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腾飞的一百道难题
10702000000071

第71章 基础学科很重要,但成果难以直接进入市场

基础学科是人类为认识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科学探索,是科学技术发展和立足的源泉和根本。基础学科为新技术开发储备能力,为迅速消化囯外先进技术奠定基础,为科技开发培育人才。一些发达国家在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售技术时,收取超高额的技术附加值,剥夺技术使用国。如一项486DX级微机处理器技术,成本仅20美元,市场价300—500元,卖给不发达国家则卖到1500美元的高价。有时一项技术为西方带来几十亿利润,几百亿的贸易顺差。面对这种“合理交换”式的剥夺,发展中国家只能加强基础学科,发展科学技术。

确保基础学科和应用基础学科的持续稳定发展,是我国一项长期方针。目前,投入基础性研究的科技人员约10万人,安排了2万多项基础研究的课题,1984—1993年,国家投入了4.1亿元人民币和8300万美元建成了74个重点研究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基金额达1.85亿元,持续资助着约6万科研人员和2万多研究生从事基础性研究。国家还对重大研究项目实施“攀登计划”、“863计划”,进行扶植。

然而,由于基础学科的性质属于第三层次的科技工作,它与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第一层次,和高技术研究的第二层次相比,其成果很难进入市场。这就使基础学科在市场机制下遇到了相应的困难影响了其自身的发展。然而,基础学科、应用技术、技术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正是水、鱼、鱼市场的关系。水枯竭,就谈不上有鱼和鱼市场。这个正确的认识还没有真正变为人们的共识。基础学科面临不少问题。

第一,科学研究领域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时有泛滥。直接有经济效益的项目容易得到赞助,能挣钱的科研人员容易受奖。而默默奉献、从事基础导科研究的人,难免处于“一床破被半床书”的清贫状态。北京一所高中的一个应届毕业生,被不少专家认定在物理学方面是个接近有突破性创造的好苗子,但他却在填写高考志愿表时,不愿填报物理学专业。据他本人说,中关村物理学老专家的艰苦生活状况令他不好接受,打算改报计算机或经济类的时髦专业了,这样,基础学科的科研队伍,便不断萎缩。这也就带来科技基础的不稳,后劲不足。

第二,受到“市场经济科学综合症”的感染,人为地用市场规律取代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用管生产的方法管科学。这是一个弊病。有些偏激的口号常喊:“把某某推向市场。”其实,对于基础学科单靠简单的经济上的“断奶”是不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不同于企业生产。

第三,经费投入不足,人才严重外流。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仅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0.7%,低于发达国家平均2.7%的比例,也低于印度1%的比例。有限的投入,制约了基础学科的发展。地处中关村的国家某研究所有1000人,他们的薪金有的不足以维持3口之家的水平。该所自己培养的博士留不住,人才外流不断。

解决基础学科的困境,只能靠国家政策和本学科转化为生产力的方法解决。

其一,从长远目标出发,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科研系统。应稳住这一头,增加投入,加强规划。纠正重应用技术和高技术,轻基础研究的倾向,摆正基础、应用、尖端三者间的关系。

其二,把经济发展的难题作为科学研究的重点。提倡企业与科研院所相结合,促成科学转化为生产力。比如化学,应与化肥、新能源、高分子化学企业结合,为转化生产力服务。

其三,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安全的重大领域,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为基础学科接近和参与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刘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