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故事学国学
10707700000144

第144章 稀世珍品上河图

国学常识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稀世奇珍,画之瑰宝。它本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其主题主要是描写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景象。画中有587个不同身份的人物,画有13种动物、9种植物,其态无不惟妙惟肖,各种牲畜共56匹,不同车轿20多辆,大小船只20多艘。它为全景式构图,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密,构图起伏有序,其笔墨技巧,兼工带写,活泼简练,人物生动传神, 牲畜形态,房舍、舟车、城郭、桥梁,树木、河流、无一不至臻至妙,称得上妙笔神工。

国学故事

《清明上河图》问世后,即被宋徽宗赵佶视为神品,珍藏于北宋皇宫。靖康之难时,金兵洗劫了宫中宝物,该画却流落民间,后来被金朝监御府书画官张著所得。元灭金后,《清明上河图》第二次进入皇宫。元顺帝至正年间,宫中有个姓裴的装裱匠深知此画价值连城,便挖空心思,用临摹赝品将真本换出,暗中高价卖出。其后,此画几经易主,到了明代,该画被吏部尚书陆氏所得,他死后,陆夫人十分珍爱地将《清明上河图》秘藏于绣枕之中,从不示人。

陆夫人有一外甥王振斋,长于绘画,伶牙俐齿,趁姨母高兴之时,要求看画,夫人一时无法推托,便允许他坐在密室之中,不带笔墨,限定时间观看。王生聪颖透顶,过目不忘,经过十几次观赏,便对画中构图布局、房屋街道、人物舟车,一一默记在心。回家之后,精心将全图仿制出来,几可乱真。这个摹本也流传于世。

后来,陆夫人听说权倾朝野的奸相严嵩父子,正派人到处搜寻《清明上河图》,吓得胆战心惊,便将宝图秘密售给江西布政使顾鼎臣。严嵩父子得知后,找个借口将顾鼎臣下狱,抄家封门,乘机将名画据为己有。严嵩父子事败后,家产充公,《清明上河图》被收入皇宫。

到了明穆宗时,这幅名画却不翼而飞。不久,宫中却传出了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太监得知此画值钱,便将画盗走。出宫时,恰好遇见卫兵,仓皇之中将画藏到阴沟里,正值阴雨连绵,三天后来取,画已腐烂,不堪收拾。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名画失踪便不了了之。其实,《清明上河图》落入秉笔太监、东厂首领冯保之手,他这买通内线,盗取宝画,然后编造了名画被毁的传说掩人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