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是军统局成立的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戴笠总要庆祝一番。尤其是今年的4月1日纪念大会,由于面临改组的局势,戴笠早下指示,说什么也要搞个轰轰烈烈的庆祝大会,即便是散伙、另起炉灶,也要别人看看军统的“家庭”气氛和团队精神。但就在成立大会前两周,戴笠却意外死亡了。
而这几天,随着尸体装殓工作的一步步进行,纪念大会似乎又成了被大家刻意遗忘的话题。这两天,郑介民急着要返回北平代理工作,唐纵一心扑在获取全国警政大权的钻营上,为戴笠发丧的事,几乎全推到了毛人凤的身上。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戴笠活着的时候,悍狠专横,猖狂过了头,军统上下恨他的人不少。但时过境迁,人成了僵尸,竟被头头脑脑们扔在一旁,备受冷遇,反而激起了阵阵不平。
恰巧军统又面临改组的难关,外界的压力与日俱增,方方面面的指责接踵而来,沮丧灰暗的情绪充塞了罗家湾大院,每每有大小特工经过戴笠的灵堂,看着戴笠的遗像,也都会暗暗叹息,似乎在担心失去了戴笠的保护之后,自己的出路渺茫。
这种情绪很快就被毛人凤察觉了,他觉得“民意可用”,于是当机立断,决定把戴笠的发丧与4月1日的纪念大会摆在一起举行。“四一”纪念大会本意就是突出“家庭”气氛和团队精神,再加上悲壮的发殡仪式,很快引发了众人的热情,日期未到,被淡忘的话题又成了热点。
1946年4月1日,在一片惶惶、悲悲戚戚的气氛中,军统局成立14周年的纪念活动拉开了帷幕。按老规矩,除了在罗家湾本部及安置在重庆各机构的大小特工全部参加外,还有各地干外勤的特务头脑,把偌大一个礼堂,挤得严严实实。
上午,毛人凤代替郑介民和唐纵,做了军统工作报告,内容涉及内勤外勤的方方面面。他为了抵抗外界对取消军统的呼声,开口闭口都在夸奖军统的功绩,特别把戴笠坠机身亡的事故,说成是戴笠为了维护整体利益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当他讲到“心愿未遂身先死,留下缺憾谁弥补”时,真情涌动,不禁语塞,大厅里随之也泣声一片。
毛人凤看气氛到达一个高潮,有意无意地把话题扯到眼下的困难上,诉了许多独力不支,捉襟见肘的苦楚,最后当众表态:“我们大家要坚决秉承戴先生的遗志,同舟共济,为此不惜粉身碎骨,肝脑涂地!”
现场一片热烈的鼓掌声。毛人凤脸上还挂着泪,但是心情却十分得意,他知道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起码他让大多数人觉得:患难之际,郑局长、唐代局长各谋前程,不会管这些大小特务的死活,想要找到出路,只有紧紧追随毛人凤这个代主任秘书,或许还不会那么快被抛弃。
早上完成了纪念会,下午毛人凤又要开始准备演给蒋介石看的戏了。3时左右,蒋介石在唐纵的陪同下来到追悼会现场。蒋介石一身黑色的中山装,表情肃穆,连步履也都显得格外沉重。
说来也怪,戴笠一死,蒋介石对他的猜忌防范顷刻冰释,记起的反倒是他的种种好处。再看看军统这几百号特务,也算是戴笠辛苦为他打下的家业,如今不光是共产党要他解散,就连国民党内部的那些军机权贵,也都在催促他改组。这颇让他有一种孤军奋战的感觉。
蒋介石叹了口气,上台讲话。他从来没有用过那么多的褒奖安放在戴笠身上,称其有“不计利害,不辞劳怨的精神”,“为黄埔同学们稀有”,一再鼓励“各同志继续努力”,要继承雨农未竟之事业。一番话说完,蒋介石低下头快步走下主席台,拿起手绢挡住自己的眼睛。
但这样蒋介石还嫌不够。五六月里,各地的军政长官闻令而动,纷纷为戴笠举办隆重的公祭活动。看到各地活动的反馈,蒋介石感到很满意。可是当他看到文书上一律写着“戴笠少将”的时候,不禁皱起眉头,问毛人凤说:“戴笠还是少将吗?”
毛人凤感到有些难以启齿。因为唯一能升戴笠的官阶的就是他的上司蒋介石。可是因为蒋介石平时都不会注意到这样的事情,而戴笠也不好意思主动要求,所以一拖再拖,他就只是一个少将。但是因为戴笠手握重权,一高兴就会随意升手下的职,因此他自己只是一个少将,但是他的部下却有10来个中将,30多个少将。
看到毛人凤这样支吾以对的样子,蒋介石立刻明白了过来,他大笔一挥,追认戴笠为陆军中将,这才算给了戴笠一个比较体面的名分。
6月12日,南京地区淫雨霏霏,毛人凤组织军统为戴笠举行大出殡,蒋介石坚持亲自前往,这让现场肃穆的气氛和隆重程度更上了一层。
说来也巧,那天,从早上起开始下雨,10时左右正当大出殡的队伍准备往灵谷寺进发时,雨就停了。毛人凤暗暗叫奇,认为是戴笠的在天之灵庇佑,他行孝子之礼,亲扶灵柩上车,格外卖力。停灵之际,他又带着手下人大哭了一场。约有1万余人的送葬队伍冒着风雨从南京中山路军统办事处走向紫金山灵谷寺,沿路都是围观的群众,虽然许多人心里都有极大的仇恨,却没有人敢公开表示愤怒。蒋介石亲送的题为“碧血千秋”的花圈被高举着走在队伍前,一副巨型挽联写着“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仗汝迹;奇祸从天降,风云变幻痛子心”,被悬挂在棺木前。这也是蒋介石的亲笔手书,从那悲愤的一字一句中可以窥见蒋介石失去戴笠的痛悔心情。
队伍中,蒋介石着特级上将制服,亲自到南京中山路357号军统办事处戴笠灵堂吊唁,又亲自护送戴笠灵柩至钟山灵谷寺志公殿。送葬队伍中包括了宋子文、陈诚、白崇禧、陈立夫、邵力子等高层人员在内的数百名军政要员,另外还有数万人参加葬礼。送葬队伍一律素衣白马,显得非常庄重肃穆。大雨中,随从人员数次请蒋介石等雨小一些再上路,但是都被拒绝。阴暗的天色中,没有人敢再和蒋介石说话。
到达灵谷寺后,雨开始转小。蒋介石在葬礼上亲自致读长篇祭文,文中除了历数戴笠的功绩外,还痛切地哀叹:“胡期一朝,殒此英贤,心伤天丧,五内俱煎……唯君之死不可补偿。”满篇祭文字字是痛,句句有泪。在朗读祭文时,蒋介石又一次流下眼泪。
1946年6月26日,国、共两党的军队在中原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长达3年多的全国内战就此开始。
就在这样非常紧急的情况下,蒋介石却专门抽出时间,与宋美龄专程到灵谷寺凭吊戴笠。
8月初,军统局忽然接到蒋介石特别警卫组的通知,让毛人凤和沈醉待命,陪同蒋介石到灵谷寺去看看戴笠的灵柩。约在下午3时左右,蒋介石和宋美龄几人同车到了志公殿。蒋介石的穿着很低调朴素,只是一件黄色的短袖衬衫,戴着草帽,低头匆匆走着。进入灵堂后,蒋介石才把草帽摘下拿在手上,凝视着戴笠的照片许久不作一声。一旁的随行人员也都不敢出声。
当蒋介石在灵堂看过一遍之后,转头问毛人凤:“安葬的地点决定没有?”
毛人凤心想现在忙着内战,哪里还分得出精神办这件事情?可是他不敢顶嘴,老实地回答:“现在还在选择。”
蒋介石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悦的神情,而是直接说:“今天我来这里就是特地为了选择一块风水宝地,好早点安葬戴雨农。”说完他回头看宋美龄,宋美龄很自然地走上来,挽住蒋介石,两人一起向灵谷寺后面山上走去。
宋美龄依然还是一副端庄高贵的打扮,身穿定做的素色长旗袍,脚上穿着一双高跟凉鞋,走在狭小而崎岖的山道上实在不相宜。所以走了一会儿,宋美龄就气喘吁吁,脚也在山路上绊了许多次。到了半山,她跟蒋介石抱歉地说:“我实在是走不了了,下次我换双鞋子再来吧。”蒋介石点头默许,宋美龄便在随从的陪伴下折身返回车上。而蒋介石依然往山上走了一段。不过此时已经接近黄昏,在随从的劝说下,蒋介石也只得暂时放弃登山,返回车子休息。但是他依然不满足地对毛人凤说,过几天他再来看看。
半个月后的一个下午,蒋介石又一个人来了,他穿一件短袖夏威夷衬衫,戴着浅茶色遮阳眼镜。拄着手杖从山脚一直走到灵谷寺后山山顶,又转到烈士公墓山头上仔细察看后,顺着烈士公墓小道下山。最后他站到前面有一个小水塘的地方看了又看,然后很内行地对毛人凤说:“我看这块地方很好,前后左右都不错,将来安葬时要取子午向。”毛人凤答应,心里却觉得没想到这位经常做礼拜、手不离圣经的虔诚基督教徒,原来还是一个迷信风水的阴阳家。
蒋介石用了一个下午时间,选择好地点,定了方向之后,才踏上回程。一边走他还一边对毛人凤说:“你可以找人看看什么时候下葬最适宜,定好之后就告诉我一声。”毛人凤答应了,蒋介石这才松口气,擦着满头汗珠钻进汽车。
1947年3月,军统特地请人查了黄历,定了一个吉日良辰下葬。戴笠灵柩正式安葬。戴笠坠机焚化未尽的残体,葬于南京灵谷寺蒋介石亲自选取的墓地。而在附近的烈士墓前,立有一块石碑。碑阳是吴稚晖题的“戴雨农将军之墓”几个字;碑阴是章士钊先生撰写并亲自提笔书写的墓志铭。
毛人凤在下葬前一日又把沈醉叫到了他的办公室。沈醉看到毛人凤一直在说一些不相关的话,便知道他心里有事。于是沈醉大着胆子问:“毛老板,明天的葬礼还有什么需要吩咐的事情?”
毛人凤说:“其他应该都筹备完善了,可是我最担心的就是戴笠的墓不够牢固,不能保持得足够长久。”
沈醉马上明白,毛人凤是担心戴笠生前作恶太多,怕死后被人鞭尸。可是他又不方便说出批评戴笠的话。于是他就答应毛人凤会去想办法。
离开之后,沈醉找到了陆根记营造厂的老板陆根泉,对他说:“有没有办法让造好的棺材非常牢固,没有办法再打开?”
陆根泉为难地想了半天说:“就算打再多的钉子进去,还是有办法把棺材打开。除此之外只有一个办法,能够保证别人打不开。但是这样自己人也打不开了。”
沈醉说:“没关系,陆先生直说就是。”
陆根泉说:“可以用水泥炭渣搅拌灌在墓穴内,使棺木与整个墓穴凝结成为一大块,这样便不容易把棺材打开。”
沈醉听完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想到不可能有再次打开棺材的需要,就同意了陆根泉的建议,便报告给毛人凤审批。毛人凤一开始也觉得很荒谬,但是听了沈醉的想法之后也同意了。
下葬当日,蒋介石派陈布雷代表他去致祭,当时在南京的许多高级文武官员都去参加葬礼。戴笠棺木入穴后,便有工人上前用水泥炭渣搅拌灌注,将整个墓穴与棺木凝结为一体。这个特殊的仪式也让许多人感到惊讶。
1949年,蒋介石政府逃往台湾。临行前,蒋介石还想要把戴笠的棺木一起迁到台湾。但因水泥灌注太结实,无法可想,只好放弃。直到解放后,戴笠的墓穴也未遭破坏,保持完好。
影响了戴笠毕生的母亲蓝月喜一直不知道戴笠已死的真相。因为毛人凤一直模仿戴笠口气,逢年过节向她发电报祝贺,以造成戴笠仍留在人间的假像。
戴笠的儿子戴藏宜因为被骄纵惯了,依仗父亲的权势,在家乡无恶不作,终于在群众大会上被公审处决了。
戴笠这个谜一样的人物如石块一般沉入了历史的深渊,却泛起了无数的泡沫。这些就是依然在历史舞台上蹦跶的跳梁小丑。他们围绕戴笠留下的谜团,展开了一场场利益的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