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新健康生活(上)
10706000000009

第9章 健康生活新方式

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先谈谈什么是健康。健康首先是没病。但是没有病,并不就是真正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指:“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适应上的良好状态,不仅仅是没病和虚弱。”先说躯体上的健康,再说疾病的问题。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我国城市现在前三位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道疾病,其他大量的是糖尿病、骨质疏松、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脂肪肝等等,这些病虽不会很快要命,但是它们都是面广量大,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很大。有糖尿病就要“忌口”,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食;因为骨质疏松,这儿酸那儿痛,都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现在我们得的病也和过去不一样,过去看到的大都是天花、麻疹、疟疾、胆道蛔虫症、伤寒病等,这些疾病现在天花没有了,其他的也很少见,我们面临的是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道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脂肪肝等,我们统称它们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我们国家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发达国家基本相似。虽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物质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得的病都与他们差不多。这个问题可坏了,假如我们现在生的病都是因为经济不够发达所造成的,我们可以努力把经济搞上去就解决了。可是我们得这些疾病不是因为经济落后造成的,我们怎样来预防呢?过去的天花可以种“痘”,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可以吃糖丸预防。有人问我:“有没有一种糖丸吃下去,可以预防高血压呀?”我告诉大家:“很遗憾,没有,不仅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因为这些病不像天花、霍乱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高血压、恶性肿瘤等不是单一的病因引起的。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怎么来预防这些常见的、多发的、危害我们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呢?要改进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些疾病与我们的生活行为密切相关。什么是生活方式?饮食、行为嗜好,甚至于人生观都与生活方式有关。

第一个问题是吃:从宏观上来看,我们的饮食中优质蛋白质略显不够。优质蛋白质,就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多。人体是由蛋白质构成的,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人体中能形成我们所需要的各种氨基酸,但有几种氨基酸是我们身体所不能形成的,必须从食品中来获得,我们把这部分氨基酸称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如果这种食品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它的营养价值就高;如果它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虽高,但不易于消化吸收,也不算是优质蛋白质;如果食品富含必需氨基酸,也易于消化吸收,但是价格昂贵,那也算不上优质蛋白质。那么,究竟哪些是优质蛋白食品呢?首推牛奶和鸡蛋,其次就是鱼类,第三个才是牛、羊、猪。

第二个问题是脂肪摄入太多。脂肪摄入太多就会产生高脂血症,血脂升高以后就会产生动脉硬化,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血管切开,里面黏糊糊的一层脂肪,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关键就是脂类的东西在血管内堵塞,堵在哪里,哪里的血液供应就不好。心肌的血液供应是靠冠状动脉,它大概有一根筷子头那么粗,它的生理作用非常重要,供给整个心脏的营养,如果有脂肪的东西塞进去,心肌的营养不够,心脏就不能好好工作,产生胸闷、心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冠心病。如果哪一天,脂肪完全堵塞是因为血管壁不光滑,造成血流缓慢、血液黏度增加形成血栓,或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把血管堵死了,那就形成心肌梗死。如果堵的是一个分支,抢救及时,还可以挽救生命;如果堵在主干部分造成心肌大面积梗死,那就麻烦了。这是心脏病的问题。我们的大脑,也有血管供应它的营养,脑血管也很细,如果脑动脉硬化,脑部供血不足,就会记忆力下降,头昏等,如果堵死了就是脑梗死,造成身体瘫痪。再加上高血压,就会造成血管破裂,就是脑出血。特别要提到的是,高脂肪饮食不仅和心脑血管病有关,还和癌症有关。大肠癌和乳腺癌因为高脂肪饮食而增加,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病来说,主要是控制动物脂肪。对于预防冠心病来说,也许多吃点植物脂肪不太重要。对于防癌来说,高脂肪饮食不分动物和植物脂肪,都不能过多。胆囊炎、胆结石、脂肪肝也都跟高脂肪饮食有关系。这样讲,也不是说我们不要吃脂肪了,因为脂肪是我们生命活动能量的最好来源。此外,我们身体需要的许多维生素分维生素A、D、E、K都是脂溶性的,没有一定的脂肪物质,这些维生素就不能吸收。所以应该说只有过量的脂肪才会产生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盐吃得太多(这是一个传统的问题):当然,人不能不吃盐。生病了,到医院滴盐水,维持电解质平衡,人体还是需要盐的。我说的意思并不是每人每天吃多少都要用天平称,而是说我们的饮食应该吃得淡一些、再淡一些才能有益于健康。不新鲜的蔬菜含有很多亚硝酸盐,在我们的胃里可以形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食道癌、胃癌的主要发病因素。再一个就是饮食的量。大量的饮食容易诱发糖尿病,有人以为糖尿病是因为吃糖太多。南方人炒青菜也放糖,炒青菜放一丁点糖不是问题,其实面粉和大米主要成分也都是糖。现在我国有2000多万的糖尿病人,到2015年可能还要翻一番,是个很惊人的数字。怎么预防呢?现在临床上看到的大量的是Ⅱ型糖尿病,主要病因是饮食过量,胰岛素相对不足,又缺少运动,所以,我们要对饮食的量实行控制。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害物质600多种,其中致癌物质就有40余种,都是些什么物质呢?有人说尼古丁,但是尼古丁并不是致癌物质,其实香烟里面致癌物质最主要的是苯并芘,含在烟焦油里面。有的人用烟斗抽烟,过不了几天就要通通烟杆,就是因为有烟焦油堵住了,烟焦油的主要成分就是苯并芘。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肺癌的危险性要高8~12倍,具体是几倍看吸烟的量和时间,喉癌的危险性增加8倍,食管癌的危险性增加6倍,膀胱癌的危险性增加4倍。有人说,抽过滤嘴的香烟应该可以滤过烟焦油了。可惜,过滤嘴只能滤掉一小部分烟焦油,还有其他许多致癌物质,有的甚至全不能滤掉,要指出的是由于加了过滤嘴吸烟的人把原来认为烟屁股丢掉的那一部分也吸了,反而增加了吸烟的量。讲到抽烟和健康的关系,尼古丁当然逃不掉干系,它可以使血管收缩,容易诱发冠心病发作。有人统计,有冠心病的人外加抽烟因素,心肌梗死的发病概率比不吸烟者高30倍。烟雾里面含有一氧化碳,所以有人说吸烟的人是慢性煤气中毒这话不假,吸支烟就吸进去不少煤气,一氧化碳可以使我们的血红蛋白变性,血红蛋白是携带氧的,变成碳氧血红蛋白,减少了携带氧的能力,身体需要氧的量不够,就迫使心跳加快,时间长了心脏的负担加大,心肌肥厚,造成心血管病。更不要说烟雾损害支气管的黏膜,形成“老慢支”。我们健康的人,得了感冒才会有咳嗽、吐痰的情况,每天早晨起床,咳!咳!吐几口浓痰的都是吸烟的人。“真正抽烟得肺癌的到底是少数呀!”假如每个抽烟的人都得肺癌,我想没人敢抽烟,就是大家觉得挺好,某人抽了一辈子烟也没得癌,心存侥幸。但是,抽烟时间长了得气管炎是跑不了的,老慢支也是跑不了的,老慢支变成肺气肿,最后发展成肺心病。别小看呼吸道疾病,它是我们国家人口死亡原因的第三位,这也和我们控烟不力有关。我们政府也在主张控烟,前几年在北京召开全世界控烟大会,江****同志亲自到场讲话,表示支持。有人说是税收的问题,其实经济学家算下来,因吸烟导致的疾病所消耗的医疗费,用加上因吸烟导致火灾所损失的国家财产,要远远超过烟草带来的税收。关键是健康意识问题,责任在我们自己。肿瘤学上有一个勃氏吸烟指数,每天吸烟的支数×吸烟史的年数>400支年,此人是肺癌的高危对象。每天抽一包烟,抽20年,这就是肺癌的高危对象了。一位老同志说:“我每天只抽4支,要抽100年才能得肺癌呀!”我说:“老同志最好要少抽点烟,年轻人一定不要抽烟!”一个小伙子20岁,每天1包,抽到40岁时就是肺癌高危对象了,我劝他每年两次到医院检查检查,不要肺上长个肿瘤还不知道。还有被动吸烟的问题,我们国家多数地区规定在公共场所不准吸烟。大家都知道,被动吸烟危害更大。为什么呢?因为抽烟时,抽烟者自己抽吸的时间少,他拿着香烟和你谈话,你处在被动吸烟的时间长。还有人研究,香烟在抽吸时,烟头的温度达到1600℃,一些有害物质被燃烧掉了,而不抽吸时烟头温度是600℃,放出来的有害物质相对多,所以,真的是被动吸烟的危害更大。国外有人研究过,一个家庭里面有1个吸烟者,其他成员发生癌症的危险性是家里没有人吸烟者的1倍,如果有2个人抽烟,就是其他不抽烟家庭的2倍。我们提倡不在公共场合抽烟,家庭其实也是一个公共场所,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戒烟。

酒多伤身,茶不宜浓。有人说,喝酒好呀!酒能活血化瘀、扩张血管。近些年,有人提出喝红酒可以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病,查一下还确实有这方面的好处。红酒能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血中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就减少了脂类物质在血管中的沉积。不过喝多少红酒才能降血脂呢?每天要喝7杯,不是我们喝白酒用的小酒杯,而是喝红酒用的高脚杯,大约相当于每天喝1瓶。血脂是降下来了,可是你的转氨酶上去了,会发生什么呢?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所以,喝酒是有点好处,但是不能喝多。当然国际上有另外一派主张不要喝酒。我们知道循证医学,就是任何一个医学问题都是应该有充分的科学证据,“少量喝酒有益健康”在循证医学上讲起来,可能还有一些问题。酒精不是致癌物质,但是酒精有促癌作用。有人做过一项调查,把从肝炎病房里出院的肝炎病人分成两组,一组是肝炎以后继续饮酒,他们认为肝炎好了,喝酒无妨;另一组,肝炎以后不再喝酒。结果是:肝炎后喝酒的一组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是不喝酒一组的2倍,所以酒精有促癌作用。酒精会引起肝硬化,还可以引起脂肪肝。白酒伤身,因为白酒的浓度太高;假酒害人,假酒大都是用工业酒精勾兑,含有甲醛,轻则造成失明,重则丧命。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但人们的健康意识不够。有人在酒桌上说:“宁愿胃上长个洞,不愿感情一条缝!干杯!”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胃上不长洞,感情也没缝吗?据说,我们国家每年消费白酒的量是一个西湖的水。多少人为此丧失了健康啊!

我们再说说茶。红茶能够醒脑提神,绿茶能够清热利尿。不过,茶叶里面含有鞣酸,鞣酸可以影响铁的吸收利用。我们中国人的饮食里面,钙明显不足,另一个就是缺铁,容易造成贫血。喝茶太浓,容易形成鞣酸铁,影响铁的吸收和利用,造成贫血。当然不是说我们就不要喝茶了,而是说喝茶不要太浓,不主张喝浓茶。从哲学的角度讲,就是凡事要注重一个“度”,控制在一定的程度。近些年,一些人爱饮咖啡,也可以醒脑提神,但有的人喝咖啡后就容易心慌、失眠,其实就是因为咖啡含有******,红茶醒脑提神起作用也是因为含有******。总而言之,红茶、绿茶、咖啡都是很好的世界性的饮料,对于我们健康来说,应该就是有度,过量饮用是不好的。

科学地打理自己的身体。运动可以减少肥胖症,减少糖尿病。尤其是骨质疏松。我们提倡在户外运动,户外阳光照射充足,在紫外线的环围下,我们的皮肤就能合成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当然运动需要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起到作用;运动还要循序渐进,一下子就去踢足球,打网球,那样身体受不了;还要避免运动的伤害。最近有人提倡“三、五、七”方针,即每次活动至少30分钟,每周运动最少5次,运动到你的年龄加上运动以后每分钟心跳次数=170.如果你的年龄是50岁,就要运动到活动后每分钟心跳达到120次;如果你的年龄是40岁,那就要运动到心跳每分钟达到130次,这个意思就是说运动要有一定的量。

另外,个人卫生不良。不刷牙容易得口腔癌,经常不洗澡容易患****癌,早婚多产、性生活不良容易得宫颈癌。据研究,18岁以前有性行为的人宫颈癌的发病率增加,分娩次数多的人宫颈癌的发病率增加。我们国家自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这就提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可以防癌。性行为不检点,容易得性病、艾滋病。居室通风不良,容易得肺癌。房屋装修使用的材料有的会挥发出气体对身体健康不利,刚装修的房子不要急着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