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梦太奇:梦的品析
10707600000004

第4章 “梦笔深藏五色毫”

——品梦笔生花

秋风丹叶动荒城,惨澹云遮日半明。

昼梦却因惆怅得,晚愁多为别离生。

江淹彩笔空留恨,壮叟玄谭未及情。

千古怨魂销不得,一江寒浪若为平。

——张泌 《惆怅吟》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希望子女聪明过人,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

苏轼曾经有一首《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只是他出于自己人生坎坷历程的激愤之词罢了,谁会当真?想想不时有恨铁不成钢的父母一时失手打死、打伤不听话孩子的悲剧,就知道如果做父母的谁有这么一个伟大儿子,怕是天天要做美梦了。

可是,历史上,真有一些有着不同凡响美梦的文人。包括鲁迅,他在《呐喊》自序里说:“我在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鲁迅当然不是在说梦,不过文化人和梦真有不解之缘。

名人出生的美梦典故

虽说“人生识字糊涂始”,虽然(罗注:删去“虽然”二字)每个文豪的开端都一样,可是除了必不可少的汗水,从事文学艺术还是得讲天赋。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是“才高八斗”,有的人一生下来就过目不忘,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天禀异质”,真是令人羡慕!中国古代的典故里,就有不少关于天才奇梦的典故。

梦笔生花。“李杜文章万古传”,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出生于四川的江油(一说在中亚的碎叶城)。李白的一生,可以说和奇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出生、他的际遇、他的诗文,无不见奇梦的痕迹。

据《新唐书?李白传》记载:“(李)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诗经?小雅?大东》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它们看似两颗星,其实,长庚星就是太白金星,因为它出来的比太阳早,所以又叫启明星。李白的字是“太白”,就是因为他的母亲生他之前梦见了太白金星,以为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天官占》云:“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将军之象也。”意思是太白金星好战,而在大家熟知的《西游记》里,太白金星是一个白发苍苍、表情慈祥的仙人老头,他多次主张对反下天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进行招抚。

有人戏谑说:“神仙打屁,不同凡响。”连神仙打个不痛不痒的屁都有这么大的威力,那神仙下凡岂不更是让人顶礼膜拜?李白就是如此,说起他的大名,真个让人“对你的景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据《唐才子传?李白》记载:“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原来,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而他自己梦见笔头生花才是天赋禀然的关键。太白金星是道教中人,众所周知李白在仕途遇挫之后,道家思想也很浓厚,“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之类的诗文就是反映(想当和尚就得“秃头弄扁舟”);这就是为什么在他的大作里,“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等梦诗连篇累牍的原因。

李白自“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川后,费了一些时日到了长安。他去见文坛大腕贺知章,贺知章一见其《蜀道难》,尚未读完,就连连称叹,曰:“你就是谪仙人啊!”他解下只有高级官员才能佩带的金龟换了美酒,“与倾尽醉”。贺知章对他极其赏识,就推荐给了唐玄宗,召见金銮殿,这下才有了“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的故事。后来贺知章去世,他曾经写下《对酒忆贺监二首》以吊念:“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两个名满天下的酒徒只有将来地下相见了,呜呼!

后来这就成了诗文里最常用的典故之一,如李商隐《江上忆严五广休》里写道:“征南幕下带长刀,梦笔深藏五色毫。”李白的身世已经够奇了,加上他的不世才情,所以还有不少的追随者。北宋的诗人郭祥正,是太平州当涂人,“母梦李白而生”(《宋史》)。他少年就有诗声,名擅一时的文人梅尧臣一见他就叹道:“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也!”郭祥正后来中了进士,他的诗歌中直接提到李白的就有近百首。但他还是有自知之明,认为要达到李白的高度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多次在给友人的诗中说“玄晖比公故不足,我攀李白实非才”。

和“梦笔生花”有的一比的是有名的玩乐皇帝唐僖宗的“梦经下棋”:他自晋王即位,幼而多能,但偏偏素不懂棋。“一夕,梦人以棋经三卷焚而使吞之”(出《补录记传》)。他从吞三卷棋经的梦中醒来之后,让待诏(官名)来看他下棋,他的一招一式,均大出人的意料。这个故事比较少见,而《说唐》里程咬金梦中梦得三板斧,则知道的人比较多了。这种一梦醒来,突然具有特殊技能的今天偶尔也还有报道。

大笔如椽。东晋王导之孙王珣,20岁就做大司马桓温的主簿。当时桓温忙于收复中原,军事繁忙,军府事情很多,桓温把军中机务都委托给王珣处理。当时往来的文武人员多达数万人,而王珣的记性十分好,居然都能记住每个人的面相。

晋孝武帝雅好典籍,所以王珣以才学文章出色而见用。一天晚上,王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晋书》)。在他的梦中,他见(罗注:删去“他见”二字)有人将一支如椽般粗大的笔送给他。王殉醒来后,对他人说:“看来会有需要用大手笔的事情要我做。”这天上午,晋孝武帝突然死去,朝廷的哀策、讣告和孝武帝的谥议等,都是王殉起草的。后来就用“大笔如椽”、“大手笔”形容一个人的文章出色。这个典故也经常入诗词,如南宋的侯寘的词《多丽》写道:“富贵从来,功名余事,鼎彝勒遍笔如椽。”

类似的奇梦还有唐朝的李峤,还是儿童时,“梦有神人遗(送)之双笔,自是渐有学业”(《旧唐书》);北宋的范质出生之夜,(罗注:红字的字体应该是宋体字)“母梦神人授以五色笔。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宋史》)北宋的李至出生前,母张氏“尝梦八仙人自天降,授字图使吞之,及寤,犹若有物在胸中,未几,生(李)至”(《宋史》)。

江郎才尽。唐朝京兆人张孜生活在唐末政治上最腐败的懿宗、僖宗时代。他“耽酒如狂”,非常崇拜“斗酒诗百篇”的诗仙李白,好友李山甫曾经代他写过一首《梦李白歌》,其中的一部分是:

著牙卖朱紫,断钱赊举选。

华山秀作英雄骨,黄河泻出纵横才。

梦破青霄春,烟霞无去尘。

若夸郭璞五色笔,江淹却是寻常人。

这个张孜如何得以作出好诗我们下面再谈。他(删去红字)是有感于张孜的不遇而发出了如果没有“五色笔”,江淹就是寻常人的感慨。这个“江郎才尽”的典故被我们常常用来形容文坛上的“英雄迟暮”,它的来源是怎么样的呢?据《南史?江淹传》载:

南朝的齐、梁时,江淹“少以文章显”,早时勤奋,多有著述。可是随着地位的上升,“晚节才思微退”。他解释说是从宣城太守罢归后,最开始泊于禅灵寺岸边,“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江)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怨)曰:“那得割截都尽。”顾(回头)见丘迟谓曰:‘余此数尺既无所用,以遗(送)君。’”自从江淹梦见被西晋大文学家张景阳(张协)索回以前存放在他那里的“锦缎”后,再也做不出“锦绣文章”了。而这个丘迟又是谁?也颇不简单——他比江淹小20岁,虽不是像李杜那样家喻户晓,可报纸杂志经常看到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鼎鼎名句,就是出自他的手笔。甚至,这一名句出处的仅仅一篇《与陈伯之书》,竟然令北魏屯兵寿阳的陈伯之投降了,不费一兵一卒,可见其威力之大——而这,还是被截割得四分五裂情况下的文章,由此可见江淹的不凡才情了。

同时,江淹还有一个奇梦,“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江)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江)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

这江淹可谓“祸不单行”,才在梦中被收回了“一匹锦”,又在梦中被收回了“五色笔”——“五色笔”是啥东西?我们先看一下历史上还有哪些有名的文人梦见过这奇特的玩意儿:

也是梁朝的丹阳秣陵人纪少瑜,13岁就能写漂亮的的文章,被王僧孺见到而且赏识他,说:“此子才华毕露,将有高名。”他曾经“梦陆倕(南朝有名的文人,有名的“竟陵八友”之一)以一束青镂管笔授之,云:‘我以此笔犹可用,卿自择其善者。’”此后,他的文章因此突飞猛进。据说“妙笔生花”的典故也和他有关,张孝祥的《鹧鸪天》曾经写道:“忆昔彤庭望日华,匆匆枯笔梦生花。”

和凝(字成绩——这个字颇有些趣味)是五代汶阳须昌人,自小好学,书一粗看就知道其大义。17岁时,他去京师应考明经科,“忽梦人以五色笔一束以与之,谓曰:‘子有如此才,何不举进士?’”(《旧五代史》)明经科和进士科都是科举的一种,在诸种科举科目中应考的人最多,但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难度比考诗赋和政论的进士科小。和凝做了美梦后就才思敏赡,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仅19岁就登进士第。

金元时期的乾州奉天人杨奂(字焕然),据《元史》,“母尝梦东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笔授之,已而(杨)奂生,其父以为文明之象,因名之曰奂”。他的著作也很多……可见,这“五色笔”实在是妙不可言的东西,文人梦寐以求的宝贝。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江淹(江郎)会 “江郎才尽”了。

五花八门的文人美梦

“五色笔”固然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东西,但实在梦不到,也还有其他的美梦可求,聊补其遗憾。各种史书里也记载了不少他们出生时的奇梦。

徐陵之母梦凤凰。南朝东海郯人徐陵,父亲徐摛,曾经任梁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母臧氏,“尝梦五色云化而为凤,集左肩上,已而诞(徐)陵焉”(《陈书》)。在徐陵数岁时,家人带着他去晋见人称有道的宝志上人。宝志上人用手抚摸他的头顶,说:“天上石麒麟也。”光宅寺的惠云法师经常感叹徐陵年轻有为,称他是“颜回”。徐陵八岁能写文章,13岁就通《庄子》《老子》之义。长大后他博涉史籍,很有口才,有名的古代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是他在南朝梁中叶时选编的一部诗歌总集《玉台新咏》里的一篇。

任昉之母梦四角铃。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人。父亲是任遥,母亲是属于望族的河东裴氏,她素有德行,一次白日睡觉,“梦有五色采(彩)旗盖四角悬铃,自天而坠,其一铃落入怀中,心悸因而有娠”(《南史》)。占梦者说:“必生才子。”(罗注:红字应该是宋体字)任昉生下时,就非常聪敏,早称“神悟”,四岁就可以读诗数十篇,八岁能写文章,自制《月仪》,辞义甚美,他被家族的人认为是“千里驹”。南齐时,萧衍(后来的梁武帝)与他同在竟陵王萧子良邸中。萧子良周围文士云集,著名的有“竟陵八友”,他和萧衍都是其中之一。萧衍对他说:“如果我当了三公开府,就会以您为记室。”他也开玩笑回敬道:“如果我当了三公开府,就会以您为骑兵”(萧衍善骑马)。等到萧衍篡齐建梁为帝,果然以任昉为记室,拜黄门侍郎、吏部郎中,其受禅使用的文诰,多出自任昉之手。

类似的奇梦还有深州陆泽人张荐,还是儿童时,“梦紫色大鸟,五彩成文,降于家庭”。其祖父张翾对他说:“有五色赤文的,是凤;有紫文的,是跳跃的翾,它是凤的辅佐,你将会以文章显于明廷。”

富弼之母梦旌旗鹤雁。富弼,字彦国,河南人。他也算是历史上的有名人物,因为他曾经为了挽救北宋面临的重重危机,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等一起推行“庆历新政”,但最后失败。以前,他的母亲韩氏有娠,“梦旌旗鹤雁降其庭,云有天赦,已而生(富)弼”(《宋史》)。富弼自小勤学,为人大度,范仲淹一见他就奇之,说:“王佐才也。”还把他的文章拿给大文人王曾、晏殊看。晏殊也很欣赏他,就嫁女给他。

这样的奇梦,还有唐朝著名的文思极为敏捷的文学家王勃,据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王勃每为(为他人写)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卧,忽起一笔数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段成式的解释是王勃“少梦人以丸墨盈袖。”很显然,丸墨即代表文采。北宋博涉经史的钱俨(吴越王钱俶异母弟),“少梦人遗以大砚”(《宋史》),从此喜欢文辞,非常有名的《百家姓》就是他编的。冯元七岁读《易》,“母夜梦异人,以绀莲华(天青色的莲花)与(冯)元吞之,且曰:‘善读此,后必贵显。’”(《宋史》);北宋泉州的章得象,“母方娠,梦登山,遇神人授以玉象”,等到他出生,“父(章)奂复梦家庭积笏(象牙)如山”(《宋史》),其名字即来自奇梦,章得象进士及第后,累迁宰相。元朝的燕公楠(字国材),母雷氏,“梦五色巨翼入帏,遂生(燕)公楠”(《元史》),十岁能文,有《五峰集》《唱论》传世。

吞吐天下文章的奇梦

腹有诗书,口吐莲花,这是才华横溢、能言善辩的文人标准。诵读、吟唱都需要用口,所以文人经常梦见吞吐的奇梦。

韩愈梦吞丹篆。丹篆是朱砂书写的篆文或者指仙道之书或符箓,梦中二者均代表不同凡响的文采。曾经梦吞丹篆的人里就有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他在文学上力反矫揉造作的骈文而主张散文(古文),发起“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陈言务去”,新开一代文风。据《龙城录》《异人录》等记载,他自己曾经“少时梦人与丹篆一卷,令强吞之,傍一人抚掌而笑。”他醒后,果然觉得胸中就像被什么东西给噎住了,过了数日才没事。他记得丹篆上的一两字,笔势非人间之书。后来他认识了孟郊。这个孟郊,就是以“郊寒岛瘦”闻名,写出感情真挚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著名诗人。韩愈一看他就觉得面熟,仔细一思——原来就是梦中在旁边发笑者。他就觉得这梦实在是太奇怪了。

罗含梦吞五色鸟。据《晋书》记载,襄阳人罗含自幼就是一个孤儿,被叔母朱氏抚养大。他自小就有志向,一次白天休息,“梦五色鸟入怀,遂取吞之”。罗含醒后,胸中如吞物被噎塞了,他以为不吉,就告诉了朱氏。朱氏祝贺他说:“此鸟代表有文章,你将来非常会善长写文章。”后来果如其言,众人都认为他是“荆楚之松竹”,征西将军桓温到了荆州后,任他为征西参军,后转任荆州别驾。勤奋的罗含为避喧闹,就在城西的一个小洲上建了茅屋数间,伐木为床,编苇作席,刻苦学习,桓温称他为“江左之秀”。在南朝刘义庆的志怪小说《幽明录》里,则称他原不好学习,而是梦中吞了一只“不似人间物”的鸟卵,自此开始奋发的。这就成了一个典故,骆宾王的诗里就有“顾惭非梦鸟,滥此则雕虫”之句。

这样的奇梦,还有唐朝诗人张迥“梦五色云从天而下,取一团吞之”(《郡阁雅谈》);唐玄宗名臣宋璟“梦大鸟衔书吐口中,而吞咽之”(《玉芝堂谈荟》);五代的谢谔小时候,“尝梦浴溪中,有人以珠一器遗(送)之曰:‘郎吞此,则明悟矣。’”他觉得那大的那颗珍珠吞不下去,就吞下了60多颗小珍珠。等他长大之后,善于写诗。进士裴说为他选了最好的诗60余篇,传播于世(《稽神录》)。可惜谢谔没有吞下那颗大的珍珠,否则可能又是一个李白、杜甫之类的文豪。

甚至金龟(唐、五代时期高级官员才能佩的装饰)也成为梦中之物。五代有个刘赞,父亲刘玭每次吃肉,只是单独给刘赞蔬食下饭,说:“肉食,是皇帝给予的奖赏。你要吃肉,就要苦心专研文艺,自然会获取,给我的奖赏是不可分给你的。”于是刘赞学习十分勤奋,但他文才十分普通,据《牧竖闲谈》记载:“五代时,刘赞文思迟,乃祷乾象,乞文才。一夕,梦吞小金龟,自后大有文思。一日,梦吐金龟投水中,不久卒。”这和江淹梦中被迫还五色笔类似,但刘赞在梦中被迫归还小金龟后不久就去天上吃肉了。

开脑剖腹的奇梦

中国人自古喜欢祥瑞,凤凰、响铃都是这类。同时,中国人一般是不喜欢血淋淋的东西的,正如“君子”就要“远庖厨”一样。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有一篇非常有名《陆判》,可以说是“换头术”和“人造美女”的先声。(罗注:断行!)它说的是陵阳的朱尔旦智力本来十分普通,一次在他参加的文社集会时,把面容狰狞的十王殿上的木雕判官扛来喝酒,其他人吓得魂飞魄散。通神的这个陆姓判官后来果然如约一起喝酒,朱尔旦毫不害怕,两人一起谈论文学、一起饮酒。陆判官看了朱尔旦的稿子,都说不好。一夜,朱尔旦喝醉了,就先入睡,陆判官还一个儿在喝酒。朱尔旦“忽醉梦中,脏腹微痛”(罗注:字体应该是楷体),他醒来一看,竟然看见陆判官正坐在床前给自己“动手术”,陆判官已经开破自己的腹腔捞出了肠胃,正整理得井井有条。那时的人们没有见过手术,朱尔旦大惊,以为自己将会被杀。而陆判官却笑着说:“不要怕!我是给您换一颗‘慧心’而已。”手术完毕后,榻上也根本没有血迹,朱尔旦也只是感觉腹间只有少许麻木。案几上,朱尔旦又看见有一肉块,一问,陆判官说:“这就是你的心啊。你的文章不好,我就知你的心窍被堵塞了。我刚才在冥间,在千万颗人心中,挑选出最好的一枚,为你换了,留它来补那颗缺了的。”自此以后,朱尔旦文思大进,没多久,秋闱果中了状元。这下,以前经常取笑他的同社诸生这下可傻眼了。后来,陆判官还帮他给在梦中的妻子换了个美女的头,让才子配上了佳人。

这只是一个故事罢了。可是,历史上还是记载了一些开脑剖腹的天才奇梦。

郑玄梦被开心。马融是著名的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唐代李冗《独异志》记载了他的一个奇梦:“马融勤学,梦见一林,花如锦绣,梦中摘此花食之。及寤,见天下文词,无所不知,时人号为‘绣囊’。”后来马融成为东汉有名的大儒、经学家,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光大了儒家学说。

马融生性豁达,不太注重儒者节操,他讲课时,常常坐在高堂,施绛纱帐,前面授生徒,后面列女乐(他莫不是在考验学生的意志?),这可以说是魏、晋时期的清谈家们摒弃礼教的风气之先。

马融学生很多,他只面授少数高材生,其余的则由这些高徒们再授。33岁的郑玄投到马融门下后,也没有被另眼相看,这样过了三年,他甚至没能见到马融一面,更不要说被看重了。后来马融让他回家去,可能此时郑玄还没有露出尖尖角吧。据《异苑》,一天郑玄在树荫下假寐,“梦一人,以刀开其心,谓曰:‘子可学矣’”。郑玄梦见一个人用刀划开他的心,对他说:“你完全可以使自己成为有学问的人!”郑玄睡醒后立即又返回马融门下,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他把所有的典籍都弄精通了。后来郑玄学成东归,马融感叹说:“诗书礼乐全去东方啦!”名师出高徒,后来郑玄也成为了一代经学大师,成为曹操和袁绍争夺的旗帜性对象。

尹知章梦凿其心。据《新唐书》,绛州翼城人尹知章自小就勤学,“尝梦神人以大凿开其心,以药内之”,大概神人是把益智的药灌进了尹知章的心里,于是尹知章文思如泉涌,把诸经的精义全部搞懂了。没多久,以前的诸位师友反而向他求教了。尹知章后来注过《鬼谷子》。但柳宗元的传奇小说《龙城录》中的说法却与此相反,说他“(幼)时性懵”,一天“梦一赤衣人持巨凿破其腹,若(好像)内(纳)草茹于心中,痛甚惊寤”。反正他有了神奇的机遇,智慧脱胎换骨了。

王仁裕梦剖肠胃。据《旧五代史?周书》载,天水人王仁裕从小就是孤儿,无人管教,不好好学习,当然不会天天向上啦,到了25岁,才有意就学(不过比起“苏老泉,二十七(罗注:千万不可用27!这是《三字经》里的原话),始发愤”里的苏洵还要稍微先进一些)。但大概基础太差,长进不大。一个晚上他“梦(有人)剖其肠胃,引西江水以浣(洗)之,又睹水中砂石,皆有篆文,因取而吞之”。他醒后,一下子“心意豁然”,自此悟性绝高。后来中贡举时,这批所取进士有33人,都是一时名人,以李昉(《太平御览》主编)、王溥为冠。王仁裕先后有诗达一万余首,编成了一百卷,称为《西江集》,就是为了纪念他做梦吞下西江的文石才取为名的。他后来担任兵部尚书、太子少保。

贾弼梦被换头。南北朝的志怪小说(罗注:删去“志怪小说”,前面已有)《幽明录》记载了一个故事,河东的贾弼是琅琊参军,“夜梦一人,塺龅(黄牙)、大鼻、闭目,请曰:‘爱君之貌,换君之头,可乎?’”梦中的贾弼无法阻止,于是他的头被换去了。醒后,“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是你跑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人见者悉惊走”。他才一回家,“家人悉藏”。自此后贾弼只能以半面脸进行哭笑,更令人惊奇的是,他的两手、两足及口中可以各拿一支笔写字,写出来的词章都很有文采。不过,这个故事编造的痕迹比较重。

这样的奇梦,还有河南洛阳人王处讷做过,小时候有个老头来到他家里,煮取自洛河的石头就像煮面一样柔软,令王处讷吃下去,说他:“你性聪悟,后当会为他人之师。”王处讷“又尝梦人持巨鉴(大镜子),星宿灿然满中,剖腹纳之,觉而汗洽(汗流浃背)”,过了一月有余,心胸都还觉痛。他因而留意星历、占候之学,非常精通。

这样开肠剖腹的奇梦,似乎挺令人向往,可有时未必就佳。据《永乐大典》残卷里《珩璜新论》记载,蜀郡人扬雄(“西蜀子云亭”主人)临死有“梦五脏出外”的故事:汉武帝命他作《甘泉赋》,他绞尽脑汁去想,“夜梦五胆出外,以手收之”。醒后,就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因病而死。

梦见名人仙人

“物以稀为贵”,就像因为英雄稀少,所以才有英雄这个东西。同样,人们一旦梦见前贤,往往作为佳音,如孔子曾经多次梦见周公,而孔子作为文化偶像,也经常被后人所梦见。

刘勰梦孔子。大名鼎鼎的文学评论集《文心雕龙》是文人必读之物,其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刘勰,他曾经说:“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

他在序言里曾经记了一个梦:“予生七龄(岁),乃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齿在逾立(30岁),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仲尼当然是指“孔圣人”了,他因为梦见了捧着丹漆的礼器随孔子南行,醒后就喜不自禁,觉得大任在肩,还大发感慨庆幸不已:“大哉圣人之难见也!乃小子之垂梦欤!”他主张文学作品应有“风骨”(充实的内容)、华美的形式(文采),并提出文学批评的六条标准:位体(体裁情志)、置辞(铺饰辞采)、通变(适应时代)、奇正(语言雅俗)、事义(典型题材)、宫商(语调辞气)。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了这样的成绩流芳千古,刘勰也不枉自梦见孔子一场!

元朝曾经当过多处书院山长(相当于校长)、桃李满天下的资州内江县人黄泽,据说也是早年“尝梦见夫子,以为适然(偶然),既而屡梦见之,最后乃梦夫子(亲)手授所较《六经》,字画如新”(《元史》),他在梦中得到启发,于是深有感触,觉得自己以前所解的经书多不正确,就作了《思古吟》十章,大力歌颂孔子之德,可上比于周文王、周公。后来黄泽精通于古籍的注疏,任满即归家乡,闭门授徒,不再出仕。

张孜梦李白。前面我们谈过张孜,现在就专门说一说他。据后蜀的何光远所著《鉴诫录》记载,京兆人张孜仿效李白耽酒如狂,好诗成癖。但自己的水平又低,20余年没啥好的作品,常常班门弄斧被好友李山甫笑话。所以他曾经画了一幅李白的像,日夜虔祷,希望李白在天之灵能保佑自己水平大涨。因为他对李白钦慕不已,又感愤于当时污浊不堪的末世,一天,“忽梦一人自天降下,飒曳长裾。是夕星月晃然,当庭而坐,与(张)孜对酌,论及歌诗。(张)孜问姓名,自云李白。(张)孜因备得其要,(李)白亦超然上升。”梦中,李白为他改稿,之后果然水平大有长进。后来李山甫曾经代他作歌,歌其幻梦:

天使翰林生我前,相去殁来二百年。

英神杰气归玄天,日月星辰空慽然。

我识翰林文,不识翰林面。

上天知我忆其人,使向人间梦中见。

瑞光闪烁天关开,五云著地长裾来。

华山秀作英雄骨,黄河泻作纵横才。

巍峨宛似神仙客,一段风雷扶气魄。

低头语了却抬头,指点胸前称李白。

梦中一面何殷勤,高吟大语喧青云。

白言天府偶闲暇,与我握手论高文。

一论耳目清,再论心骨惊。

豁如混沌初凿破,天地海岳何分明。

利若剑戟坚,健如虬龙争。

神机圣法说略尽,造化与我新精灵。

不问尘埃人,不语尘埃事。

樽前酒半空,归云扫筵起。

自言天上作先生,许向人间为弟子。

梦破青霄春,烟霞无去尘。

若夸郭璞五色笔,江淹却是寻常人。

名师出高徒,有了仙人的指点,怪不得张孜的文章脱胎换骨了。

吕思诚梦文昌星。元朝的平定州有个吕思诚,出生时他的母亲冯氏“梦一丈夫,乌巾、白襕衫、红鞓(皮腰带)束带,趋而揖曰:‘我文昌星也。’”醒来以后,吕思诚就生下来了,目有神光,见者异之。长大后,他入国子学为陪堂生,试国子伴读,中其选。他学识渊博,著有《介轩集》《两汉通纪》《正典举要》《岭南集》等传世。他在任御史中丞等职时公正不阿,成为一些人的眼中钉,曾经因此被元顺帝降职,但他却坚持了文人的骨气,后来官复原职,不久病逝。

这样的奇梦,还有宋朝的萧贯,临事敢为,不苟合于时。以前得病时,曾经“梦绿衣中人召至帝所,赋《禁中晓寒歌》,词语清丽,人以比唐李贺”(《宋史》)。

梦前身的读书梦

说到宋朝书法家里面的“苏黄米蔡”这所谓的“宋四家”,里面的“苏”,当然是和奇梦脱不了干系的苏东坡;“黄”呢,就是我们正要说的他的门生、北宋江西诗派领袖、山谷道人黄庭坚。世间“苏黄”并称,两人不仅书法并驾齐驱,在文学造诣上也是各有千秋。

黄庭坚为什么文采这样出众?据说也是和一个非常有趣,然而又略带些淡淡的忧伤的奇梦有关——据袁枚的《随园诗话》记载,黄庭坚中进士后,被任命为黄州知州,这年他才26岁。一天,他在午睡的梦中,走出了州府的衙门,来到一处乡村,看见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站在一家门外的香案前,桌上供着一碗芹菜面,口中喊叫着人的名字,黄庭坚凑近一看,那碗面还热气腾腾,就不自觉地端起来吃了,吃完就回府衙去了。他一觉醒来,嘴里还有芹菜的香味,这个梦的梦境很清晰,但他以为只是一个一般的梦而已,所以并不在意。

次日午睡,他又一次做了和昨天一样的梦,口中又有芹菜香。于是他觉得这个奇梦不一般,很是奇异,于是起身走出州衙,循着梦中的道路行去。他竟然行至一个老婆婆的家门外,叩门进去,她正是梦中所见的老婆婆!黄庭坚问她有无在门外喊人吃面之事。她回答:“昨天是我女儿的忌辰,因为她生前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我在门外喊她吃面,我每年都是这样喊她。”

黄庭坚问:“你女儿死去多久了?”

老婆婆回答:“已经26年了。”黄庭坚一愣——他自己正是26岁,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辰!

他就再问老婆婆她女儿在世时的情形,以及家中还有些什么人?老婆婆回答:“我只有一个女儿。她在世时很喜欢读书,信佛吃素,很是孝顺,但不肯嫁人。她还说求来世转为男身,做个文学家。后来到26岁她就生病死了,死的时候,她说还要回来。”

黄庭坚其时已经很有文名了,听见她这样说,再问:“她的闺房在哪里,我可以看看吗?”

老婆婆用手指着一间房说:“就是这一间,你自己进去看,我给你倒茶去。”

黄庭坚走进了这间房里,只见卧床、桌椅之外,靠墙有一个大柜还锁着。老婆婆回来,他问:“里面是些什么?”老婆婆回答:“全是她的书。”

黄庭坚又问:“可以打开吗?”老婆婆却说:“锁匙不知被她放哪里去了。所以一直无法打开。”

黄庭坚心中想了一下,却说出了锁匙的位置,让老婆婆找出了锁匙,打开了书柜,发现里面还有许多书稿。他仔细一阅读,原来他每次试卷的文章竟然全在这里,而且一字不差!!

黄庭坚顿时明白:他已回到了前生的老家,老婆婆便是他前生之母,这个家只剩下老母一人。于是他跪拜在地,口称母亲,说明自己就是她的女儿转世,然后回州衙带人来迎接老母,奉养终身。

后来,黄庭坚在州衙的后园里植了一丛竹,建了一间亭,命名为“滴翠轩”,亭中有他的刻像,他自题像曰:

“似僧有发,是俗无尘,参梦中梦,悟身外身。”这是黄庭坚的转世故事。

美梦还得勤奋助

前面讲了不少人因为梦中得到某种机缘,而突然IQ大增的故事,许多家长做梦都在“异想天开”。《随园诗话》卷四里,袁枚记载清朝毛俟园(毛藻的字)之句说:“名须没世称才好,书到今生读已迟。”袁枚感叹黄庭坚如此才情出众,是前世就已经读了许多书,所以才有凌云健笔。

难道真的靠美梦就可以“守株待兔”了?其实,“朝闻道,夕可死也”,读书不分先后,随时可读,随时都有长进,怕的就是畏难。不少人在文学上是有天赋的,但是仅靠天赋也是靠不住的,就是有这样的美梦也未必成器。

马裔孙梦大小笔。五代后唐时期的马裔孙早年担任河中从事,一次因事住宿于逻店,这里有上逻神祠,马裔孙“夜梦神见召,待以优礼,手授二笔,其笔一大一小,觉而异焉”。后来他当了翰林学士,他很惊奇地以为契合了大笔之兆;马上又被派去知贡举,他又在私下说:“这就是那二只笔之应。”他进入大堂,堂吏奉上二只笔,他一看,居然大小就像昔日梦中所授的那样。

别人梦见一只笔就可以傲视文人,他还居然梦见了两只,那他一定才比李杜、文压韩柳了?恰恰相反,他只是个庸人。他虽“梦笔”,却不生花,办事无能,只知署名不懂其他,加上又极少会见宾客,所以得了个外号叫“三不开”——即口不开、印不开、门不开。他分明是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角色,这倒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后来晋高祖石敬瑭篡夺了天下,就把这个废物废归田里了。

崔浩梦中与鬼争论。学海无涯苦作舟,“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崔浩就是靠勤奋发家的,他在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任职,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魏书?崔浩列传》说他:“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在长达39年的时间里,昼夜读书废寝忘食,甚至到了哪一步呢?他“至乃梦共鬼争义(辩论),遂得周公、孔子之要术”。这样的梦,据《魏书》记载,还有个江式,自幼专研学问,“数年之中,常梦两人时相教授”,醒后,每次都有长进。

杨维桢之母梦金钱。前面说过元明时期的杨维桢是母亲李氏在做胎梦“梦月中金钱坠怀”而生的(《明史》),这当然是个吉兆,所以杨维桢少时,就每日能记诵数千字,元朝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中了进士。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后的洪武二年,召杨维桢至京师,请他议订各种仪礼法典。完毕后回乡隐居,宋濂赠诗给他:“不受君王五色诏,白衣宣至白衣还。”

不要以为他就靠着天生的聪明达到了这个成就,他的勤奋也是世所罕见的。据《明史》记载,幼时其父杨宏在铁崖山麓修筑了一幢红楼,还在四周植梅百株以改善学习环境,又在红楼上藏书万卷,并将梯子撤去,以让他专心攻读,每天用辘皿传食,苦读五年,这可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难怪人家学富五车啊。他自号“铁崖”,其开创的文体也被称为“铁崖体”,特点是句法长短疾徐,用语瑰丽险怪,甚至多用偏僻词语,写人之所不敢写,言人之所不敢言。《列朝诗集小传》称赞:“隐然有旷世金石声,又时出龙蛇鬼神,以眩荡一世之耳目,斯亦奇矣。”

仅有天资是不可靠的,王安石写的《伤仲永》就是一个典型。而且清朝的曾国藩更是一个典型:他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小偷,而他在家中专意朗读,对一篇文章重读了很多遍,但还是背不下来。小偷苦等了很久,却不见他睡觉,无法下手,不由大怒,跳出来说:“这种臭水平还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篇文章背诵了一遍,扬长而去。可是曾国藩终于成了大人物,而这个小偷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这就是勤奋的结果。

李山甫的“若夸郭璞五色笔,江淹却是寻常人”指出人们其实夸大了“五色笔”的作用,我们不要只看到奇梦的机缘,还要看到奇梦之后的勤奋——“汗让梦茁壮” (2010世界杯足球赛《旗开得胜》歌句),没有勤奋,一切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中举的梦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古代读书人的最大梦想,就是有着绝顶的聪明、绝妙的文采、不凡的才干。为了实现这些如梦似幻的锦绣前程,他们不惜星夜赶考场,自隋朝开始有了科举后,中举的奇梦就比比皆是。

皇甫弘梦石婆中举。据《逸史》,唐朝有个皇甫弘,在华州考取了解元,又准备再参加殿试考进士。不料,因他酒后失态,得罪了刺史钱徽,被赶了出来。他不愿因此沉沦,又来到陕州求考,不料“冤家路窄”,刚过城关就听说又是这个钱徽从华州到陕州主持考试。他自知无望,随即东归。走了一段路程后,睡觉时他梦见死去的妻子的乳母说:“皇甫郎去应试,怎么往回走呢?”皇甫弘说了原因,乳母说:“你应该去求教一下石婆神。”于是她就带着皇甫弘去了店北,在荒野里行了好几里路,走进一间小屋中,看见一个石头婆婆。皇甫弘拜后,乳母问石头婆婆皇甫弘考得上不?石头婆婆点头说:“可以。”乳母对他说:“石婆神说能考得上,就一定能考得上,将来别忘报恩还愿哦!”皇甫弘急忙拜射。乳母又把他送回旅店。

皇甫弘随即惊醒,说:“我的梦如此清楚,怎么会不灵验呢?”就进城应考。钱徽又见到了他,就想整治他。钱徽看了考卷,暗想:“大家都知道我生皇甫弘的气,如果当众羞辱他是不行的,不让他考上就可以了。”可是皇甫弘竟然名列前茅。钱徽的心里一阵恐惧,打算用另外一个人的名字替换皇甫弘。他反复思量,犹豫不决,到五更天还没有睡。他就叫子弟去把最好的考卷拿来,钱徽打开一看,又是皇甫弘的考卷!钱徽长叹说:“这都是天定的呵!”于是皇甫弘终于及第,东归走到陕州后,他向旅店老板打听附近有没有一位石婆神?店里人都笑了,说:“你怎么知道呢?那本是一块顽石,放牛郎们经常敲它玩,像人的样子,所以人们称它石婆婆,只离此店二三里远。”皇甫弘便备了酒肉和店小二一起去,一切都像梦中经历的一样。他祭拜石婆婆之后便回去了。

宋言因梦中举。据唐朝的范摅著《云溪友议》,唐宣宗时有个“唐朝的范进”宋言,参加了近十次科举而不中。大中十一年,他又将去府里参考。宋言本名“岳(嶽)”,一天白日睡觉,他感觉好像有人说:“宋秀才好像头上戴山,所以无法成就功名。只有去掉这座山,前程才会通泰。”宋嶽醒来便想:“嶽”字去“山”是“狱”,名字里怎么能有“狱”呢?于是在名中又去二“犬”,改为“言”字。等到府试的时候,侍郎冯涯作为主试官,头名解元果然给了宋言,当时京兆尹张毅夫认为冯涯在解送举人一事上作弊,上奏谪冯涯为澧州司户。于是宋言从第一名降为第65名。(罗注:居然删掉了!应补红字)朋友们听到消息赶来慰问,宋言说:“来春再见。”第二年李潘舍人放榜,宋言以第四名考中了进士。

唐汝楫因梦当状元。据《状元考》,浙江兰溪明代人唐汝楫,其父唐龙曾经官拜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他幼年聪慧好学,五岁时,有人对唐龙说他将会世袭荫封。而唐汝楫听了却不愿意,反而更加发奋读书。嘉靖皇帝时唐汝楫参考,乡试前他梦见梅花盛开,红梅报喜。据说主考官在拆卷时,发现了他是唐龙之子,大家为了避嫌就把他和另外一个监生的卷子同时扔到地下,而唐汝楫的卷子不落,于是他进入会试。会试时,掌科郑廷鹄取他为第一,而主考官不同意,后来取为第十名,进入殿试。

殿试时,因唐汝楫过于激动,握笔太重,甚至把笔杆都握裂成了四瓣!他认为这是吉兆,后来真的高中状元!殿试是嘉靖皇帝亲阅试卷的。前此,嘉靖皇帝曾做了一梦,梦中有“欲效唐虞,汝作舟楫”等语,这是商朝的武丁大王在任用梦中所见的贤人傅说前说的勉语。当嘉靖皇帝看到唐汝楫的试卷时,竟然发现其名字恰好与梦境相符,“且文词古雅,楷法精工,而敬天法祖,大意又独与宸衷(皇帝之意)契合”,于是钦定“状元”。

当时唐龙和严嵩走得很近,所以唐汝楫在考场一路顺风得到“关照”那是不可避免的,比他的文采强的应有人在。所以《明史》里说:“唐汝楫一向依附严嵩,得了第一人及第。官至左谕德。后坐严嵩之党而被夺官。”所以这个奇梦也是很可疑的。

这样的奇梦很多,有个新安郡士人罗颉言在考前“梦鸡数百千只飞翔庭中”(罗注:红字字体应该是楷体)。他怀疑“非冲腾之物”(落榜),好友说:“鸡有五德(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鸡:“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千得万得啊,可祝贺你!”罗颉言果然登科。唐懿宗时有个孙龙光,考前一年“尝梦积大木数百,(孙)龙光践复往复。”请一李处士圆此梦,说:“祝贺郎君来年必是状元。”孙龙光大惑不解:“为什么?”李处士说:“已居众材(才)之上。”——咸通四年(公元863年)他当上了癸未科状元。

宋仁宗天圣年中,有个刘公沆,也是多次参举不第。眼看又是大考之年,他办装赴省试。一夕“梦被人所落头,心甚恶之”,有乡人为他解释说:“状元不到十二郎,刘公第十二只得第二。”后果第二名及第。

有个张番通,“梦蒋山君召作判状申天曹云:与君三耳。”数日后张番通忽然涌出一耳,就有了三只耳朵,时号“三耳秀才”,也有人称它“鸡冠秀才。”

“高考”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应考,据2003年6月28日的《三湘都市报》报道,当年湖南高考理科状元是彭蔚,据彭蔚自己说他曾梦见自己高考考了710分,是湖南理科状元。后来成绩公布后,果然是今年湖南省的理科状元。这个奇梦可以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来解释。

和中举有关的一个奇梦是关于“钟馗”的,在“品奇特之梦”我们将会说到。

岂止中国的文人老是喜欢和美梦打交道,古今中外,似乎外国和奇梦有关的文学家也不少。凯尔斯泰?伊姆雷,获得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匈牙利籍的犹太人,有谁知道他少年时期竟然还是个极其平常、被同学喊作“木头”的呆笨之人?或许,这一切和他自己的一个奇梦有关:12岁时,他做了一个梦——国王因其作品被诺贝尔看中了而亲自为他颁奖!于是他把这个梦告诉了母亲,母亲对她说:“我听说上帝把一个不可能的梦放在谁心中,就是真心想帮谁完成。”奇梦给了他庄严的启示,母亲给了他温暖的鼓励,于是他开始努力读书,不停地阅读,并开始写作,经历了被纳粹德国关入集中营等无数的磨难,最终取得了成功,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大奖,灵验了那个奇特的美梦——这真是“梦想皆有神助”啊……周公解梦

文学之梦解

吞五色纸诗书进,读书文写字大吉。

人与墨者文章进,见读书者主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