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从小培养北大女生的24堂课
10700500000017

第17章 自尊自爱,是北大女生获得认可的前提

自尊自爱就是让北大女生懂得自己爱惜自己,保护自己,维护尊严。人贵自尊自爱,如果自己不尊重自己,别人为什么要尊重你,这一点对北大女生而言,尤为重要。要想把女儿培养成为一个北大女生就得养成女孩自尊自爱,不懂得自尊自爱的女生,是无法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爱的;一个不懂得自尊自爱的女生,是成不了大气候的,更不别说成为一个北大女生啦。

自尊自爱的女生,是内在美的一种反映,人们对这样的女生是尊重和欣赏的。而不自尊自爱的女生常常被人视为无可救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话题。这样的女生得不到别人的珍视,如同一本杂志,看过之后就可以随手即扔。而自尊自爱的女生是一本百读不厌的长篇巨著,有着诱人的魅力。

自尊自爱是女儿心理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让女儿懂得自尊自爱、保护她的自尊心,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点,是父母教育子女的一门必修课。

父母要培养女儿自尊自爱的品质,首先要纠正自己教育观点中的误区。很多父母认为女儿那么小,还没有自尊心,也不能够理解“自爱”是什么。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女儿年龄虽小,但也有自尊心,而且自尊心非常的脆弱。粗心的父母们常常会无意中伤害到自己女儿。

悦悦妈妈在客厅里跟串门的阿姨聊天,妈妈一直在抱怨悦悦尿床给自己带来的困扰,“悦悦都满两岁了,不知道为什么还尿床。一到阴天下雨,尿湿的被褥半天都晾不干,用烘干机烘干的被褥还有一股尿骚味儿……我可真是对他没有办法了?”悦悦妈妈正说得起劲,一回头,忽然发现女儿悦悦正气鼓鼓地站在客厅门口,双手攥拳,怒发冲冠,小脸涨得通红。妈妈心里“咯噔”一下:我是不是伤到孩子的自尊心了?

“尿床”对很多孩子来说都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尤其是对那些年龄稍大一些,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的孩子更是敏感。妈妈的无心之举把悦悦的糗事宣扬出去,伤害了悦悦的自尊心。所以,父母不要拿自己女儿的缺点或者糗事跟外人说,会给她造成心理负担。

女儿的自尊心,是随着她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般来说,女生在3岁左右开始逐步形成。在日常说话中,她开始使用“我”来称呼自己,具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父母要认识到每一个女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平等的权利。父母不保护好女儿的自尊心,就会可能给女儿的心灵留下抹不去的伤痕。父母在与女儿的相处中,要特别留心有可能伤及她自尊心的行为,万一觉察自己已经伤到女儿的自尊心,不可置之不理,而一定要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这才是呵护女儿的稚嫩心灵,保护其自尊心的“榜样行为”。

自尊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品质,能够让人关注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孩子的自尊水平将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业和社会交往等各方面。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要尊重女儿的隐私权,在公众场合注意给女儿留面子,给予女儿积极的暗示,帮助她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给她创造锻炼能力的机会,等等。父母通过这些方法培养一个自尊水平高的女生,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的话,他就不会爱别人。自爱还是一个人得以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巨大力量。父母帮助女儿在早期生活中懂得了自尊,才会更加自爱。女儿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爱护自己,有利于促进她心灵的健康成长。与自尊自爱相反的是不懂得自爱,表现在女儿身上则是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同时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这种心理对女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今后的生活、学习十分有害。

一个拥有健康的自我评价能力的人是值得爱的。那些缺少自尊的人,常常会觉得别人都讨厌自己,觉得自己很笨,很渺小。当自己犯了错误或者做什么事情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时,会对自己有一个负面的评价,怀疑自己的存在价值,从而否定自己。

女儿从小就自己有一个负面的评价,有可能是因为父母的教育过于严厉,给女儿造成了压力。女儿在压力之下,会对自己提出一些要求。一旦目标不能够实现,她就会怨恨自己,批评自己。现实就有着一些孩子由于承受压力过大,对自己失去信心,而选择了自杀。

父母培养女儿的自爱,要起到引导作用。在女儿做得好的时候,为她喝彩;在她做的不尽理想的时候,为她打气加油。父母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帮助女儿敞开胸怀,学会善待自己,愿意接受自己所做的一切。在人生路上遇到坎坷,不要过分苛求自己,给自己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父母要给女儿强调“我”的概念,不是让女儿变得自私,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而不是别人的价值来判断的自己。让女儿去直面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渐渐学会自我思考,观察自己,体会自己。

当你的女儿学会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理解自己,那她就学会了接纳自己,一步步迈向自尊自爱,并且相信谁也不能轻易地践踏自己所拥有的。同时女儿能够懂得自尊自爱,也会理解别人的自尊,对爱别人也会更加宽容。父母在教育女儿时,既要顾全她的自尊心,又要肯定她的优点,增强和激发她的自爱。