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发展战略概论
10705300000009

第9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中共中央在20世纪召开的最后一次中央全委会——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从21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这标志着邓小平提出的到20世纪末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实现,进入21世纪将开始实施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步战略部署,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十六大上,江泽民代表党中央提出了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规划;“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怎么提出的?它的战略环境、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什么,是值得研究和把握的。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意义和内涵

“小康”一词,最早源出《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的阐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复,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是起。禹、汤、父、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秧。是谓小康。”此后,从古代儒家思想的渊源看,“小康”是一种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小康社会则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是一种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状态。

中国发展战略概论第三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设计中国现代化进程时,立足现实,放眼世界,继承传统,将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融为一体而提出的一个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的新概念:“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美元,就是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这些新概念的提出既对20世纪末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进行定位,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时代内涵、理论价值、国际影响。

(一)“小康”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围绕“小康”,邓小平提出了“小康之家”、“小康状态”、“小康生活”、“小康社会”、“小康的国家”等一系列新概念,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邓小平在1979年12月6日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20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只是一个小康的国家。”进而,他把“小康生活”包括在“小康社会”之中:在1981年4月讲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时说:“1979年我跟大平首相说,在20世纪末,我们只能达到一个小康社会,日子可以过得去。”“经过我们的努力,设想10年翻一番,两个10年翻两番,就是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经过这一时期的摸索,看来达到1000美元也不容易,比如说800、900,就算800,也算是小康生活了。”1982年8月,他又使用了“小康水平”的概念:“1979年我回答日本大平首相说,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达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

以上介绍邓小平有关“小康”的多种说法,既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又有两类明显不同的内涵和标志:一类是指人民生活水平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相对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如“小康之家”、“小康生活”、“小康状态”;一类是指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如“小康的国家”、“小康生活”、“小康状态”。

(二)小康社会的理论内涵

从邓小平理论来说,小康社会是一个更加具有理论内涵的概念:

(1)时代性。小康社会思想具有社会主义时代内涵,小康社会是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的,建立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上的。

(2)阶段性。小康社会是立足中国现实国情而提出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具有丰富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内涵。他先后提出:“实现四化是相当大的目标,要相当长的时间。本世纪(20世纪)末也只能搞一个小康社会。”指出贫富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3)指导性与超前性。“到下世纪(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4)发展性。邓小平构想的小康社会体现了经济、社会、政治协调发展的新概念:人民的吃穿用和住房、就业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人均住房面积达20平方米,城镇基本没有待业劳动者,农村人不再外流;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了;“大陆在下个世纪(21世纪),经过半个世纪以后可以实行普选。”

(5)开放性与国际性。“我们的经济一定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要拿国际水平的尺子来衡量一下”;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即GNP人均4000美元;一再强调“没有对外开放政策这一着,翻两番困难,翻两番之后再前进更困难。……你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50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

(6)前瞻性。他强调实现小康社会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会大大不同了,国家的力量真正是强大起来了。”“中国就可以对人类作出更多一点贡献。如果再花50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对人类的贡献就更大一些。我们有信心做好这件事情。”

(7)群众性。“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8)实力性。他预见我国进入小康社会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防实力也得到加强:“到那时,如果拿国民生产总值的1%来搞国防,就是100亿,要改善一点装备容易得很。”

总之,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一系列与时俱进的论述,不仅给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振奋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与壮志豪情,更放眼全球,着眼于人类发展,使中国对世界、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

邓小平关于建立小康社会的思想作为一种发展战略一直指导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1997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翻两番,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这一新情况,及时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2000年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已成定局,党中央郑重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从新世纪(21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200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要尽快地使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环境

(一)新台阶:经济建设、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实施的战略环境首先表现在我国经济建设、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从贫困到温饱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具体表现在:

1.经济快速增长

(1)1978年至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近10%,是新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高6.5个百分点。

(2)经济稳定性不断增强,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第二个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1997年,在经济实现8.8%的快速增长的同时,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仅上涨了0.8%,国民经济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开始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2.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1)到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90年增长近两倍,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2)经济结构趋于优化,“瓶颈”制约明显缓解,产业结构逐渐协调,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产业结构及各产业内部比例关系均有明显改善。(3)商品供应充足。

3.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对于我国20年间经济发展的变化,世界银行专家认为:“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

(二)新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协调、持续发展新时期

(1)科技进步日新月异。1995年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成功地实施了重点基础研究规划、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燎原计划以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国家重点工程试验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的科技行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在基因测序、载人航天等方面的重大进展,举世瞩目。(2)教育发展成就斐然。全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壮年文盲,高等教育快速发展。(3)文化事业成果丰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4)社会保障事业、卫生、体育事业发展迅速。(5)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就,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受到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重要。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为后10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新阶段: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1.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全局性突破

进入小康社会的同时,也进入了全面建设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决胜阶段,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政府机构改革、宏观调控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制方面的配套改革。改革攻坚是全局性的,核心是国有企业改革。特别要与时俱进地着眼全局,统筹兼顾,系统协调,全面安排,把握时机,搞好各项配套改革的配合和衔接,以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政治体制改革同步进行

党的十五大在总结新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了突出的重要位置上,确认“法治”概念,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和任务,使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总思路上取得重大突破和飞跃。十六大报告进而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文明和新目标,把党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新论述,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增添了“程序化”等内容,深刻反映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坚定决心和政治勇气。

3.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建议》指出: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阶段,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力资源丰富,国民储蓄率较高,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科技教育具有较好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这些都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建议》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问题有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四)新格局:对外开放进入国内国际经济全面接轨新阶段

1.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与国际经济体系全面接轨的基础条件

物质基础雄厚,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居世界前列;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的比重日益增大;外汇储备达到较高水平,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2.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体系全面接轨提供了体制基础,市场发育良性发展,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程度不断提高。

3.组织基础与国际组织全面接轨

我国已经恢复了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合法地位,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入世”把中国的经贸体制纳入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之内,为中国与世界对接提供了最佳的组织基础和绝好机会。对接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既符合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从而实现全面走向世界和经济起飞的目的。

(五)新机遇: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战略机遇期”是美国提出的新概念,美国国防部在1997年及随后的《国防报告》中反复强调,必须抓住2015年前的“战略机遇期”,竭力遏制中国变成强国和俄罗斯东山再起;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在《预防性防御》一书中,把21世纪头一个20年称为“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纵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种战略机遇表现在:

1.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江泽民提出:“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只有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引导和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江泽民提出:“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党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展望新世纪,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全面进行改革和对外开放,仍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所在。抓住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到2010年,可争取达到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或较高水平;到2020年或2030年,有望跻身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3.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战略性调整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工业化步伐,强化运用科技革命成果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使东、中、西部联动发展;加速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以全面推动全国经济发展。

4.改革全面攻坚、推进制度创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深化垄断企业改革,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机制,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2)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抓住机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体制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社会稳定等,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满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3)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和宏观管理,逐步建立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5.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和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要抓住机遇推进和平崛起,全面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积极推动世界和平。

“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政治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