62毫米机枪)。

现在日本开发研究中的MICV如果完成的话,将是世界上配备最大口径机炮的IFV。该型战车计划装备35毫米的“艾里根”机关炮。这种计划令人怀疑究竟是不是因为日本的装备太轻了,矫枉过正的结果,才产生这种35毫米机炮的重装备计划?

要是配备如此大口径的机炮,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安装一个合适的射击控制设备。装了这种射击控制设备后,当然又会想装反坦克导弹。例如BMP-1装有“赛克”,BMP-2装有AT-5,MICV装有“米兰”,M2装有TOM。日本的MICV也计划配备中型MAT。如果是这样的话,IFV当然就会造价昂贵而无法大量生产了。

除了前苏联,其他各国的情形都差不多。一般的倾向都是造价昂贵的IFV和造价便宜的APC搭配使用。“高价、低价混合”,听起来虽然冠冕堂皇,实际上只不过是因为IFV昂贵得无法予取予求罢了。甚至于连前苏联的BMP-1/2主要还是配属坦克师。摩步师、第二线师仍然配备有BTR-60、BTR-70等履带装甲车。西方国家最近也再度重视履带装甲车,但是还没有像前苏联那样把它装配成正规师的主战APC。

对于装甲运兵车及步兵战车在现代大规模陆战中的作用与利弊,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最终的评判却来自硝烟弥漫的战场。

在三次中东战争中(1948年~1967年)打出了名气的以色列装甲部队,曾一味强调坦克的独立作战能力,而只将装甲车用作纯粹运兵工具,突击时单纯依靠坦克冲锋陷阵,这在对方(阿拉伯联盟)步兵反坦克武器薄弱时,往往很奏效。然而到了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0月6日14时05分,苏伊士运河西岸的埃及陆军4000多门火炮齐声轰鸣,拉开了“赎罪日”战争的序幕。15分钟后,8000名埃军突击队员乘橡皮舟强渡运河,在对岸建立了阻击阵地。到下午8时,共有12批约8万兵力渡过运河。

30分钟后,以军匆匆开始局部反击,曼德勒装甲师的雷谢夫旅100辆坦克直扑运河边。当这一群钢铁怪物接近河边时,驾驶员的潜望镜但见几百米处密密麻麻的小黑点蜂踊而至,顷刻间几十辆坦克便成了一堆堆废铁瘫在沙漠中,到黄昏时,100辆坦克全军覆没。埃军先头部队的步兵用“赛格”反坦克导弹和PT-7反坦克火箭筒,创造了陆战史上的先例——坦克败给了步兵。全师共损失近200辆坦克。

初战失利使以色列装甲作战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开始认识到步坦协同作战的重要性。于是在10月14日抗击埃军的进攻中,以军一改从前3~4辆坦克配一辆装甲输送车的作法,将坦克与装甲车的比例改为1:1甚至1:2,并让装甲车伴随坦克攻击,以此对付埃军的步兵反坦克武器。实战证明这一战术很有效,以军装甲部队借此又夺回了坦克战的主动权。

美国陆军通过对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研究,得出结论:今天,坦克仍是陆战场最重要的机动性武器,但它已不能单独行动,必须与步兵协同,并得到炮兵的支援。而利用装甲输送车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步兵战车伴随坦克作战,可以发挥最佳的战斗效能。正是基于这一点,海湾战争中美军及多国部队投入的装甲输送车和步兵战车,几乎是主战坦克的两倍。这一比例大概也代表了当今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陆军装甲部队的结构。

由此看来,装甲输送车也好,步兵战车也好,都是战争机器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件。就像大炮不能上刺刀,坦克并非不可战胜一样,这种客观规律过去有,将来亦有,永远存在,只要有战争的存在。

БMΠ-3步兵战车

从БMΠ-1到БMΠ-3,原苏联发展了三代步兵战车。其中,最新型的BMΠ-3战斗全重18.7吨,乘员3人,载员7人,1990年5月9日庆祝反法西斯胜利节阅兵式上首次亮相。БMΠ-3的炮塔上装有100毫米炮弹/导弹两用炮、30毫米机关炮和并列机枪,还有两挺前机枪,可算是当今世界上火力最强大的步兵战车。有的西方军事专家认为,它将“成为世界上目前所存在的或正在生产的所有机械化步兵战车的最可怕的对手”。它是一种“能够完成反坦克、反直升机、对阵地地域进行压制作战的多用途战斗车辆”。当然,也有的西方军事专家认为БMΠ-3的“装甲防护力非常弱。这显然与西方坦克装甲车辆普遍采用重型装甲的做法不同”。不管怎么说,对БMΠ-3具有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性这一点,是举世公认的。

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

以美国陆军著名的五星上将奥马尔·布雷德利的名字命名,有M2步兵战车和M3骑兵战车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两大系列,二者在外观上差别不大。M2步兵战车上装有25毫米“大毒蛇”机枪炮和“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采用静液机械传动装置,是它的一大特点。M2步兵战车的战斗全重22.59吨,乘员3人,载员7人,M2/M3战车的装备数量达6882辆。

在海湾战争中,M2步兵战车和M1主战坦克一样出尽了风头。有人说,“在海湾战争的地面战斗中,与其说用M2步兵战车来支援M1坦克,莫如说M2战车基本上发挥了与坦克相同的作用”。M2步兵战车上的热成像瞄准镜在远程目标的识别能力上比M1A!坦克的还要先进,以至于经常出现M2的乘员向M1A1的乘员提供远距离敌坦克目标方位的情景。

海湾战争的地面战斗中,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实:M2步兵战车的25毫米机关炮弹击中了伊军发射的一枚AT-3反坦克导弹。这一事实尽管还有点“瞎猫撞上死耗子”的味道,但它毕竟给坦克近程反导系统带来新的曙光。

M2步兵战车在海湾战场上经受了考验,但M2步兵战车需要进一步增强装甲防护力,也是美国军方较普遍的呼声。

“黄鼠狼”步兵战车

“黄鼠狼”步兵战车于1971年装备原西德联邦国防军,目前的装备数量为2136辆。它是西方国家较早装备部队的步兵战车,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步兵战车中最重的步兵战车。它的战斗全重为28.2吨,乘员4人,载员6人,装一门20毫米机关炮。“黄鼠狼”1A1型上装有“米兰”反坦克导弹发射器。“黄鼠狼”2型步兵战车正在研制中,它将装35/50毫米机关炮,两种口径的炮管可以更换。

“武士”步兵战车

“武士”步兵战车于1987年起装备英军,预计订购数量为1048辆。该车的战斗全重为24吨,乘员3人,载员7人,装一门30毫米机关炮。“武士”“武士”步兵战车步兵战车没装反坦克导弹,车体两侧也没开射击孔,也算是个小小的特点。参加海湾战争的“武士”系列战车超过了300辆,其良好的可靠性给军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两辆“武士”步兵战车被美空军的A-10攻击机误伤,也是海湾战争中的一个不大不小的事件。

89式步兵战车

1989年装备日本陆上自卫队,因此得名。89式步兵战车的战斗全重为26吨,乘员3人,载员7人,装一门35毫米机关炮,还有反坦克导弹发射器。至今的装备数量只有几十辆。它是世界上最贵的步兵战车,采购单价高达486万美元,比最新型的M1A2主战坦克(440万美元)还要贵!

CV90步兵战车

1993年起装备瑞典陆军,算得上是“真正90年代的步兵战车”。CV90步兵战车的战斗全重为22吨,乘员3人,载员8人,装一门40毫米机关炮,是西方国家现装备步兵战车中口径最大的火炮。CV90步兵战车的机动性也不错。

坦克的后盾——装甲车辆

装甲车辆是由两大鼎立支柱构成的钢铁家族体系,其中之一是以主战坦克为基本装备的战斗车辆;另一支柱就是保障车辆。保障车辆是装有专用设备和装置,主要用于保障坦克及其他战斗车辆战斗行动的车辆。按用途分成了三类:

一类是工程保障车辆,主要有装甲扫雷车、装甲布雷车、装甲架桥车和装甲工程车。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对战场工保障任务的一种传统概括。装甲扫雷车在高技术武器装备不断普遍应用的今天,工程保障的内涵在拓宽,手段也越来越先进。现代战场工程保障包括修筑工事,铺路架桥、设置障碍、清除障碍和战场伪装五大部分。

二是技术保障车辆,包括有装甲抢救车、装备修理车、坦克保养工程车。

良好的战备完好率是体现战斗车辆战力的重要标志。而战备完好率的保持,是技术保障车辆与作战部队同行,实时地进行维修保养和技术保障分不开的。

第三类为后勤保障车辆:主要有装甲供弹车、装甲救护车、坦克运输车和坦克加油车。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弹药、油料、运输这三条补给线是关系到双方战斗胜负的生命线,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犹为重要,缺一不可。

目前各国所装备部队的装甲机械化保障车辆大多是采用坦克或装甲车辆的基型底盘改装而成。按照车辆行动装置的不同,可分为履带式保障车辆和轮式保障车辆;根据防护性能,又可分为装甲保障车辆和非装甲保障车辆。

战地上的“白衣天使”

主战坦克作为陆战的主要突击力量,在现代战争中的消耗量是很大的。但是在这些消耗中,60%的战斗损失和95%的非战斗损失是可以修复的,补偿修复期理论上为5天。抢修坦克是恢复和增强战斗力的重要手段,能够保持部队持续作战能力。这一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技术保障车辆的肩上。

技术保障车辆中的装甲抢救车和修下车是战地“白衣天使”,它们装有专用救援设备或修理工具的履带式或轮式装甲车辆,主要用于野战条件理下对于淤陷、战伤和发生技术故障的坦克装甲车辆实施抢救,牵引到前方维修站,快速修理或牵引后送。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损失了840辆坦克,其中420辆通过装甲抢救车和维修车的野战抢修,再次投入了战斗,修复率达50%,对以色列后期反击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以色列将300辆新式“梅卡瓦”主战坦克投入战斗,其中只有10辆被打坏,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这10辆坦克就得到了修复,重新加入战斗行列。

海湾战争中的多国部队更是十分重视技术保障车辆对坦克装甲车辆的维修和保养,装备了大量技术保障车辆,并投入了新型“挑战者”坦克维修抢救车和“酋长”装甲修理抢救车。英国采取技术保障车辆与作战部队同行,实施伴随保障;美军则将技术保障推至作战的前沿,建立保障基地,这些措施使技术保障车辆能够及时为前线进行作战的坦克、装甲车辆进行检修和维护,有力地保障了主战坦克战斗力的发挥。所以,尽管海湾战争路途遥远,气候恶劣,沙砾尘埃大,对主战坦克、装甲车辆的机械部件损坏严重,M1A1主战坦克的战备完好率仍高达95%,可见技术保障的功不可没。

英国“挑战者”装甲修理抢救车技术指标:采用“挑战者”坦克底盘,乘员3人,载员2人。战斗全重62吨,发动机功率为1200千瓦,最大公路速度59公里/时。主要修理抢救设备有推土铲、吊车、主绞盘、辅助绞盘。

英国“酋长”装甲抢救牵引车技术指标:采用“酋长”MK5主战坦克的底盘。乘员4人,战斗全重52吨,发动机功率为730千瓦,最大公路速度为41.5公里/时。主要抢救设备有推土铲,主、辅绞盘2个,吊车、滑轮、牵引杆和备用钢丝等全套抢救设备。该车于1967年装备英军。

地雷

地雷是中国人发明的,至今约有800年的历史。中国大约在12世纪发明了一种爆炸性武器——震天雷,是地雷的前身。它由生铁铸成,内装火药,上面安有可缓慢燃烧的火绳。当敌人逼近时,点燃火绳便可引爆它,从而杀伤敌人。

到了明朝末年,中国地雷的发展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了。国外使用地雷比中国晚了300多年。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地雷在品种、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和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地雷,形状各式各样,威力越来越大,体积越来越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雷家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地雷一般是靠人工来埋设的。但到后来,进行一次战役,往往需要布设上百万个地雷,如此巨大的作业量,单靠人手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为此,各种各样现代化的布雷方式应运而生了。

1941年,在著名的莫斯科保卫战中,前苏联军队首次采用了汽车布雷方式,使地面布雷速度提高了几十倍。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战场上相继出现了使用直升机、歼击机、强击机和轰炸机布雷的方式。在朝鲜战场上,美军飞机曾使用飞机布撒了大量形似蝴蝶的反步兵地雷。

1970年秋,德国首先研制成功一种火箭炮布雷系统。利用这种系统,通过一次射击,可在几十秒钟的时间内布撒近300颗地雷。

此外,还有利用火炮、导弹等工具来布雷的。

由于地雷价格低廉,布撒方便,因此地雷战成为阻止敌方展开进攻的有效手段。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在与沙特、科威特的边境上及科威特境内布置了上千万颗地雷,这些地雷对推迟多国部队发动地面进攻起到了重要作用。

“泥鸽”击毁了坦克

“泥鸽”,可不是泥捏的鸽子,它与一种地雷有关,我们试叫它“泥鸽”雷。

时间在1992年8月初,美国陆军的阿伯丁试验场。一项奇特的试验在进行。1辆T-62坦克在向前运动,突然,离它100米处有道影子射来,咣!坦克瘫了,它遭了雷击。试验成功令兵器工程师和参试官兵鼓舞,连当时的国防部长阿斯平也大加赞扬。

“泥鸽”雷是一种特殊的反坦克雷,是一种高技术新武器。外观上看,“泥鸽”像个咖啡罐,它的战斗力来自传感引信系统和高爆炸药。

“泥鸽”传感引信武器本用于空中播撒。传感引信指的是当红外传感器发现地面目标时,它就引起炸药爆炸。“泥鸽”由弹头、装有高爆炸药的铜衬垫,电子控制和红外传感装置组成一个武器系统。炸药爆炸后铜衬垫就变成能量强大的穿透器,以高速击中坦克或别种顶部有防弹钢板的硬目标。

美国空军曾用F-16战斗机试验投放“泥鸽”传感引信武器,投放的战术集束弹里有10个小弹药筒,每个筒内有4枚“泥鸽”弹,共有40枚,每枚均能击毁1辆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这种传感引信新兵器的一大优点是覆盖面大,一次能击毁许多目标,杀伤面积数百平方米。

陆军用“泥鸽”是一种灵巧的远距离攻击反坦克地雷,不必等敌方坦克装甲车辆直接从它身上压过才爆炸。它由手工安置在坦克装甲车辆可能经过的线路上。“泥鸽”雷上的音响与地震传感系统,能发觉并分辨出在距自己100米内行进的敌方或己方车辆。确定敌方目后,“泥鸽”雷的发射器立即起动旋转着指向目标,接着把“泥鸽”高爆弹头射出,直至击中坦克装甲车辆。

新的试验还在继续,“泥鸽”将飞向21世纪。

简单的反坦克地雷

反坦克地雷,又称防坦克地雷,从出世到如今,也有76年的历史,但它不会衰老,反而愈来愈有活力。

坦克冲上战场,逼出了各种各样的反坦克武器。1918年,遭受英法联军坦克打击的德军在情急中将炮弹改装成反坦克地雷试用,战中炸毁了英法联军的坦克履带,减轻了对己的威胁。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坦克地雷,它使古老的地雷有了新的生命力。

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陆战之王”,参战坦克装甲车辆先后近10万辆,形势促使反坦克地雷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不单数量激增,而且花样增多,质量提高,克服了创始期反坦克地雷那种过于蠢大、不便伪装埋没、不能防潮而又只会炸履带的局限性。德国产的T-35型反坦克地雷是这时期的尖子。它重8.5公斤,装药5公斤,采用反排机构压发引信,在对抗盟军坦克中有上乘表现。许多国家的兵器专家很快吸收了T-35反坦克地雷的先进性。像苏联的TM-46式反坦克地雷,就借鉴了T-35雷的长处,成为非常有效的炸坦克履带雷。为了对抗排雷工兵的金属探雷器,反坦克地雷的壳体也从金属材料转向非金属材料。于是先后出现了木壳反坦克地雷、人造树脂壳反坦克地雷等。

前苏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地雷最多的国家,总计有2亿2千万颗,其中1亿多颗是反坦克地雷,共炸毁敌方坦克约1万辆。单在1943年库尔斯克会战中,前苏军就使用了180多万颗反坦克地雷,而德军在这次会战中毁损于地雷上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就达1056辆。英、法、美、德诸国也大量使用了反坦克地雷,地雷对坦克的杀伤数字惊人。据兵器史家统计,二次大战中地雷炸坏的坦克数量,占坦克损失总数的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坦克地雷的发展重点在提高威力和毁伤效果。那么小的反坦克地雷居然能制服装甲严防的庞然大物坦克,靠什么,无非是一个“炸”字。地雷是一种爆炸性武器,提高杀伤威力首要在装什么弹药和弹药量,还有装药结构。一些国家研制了聚能装药结构,采用了高能混合炸药,从而使反坦克地雷的质量和效能有了大的进步。

引信也是现代反坦克地雷的发展重点。机械触发式的压炸、拉炸引信对于炸履带地雷来讲是适用的、有效的,但对于炸车底和炸侧甲地雷而言就别扭了。就因为这个原因,一些国家相继研制出了磁感应引信、红外光学引信、音感引信和遥控引信等,增强了反坦克地雷的战斗反应能力。

1973年10月的中东战争,以色列反坦克地雷在杀伤埃及和叙利亚坦克装甲车辆中有突出表现,显示了反坦克地雷在现代地面作战中的不可低估的作用。许多国家把反坦克地雷当作“面积武器”使用。在对付敌坦克装甲集群的作战中要么动用命中精确度高的兵器,要么加大反坦克武器数量。反坦克地雷相对制造成本低,制造简便,产量大,使用大数量反坦克地雷攻杀坦克很有战场经济效益。所以,世界各国都重视反坦克地雷的发展与使用。

把反坦克地雷和其他反坦克武器结合起来使用能收到明显的反坦克实效。还在1976年,美国陆军曾在奥得堡进行过几种反坦克武器结合使用的战术效果试验。试验证明,结合起来更具反坦克威力。坦克进入雷场后,要花时间寻求避开地雷或扫雷的通路,这时,其他反坦克武器就可抓此良机狠攻坦克;而坦克要抵御其他反坦克武器打击,顾不上回避地雷时,反坦克地雷就抖起了威风。反坦克地雷和其他反坦克武器结合体,既提高了雷场效果,也提高了直射反坦克兵器的杀伤效果。

毫无疑问,在现代条件下,反坦克地雷仍是对付坦克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专炸坦克脚板的反坦克地雷

反坦克地雷专门攻击坦克装甲最薄弱的部分,在坦克身上最薄弱处莫过于它的铁脚板——履带了。炸毁坦克的履带,破坏坦克的行动系统,让坦克失去机动能力,这招对坦克来说也够损的了。

在伊拉克被反坦克地雷炸毁的美国M2步兵战车的残骸在种类繁多的反坦克地雷家族中,炸履带雷出世最早,战功最多,数量也最大。但旧式炸履带反坦克雷,爆炸力弱,对坦克的破坏不够彻底,敌方修理人员只要几分钟便可把被毁履带处修复,坦克马上恢复战斗力。于是,反坦克地雷专家开始了改进工作,主要做了四件事。

一是采用耐爆地雷。它是对付敌方用爆炸法扫雷的产物。耐爆地雷或引信触点小或是两次引信,还有传动装置受力面积小,尽管敌方群弹炸乱了雷场,可由于反坦克地雷的引信达不到动作压力,引信不触发起火,地雷仍会安然无恙,这便是地雷的耐爆。而当敌坦克履带转来,履带压力击发起爆管,反坦克地雷又会炸起。原苏联的TM-56式反坦克地雷便是耐爆地雷前期的优秀代表。

二是采用新材料雷壳。它是防金属探雷器和减轻地雷重量的成果。合成塑料强度高,重量轻,又便于形状加工,所以成为反坦克地雷雷壳的优选材料。美军的M19反坦克地雷、原苏联的TM-62Π反坦克地雷和英军的L8A1反坦克地雷都是塑料雷壳。不单人工布设雷选用塑料材料,连布雷车抛射和航空器撒布的“可撒布地雷”如意大利的VS2·2反坦克地雷也是塑料雷壳。

装药技术发展后,一些国家把炸药部分进行硬化工艺处理,那部分炸药便硬化成雷壳。法军51式反坦克地雷、德国DM11反坦克地雷便是无壳雷或称硬化药壳雷的代表。DM11和苏联TM56铁壳雷,装药都是7公斤,前者却比后者轻了3公斤多,这是很有意义的。

三是改进用药和装药结构。现代反坦克地雷的装药技术进步首先表现在采用混合炸药。混合炸药提高了炸药的能量密度,有相当好的物理稳定性和成型性能,能产生更强的破坏力。美军的M34反坦克地雷的炸药中有黑索金、梯恩梯、蜂腊、铅丝、D2纯化剂和氯化钙等6种药料,因之爆炸力陡增。

改进装药结构是提高反坦克地雷威力的重要途径。许多国家都以条形结构代替以往的圆饼形结构,如美国M34可撒布反坦克雷为半圆形截面条形结构、德国AT-1为扇形截面条形结构、英国L8A1反坦克雷是矩形截面的条形装药结构。这些新结构装药地雷爆炸后威力比圆饼形大,可炸断履带,让负重轮变形,还能将车底损坏。

四是采用全保险地雷。以往地雷雷体和引信是分开保管和运输的,这被称作半备雷。它给运输和使用带来一系列不便,对于使用布雷系统布雷更是不适应。由此,推动了全保险雷的使用。全保险反坦克地雷从出厂那时就是雷体与引信合装的即是全备雷。这种全备雷在解除保险前不会因意外情况引爆地雷。当使用时,只要解除保险,引信从横位变成垂直状态,地雷在压力下促使引信动作,地雷就会爆炸。装备全保险反坦克地雷,利于运输,能满足快速机动布雷的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坦克地雷在发展中更多更快地吸收了电子、新材料和工艺方面的最新成就,出现了更有杀伤力的炸履带地雷。法国和意大利走在了技术的前面。

ACPM炸履带雷可由布雷车布设,也由人工布设。它外观上看是长方形体,雷壳用塑料制作,雷体上部有一个圆盘形压盖。它也比以往的雷狡猾,它的引信上带有延时机构,这个机构确保地雷在埋设15分钟后转入战斗状态。另有一个防起雷装置,谁要想偷偷去取走它,它就会爆炸,让谁倒霉。ACPM炸履带雷装药4公斤,战斗全重6.5公斤,对爆炸和机械扫雷器材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使用可靠性强,功效高,已经有一批进入法国陆军服役。

“米特里拉”反坦克地雷也是法国新产品。它形象独特,体型是三角形截面的棱柱体,长约300毫米,宽约100毫米,高90毫米,雷壳由复合材料制成。引信上也有延时机构,还有在给定的时间内引爆已布设“米特里拉”雷的自毁装置。它采用黑索金药为主的混合装药,药重约1公斤,战斗全重2.6公斤。体积不小却这么轻,是复合材料运用的效益。它的威力比ACPM大。如果用布雷车,将把它从管式定向药筒射出。如果用直升机和飞机撒布,将把它置于箱内抛射。

MTAS地雷在意大利陆军服役多年,但兵器专家和将军们认为它对付新型坦克装甲车辆还有明显不足,有些过时了,替代它的是MTAS/2.6反坦克雷。这种专炸履带雷有大小两种,都是刚性筋加强的坚固塑料制成的圆形壳体,虽然引爆压力一样,但一种直径260毫米、高90毫米,装药2.4公斤,战斗全重5公斤;另一种直径220毫米、高90毫米,装药1.5公斤,战斗全重3.6公斤。MTAS/2.6反坦克雷可用直升机布雷系统撒布,从行驶的车辆上抛撒,还可用手工布设于深75毫米的泥土中。地雷密封甚好,在从时速200公里的直升机上抛下时,雷体各部分性能无损,保持着战斗能力。它的爆炸力比MTAS反坦克雷增强,足以让新型坦克履带断裂,负重轮外斜。

MTA/5炸履带雷是意大利兵工界的一个新研制成果,业已受到西欧许多国家称道。它由新型塑料材料做雷壳,感应式探雷器探不出它。地雷密封技术高超,可以置于淡水地或咸水地。保护保险措施完备,雷体内可安置内装式防起雷系统;采用气动机械引信,能顶住滚轧式或击打式扫雷器抑或爆炸扫雷的滚打、翻动,显示了稳定性。它呈圆形,直径290毫米,高108毫米,装药5公斤,战斗全重7公斤。布设它,既可机械式,也可人工式。布设于深150毫米的土壤仍能可靠地引炸。不单会炸断履带,杀伤力还能使乘员受到伤害。

穿腹掏心的炸底甲雷

坦克车底的装甲本来就薄,可加强装甲技术几番进步都没有在车底体现,并非有意冷落,而是底装甲不便采用复合装甲,也无条件加挂附加装甲块,聪明的反坦克地雷不能不钻这个坦克软弱区段的空子,因而便有了专炸坦克车底的炸底甲雷。

炸底甲雷比炸履带雷晚出世几十年。最早的炸底甲雷于1948年生于法国。炸底甲雷要比炸履带雷厉害,它能穿腹掏心,通过炸毁底装甲进而破坏坦克内部设备,杀伤坦克乘员。这个优越性很受国际兵器界重视,炸底甲雷因此发展很快。

装药结构改进是炸底甲雷有别于炸履带雷的一个重要内容。它采用锥形角药形罩聚能装药。通过药形罩在爆炸作用下形成的不再是金属射流,而是高速的穿甲弹丸。原苏联军队装备的TMK-2反坦克雷,用梯恩梯和黑索金各半的混合装药,半球形薄壁金属药形罩,破甲深度110毫米,同时能炸断坦克履带。美军M21反坦克地雷采用厚壁大锥角药形罩,小药块聚能装药,爆炸后威力大,又炸车底又炸履带,还使负重轮变形。采用厚壁大锥角药形罩的地雷,一般都有抛土装药。抛土装药在主装药爆炸之前,先抛掉药形罩以上的结构及伪装土层,不影响装药形成高速的穿甲弹丸。

炸底甲雷的引信比炸履带雷的引信在技术上有很大提高。炸履带雷使用较普遍的是触发引信,是利用坦克等目标直接接触引信,引发地雷弹药爆炸。常见的触发引信是触杆式引信和压发气动引信,这些引信都有使用不够方便的缺点,前一种还不便于伪装和运送。坦克的底甲是不能和上述引信直接接触的,炸底甲雷就得使用新类型引信,这便是非触发引信。

非触发引信,指的是不由坦克装甲车辆直接接触才动作的引信,而是因坦克装甲车辆的物理场作用会动作的引信。比如坦克本身的磁场、装甲车辆行进中产生的振动、发动机发出的热量和行进中产生的噪音等,都是物理场的作用。于是将磁感应、振动感应、声响感应、红波和微波等各种传感器装到引信上来,便制成了磁感引信等多种非触发引信。有的炸底甲雷采用了两种传感装置集中于一个引信上来的复合引信,象振——磁复合引信、声——磁复合引信等,进一步提高了对坦克装甲车辆的识别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德国的AT-Ⅱ(梅杜萨)反坦克地雷的引信是声——磁复合引信,传感装置因收到坦克噪声和磁场信息而动作,引发地雷弹药爆炸。美军20世纪70年代装备的“蝗虫”反坦克地雷的引信是振动——无线电复合引信。地雷着地之后,引信的振动传感装置就开始搜索目标,一当坦克装甲车辆靠近地雷一定距离时,振动传感装置即报警,引信的无线电电源便接通,装甲目标进入引信动作地域,振动信号使引信发火,引爆地雷。

在高新技术推进的20世纪80年代里,炸底甲雷的发展大有取代炸履带雷的趋势。这是因为许多炸底甲雷已发展成全宽度攻击地雷,具有炸履带和炸底甲的双重战斗效能,也被有些兵器专家称作两用反坦克地雷。它的装药量增加,爆炸力增加。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工艺技术注入了新型炸底甲雷,也使它提高了伪装防护力、信息传感能力和对装甲的杀伤力。

1987年进入法国工兵服役的F2型HPD反坦克地雷,是当代炸底甲雷的代表。它依照组件式原则,由几个组件组成,拆开也方便。雷壳是塑料的,在其内的圆柱形组件中有两种装药,即聚能作用的主装药和用于在起爆前炸开壳体盖和伪装土层(或雪层)的发射火药。在棱柱形组件中有非接触式引信部分,引信里有微电子系统,凭依这种引信F2型HPD雷具有显著的可靠性,不单能多次使用,还能产生高效能。在引信部分安置了磁性传感器、延时机构和自动保险装置。自动保险装置用来在超过了规定时间后把处于战斗状态的地雷自动转至无危险状态。F2型HPD雷适合由自行布雷车和拖车式布雷,它呈长方体,长280毫米,宽185毫米,高105毫米,装药3公斤,战斗全重7公斤,布下的有效使用时间也就是战斗值勤期间为4至72小时,地雷爆炸形成的金属射流能穿透200毫米的装甲。这就是说,当代坦克的底装甲碰到它,就要遭炸烂的大难了。

美国的M75反坦克地雷也是一种炸底甲雷,1980年设计定型,采用双药形罩聚能装药结构,引信上有磁感装置,自毁时间可能根据布设者的需要而定,各项战术技术性能良好。

瑞典的FFV-028型反坦克地雷自1981年入陆军服役。它属圆形体,直径250毫米,双药罩聚能装药,装药3.5公斤。采用磁感应引信,设有电子和机械双重延期保险装置,还有运输保险装置,爆炸后能穿透50毫米厚的底甲板及其上方10毫米厚的装甲。

BAT/7反坦克地雷是意大利于20世纪90年代初研制出来的新型炸底甲雷。它呈圆形,直径达270毫米,高160毫米,体积较大。雷壳用加强筋塑料材料制成。采用空心装药和电子引信。装药3.6公斤,战斗全重5.6公斤。它密封性能好,在不超过1米深的淡水和咸水里均可使用。战斗值勤期限也长,达6个月,夺当今世界炸底甲雷之最。它能穿透150毫米厚的装甲,对乘员威胁很大。布设方式也灵活,用人工埋入土层也行,用机械化布设也行。

意大利生产的炸底甲雷性能优良,被不少国家采用。除BAT/7型外,还有HCT-2、HCT-4炸底甲雷。正在研制的SATM炸底甲雷,是“伊斯特里契”布雷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布雷系统将它射出70米远布设。雷壳体呈圆柱形,直径114毫米,高106毫米,聚能装药大约0.4公斤,战斗全重1.4公斤,体小轻便。电子引信里带有双级保险系统和微处理机,有两种型号的目标传感器及自毁装置同微处理机一起工作。试验证明,对付扫雷设备效果明显,它的稳定性特点突出。

ATIS炸底甲雷是英国和意大利合作研制的,英国研制引信,其他部分研制全由意大利承担。新型引信系统里有目标探测和识别传感装置,引信的最大优点在于不管坦克行进的速度大小,都有能力保证地雷精确地在坦克车底中部起炸。装药结构采用向两个方向的两个空心装药凹形槽,聚能装药,杀伤威力大,方便机械化布雷系统布雷。

在奥地利,一种由拖车式布雷机布设的PzMi88地雷,正在批量生产。这大概是现今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炸底甲雷,它能穿透300毫米厚的装甲哩!它的雷壳是新塑料制的,棱柱形体,长250毫米,宽250毫米,高130毫米。电子引信系统里有目标传感装置、延时装置、防起雷装置和自毁装置。它的智能化特点比较突出,可以遥控方式对地雷进行临时保险、解除保险,或由战斗状态转入安全状态,抑或由安全状态转入战斗状态。它采用空心聚能装药,药重1.5公斤,地雷全重6.5公斤,战斗值勤期间30天。

拦腰截杀的炸侧甲雷

在作战中,现代坦克显示了越来越强的机动能力。过去被认为能阻碍坦克行进的某些地形障碍不再是了,现代坦克的履带把它们卷进了往日的回忆。而布设炸履带雷、炸底甲雷常常要受地形所限,大面积布设受制约因素更多。就是顺着狭道布设炸履带雷和炸底甲雷,也只能炸毁前面的坦克,后面的坦克倒安全了。有些地域和路面又不宜埋设地雷。为了在坦克必经之道上大量击毁坦克,聪明的士兵和地雷专家把反坦克火箭筒改装成专炸坦克侧装甲的地雷,早期的炸侧甲雷便这样因反坦克需要而产生了。

法国于1963年研制出的F1型MAH炸侧甲雷是彼时世界上先进的炸侧甲雷的代表。它的雷壳体呈圆柱形,由钢板冲压而成,长232毫米,直径为684毫米。雷壳后部用一密封盖封住,这个封盖也是引信的电路板。引信大多是有线控制引信和红外引信。当用红外引信时,坦克通过F1MAH反坦克雷区遮断光线即会将地雷触发。不像用压发电缆引信那样要拉监视导线,只需对所控制的区域瞄准,让地雷进入战斗状态。装药结构借鉴了德国人所造的大锥角厚壁药形罩聚能装药战斗部的经验,进行了若干改进。装6.5公斤的梯恩梯和黑索金混合药。地雷爆炸后形成的高速弹丸弹道非常低伸,确保在距坦克40米以内范围击中侧装甲,穿透78毫米装甲后还产生大量杀伤破片,毁伤车内设备及乘员。F1MAH炸侧甲雷对目标识别选择敏锐,要攻击坦克,就不会攻击轮式车辆;要攻击要害部位,就不会攻击次要部位。生存力也强,布设数目也不会失效。

美国1972年研制成功的M66式炸侧甲雷以引信见长。它采用的是地震——红外复合引信,引信系统里有地音探测器、红外光源、带红外线接收机的射击瞄准器和数据处理装置。布设M66反坦克雷时,先选好地雷布设点,而后在地雷作用范围的对面设置红外源,继而用引信上带红外线接收机射击瞄准控制器对准红外源瞄准,再把地音探测器插入地下,拔掉保险销,引信系统立即投入工作。这时,如有坦克从红外光源和红外接收机之间通过,切断了红外光束,M66式雷引信接到信号便点燃地雷火箭,在火箭力推动下,地雷沿瞄准线前飞,直穿敌坦克侧装甲。

现代炸侧甲雷布设,通常下面有一个支架,由士兵预先支在狭窄道路两边,也有的挂在沿路的树枝或其他植物上。炸侧甲雷的传感装置盯着坦克,瞄上坦克的引信受感应而自动起爆,雷炸的弹丸射流高速击穿坦克70毫米左右厚的侧装甲,进而深入毁坏,让坦克瘫在那儿。

20世纪80年代是最新科学技术成就运用得最多最快的时代,这给研制精确制导、可靠且有效的炸侧甲雷创造了条件。新式炸侧甲雷对坦克目标侧装甲截杀精确率大大提高,它能有把握地摧毁行驶时速60公里,距离地雷又不超过100米远的现代坦克。地雷上有微电子数据计算系统,将应击杀的目标编入程序。有无线电遥控装置,控制地雷从战斗状态和保险状态的相互转换,确保己方部队通过此雷区的安全。

德国人打出了一个雷拳——“铁拳-3”炸侧甲雷,这是反坦克火箭筒的典型变种。在三脚架式支承座上,安装SIRA反坦克火箭筒。SIRA红外引信装在火箭筒制式瞄准镜位置上,与音响传感装置复合使用,具有抗干扰能力和灵敏的传感能力及目标识别能力。“铁拳-3”炸侧甲雷长1200毫米,高600毫米,战斗全重14公斤,从距目标150米发射,能穿透700毫米厚的装甲。“铁拳-3”和采用了音响、红外复合引信的DM12炸侧甲雷是德国陆军装备的最好的炸侧甲雷,是跨世纪的一种先进的反坦克武器,为国际兵器界注意。

在英国的陆军兵器试验场上,一种新型反坦克雷正在试验。这种雷装药1.1公斤,战斗全重有9.5公斤。支架上固定的是LAW-80反坦克火箭筒,炸侧甲雷长1500毫米,高460毫米。发射筒上用的是AJAX引信。因此也称这种雷为ADDERMINE/AJAX地雷。这种雷战斗值勤时间长,最大期限达40天。防护措施先进,假若有人想从布雷区取走它时,它就会自动失效。它精确攻击力强,能对付时速80公里那么快行进的坦克,也能对付时速3公里那么慢行进的坦克。不管往哪个方向行驶,在150米距离内,反坦克火箭发射筒将它射向坦克侧装甲,它的炸中概率约95%,能穿透650毫米厚的装甲。也是一种很有威力的炸甲雷。

近些年欧洲一些国家合作研制兵器的势头趋旺,单个国家研制经费不足和技术不足的状况借此得以弥补。这种合作也表现在研制炸侧甲雷上。瑞典和英国研制了AT-4/AJAX炸侧甲雷,是瑞典AT-4火箭技术和英国AJAX引信技术的结合,这种雷具有在150米距离上射向坦克侧装甲并穿透400毫米厚装甲的能力。

法国和英国协作研制了APAJAX炸侧甲雷,这种地雷用的是法国的“阿匹拉斯”火箭筒和英国的AJAX引信。引信上有音震和红外传感系统,能发现5至200米距离的目标。空心装药战斗部,药量重达1.5公斤。炸侧甲雷射出初速为每秒290米,命中概率高,穿甲厚度700毫米。

ARGES反坦克地雷是法、英、德三国联合研制的。牵头的是法国吉亚特公司,用德国“铁拳-3”反坦克火箭筒,装有带串联战斗部的122毫米破甲弹。推进系统是由英国LAW-80反坦克火箭筒火箭弹的推进器改进的。引信由法、德两国提供,引信系统里有声响和红外传感装置及激光测距仪,具有敏快的发现和识别目标的能力,诸如判定重型或轻型履带车辆以及非装甲车辆。这种炸侧甲雷发射距离100米,能穿透650毫米厚的侧装甲,最大战斗值勤期限达60天,对敌人坦克有很大威胁。

击顶索命的炸顶甲雷

1990年6月,在法国举办的第12届萨特利地面武器展览会上,参观者们看到了一种专攻坦克顶部装甲的地雷,说明书上称作MAZAC声控增程反坦克地雷。工程师们评论它是第三代反坦克雷的代表之一。

MAZAC雷的整套装置由声波探测器和各装1发地雷的两个发射筒组成。当声波探测器感受到坦克行驶时的声音和地面震颤时,雷体上的数据处理系统开始识别目标,计算出目标的运动速度并自动跟踪,等到目标一进入距离200米地域的刹那间,MAZAC地雷自动发射出去,射角大约为45°,雷体上的红外寻的器边旋转边跟踪目标,到达目标后,便向下射出自锻破片弹,直至击穿坦克顶部装甲。

MAZAC炸顶甲雷的出现,说明本主要作防御用的反坦克雷能成为进攻性武器。长期以来,一些反坦克武器对坦克顶部装甲无可奈何,兵器专家们为炸顶甲雷的研制成功大感振奋。炸顶甲雷适合机械化布设,属大面积毁伤兵器,可在作战前沿地段应用,也可用遥控布雷系统布设,限制敌第二梯队和预备队的机动性。

炸顶甲雷的智能化,是积极运用微电子技术的成果。美国的ERAM反坦克雷也是炸顶装甲雷。雷体上的红外寻的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能自动寻找目标,找到目标又能识别目标,继而自动跟踪目标,计算出目标移动方向和最佳的利于攻击的位置。带有红外寻的器的自锻破片弹头直攻坦克顶部装甲。

M93WAM反坦克地雷还在试验当中,按照美国式的兵器命名习惯,现在还称作XM93,X,表示设计研制阶段的意思。其实,1993年已经造出了成品雷。M93是一种炸顶甲雷,有手工布设和布雷系统遥控布设两类。雷体为圆柱形,高343毫米,直径188毫米,战斗全重约16公斤。雷体上有若干能自动打开的小爪子,以便地雷布设后稳定在固定位置。引信系统里有音响传感、红外传感和微电子装置,具有发现、识别和追踪目标的能力,聚能装药弹接到指令,在远至20米距离上攻击坦克的顶甲板。M93WAM的生存力增高,安全可靠性强。它的战斗值勤期限多至180天。当期限已满时,地雷会自动转入无危险状态,如敌情突至,它又能再转入战斗状态。

英、德、法三国为研制ADW炸顶甲雷专门成立了一个财团,吸收了多项新技术。ADM雷的引信系统里有音响,震动和红外传感装置。弹药采用了法国的一种两头装药的MAZAC雷弹药,空心装药产生聚能射流,能摧毁半径在200米内的运动装甲目标。ADM炸顶甲雷进行了几十次试验,获得了有效性满分的答案。

有了炸顶甲雷,反坦克雷群布设网的战斗力更强了。那时,炸履带雷和炸底甲雷攻坦克的履带和底装甲,炸侧甲雷猛攻坦克腰身的侧装甲,炸顶甲雷从坦克顶部往下攻,坦克就会如陷入了蚂蚁进攻范围圈中的昆虫,难逃杀身之灾。有了炸顶甲雷参战,反坦克雷的反坦克战,就变得更精彩了。

反坦克地雷发展到炸顶甲雷,发展也不是到顶了,它还在向多用途雷上发展。地雷研制生产成本低,高技术的小地雷能摧毁现代的大坦克,军事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新的地雷将更灵敏,更可靠,更有伪装生存力,也更具杀伤坦克的威力。

步兵反坦克武器的演变

对于步兵而言,除了从空中来袭的飞机和攻击直升机之外,就是敌人的坦克最难对付了。不过近年来以反坦克导弹为主的步兵反坦克武器,在性能上也有显著的提高。所以,如今的坦克再也不能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攻击,就是破坏敌人坦克组织;所谓防御,就是阻止敌人坦克前进”——这就是现代陆战的实际情况。不管是进攻或防御,集火力、机动力、防护力于一身的坦克,都担当着主战武器的角色。这种概念已经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认识了。

可是,在防御层次上,坦克并非是万能的,而且也不可能派出足够的坦克到任何战场去担任防御任务。所以就得准备坦克以外的反坦克武器系统以资防御。以反坦克武器而言,西方各国采用的是自卫用的反坦克火箭和反坦克导弹。而前苏军的特色则是从手榴弹到重型坦克等所有反坦克武器配合起来运用。

1968年,前苏军入侵捷克时,有相当数量的T-55坦克遭到燃烧瓶的攻击而起火燃烧,或许这是因为在非战斗状态的市区内,无法以机枪来扫射,所以才会发生这种情形。可是燃烧瓶居然能破坏现代的坦克,倒是令人吃惊的事。

燃烧瓶很早以前就被当做是反坦克的武器。有用破布塞住汽油瓶的简易燃烧瓶,也有硝酸钾加糖后装在瓶内的触发式燃烧瓶,可说种类不少。用火焰引燃发动机或油料箱瘫痪坦克的方法,在费用和效果上,可说是最低廉的武器系统。

将手榴弹或炸药捆成一束后投掷坦克履带的方法也常被使用,而且还有不错的效果。现在只有前苏联集团将成形炸药制造的三种反坦克手榴弹列为制式武器。由于它的重量超过一公斤,如果没有相当好的体格加上不断的训练,是很难投到20米以上的。

当然这些手段都只是应急性的,无法期待它能发挥什么威力。而且现代坦克的监视能力不错,所以常在坦克进入投掷距离之前投掷手就会被发现,而成为坦克机枪或炮火等近距离防御系统的靶子。即使未被坦克射杀,也会被随伴步兵所制服,这种情形即使在夜晚也不例外。

坦克的核、生、化防护系统以完全密闭的方式保护车内人员,使用阻燃性柴油,而且灭火功能也相当完备,即使命中发动机也没多大的效果。因此,这些原始性的手段已经无法对坦克构成威胁了。

坦克的各种威胁之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它的出现常会加剧己方步兵的心理压力。只要是有效的对抗手段,就可以防止此类情形,因此各国都配备有自卫用、重量轻、构造简单(无导引装置)的反坦克火箭筒。著名的有美国和纳粹德国的火箭筒等。

目前,日本陆上自卫队的步兵部队和炮兵部队,配备有自卫用的M-20改进4型火箭筒。可是无论在弹头威力或准确度方面都已经落伍,所以自卫队正加紧选择代用的装备。

日本选择的对象有三种,分别是重量轻、体积小、用后丢弃的美制M-72LAW和瑞典的AT-4及前西德的3型火箭筒。每一种重量都在2.5至12公斤,可供单兵携带。成形火药的弹头威力,据说可击穿300-700毫米钢板,足以击穿目前任何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

前苏联集团在每一个狙击连中配备有18具RPG7火箭筒,或是更新型的RPG16,还有可能仿造M-72的RPG18(用后丢弃式)。

反坦克炮、无后坐力炮在过去曾担任反坦克作战的主角,但是现在已经被反坦克导弹所取代,这种倾向以西方各国较为显著。会有这种情形出现,是因为和反坦克导弹相比之下,这些炮的机动性差,并且使用的是成形火药,难以使用加大弹头来对付坚厚的装甲。

前西德部队一向配备90毫米反坦克炮,目前仍然拥有携载同型炮的JPZ4-5,不过淘汰90毫米炮,换装TOW式反坦克导弹的工作也逐渐在进行。

前苏联则与西方国家背道而驰,依然热衷于反坦克炮。它的狙击营反坦克排中配备有SPG9式73毫米反坦克炮3门,而摩托化步兵师的反坦克营中,则配备有T12式100毫米反坦克炮18门。

T12是一种密闭式滑膛炮,使用带稳定翼的高爆反坦克弹,有效射程8500米,带稳定翼的脱壳穿甲弹最大初速每秒达1500米,装甲穿透力可轻易地超过300毫米。另外在狙击团中有一个极机密的重突击炮连,配备着6辆突击炮车。该炮车使用的是T-62的车体,上面携载130毫米加农炮。若用小型化的CLGP(制导炮弹)和子母弹,则由一般的榴弹炮,就可以攻击坦克最脆弱的车顶部分。如此一来,既可靠又廉价的普通火炮,将再度变成为高效能的反坦克武器系统。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揭开序幕时,埃及军队强行渡过苏伊士运河,以色列坦克部队在进攻埃及部队建立的桥头堡时,陷入了埃及步兵大规模的反坦克导弹网中,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大损失。这个战例在一时之间沸腾了全世界,引起了所谓的反坦克导弹万能论,各国也都铆足了劲从事反坦克导弹的引进和改进。

然而,各国发现了反坦克导弹的弱点后,从前的万能论也销声匿迹了。因为它的弱点在于所使用的是成形火药弹头,所以对付最近出现的间隔装甲和复合装甲,就显得威力不足。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时,必须两三枚反坦克导弹击中同一目标才能令其丧失战斗力。反坦克导弹的速度慢,每秒大约只有200米左右的速度,而且必须导引到命中目标为止。所以在反坦克导弹发射之后,若是每秒超过1000米的高初速坦克炮弹击中了导引地点,造成反坦克导弹操作员死伤的话,导弹便无法命中目标。

因此,美国正着手开发一种内藏许多钢箭的坦克用特殊炮弹。假设操作手没被打伤,在射击距离2000米时,操作手也必须全神贯注10秒钟,这种长时间注意力的集中在战场上是很难办到的。而且对方若以随伴步兵或自行炮事先对可能的发射地点从事压制攻击的话,反坦克导弹就毫无用武之地了。

虽然反坦克导弹有这些缺点,不过由于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万能武器,所以各国均将重量轻、命中率高的反坦克导弹当做反坦克的重要手段,尤其反坦克导弹和攻击直升机的配合,对坦克形成了更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