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发展战略概论
10705300000027

第27章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与农业现代化战略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实现这一任务,必须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计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走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立农业产业化战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鲜明的时代特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布局,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在农村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着眼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员素质,积极推动和谐农村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一)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此,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中国发展战略概论第八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业现代化战略(二)生活宽裕

生活宽裕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着力点。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采取综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广泛开辟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积极开拓农民外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切实增加农民工资收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持续达到5%以上。

(三)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就是要在农村形成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培养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此,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开展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建立健全农村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乡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依法管理宗教活动。

(四)村容整洁

村容整洁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为此,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农村能源、改厨改厕等设施的投入,完善广播、通信、电信、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使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供水系统快捷卫生,电力设施安全齐备;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渠道水塘、院落畜圈的整治,加强危旧房屋更新改造,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民居民宅,使其美观实用,节约土地。

(五)管理民主

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为此,要发展和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坚持群众路线,学会与群众商量办事,不断增强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本领;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搞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逐步建立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教育引导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不断增强集体经济服务功能,积极发展“民管、民办、民受益”的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加大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使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必须从国家战略经济学角度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探索一条我国走出二元结构战略发展之路。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走出二元经济结构战略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广泛

一是存在问题突出:“三农”问题突出;城乡差距大,城乡居民收入表面差距为3∶1,若将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优惠折算在内,则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6∶1;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滞后;要素流动配置不尽合理,国家长期对“三农”多取少补,发展要素和资源在农村极为短缺,占全国大面积的不发达农区,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支持,影响工农、城乡协调发展。二是对我国长远发展影响重大:影响以扩大内需带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针的贯彻;“三农”问题的“人往何处去,钱从何处来”问题十分严峻;农村长期落后于城市,严重影响并延误全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三是制约全面小康实现的差别多:农村小康水平地区差别大,城市化滞后,第一产业发展缓慢、脆弱,第二产业科技层次低,总体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差别大;科技、教育、文化整体水平差;改善生态环境的实现程度差。

2.建立走出二元经济结构指导思想和观念

一要建立指导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国家战略经济学角度,按照我国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进的总体新思路,以对农村“多产、少取、放活”为根本出发点,从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制定化解二元经济结构的综合性对策,以信息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带动“三农”,以科学化、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国际化带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总揽全局、综合治理、重点突出,分阶段促进二元经济向现代一元经济转移。二要创新。全面发展观念,促进政治、自然、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观念,统筹好城乡、区域、国内外,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均衡发展观念,从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型;可持续发展观念,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并走出二元经济结构。

3.明确走出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战略的主体对象

一是以民为本,包括以农民为本。以农民为本,就是要把农民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在社会发展中以满足农民的需要、提升农民的素质、实现农民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二是必须重视农村人和农民工,把他们同城里人一样看待,把满足农民的现实需要、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作为衡量国家战略经济工作的重要标准。三是把农民增收作为国家战略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高度重视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才能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4.把握利用好战略机遇期

一指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中国崛起不只是物质力量的崛起,而是文明的同时崛起。中华文明在信息时代、全球化时代和欧洲革命时代的崛起,意味着中华文明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能加快全球化趋势进程的文明,必须调整自己的战略姿态,捕捉发展机遇。二指当前国际环境从总体上处于有利于我国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的战略机遇期。三指当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10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一方面,这一时期可能会出现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可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实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的阶段;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调整的加快,可能出现各方面变化加剧的现象。在这样一个时期,处理得好,就可以顺利实现现代化,使经济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徘徊,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我国走出二元结构战略发展的重要时期。而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5.把握重点,克服难点

一要走出二元结构,在一个相当长时期,提高城镇化水平,重点是借以培育大容量转移农村人口的载体。二是结构转换的难点在于农民变市民的问题。二元结构转换的实质是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和相关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要实施“减少农民战略”,让更多的农民变为市民,是走出二元结构的目标选择。三指城市与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带乡、城乡联动、整体发展的格局,这是国家战略经济十分重要的内容。

6.依靠科技进步,开发人才资源

一要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国策,也是走出二元结构的必备条件。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全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素质,让科技进步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二要把依靠科技进步与开发人才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一是科技发展为了人,要大规模投资于人力资源开发,培养大批具有现代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二是科技发展服务人,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人的协调发展;三是科技发展依靠人。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树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好风气,培植鼓励创新探索、敢冒风险、宽容失败、尊重不同学术观点的文化氛围。

(二)综合运用调控手段,加速走出二元结构

1.综合运用调控手段,提升结构转换的质量和速度

一要统筹。统筹的最终目的要有利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包括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国外开放五方面。统筹的主要突破口应该是:实施“三化带三农”、“六化”带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加快“三转促两化”。所谓“三化带三农”即通过加大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并进力度,带动“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所谓“六化”带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即通过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国际化带动农业加快发展,农民加快富裕,农村加快繁荣。所谓“三转促两化”即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流转,让农村各种优势资源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服务,降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成本,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提升。二要整合。整合城市资源,引导城市资本投入农业开发;整合科技教育资源,突破推广“瓶颈”,发挥科技优势,提高“三农”素质;整合智力资源,吸引城市人才包括高科技人才到农村创业;整合劳动力资源,城市劳动力合理分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村城市转移。三要对接。对接指缩小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差异和差别问题,城乡之间要相互衔接,在差异间进行协调和融合,以达到共同发展,减少差异,形成城乡一体化。对接的思路宽广:大中小城市经济圈辐射,对接农村、农业、农民步入现代化;国内大工业与农村工业融合对接;国际资本和技术与农村工业融合对接;国内城市各类要素市场之间对接;国际各类要素市场与国内城乡各类要素市场对接。四要集群。集群化是众多的企业和关联产业联系市场在地理空间聚合的过程。集群化作为一个原则,更广泛地运用于整个农村改造,使千家万户个体经营农民组织起来,扩大经营规模,形成特色产业,突出优势,增强竞争力。

2.采取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成功的保障措施

一要彻底改变农业作为弱质产业的地位。建立12项国家农业建设体系:国家支农资源配置新体系;国家农业金融服务新体系;国家农产品流通服务新体系;国家农村保险和社保服务体系;国家农业社区服务体系;国家农业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国家农户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国家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体系;国家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国家水资源、林源和林草为主的生态安全文明体系等。二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相关措施和机制。三要实现农村基础体制创新,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税费制度、医疗制度、农村教育制度、水价制度、福利保障制度的改革。四要发挥我国特色农业的国际优势,建立5类中心:世界绿色农特产品供给中心;农业科技教育研发中心;节水农业网络教育培训中心;农业跨国人才交流中心等。五要实现生态平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实施15项重大工程:农业生物技术国农工程;粮食安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农林水生态环保工程;食品安全工程;“数字”农业工程;南水北调中西线工程;全社会节水工程;扶贫工程;天然林资源保育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防沙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全国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本产用材林和优质大经材基地建设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六要完善“三农”摆脱二元结构所需法律保障条件,制定农业投入法、农业合作法、农民工权益保障法等。七要发挥产业和科技的巨大作用,推动经济结构的转换。为此,要实现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三)善待农民,惠及“三农”

1.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建立稳定的国家对“三农”的支持与保护制度增加公共财政投入总量,国家新增财力应将“三农”作为支持重点;加大国家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农村文教、卫生等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转变补贴方式。创新补贴品种,将主要农产品市场风险基金(如粮食风险基金)转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实行农业轻税赋政策;加大以工代赈、治理沙漠化、以粮换生态的投入力度,延长退耕还林的反持力度,等等。

2.采取善待农民及“三农”的有效措施

重点部署一些国家农业大工程带动农业大发展的项目,在已有的林业六大工程的基础上,增加调水工程、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工程、小城镇改造工程等;发行多年期的长期债券,启动“绿色银行工程”,实现由林业大国向林业强国转变;全面取消城乡分割的产籍制度,给农民以平等的公民权;加大农村教育信息化投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农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加紧解决惠及农民的各项土地政策;普遍推行农村四项保障制度,确保农民的收益;实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农村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实行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农民工服务体系,使农民工享受同样的劳动权利和就业机会;建立各级农民协会,维护农民利益。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农民。有关资料表明,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而初中程度的仍占49%,小学及以下的占38%,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可见,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遵守法律、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

(一)培育新型农民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

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而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正因为如此,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所以,要建设新农村,当然也不能没有新型农民。

(二)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职业技能,既影响了现代建设,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影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三)培育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可以使更多的农民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全方位拓展增收渠道。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培育新型农民,要切实组织实施好各项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一是绿色证书工程。按照农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加大绿色证书培训力度,培养更多的农民技术骨干。二是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重点对农村优秀青年进行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三是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选拔能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学员,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培植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业大户和农民企业家。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潜力,增进农民转产转业的信心和技能,提升在二、三产业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一)提高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只有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才能不断提高。为此,一要适当加强国家财政对农业支持的力度,将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稳定在12%—15%之间,同时扩大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支出。二要建立农业和农村投融资新体制,重点协调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投资关系,吸引城市和社会游资投入农业领域。三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四要加强科教兴农战略,推动农业科技革命。五要加强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六要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二)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前提是减轻农民负担,而减轻农民负担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一要城乡统筹,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其负担能力,要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支农职责;根据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完善中央和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体制;政府要为农民创造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等,要走出一条“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投资能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良性循环道路。二要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体系;在界定乡镇政府职能的基础上,进行乡镇政府职能转换;按照“小政府、大服务”模式对现行乡镇政府机构进行改造及合理合并小乡镇。三要完善农业农村立法,强化监督,特别是加强农民负担执法监督。四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三)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为此,一要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二要增强乡镇企业活力,提高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三要进一步增强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四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五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四)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为了保障农民生活、生产以及社会稳定,必须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不可或缺的内容。一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则,包括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结合的原则,坚持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现代社会保障与传统家庭保障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商业性保险与社会性保险相结合的原则。二要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即社会救济)制度建设,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