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腾飞的一百道难题
10702000000090

第90章 如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民族凝聚力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领域一次重大的突破性调整,旨在优化资源配置,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大潮冲击和影响着各个领域,不仅影响着物质利益的新的调整,而且在意识、心理层面上也对人们产生着极为深刻和持久的震荡。平等竞争、自然选择的市场经济特性在客观上培育着自由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社会群体中成员们政治意识会日益呈现出自主性的特征。整个民族的政治文化将更加现代化,从而在政治规范、政治理想、政治评价等方面,与传统政治文化拉开距离。这充分表现了市场经济的实行会加剧文化的冲击,把重塑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政治文化的历史课题尖锐地提到议事日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众在经济领域的自主选择性扩大,社会分层的速度加快,利益集团增多,以及公民政治参与活跃。由此也会给社会政治带来影响。总的来讲,这种状况就是要求原有的政治秩序根据经济生活的深刻变革作出必要的调整。调整就会与既存的政治秩序发生矛盾冲突。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融合中形成的共同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团结、维系和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新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内容,也只有这样一个宏伟目标,才最大限度地吸引全国人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始终弘扬新时期的主旋律,在培育“四有”新人上下功夫。同时,要抓观念的转变,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的价值观,是以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相统一的。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我国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公有制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不会对市场完全放任自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得到体现,政府会借助于更加有效的宏观调控来克服市场经济的某些局限性,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把“发展才是硬道理”讲清,正确把握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不断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会不断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李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