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故事学国学
10707700000198

第198章 建安七子

国学常识

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时期(公元196年—220年),曹家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孔融散文以散文见长,其作品有《论盛孝章书》、《荐祢衡表》;刘勰称王粲为“七子之冠冕”,其《七哀诗》三首最为有名,其辞赋《登楼赋》最负盛名。陈琳有《饮马长城窟行》;阮瑀有《驾出北郭门行》;刘桢当时与曹植并称“曹刘”,他的《赠从弟》三首最为出名;徐干著有《中论》。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国学故事

建安七子中的王粲有过人之才能,他可以过目不忘。有一天,王粲与几个伙伴到郊外玩耍,走到半路上,发现路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碑文。王粲见碑文写得不错,就大声读了起来。伙伴们早就听说他有过目成诵的本领,就和他开玩笑说:“你读完这一遍,能背下来吗?”王粲说:“可以啊。”于是,他把脸背过去,一句句地背诵起来。伙伴们一边听,一边对照原文看,他们吃惊地发现,王粲竟然背得一字不差!大家不禁为他喝起彩来。

一天,王粲看人下围棋,一不小心把棋盘给碰翻了。下棋的人生气地说:“本来我可以赢他一盘,看,却让你给搅了!”王粲说:“我可以给你们复盘。”说着,他捡起棋子,按刚才的棋势摆了起来。摆好之后,下棋的人和观棋的人,都不信王粲摆的和原来是一样的,就用东西把棋盘盖起来,要王粲另外再摆一盘,看看两盘摆的是不是完全一样。王粲在旁边重新摆过了一盘,摆好之后,经过对照,一子儿不差。从此,王粲惊人的记忆力便远近闻名。

蔡邕是当时的文坛巨匠和领袖,朝野闻名,家里常常宾客盈门。王粲去拜访他,蔡邕早已听说王粲的大名,慌忙出迎,连鞋子都穿反了。王粲进屋后,宾客门见他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而且身材短小瘦弱,容貌丑陋古怪,大为惊讶。蔡邕明白众人的心思,就说:“这是王公的孙子,有特殊的才能,我是不如他的。我家的书籍文章,都应该送给他,才算物归其主。”从此,两人便成了忘年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