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从小培养北大女生的24堂课
10700500000062

第62章 女儿收到情书了

几乎每个女生都曾经有过那么一段难忘的时刻,当她们情窦初开,当她们第一次收到异性的情书,她们一时不知所措,这是大多数孩子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但是她们的父母在这一关口都采取了正确的方法和女儿沟通,帮助女儿、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健康地成长。现实生活中父母可能会遇到这样情况,面对女儿的情书,该怎么办?对女儿刨根问底,打杀堵截,还是坦然处之,与女儿公开讨论呢?当然是选择后者的父母比较英明。

还未走向社会的女儿,面临的最大任务就是学习,可是干扰学习的外因也有很多,情窦初开是父母无法阻止,更无法回避的现实。但是,怎样引导和帮助女儿走出误区,可能是隐藏在每对父母心里的一块心病。回避只是一时逃脱,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所以,父母们应该正确地面对,冷静思考,不要轻易怀疑自己的女儿,认为女儿早恋了,必定带来不好的结果。其实她们可能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恋爱,有时候无非是一些无知的效仿。因此,父母的态度应该明确,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她们其实比父母更聪明。

刘女士说,她的女儿姗姗今年15岁了,刚上初二。有一次,她在给女儿收拾书包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封信,出于好奇,她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男孩写给女儿的情书,信的内容非常唯美:当我第一次看到你的倩影,就被你深深地吸引,请你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做你的护花使者……她当时还没看完信,脑袋就“嗡”地一下,既气愤又无助。“当时我愣了半天,想立刻把女儿拉过来,好好教育她一顿,但又怕适得其反。于是我又悄悄地将那封信放回了女儿的书包内。这件事压得我好几天睡不好觉,但还是想不出好的办法。”

未经过女儿允许,父母最好不要动女儿的东西,否则女儿知道后很可能产生反感情绪,不利于父母和女儿以后的沟通。父母不宜侵犯孩子的隐私。

另外,父母发现别人给自己女儿写的情书后不要大惊小怪,坐立不安,要冷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女儿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然后跟女儿坦诚沟通。初中生所谓的谈恋爱大都没有明确意识,更没经过深思熟虑,许多女生都是模仿电视电影中的情节,或者受其影响,就想一试身手,还有的女生是出于对异性的好感和友谊,这里边绝少有性的成分。父母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女儿,他们只是一般的往来,没有更深的目的,属于正常现象。

父母对女儿早恋的问题应该十分自然地开导女儿。父母不应直接指责这事多么不应该,多么可耻,多么不道德,最好能间接说明这一问题的利弊。同时要注意,开导女儿的时候不要激动,要自然温和,要果断有力,让女儿知道这事没什么神秘的,更不是见不得人或者大逆不道的。

某重点中学16岁的高一学生静静这几天坚决不去上课,强烈要求老师给她换班。无奈之下,妈妈只好带她求助心理医生。

在心理医生的开导下,静静才透露:“在上学期期末,接到同班男生的一封情书。”

据静静的老师和同学说,她不仅从来不跟男同学接触,甚至很怕他们注意自己。静静说,刚上高中时,她发现男同学似乎都喜欢盯着穿得鲜艳的女同学,从此她只穿深色衣服,配眼镜时也挑了一个黑框的大眼镜,“我不想他们喜欢我。”

在交谈中,静静多次提到“妈妈说过早恋了,成绩绝对下降,考不上大学。”她妈妈也承认。初三时,因为担心孩子早恋,考不上重点高中,有几个月天天强调这事。

父母担心女儿早恋影响学习是一种关心女儿前途的表现,但像静静的妈妈这样,未免有些关心过度。妈妈没有认识到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帮助有利于女儿思想的健康成长。在妈妈频繁的暗示下,女儿对男生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拒绝,以至于在收到同班同学的“情书”之后,极度抗拒和反感,甚至产生强烈的“换班”想法。这样的思想不仅不利于女儿的正常学习和人际交往,还会造成女儿性格的孤僻。

收到情书,说明女儿优秀,有值得别人赞赏的地方,父母应该高兴才对。父母应该正确对待女儿收到情书的问题,平时就应该从生活上多关心女儿,让女儿多了解一些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友谊,帮助女儿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

父母要跟女儿做知心朋友,跟女儿共同探讨“情书”事件,让女儿放开思想,远离自卑和不安,正确对待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让女儿了解一些生理知识,让其自主将青春期的冲动控制在一个底线范围内。

情窦初开与女儿本身所处的年龄段有关系。处在青春期的女生,本身有一种逆反心理,特别需要和别人沟通,需要别人的爱护。所以,父母要多与女儿沟通,让女儿愿意将自己的小秘密与父母分享。这样就会避免很多可能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