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故事学国学
10707700000214

第214章 斗酒学士

国学常识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王绩因好饮被称斗酒学士。他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在于诗歌,他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国齐梁余风,为开创唐诗做出重要贡献。他的经典诗作的代表为《野望》,原诗为: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国学故事

王绩十五岁的时候游历长安,在宰相杨素的家宴上在展露出自己的才华,被人称作“神仙童子”。隋炀帝大业末年,他被举孝廉出任正九品的秘书正字。王绩感到很伤心,不久就借口身体不适而辞官,他的请辞没被批准,而是被派到六合县做主薄,王绩觉得自己屈才,心情不好就天天喝酒。王绩对时势进行分析后,预见天下将乱,于是假称自己得了轻微的中风,连夜驾了一条船逃走了。

唐朝建立后,唐高祖到处网罗名士,王绩也被朝廷征聘了,让他在门下省做文录。按照门下省的规定,每天给他供应好酒三升。过了不久,他的弟弟王静问他:“兄长在门下省工作,感觉怎么样?”王绩说:“做这个官职有什么快乐的,俸禄不高,整天都感觉寂寞,惟独可留恋的就是那三升好酒。”门下省最高长官陈叔达听说了这件事后,为了能更好的挽留他,于是就每天给他供应一斗酒。因此,人们便把王绩唤做“斗酒学士”。不久,他还写了篇《五斗先生传》,说自己能一次喝五斗酒。

太乐署一个叫焦革的人善酿酒,于是王绩就要求去任太乐丞。后来,因焦氏夫妇相继去世,无人供应好酒,于是他就弃官还乡。回到老家后,他把焦革制酒的方法撰为《酒经》一卷;又收集杜康、仪狄等善于酿酒者的经验,写成《酒谱》一卷。在所居之东皋,为杜康建造祠庙,并把馈赠过美酒的焦革也供进庙中,尊之为师,撰《祭杜康新庙文》以记之。王绩在家乡,跟一个叫仲长子光的人经常,两人一起弹琴、写诗,每天对饮。他的枕边就放了三本书:《周易》、《老子》、《庄子》,一般的书他是不屑于看的,觉得没有技术含量。王绩写诗学陶渊明,生活上也信效老陶,把家里的地都用来种产量比较高的黍,有了收获就用来酿酒。但凡有人请他去喝酒,他就欣然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