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故事学国学
10707700000008

第8章 精治学,疏治家

国学常识

《白虎通义》又名《白虎通德论》。在东汉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朝廷召开白虎观会议,由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陈述见解,“讲议五经异同”,意图弥合今、古文经学异同。汉章帝亲自裁决其经义奏议,会议的成果由班固写成《白虎通义》一书。经学是汉代政治的指导思想,反映了汉代政治的基本精神。当时,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间的斗争,既反映了汉代经学的高度发达,也反映了经学内部的深刻矛盾。谶纬精神注入汉代经学当中,使经学内部的矛盾斗争更加复杂激烈。作为政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经学本身必须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才能增强政治权威。然而,经学内部的彼此斗争,既动摇了经学的权威,也模糊了政治原则的清晰性。出于政治的需要,政府试图统一经学,东汉章帝的时候再一次召开白虎观会议,以今文经学为基础统一经学,并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官方经学。

国学故事

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预谋议。此后几年,班固都在窦宪幕中,二人关系亲密。后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永元四年(公元92年),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班固因此受到牵连被免职。

班固学问是不错,但不太会管理家务事,约束和教育自己的儿子和家人。他的几个儿子经常在京城鱼肉乡里、违法乱纪,寻常官吏都不喜欢他们。早先,洛阳令种兢出行,班固的家奴挡了他的车骑,官吏撵他走,那家奴还当街醉骂。种兢大怒,但是因为这是班固的家奴,班固和窦宪关系密切,他心畏窦宪,于是就在当面不敢发作,但是记恨在心。窦宪死后,班固也没了官职,于是种兢就网落个罪名抓了班固,最后班固被折磨死在狱中。

皇帝听说班固死后,批评了洛阳令种兢,并且处理了一个拷问班固的人。班固死后,《汉书》还没有写完,最后由班固的才女妹妹班昭接着完成了《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