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毛人凤大传
10706700000057

第57章 三足鼎立毛人凤势力最弱

时间再回溯到戴笠死去的时候,就当马汉三集团还在为自己逃过一劫而暗地庆祝的时候,军统里正在展开一场对戴笠遗产的争夺,大到他的职位、手下、特训班的学生,小到他搜罗的手枪、汽车,都成了军统各派钩心斗角的目标。

戴笠在世时,军统局就分了几个派别,相互还有很多交叉:从资格上分有黄埔系与江山帮的对立。由于戴笠只是黄埔六期生,资格不老,而军统内像徐远举、乔家才、郑介民等人都是黄埔一、二期的,为防止他们不服气,戴笠千方百计扶持以毛人凤为代表的江山人。在他死的时候,江山县的毛万里、毛森、周念行、王莆臣、周养浩、叶翔之、潘其武等人都已占据重要位置。而黄埔系则因资格老、经验丰富又是“天子门生”,地位也相当重要,两派平分军统秋色。如果从地域上分,又可分为广东派、浙江派、湖南派,分别以郑介民、戴笠、唐纵为首。还有一批则几方面都敷衍,几方面都不得罪也不参加,他们自认是中间派。戴笠活着的时候,对派系活动严格控制,所以各种派系处在潜伏状态。现在戴笠突然归西,隐藏在军统内的派系矛盾迅速明朗化,各个派系相互勾结,为争夺军统的主导位置而明争暗斗。

其中最核心的斗争,自然是围绕着戴笠的军统局长的位置。每个人都知道,只要得到了这个局长的位置,其他的一切就都有了。到时候不管是钱是名还是权,都会有人乖乖送上来,可以说是有源源不断的后福。而对这个职位的有力争夺者共有3人,分别是唐纵、郑介民和毛人凤。不但是他们3人,其他人也都在对他们进行暗中比较,想要计算出最后谁能得到蒋介石的青睐。

这三人中间,以资格论,最占优势的要属郑介民。他跟随蒋介石的时间最长,是黄埔系的领头人,而且他也是在蒋介石手下最早开始负责情报工作的得力助手,曾经在策反桂系中作出突出贡献。军统中和他关系密切的人员被外界称为“广东派”,他们中间有的是一些广东籍的大特务,有的曾留学过苏联,还有的经常在二厅搞军事情报活动,和他交往甚密。这些人都资格老、脾气大,在各部门把持着重要位置,不愿把其他人放在眼里。郑介民从进入特务系统开始,就一直被戴笠欺压,掌握不到实权。如今戴笠死了,郑介民当然是希望能够“扶正”,甚至借军统做跳板,进入军界或者政界,做大官发大财。

但是郑介民也有不利的情况,首当其冲的便是他的籍贯。众所周知蒋介石任用亲信首要的条件就是要用浙江人,这是郑介民这么多年一直没办法更上一步的重要原因。另外,郑介民并无心从事特务工作,一直对搞情报很不用心,总想着往外调。这也给蒋介石造成了关于他“胆小”,“工作不努力”的负面印象。

毛人凤倒是非常尽职尽责的一个人选,他明白自己的出身、资历、学历都比不上郑、唐两人,所以一直安心替戴笠管家、当助手,对军统内部工作、人事等情况都非常熟悉。戴笠去世后,每当蒋介石过问军统的事务,只有毛人凤能够做出让蒋介石最满意的回答。所以连蒋介石自己都说,戴笠走后,军统离不开毛人凤,而毛人凤也离不开军统。而且毛人凤一向八面玲珑,和各方面关系都不错,很少会有他的坏话传到蒋介石耳边。况且他也是江山人,跟蒋介石的老家离得不远,深得蒋介石信任。戴笠死后,他就成了军统内部江山帮的带头人。江山帮在军统里扎根深,占据重要位置,其势力不可小觑。

不过,毛人凤到军统工作的时间实在太短,而且他是一个从黄埔中途退学的多病儿,个人履历不怎么光彩。同时,他也十分不合蒋介石的眼缘。虽然说选下属不是选对象,但如果上司看下属不顺眼,下属也是无法得到重用的。更何况毛人凤几次见蒋介石都闹了笑话,再加上蒋介石一直记着戴笠的好,跟毛人凤一对比,更是对他很不待见。

从这方面来说,唐纵却有很大的优势。唐纵自1930年任情报处主任秘书起,一直在军统中间摸爬滚打,从底层做起。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都看遍了不少,也学了很多溜须拍马、察言观色的本事。也正是这样他才有机会一步步爬升。到了1932年,他已经担任“复兴社”总社副书记。到了1936年,他成为国民政府驻德国大使馆副武官,受命调查研究德国警察、情报组织及欧洲各国动向,到欧洲留学考察。等他回国之后,受到了蒋介石的关注,便把他调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让他任第六组少将组长,主管军事情报8年。因为他工于心计,老谋深算,深得蒋介石、蒋经国的器重。而且在国民党内长期从事军警情报工作,素有军统“智多星”之称。他在日本侵略中国期间,有时也表现了民族气节。比如1937年秋,他应邀参观德军演习,在演习结束后的酒会上,拒绝了日本武官阿喜马要求合作的提议,对日军侵略中国表示了义愤。所以他在国民党内部和人民中也有了一定人缘。同时因为他文采好,还著有《思与行》、《美国政治与英美政党之比较》和《党友之理论与实践》等书,所以他的才华和能力也都一直被蒋介石所器重。军统中和他关系密切的主要是那些湖南籍的特务,以及对毛人凤不满,与郑介民关系不深的,都想从他那里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

但是唐纵对情报工作也是不十分热心,他从情报工作发家,可以说是在戴笠的提携下才受到蒋介石重视的。当他脱离了特务这个小圈子之后,更加清晰地看到各方对特务的态度都是十分鄙夷和不屑的,这使得他并不情愿再回到军统,继续做在他看来并不光彩的工作。此外,他老家是湖南的,夹在蒋介石身边一群浙江人中,有时会感觉被排挤和孤立。这让他也很怀疑蒋介石对他是否会长期重用。

正因为3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这使得他们对军统将来的发展也有不同的规划。郑介民虽然野心大,但是胆子小,行事不敢太过张扬。尤其是在军统已经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他更希望能够避开舆论的指责,缩小规模。而且他已经在国防部有所立足,如果再回到军统来无疑是把过去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再给放弃了,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愿看到的局面。而唐纵也是一样。他为人一向谨慎,从不肯冒进。除了希望军统能缩小目标以外,他自己也不愿公开兼任军统职务,以免多得罪人,或者给人落下话柄。他们两人都只是希望借助这一关系再给自己多镀金,好为进一步当官打下基础。并借此机会,接收戴笠留下来的巨额遗产和大批青年学生,以此丰满自己的羽翼,增加自己晋升的砝码。

但是毛人凤不同,他不但不愿意军统“化整为零”,而且还希望军统组织能在胜利后按戴笠生前计划扩张一倍,至少也得保留原来状况。他明白,自己的命运是和军统联系在一起的,按照他的履历和资格,他很难兼任到高一级的公开职务,所以他已经做好打算,要终身从事于这一秘密工作。因此他所想所愿的,都是力争保持原状。表面上他尊重郑介民、唐纵两人,甚至以长官礼节相待,而实际上他是倾全力想把郑、唐两人在军统内部力量挤出去,好让他一人独占这一好处。

但是通过对比,大多数人都知道,毛人凤负责支持军统实际工作的地位是无人可以取代的,但是局长的宝座,却不是他现在所能够坐得住的。这也是蒋介石所坚持的观点。

戴笠的死对于蒋介石来说,也像是当头一棒,打乱了他的许多计划。在他心目中,戴笠虽然有越矩之举,但是总体上来说还算忠心耿耿。而且国民政府上下,没有人比戴笠更了解他的心思。那一边,戴笠的尸体还停在南京办事处,他就已经不得不强忍悲痛,想办法恢复混乱的局面。因为军统的工作除了戴笠之外,只有毛人凤最了解,所以他把毛人凤找来商量情况。

听到蒋委员长的传唤,毛人凤的心情十分雀跃。但是他还是压抑住澎湃的喜悦,装作一副为戴笠之死感到悲痛的模样,垂头丧气地来见蒋介石。

蒋介石果然被他这副模样瞒过去了,反过来安慰他说:“戴局长为国献躯,死得其所,你也不用太难过了,重要的是接好他的班,努力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毛人凤连忙站起来说:“是,委员长,人凤铭记在心。只是戴局长一走,军统就像缺了主心骨,各派系人马都不听调度,乱成一锅粥。这让我实在是怀念戴局长在的时候井井有条的秩序啊。”

蒋介石叹口气说:“是啊,目前还都南京的工作迫在眉睫,军统局的工作任务很重,需要尽快地确立领导人选,你看谁比较合适地继承戴笠?”

一听到这个问题,毛人凤肚子里一把算盘开始打了起来。他看蒋介石没有流露什么口风,想先探探他的意思,便装糊涂地说:“委座,这几天琐事太多,人凤还没有来得及考虑这个问题,你看……”

“唔,”蒋介石应了一声。沉思了一会儿,又明确地问:“现在军统局的两位副局长郑介民和唐纵,哪一个更为合适一些?”

一听蒋介石这话,毛人凤心里凉了半截。明显的蒋介石已经把毛人凤排除在局长的人选之外。但是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于是他按照准备好的答案回答说:“他们两人各有千秋,不过我认为郑局长由于长期从事特务工作,和中上级的关系比较熟悉,唐局长因为不专注于特务工作,所以业务相对生疏。”

毛人凤这话说得非常诚恳,也非常实在,但同时又恰到好处地捧了郑介民一把。蒋介石怎么可能听不出其中的意思,他立即说:“我明白了,你先回去休息,过两天我还要找你。”说完蒋介石起身,做送客状。

毛人凤立即从委员长官邸退出,坐上汽车向家驶去。这时山城重庆大雾弥漫,汽车的前灯也照不了多远,只能依靠按按喇叭来提醒行人。毛人凤打开车窗,潮湿的雾气被晚上的寒风裹进车内,使他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戴笠死了,未来会是怎么样的呢?这份家业将来由谁继承呢?从委员长的问话看,他根本没有把自己列入军统局长的候选人之列。可是无论是郑介民上台还是唐纵上台,对江山帮都不会给予立竿见影的好处。所有这些问题交织在毛人凤的脑海里,使他不能安宁。他往车窗外望去,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汽车喇叭的声音在有节奏地响着。毛人凤不由得有些心里发毛,他慌忙闭上双眼,双手合十,默默为自己祈祷:“戴先生,望你在天之灵,保佑我渡过这一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