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故事学国学
10707700000162

第162章 久唱不衰《西厢记》

国学常识

《西厢记》是元代早期杂剧的优秀作品之一。它的作者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王实甫是一个仕途失意的文人,熟悉当时勾栏歌妓生活。其活动年代可能与关汉卿相去不远。主要创作活动当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王实甫是一位文采风流、才华四溢的剧作家,其所作杂剧,名目可考者共13种,还有少量散曲流传。《西厢记》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元代杂剧创作中杰出的作品。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之前,金代的董解元也有一部《西厢记》,这两部“西厢”一般被人们称为“王西厢”和“董西厢”他们的故事均起源于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所写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国学故事

元稹的家庭世代读书为官,他的祖父元悱曾经担任过南顿丞,父亲元宽也曾经担任过兵部郎中。元稹长得清秀可,父母都非常宠爱他。从三四岁起父亲就教他读书写字, 背诵古诗。母亲更是他的启蒙老师,经常給他讲屈原、李白、杜甫等人的故事, 还教他背诵美妙的古诗。

元稹8岁那年, 父亲不幸去世。前母所生的几个哥哥, 不愿供养后母和弟妹们。年轻的母亲郑氏只好带着子女离开洛阳到凤翔去投依娘家, 日子过得十分艰难。聪明颖悟的元稹学习更加刻苦勤奋了,没有书读, 他就到处去借,借來之后就不分昼夜地读,遇到精彩的地方还要抄下來。

元稹的刻苦自砺精神, 赢得了很多人的赞赏。大家又见他十多岁年纪就能吟诗作文, 其诗文又往往思路广阔, 描写细腻, 流露出对自然、对人的无限热爱之情,因此, 都称他叫才子。有一个秋天的晚上,天高气, 星辰灿烂, 银河皎洁,眼前的一切使他诗兴大发,他回到屋内,挥笔疾书写道: 旦夕天气爽,风飘叶渐轻。星繁河汉白,露逼衾枕清。丹鸟月中灭,莎鸡床下鸣。悠悠此怀抱,况复多远情。元稹刚刚15岁, 就参加科考,以明经擢第,成了年轻的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