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腾飞的一百道难题
10702000000027

第27章 既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又要控制通货膨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之高,在战后世界历史七是不多见的。但是,在我国现有条件下,投资规模的高峰、经济增长速度的高峰、物价上涨高峰与通货膨胀常常结伴而行。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经历了三次“启动——升温——过热——调整”的周期性波动,每次增长周期的下跌,都是受到通货膨胀的制约而形成的。因此,坚决遏制通货膨胀,已成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环节。

通货膨胀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造成的损害极大。其一,使价格导向发生混乱,引起资源配置的,失误;其二,助长投机行为,加剧分配不公,几次通货膨胀,都是投机行为最严重的时候;其三,扰乱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发展,贻误发展速度;其四,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影响社会安定。也有的人认为通货嘭胀能刺激生产发展。但是,中国和外国经济发展都证明:严重的通货膨胀,对于正常的工商经营都没有好处,只会对社会生产起破坏作用。

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不在于价格改革,而在于固定资产投资膨胀、过热。价格改革,虽然也会增加居民的生活费用支出,相应增加货币发行量,但只要改革力度适当,增发的货币不超过流通的正常需要,就不会带来通货膨胀。固定资产投资膨张导致的物价上涨则必然造成通货膨胀。过去固定资产投资靠国家预算拨款,现在改为银行贷款。固定资产投资膨胀,就要加大信贷赤字,就要靠增发货币来弥补。在固定资产投资热中,有些企业和单位挪用流动资金搞基本建设,结果不是迫使银行增拨流动资金,就是拖欠贷款,导致“三角债”。这种固定资产投资热带来的增大货币发行,往往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1981年以来,我国改用“投资率”这个概念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投资率即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我国,适度的投资率最好控制在25—28%,30%也还可以接受。一旦突破30%,国民经济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难以保持协调持续发展,各方面都感到紧张。1993年,国家突破了投资率的警戒线。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1993年投资计划为8000亿元,投资率在30%以内。执行结果,实际完成11829亿元,超过3829亿元,投资率超过计划7.7个百分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本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28.8%,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增长50.6%。在建项目普遍遇到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问题,国家被迫超量发行货币,1993年货币投入量为40年来最大的一次,市场货币流通量在1992年增长36.5%的基础上,又增长35.3%,仅次于1988年增长46.700的水平。这就导致了通货膨胀。1993年的零售价指数,在上年增长5.4%的基础上,上涨了13%;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在上年上涨6.4%的基础上,又上涨了14.7%。这引发了资金紧张,供应紧张,价格暴涨。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一点,并非坏事,但绝非越大越好。我们吃够了投资规模偏大、过大的苦头。客观规律告诉人们,建设规模要与国力大小相适应,才使经济发展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自1992年开始,我国连续几年行进在年增长13%的快车道上,这就更要警惕经济增长过快带来的通货膨胀的危险。

通货膨胀并非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产物,只要适度控制建设发展速度即固定投资率,就能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期的延长,防止通货膨胀造成的“硬着陆”。在这方面,中央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强政府干预,进行宏观调控。建立市场经济,价格放开,不等于政府可以撒手不管。二是转变发展思路,重在提高经济效益。我国投资率控制在30%以内,效益与速度的结合是最好的,物价也是比较平稳的。依靠高投资取得高速度,必然带来低效益,高物价,江泽民总书记说:“发展要有新思路,真正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不能继续走盲日追求产值速度和扩大投资规模的老路。”三是处理好国家与地方、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一个企业不可能又提高产品价格,又能得到更多的银行贷款。物价总水平上涨,也会使一个企业的产品失去竞争力。地方那盘棋,要顾及到全国这一盘大棋。四是重视和支持农业的发展,抓好“菜篮子工程”。只要把粮食和“菜篮子工程”抓紧抓好,物价就不会出大问题。

既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又要控制通货膨胀,不是不能做到,而是可以做好的。

(刘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