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腾飞的一百道难题
10702000000092

第92章 发展公寓式住宅之后如何增强邻里社区关系

多层、高层公寓式住宅是现代城镇房屋建筑的发展趋势。公寓式住宅可以节约用地,解决多建住宅少占农田的矛盾,也给集中供水、供气、供热、通讯和排污带来便利条件和效益,同时也给交通、绿化、市政公共设施和商业服务网点留下发展余地。但是,公寓式住宅也有明显的缺陷。它增强了住宅的封闭性,形成了一个个相对孤立的场所。成千上万的居民生活在新式公寓住宅里,左邻右舍没有任何亲缘或交往历史,往往是一墙之隔,“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邻里虽然在空间距离上缩短了,但心理距离、人际关系却拉远了。公寓式住宅使人际接触减少到最低程度,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隔离,以致居民生活呆板而缺乏活力,人情淡薄,人们对公共环境和社会利益不太关心,孩子们适应社会能力差,从而在社会心理上产生消极因素。

解决公寓式住宅的弊端,主要有以下两条思路:

一是住宅建设不仅要考虑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还要考虑到人们社会心理的需要。住宅建设不是孤立的住房问题,而是和人们的心理、审美、情操、精神面貌、社会风气以及社区建设与管理问题紧密相联的。因此,住宅设计要考虑人际交往的需要,既要保障住宅的私密性,使几户人家不致互相干扰,又要创造一定的条件,使邻居之间便于相互交往而不至相互隔绝。还要考虑到在住宅周围尽量多地留出人们活动的空间,如在住宅小区有文化站(室)的活动空间,有休息廊供人们休息、谈心。还要有绿化带,尽可能地设计有花坛、花径、花架、假山、水池、亭台、石凳,使人犹如置身于园林之中,有一个优美幽静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要考虑防止空气污染和噪音。

二是积极开展社区服务。社区服务的内容很多,主要有:

(1)社区文化服务。社区以文化站(室)为依托,开展文化、艺术、娱乐、科技教育、美育、体育等各项活动,把社区文化站办成老年人的活动之家、学生的第二课堂、居民的俱乐部。还可组织居民在节假日进行联欢、旅游,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以此增加邻里之间接触,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同时,文化站也是教育的阵地,要宣传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引导邻里之间互敬互谅,互爱互帮,和睦相处。通过宣传教育,使社区邻里之间创造一个融洽和睦的人际环境。

(2)社区便民利民服务。邻里之间免不了有这样或那样的生活困难,社区街道或邻里之间可以组织志愿者或活动小组,对那些生活有困难需要照顾的孤寡老人、残疾人排忧解难,对那些需要帮助的邻里伸出援助之手,使邻里之间感受到“远亲不如近邻”,感受到世间自有温情在。

(3)社区环卫服务。社区街道要组织邻里共同美化生活环境,如植树、种草、栽花,消灭卫生死角,灭除苍蝇、蚊虫等等。通过美化环境,建立起邻里之间的社区归宿和协作意识。

(4)社区安全服务。社区邻里之间要建立防盗防火网络,共同维护社区治安,以确保邻里之间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此外,还有社区福利服务、社区康复服务、社区民俗改革服务等等。总之,通过社区服务,使居民之间、邻里之间、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共同营建一个有优美景物和世间温情的生活环境。

(樊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