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故事学国学
10707700000029

第29章 哲人慧眼识英才

国学常识

扬雄,中国西汉时期哲学家、文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成帝时为给事黄门郎。王莽时,校书天禄阁,官为大夫。以事被株连,投阁自杀,几死。少好学,博通群籍,多识古文奇字,长于辞赋,早年作有《长杨赋》、《甘泉赋》、《羽猎赋》等。他的哲学著作为《法言》、《太玄》,他模拟《易经》作《太玄》,模拟《论语》作《法言》等。他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的哲学观点,强调如实地认识自然现象的必要,并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驳斥了神仙方术的迷信。在社会伦理方面,崇尚儒家学说,主张一切言论应以“五经”为准则,反对老庄“绝仁弃义”的观点。于语言文字学,所著《方言》叙述西汉时代各地方言,被誉为中国方言学史上第一部“悬之日月而不刊”的著作,在世界方言学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国学故事

扬雄年少时拜博学多才的道士严君平为师。君平先生见扬雄资质不俗,为人诚直,便悉心与其共研名经华典,授与黄白之术,阴阳朔变。扬雄跟随君平先生学习后,学业大进,才华名扬蜀中。后来,他到京师为官,常在别人面前称赞君平先生德才并重,是儒家佳才、道门奇秀。

杜陵、李疆,与扬雄的东西十分要好。杜,李两人被委派去管理益州,他们喜不自胜地说:“如果得到了君平先生,今生之愿足矣!”他们私下与扬雄议论:“我想让先生帮我做事,你觉得怎么样?”扬雄没说什么,杜陵、李疆和扬雄备齐厚礼至武都山,去见君平先生。

君平先生垂帘静坐在屋子里,杜陵拱手问道:“先生,今日天气很好,您怎么不出外郊游?”先生不语,三位默然无语。片刻,李疆拱手问:“先生能告诉我为官之道,从何作起吗?”这时候先生说:“为官的人要多体恤百姓,多去帮助一些弱者。”扬雄问:“人生能不能自保,请先生告诉我。”君平先生又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三人听完后都面带敬意。

这时候,杜陵、李疆二人起身,献出厚礼,说明来意,先生一言不发。扬雄拱手对二个朋友说位:“君平先生所研习的,志在于教化于民,他是不想获得仕宦的。人各有志,你们就不要强求了。”先生握住扬雄双手:“理解我君平的人,当属你了!”此后,君平先生深居简出,专注老子经典,著书数十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